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舅驾到,快锁门! 第133节

…………

在宁朝,镇国公的飞羽急书,一路高喊捷报,巨阙城已破,南越国主已降的消息,往宁朝国都玉京城而去。

一时间,飞羽急报到了哪里?就引起一阵轰动。

百姓无不惊讶,这可能吗?怎么说这也是一国啊!一百多年,都打了好几次了。

每次都是打了半年多,攻不下巨阙城,得到一些赔款,只能退兵。

现在怎么才两月,就攻下了巨阙城,这可能吗?

那些买债券有的高兴,有的沮丧。高兴的是买二、三两种还款方式的,特别是第三种。

没想到,只有二个多月,巨阙城就攻城了。按以后的情况,再过一个多月,南越就将全境平定。

那时,重建南越,有了朝廷的订单,想不发也难啊!

沮丧的是买第一种方式的,才两月多巨阙城就破了,那利息最多也就三分利,挣的不多啊!

其中,有一人既高兴,也懊恼。那就是王望舒,一百万砸下去,肯定会赚到大钱,那都是她的嫁妆,她当然高兴。

懊恼的是,这个孙修,老娘这么漂亮,又有钱,又有势,还主动送上门,他竟然不要?还弄个小妾在这里缠着我。

第224章 钱给他们,可惜了

飞羽急报到达京城,直接送到内阁。

内阁值房中,四位阁臣正在议事。突然被门口的吵闹声惊到。

谢建眉头一皱,心想,这些人得好好的管下了,竟然在内阁这样重要的部门大声喧哗。

其余三位也有些不满,这时,值房门突然被人粗暴的推开。

四位阁臣同时脸色一沉,看来这个推门进来的人,肯定过后会到岭南去吃 荔枝去了。

推门进来的是通政使,他狂喜道:“四位阁老,大捷,大捷啊!南越的国都巨阙城被攻破了。”

四位阁臣同时站起,谢建一把拿过急报,用小刀挑开封漆,仔细观看。

他的手慢慢抖了起来,叹了一声,把急报递给次辅。

“想不到不过两月余,巨阙城就攻破了,想不到呀,想不到。”谢建擦了擦眼边的浊泪。

其余三位陆续都看了,对这个战果都没有想到。

“各位同僚,我们去太平宫,向皇上贺喜。”

宁皇也收到了谍卫的密报,巨阙城破了。宁皇呆住了,心想,终于,终于巨阙城被攻破了,一百多年了。

当年宁高祖何等的英明神武,建国三十年后,率举国之兵,征伐当时的越朝,包围了巨阙城,可还是铩羽而归。

后来的宁太宗,趁越朝内乱,又包围了巨阙城,可越朝又团结起来,守住了巨阙城,致使大军不得不退。

这一次攻伐最大的功劳就是让越朝改为南越国,越朝皇帝变成南越国主。

最后,就是宁宣宗,趁着绵江大旱,江水大减,又冲过了绵江,无奈,又被巨阙城挡住了。

再后来,还是打了几次,可是却连绵江都没有过。

没想到,在我手中,从开战到占领巨阙城,只用了两个多月,这说明什么?说明我就是一位旷世明君。

宁皇心中不无得意。

四位阁臣也来了宫中,看见宁皇的欣喜的脸色,他们也知道,宁皇通过谍卫,已收到了捷报。

“恭喜皇上,贺喜皇上。巨阙城已破,南越不久就会归于宁朝,这可是宁朝建国以来,仅次于宁高祖的政绩了。”

宁皇点头,“我当祭祀太庙,以慰先祖。”

谢建又道:“皇上,南越已被拿下,要想更好的融南越于宁朝,皇上应南巡,抚慰南越官民。”

宁皇也想去南巡一番,他自从登基以来,还没走出过玉京城。

他当即下令,祭祀太庙后,南巡。

这时,玉京城也沸腾起来了,百姓都已知道南越已被灭了,这让百姓心中大喜。

当天,朝廷下令,取消十天宵禁,与百姓同乐。

乐安侯府,也沸腾了,不过不是高兴打了胜仗。是张若得知南越被灭,孙修就要回来,一时高兴,肚子了起来,原来是要生了。

太医院的人一月前,就派人在此守候,听到消息后,三大副院使齐聚,徐良、华鸿、全谷雪。

经过一阵忙碌后,张若顺利的产下一个女孩,让等在外面的张嗣成夫妇松了一口气。

第二天,皇后孙嫣然就来了,探望了张若。她对张若嘘寒问暖,春风拂面,让张若以为生下女孩,会让皇后不满的心放下了。

孙嫣本听说是女孩,是有些遗憾,但又一想,张若年龄还不大,以后还能生,会让孙家有香火的,也就释然了。

十天后,宁皇祭祀太庙后,让首辅次辅总理朝政,自己带着两位阁臣和一些官员南巡。

在南越,南越国国库被宁军缴获了。孙修以为,那就赶快把那些债券给兑了,这拖一天就要多付一天的利息。

孙修在云水宫中,想到南越国库中的金银,就要给别人了,有些不舍。

心道,那些商人,大部分都是有了钱,就知道存起来,给他们也是埋在地下,不能流通,给他们也是浪费。

钱就要流动起来,这样才能发展经济。可有什么办法,不给那些商人钱,也能让那些商人满意呢?孙修有些头疼。

他看着桌上的摆件,边上的花瓶,墙上的水墨画,心中有了主意?脸上露出了狡黠的微笑。

于是,报内阁批准,在巨阙城,开始兑付债券。一时间,商贾云集,让巨阙城的客栈挣了一笔。

孙修在云水宫中安排了酒宴,宴请各位商人。

当然,王望舒作为债券的第一大购买者,也到了云水宫。

孙修对此有些无奈,这女人看来甩不掉了。

宴席中,孙修说道:“各位,此次我宁朝在战争中,军费不够,各位商人慷慨相助,本侯代表朝廷谢谢各位了,先敬各位一杯。”

众人皆站了起来,同饮。

“此战,我们耗费了大量的军费,还有宁军的抚恤,南越重建的费用。

原来以为南越的国库应该够用,没想到南越国主奢靡无度,国库都空了,准备还债券的银两有些不够。”

众人大哗,纷纷叫嚷起来。

“乐安侯,你可是打了保票的,现在,你说怎么办?”

“是啊,侯爷,那可是我的全部身家啊!你这一反悔,那我就只能要饭去了。”

“侯爷,我不要利息了,就当我为国捐了吧!可你本钱总要给我吧。”

……

……

孙修让那些商人们先发泄了一通。但他也看到,那些哭诉的都是小商人,大商人还都没发话。

他手压了压,待声音平息道:“各位,先不要急,朝廷是不会失信的。

所以,提出了一个补救方案,这个方案不会让你们吃亏的,甚至还能多赚一点。”

底下的商人又议论起来。

王望舒不知孙修准备干什么?因为以她的渠道,她知道南越国库银两是够付的。

既然孙修要用别的办法,偿还债券,自己总要帮一下心上人。

她咳嗽一声,让众商人安静下来,“乐安侯,不知是什么方案,如果真能弥补,我等商人也会同意的。”

孙修一看,这个微胖极品,捧哽捧得不错啊?

“虽然银两不够,但这宫中却有很多古玩,字画。这些也是钱啊!朝廷准备用这些还债券,大家觉的如何?”

王望舒眼睛一转,古玩字画?她明白了,孙修是要现银。

第225章拍卖

王望舒眼睛一转,古玩字画?她明白了,孙修是要现银。

马上接道:“这些古玩、字画确实很值钱,何况还是云水宫中的,应该都是精品。

俗话说的好,盛世古董,乱世黄金。现在我宁朝蒸蒸日上, 此乃盛世。

再过几年,这些字画古玩价格一定会往上涨。乐安侯,这样朝廷不是亏了吗?”

孙修暗中给了王望舒一个大拇指,配合的不错。

孙修叹了口气道:“我岂不知在此盛世,这些会价格上涨。

但朝廷的的信誉不能崩塌,所以,报请皇上,忍痛拿出了一批古玩拍卖,以还清债券。”

那些商人一听,也是,这些钱拿在手里,也是埋在土里应急的时候用的。

现在正是盛世,那些古玩一定会升值,有了这些,岂不比银两更好?

王望舒又道:“那好,乐安侯,我准备买下一批,这些可都是精品。

我王家可是千年世家,不比普通人家,只知道金银。那些铜臭,会降低我王家品位的。

只有这云水宫的古玩字画,才能配得上我王家千年世家的地位。”

商人们一听,特别是那些大商人,若有所思。我们这些商人,为什么让那些文人看不起?

还不是我们品味不够,天天只知道金银,把自己的宅子修的富丽堂皇,让人一看就有一种浓浓的暴发户味道。

如果,我弄上一批古玩字画,放在家里,是不是可以加些文气,冲淡我们身上暴发户的味道。

于是,几个大商人带头,同意了孙修的办法,用古玩字画抵账,一时宾主尽欢。

第二天,孙修就在云水宫举行了拍卖会,先是小东西,又请来的一位拍卖师敲槌。

拍卖的行情不错,众多商人出价拍下自己心仪的古玩。

到了最后,孙修出场了。

“各位,现在的拍卖品是云水宫的一把椅子,出自于王太后的殿中。

他是黄梨木所制,由南越造办处所造,样式优美,这孤度,充分贴合人的腰部,坐在上面,绝不会像普通椅子一样腰疼。

还有,你们都是商人,经常不在家中,不能在膝前尽孝,经常让人在背后议论。

但如果把这把椅子买下来,奉于老母,谁还敢说你不是一位大孝子。

要知道这可是王太后曾坐过的椅子啊?普通人谁能坐上?”

商人们一听,心有同感。

”起拍价一千两白银,每次加价两百两。”话音刚落。

“一千二百两。”

“一千六百两。”

“两千两。”

几番竞争下来,以三千两成交。

首节上一节133/21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