国舅驾到,快锁门! 第142节

还有云城侯说只是轻轻的推了我一下,各位请看。”

孙修脱下朝靴,卷起裤腿。

群臣一看,见孙修腿上一片乌青,还隐隐的有些发黑。看样子伤的不轻,这绝不是轻轻推了一下所能造成的伤。

孙修又掏出一张纸,让群臣观看,这是太医院徐良亲手写的医案,证明乐安侯腿有骨裂,经脉受伤,非有百天不能痊愈。

汤征看着孙修拿出来的证据,一时话都说不出来了,“这……,那……。”

“什么这那的?铁证如山,不可辩驳。”

汤征震惊了,他看着孙修,这人太狠了,为了弹劾我,竟然自伤,太无耻了。这件事要是坐实了,他的世子不废也不行了。

孙修也恶狠狠的看着他,干大事岂能不付出点代价?谁叫你们那天惹怒了我?你难道不知道我的性子吗?睚眦必报。

宁皇见孙修腿伤的很重,马上赐坐,别让小舅子的伤加重了。

镇国公站出来道:“皇上,一位勋贵子弟的家属都被自己兄弟侮辱,何况其他人。

所以,一定要详查,并严办,以儆效尤?不然,谁还敢去奋勇厮杀,为皇上立军功。”

都督府的军官都义愤填膺,纷纷要求严办。

朝堂上一阵喊打喊杀之声,让汤征慌了,只能指望次辅程泰,他的岳丈了,别忘了,他的世子也是程泰的外孙啊!

程泰咳嗽了一声,知道自己不上场,外孙可就要被废去世子之位了。

“乐安侯,这件事说到底,就是你不忿你的下属殉国,他的母亲没得到很好的待遇,是也不是。

这确实是云城侯不对,云城侯朝廷应当训斥,让他接回汤平的母亲,纳她为妾,好好的照顾,颐养天年。

至于,你受伤一事,只是年轻人之间的意外,云城侯会携子向你郑重赔罪,赔偿药费。并让闭门思过一年,你看如何?”

孙修一听,这事是程泰想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我把事情弄得这样大,是为了出口气,让汤家两父子给我道歉吗?

这也太小看我了,我的格局可是很大很大的。而你,作为次辅,格局小了。

第238章世子杀手

孙修道:“此事差矣,这已不是云城侯的问题,这是一件大事。

现在,民间多有看不起士兵之行为,说什么好铁不打钉,好男不当兵。

还讽刺殉国将士的家属,这种情况一定要改变。不然,要不多久,宁朝将无兵可用。

我在云城侯府,竟然还听到世子汤治说,谁要他当大头兵?死了岂不正好?眼不见为净这种话。

他是谁,他是勋贵子弟啊!天生就是当兵打仗的,他竟然也瞧不起当兵的。

要知道他的先祖第一任云城侯,也是从大头兵杀出来的。

一个勋贵子弟都瞧不起士兵了,可以想象一下民间的状况。

所以要抓住这件事,好好的扭转民间的看法,必须严惩。”

众人听了孙修的话,都陷入了沉思。

程泰也有点慌,他承认孙修说的对,要是不拿他外孙当靶子,他会同意。

可现在他不能同意啊!要是同意,外孙岂不是要被废去世子。

他刚要开口,韦彦站了出来,“乐安侯所言极是,勋贵的战斗力越来越弱,和这种状况有很大联系。

现在连勋贵子弟自己都瞧不起当兵了,那还要这勋贵什么用?所以,必须严惩。”

谢建模糊的眼神中,闪出一抹精光,看着韦彦,心中若有所思。

程泰则盯着韦彦,好像不认识他一样。难道他不知道汤治是我外孙吗?他竟然不顾世家之间的约定,倒向张嗣成那一面吗?

张嗣成也站了出来,“皇上,韦大人所言极是,必须严惩。”

韦彦、张嗣成一派的官员也都纷纷站了出来,表示同意。

而程泰这一派的人,纷纷反驳。

朝堂上吵成一片,但程泰这一派人少,慢慢的被压制下去。

程泰知道,现在的情况,他一人是不能挽回了,他望向谢建。如果两人合力,一首辅,一位次辅,应该能压过另两位阁臣。

可谢建却闭目养神,对朝堂上的争论置若罔闻。

程泰心中一凉,看来谢建是中立了,不想出手了。

他又看着孙修,心想,这次大意了,原来以为只是两个年轻人产生了矛盾,孙修丢了面子。

我在朝堂上打打圆场,给他找回点面子不就行了。没想到,他这么狠,想把汤家的爵位给削了。

宁皇见朝堂上吵的有点不像话了,看了看海公公。

“肃静。”

群臣见宁皇发话了,都一一退下。

程泰这时走了出来,盯着孙修道:“乐安侯,那你觉得要怎么严惩?”声音中有点冷意。

孙修一听程泰的语气,就知道程泰对他非常不满。

这是因为孙修明知道汤治是他的外孙,还要对他下手,这让他觉得有点丢面子。

可孙修现在有两位阁臣,加两位都督撑腰,还在乎你这个次辅。

“云城侯犯有两罪,一、教子不严。二、身为勋贵,不尊重殉国士兵家属,知法犯法。必须削爵一等,并闭门思过一年。

世子汤治犯有三罪,一、不敬先祖。二、不尊重殉国官兵和家属。三、以下犯上,殴打侯爵。

由此三罪,应废除世子之位,流放一千里。”

“废除世子,流放?太过了吧!”

“程大人,世子汤治打了我,我一向宽厚仁慈,给我赔个罪,赔个万八两银子,我也就算了。

至于不尊重殉国官兵和家属,这才是太过了。他身为勋贵子弟,先祖也是士兵出身,他不尊重殉国官兵,就是不尊先祖。

关键是我朝已孝治天下,云城侯世子,竟敢称其先祖为大头兵,这样的人继承了爵位,其先祖的棺材板能按的住吗?”

程泰道:“你……。”

他被孙修一句话给怼的说不出话来。

群臣一听孙修自称宽厚仁慈,撇了撇嘴。心想,谁不知道你睚眦必报,你装什么大尾巴狼?

“乐安侯,古人曰,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你这一下子将人打死,未免有些过了。”

孙修一看,是柏良平,左都御史。

“柏大人,那是小事,当然改了就行。可他犯了不孝之罪,不受惩罚,改了就行?

要是哪一天,令郎大骂你一通, 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这句话你还说的出来吗?”

“荒谬,犬子怎会干出如此不孝之事。”

“那可不一定,世事难料。这不,汤治不就是骂他的先祖为大头兵吗?搞不好过几天令郎就要骂你为嘴炮腐儒了。

再说,汤治是勋贵子弟,连他都看不起士兵,他还有什么权利称之为勋贵。

就像一位读书人,如果他看不起圣人,还能称之为圣人子弟吗?”

群臣被孙修一番话绕的头有点晕,但仔细一想,确实是此理。

程泰知道,这个外孙的世子之位是保不住了,如果硬要出头,宁皇看的他的面子上,也会从轻发落汤治。

但这会让宁皇反感,有点倚老卖老。以后谢建退下去了,首辅位置自己也就别想了。

为了一个外孙的世子之位,而付出首辅的位置,他是不会干的。

于是,他沉默了。

宁皇见程泰服软了,他拍板了,“这件事,就按乐安侯说的办!”

“皇上圣明。”

云城侯现在欲哭无泪,心想,自己嫡子的世子之位给废了,还被流放。这也就算了,儿子我还有。

可削爵一等,闭门思过一年,这就损失大了,要是我到了地下,祖宗八代岂不是要将我又打回来?

这一切的源头,就是我二十年前喝醉了酒,强奸了一个婢女,生下一个儿子。哎,看来,酒色还是少沾为妙啊!

孙修道:“皇上,为改变民间看不起士兵的状况。我建议,在京城建立一座军魂台。皇上需一年一次,祭祀军魂,以收军心。”

所有武将大喜,全部点头称是。凭什么文官可以祭圣人,我们武将不能祭军魂台呢?

宁皇也觉得不错,军心可是很重要的,以后打仗的时候还多着呢!

“工部尚书,建军魂台这事就交给你了。”

“遵旨。”

…………

此次事件以后,除了净街虎,文曲星之外,孙修又得了一个名号,世子杀手。

因为,孙修可是干掉了两个世子了。

内阁中的势力也发生了变化,本来是张嗣成一扛三,在内阁中过的很是艰苦。

现在,随着韦彦的结盟,二比二,虽然还是比不上前面两位,但张嗣成的日子却好过多了。

宫中,王家的嫔妃也和皇后的交流日渐增多,言语中谈起了王望舒之事。孙嫣皇后当了这么久,也明白了王家的意思。

在孙嫣看来,王家家大业大,王望舒又是嫡女。而且自愿为小,不会挑战张若正妻的地位。

而且孙家人丁单薄,多娶几个女人,她自然同意。

第239章闺房情趣

太平宫,椒香殿。

皇后孙嫣唤来了孙修夫妇,在殿中,孙修正逗着小外甥,让他喊舅舅。

孙嫣道:“别逗你外甥了,我问你一件事,那个王望舒你准备怎么办?”

孙修有些尴尬,将外甥抱给宫中侍女,看了看张若道:“阿姐,这可不能怪我,是她缠着我的。”

孙嫣挥手,让侍女退下道:“你还装糊涂,王望舒一个未出阁的女人,天天去你家,你会不知为何?”

孙修讪讪一笑。

张若道:“阿姐,我已和他说过了,望舒是我闺中好友,她也为相公的文才而折服,我也愿与她共侍一夫,而他却天天推三阻四。”

孙嫣看向孙修,“为什么?”

“她姿容绝世,如果她娘家是普通人,对我这样,我早就娶了她。

但她后面却有着王家。娶了她,虽然会对我有好处,但也有了义务。

王家有什么事,我都得担着,你也不是不知道王家是靠女婿撑起来的世家。”

“小弟,你说得对。可晚了,王家为了你,让嫡女用嫁妆买债券。并为了你和程家结怨了,又与张家结盟。

你要是为了这个不娶她的话,那你为什么要接受王家的帮助?你应在发行债券你时候拒绝,而不是得了好处再说这个。”

首节上一节142/21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