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舅驾到,快锁门! 第127节

在几天前攻城中,已经挖了引水渠,将护城河水全部引走,今天的任务就是填河,打开攻城线路。

镇国公抽出腰中剑,大喝一声,“神策军万胜!”

神策军也同时回应,“万胜,万胜。”

如此三次,振奋振奋士气。

“攻城。”镇国公下令。

宁军在众将领的指挥下开始围攻巨阙城,二个城门是佯攻,主攻的是西门,因为崔家等朝中重臣的府邸离西门近。

为了迷惑徐如丰,镇国公将他的帅旗插在南门,让他以为南门才是主攻点。

三门同时进攻,先是远程武器,一批床弩已装上箭,在军官的指挥下,开始射击。

城上的床弩也开始还击,双方不时有床弩、士兵被击中,击中了床弩,床弩散架,人要是射中了,留个全尸也难。

然后,弓箭手已走到射击距离,那些强壮的弓箭手,挽起手中的强弓,搭弓上箭。

随着军官一声号令,一片黑云向巨阙城飘去。城上南越军在守城军官的指挥下,也纷纷拿起盾牌,或紧紧的靠在女墙下躲避箭矢。

在弓箭手的掩护下,大批士兵扛着土包疯狂的跑到护城河边,抛下土包,又马不停蹄的往回跑,因为多留一刻,都有被南越军弓箭射中的危险。

南越军弓箭手也不是摆设,凭托着女墙,对着下面的填士的宁军就射。

宁军不时有人被射中,倒在填土的路上。这还算好的,有机会还能被同伴救回去。

更惨的是,正抛下土包的时候被射中,倒在护城河里,那可是要被活埋的。

当然填士的还有车,这是四轮车,蒙上生牛皮,可以容纳十人。往来运土填堑,木石箭所不能伤。

大型攻城器械上场了,先是箭楼,主要是掩护作用。

他比城墙还要高一点,上有神箭手,站在高处,可以精确射击,就像狙击手一样,以掩护宁军填土。

抛石机也上场上,一片石雨向城上抛去,压制住了城上的弓箭手。

趁此机会,填士的宁军加快脚步,希望早点将护城河填平。

双方激战两天,宁军终于在护城河上填出了几条攻击道路。

但就是填河,有这么多大型攻城装备,也伤亡了二千人左右。

孙修看到此,心想,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古人诚不欺我。

第214章攻城二

攻城第三天。

攻城道路已经填好,就要攻击城墙了,云梯、冲车等攻城器械也要上场了。

冲车慢慢向着城门而去,他准备攻击城门。云梯也被宁军推着靠上了城墙,神策军头顶盾牌,爬上云梯,开始攻城。

孙修看到,也是大开眼界,电视上那些攻城简直就像过家家。

那是农民起义式的攻城,你拿着梯子就想攻城?那只要两根长杆就能搞定。

那样攻城,你就是有十万人,没有攻城器械,你也攻不下一个有一千正规军守护的城池。

要不然清初八旗兵野战第一,碰到城墙就屡屡吃瘪呢!因为他没有攻城武器,特别是大型器械。

正规军攻城都是要有大型器械的,就说那个云梯,小的有四个轮子,大的有六个。

云梯顶部有飞钩,钩上了城垛,守城士兵再怎么推也是推不动,又有防火措施,很难被点着。

城上的南越士兵也开始反击,弓箭,长枪,滚木,擂石等一起上,以阻止宁军攻击。

一时双方激战,宁军不时有人从云梯上摔下来,也有南越军被箭楼中的神箭手射中掉下城来。

孙修在远处,看到城墙上有口大锅,上面还有人拿着一个勺子,在里面翻动。

这让孙修有点奇怪,都打仗了,怎么还弄个厨子上来?

孙修对边上的谷政道:“城墙上怎么还有个厨子?”

谷政看了看,“侯爷,那是金汁,是守城的利器,攻城的士兵最怕那玩意。”

“金汁?那是什么?”孙修疑惑的道。

“说的好听点叫金汁,其实就是加热的粪便,浇在身上,令人有剥皮之痛,还无药可治。只要被浇上了的士兵,都是在痛苦的煎熬中去世。”

孙修一愣,顿时感到心中有东西想往上翻,这是古代的生化武器呀,烫伤加上细菌感染,在这个时候是无药可治的,这种守城利器不知道是谁想出来的?

这时,城墙上的战事已达到白热化,不时有宁军登上城墙,又被南越军杀了下去,一时城墙下已经躺下了一百多具尸体。

镇国公改换了旗号,站在西门。望着城墙上的厮杀,面色如常。

对边上的部下道:“另两门怎么样了?”

“还是在胶着中,都没有打开突破口。”

“令曾总督在南门加大攻击力度,佯攻也要像主攻一样,别让徐如丰看出来。”

“是,镇国公。”

…………

南门。

徐如丰负责守南门,他认为这是宁军的主攻点,因为宁军的帅旗正在南门外。

他让两位副手负责另外两门,自己亲守南门,自前几天城墙差点被攻破后,他散尽家财,犒赏官兵。又斩杀了几个带头逃跑的军官,这才让士气恢复了点。

宁军的曾宣总督得到了镇国公的命令,立即命令部下,不顾伤亡,拼死攻击。

望着宁军一批批的冲上来,又一批批的被压下去,虽然悍不畏死,但有徐如丰坐镇,直到现在,宁军还没冲上南门城墙。

但宁军的攻击却非常强悍,南门在三门之中,受到的攻击力度最大。

三个时辰后,宁军一声欢呼,原来宁军的军旗插在那巨阙城的城头上。上去的宁军冲上城头后,立刻护住突破口,掩护其余宁军登城。

城下的宁军也从另几个云梯处加紧攻城,以减轻城上的压力。

曾宣总督心中大喜,我本是佯攻,没想到才三个时辰,就爬上城墙,说不定我凭着手里的部队就能拿下南门。

突破口越来越大,上去的宁军也越来越多,南越的卫戍军渐渐的抵挡不住。

徐如丰从容调度,看登上的宁军差不多了,立即命令发动反击。

随着城墙上抛下大量的火油瓶,云梯、冲车等攻城器械都沾上了大量的火油,许多宁军也被淋了一身。

几个火把扔下去,城墙下立刻大火冲天,云梯,冲车还有上面的宁军一起陷入火海之中。

侥幸没有陷入火海的人,连忙后退,等着火自然熄灭。

可这样,城上的宁军就没有了增援,在南越军的围杀下,人数越来越少,在火熄灭之前,不是死就是降,全部被消灭,军旗也被南越军扔了下来。

曾宣脸色铁青,他小看了南越军,虽然孙修打击了他们的士气,但想三天就攻下巨阙城,那还是他想多了。

今日士气已泄,是不能攻城了,只有明天再来。

第四天,南门继续开战,这次用了最新式的云梯,云梯中能装载四百余攻城队伍。

这种云梯庞大无比,制造也非常复杂,现在也只建了一架。

在双方激战了一上午后,新式云梯出动了,他就像一个烽火台,在大量宁军的推动下,慢慢的向巨阙城而去。

但对南越军看来,只要靠近城墙,都是威胁,何况那么大的一个家伙,比城墙还要高。

新式云梯慢慢靠过来,期间经受了火箭,床弩,投石机的轮番攻击,岿然不动。

他不用靠上城墙,他在离城墙几米处,停了下来,随着最上面的挡板放下,正好架在城墙上,露出了里面的重步兵。

宁军重步兵蜂拥而出顺着跳板,跳到了城头。

徐如丰大惊,连忙对亲卫道:“快叫姜统领把铁甲军派过来,要快,迟了南门就危险了。”

他又让人拼命的向云梯上扔火油,想用火烧了他,无奈云梯已做了防火措施,身上都裹了一层湿牛皮,想点着他,很难。

这时,宁朝的重步兵们上来后,还是和昨天一样,护住身后云梯突破口,不一会儿,几百人就冲上城墙。

徐如丰站在城楼上,看着城墙上的宁军越来越多,南越军已经撑住了,许多人已经丢下了武器,下城而去了。

他急了,他知道现在南越的士气已经降到底了,只是靠金钱和军法勉强维持住仅有的士气。

要是宁军站住了脚跟,卫戍军还能顶一下,征蛮军和青壮肯定会一拥而散。

本来征蛮军也是南越军中一支强悍的部队。是由大王子锻炼出来的一支部队,他深得军心。

但自从大王子谋反自杀后,征蛮军的士兵都觉得大王子是被人陷害的。

本来就觉得不忿,再加上国主打压征蛮军军官,能打到现在没有溃败,已经是让他非常意外了。

第215章攻城三

徐如丰知道自己要亲自上阵了,不然等铁甲军到了,南门就被宁军占领了。

他戴上头盔,带着自己的亲卫冲下城楼,向着宁军冲去。

宁军聚集了几百人后,准备扫荡城墙上的其余南越军,以打开更多的突破口。

谁知刚要动,就看见一群重甲的大汉向他们扑来,两军顿时混战在一起。

都是两军中的精锐,宁军的战斗力比一般南越军强一点,但这是徐如丰的亲卫,战力绝不弱于精锐宁军。

结果就是宁军打不出去,南越军也占领不了突破口,只能僵持。

可是宁军有后备,死了一个,就从云梯上下来一个,可徐如丰的亲卫可是有数的。

其余的军队,战力皆不如宁军,何况士气不足,上来也是送菜。随着战事进行,徐如丰的亲卫队渐渐抵挡不住。

徐如丰的亲卫队长道:“都督,你快下去,这有我顶着。”

“放屁,南门失了,我去哪里都没用。你也带着人过去,一定要守住,姜统领会带铁甲军过来的。”

亲卫队长见徐如丰不退,一跺脚,带着他身边仅有的十个人也冲上去补漏洞了。

城下的曾总督在巢车上看到此情景,为新式云梯的战力感叹不已之时,也担心城上的宁军。

因为这时南越军的王牌铁甲军还没有到,他们要是到了,要想占领南门可就难了。

就在徐如丰快要绝望之时,姜渊带着铁甲军来了。

一身黑甲的铁甲军,每一个皆是从全国的孤儿中选出来的,从小就开始训练,他们也对南越忠心不二。

哪怕孙修连施妙计,打击南越军的士气,在其余部队士气全无之际,铁甲军还保持着高昂的斗志。

一上城墙,姜渊就看到徐如丰的亲卫队要崩了,马上命令铁甲军堵住宁军。

随着铁甲军的到来,战况就朝南越方倾斜,铁甲军可是华族步战第一,这可是一百多年的战斗得来的,也是华族公认的。

因为从没有步军,在一对一,甚至一对三的情况下,能打赢铁甲军。

他们对南越忠心耿耿,南越也对他们也是非常优待。

每人南越国皆给一幢房,地一百亩,每年逢年过节还都有赏赐,让他们衣食无忧,每天只是训练、训练、还是训练。

身上的铁甲是高级工匠,用最好的云铁所制作成的,还有手中步槊,也是三年才能制成。

身上的大黄弓,弓梢长而反向弯曲,弓梢根部有弦垫,弓体用牛角,木材,和牛筋等材料制成。力度都有五十公斤,非常强劲。

首节上一节127/21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