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之我有时空门 第59节

除了大棚种植技术,物资清单上的东西比如温度计、湿度计、农药及塑料薄膜采购不难,这些物资下午和资料一块就能送到仓库。

但按照徐远山的要求稍为难一些的就是土豆种子采购。

因为徐远山指定了特定地方的种子。

徐远山知道民国时空要开始种植土豆地方,肯定还是从红军根据地漳县、武山县及岷县开始,虽然他现在没有种植技术和经验,但有一个道理是相通的:当地能选择种植的品种应该是适应当地气候和土质。

所以徐远山要求的土豆种子品种是适应西北地区的土豆脱毒品种中耐旱、高产,口感不要求,最好是甘肃武山县或漳县的种子。

问题是这些土豆种子必须培育过,能够立即种植的。

不懂土豆种植的杨国柱并不在意,等他用手机一查才知道,还好现在是土豆种植季节,西北地区种植土豆季节一般在四月份,土豆育苗就需要一个月时间,一般在三月就开始育苗。

有了苗芽的土豆种苗才能种到地里,这就是徐远山要采购的。

徐远山给杨国柱的时间是三天必须采购到能立即种植的土豆种苗三百公斤,要求十天内完成三千公斤的种苗采购任务。

后面如再需要的,根据要求采购就是了。

杨国柱从网上查了一下,网上是有土豆种苗,也就是带芽的土豆种子出售,价钱每斤13元左右,但多数是云南、山东及东北等地,邮寄过来也是三天以后,但确实没有西北等地特别甘肃地区的土豆种苗出售。

同时也在网上查出西安北二环有一个种子市场,不过他想了想后,还是觉得不能对徐远山胡弄,真有差错可不得了。

杨国柱知道徐远山的秉性和习惯,布置下来的任务如果完成不了或者弄虚作假,就有可能会失去再合作机会。

如果不能与徐远山合作,他这个公司就马上失去存在的意义。

他可是听徐远山说过,布置的任务无论什么代价都必须完成,不容差错,失误就失去合作机会。

这也是徐远山的无奈,民国哪里也不允许他有差错,特别当初安排杨国柱弄的还是地图,出错了那就会要人命的。

而不是他故意敲打杨国柱。

所以杨国柱觉得去一趟甘肃武山县和漳县最为稳妥,沿高速过去今天到明天就能回来。

杨国柱洗漱完毕,连早饭都顾不上吃就去公司,同时给公司所有员工发去信息,让大家马上赶往公司开会,他的公司就在师大新校区对面万面科小区租的房子。

会上他把要求给大家说清,除安排两人负责技术资料和采购物资外,四个人两辆车会议结束后马上出发到甘肃。

杨国柱作为农村出来的,多少有一些常识,知道土豆的芽苗最怕挤压,所以虽然一辆车就能装三百公斤种苗,还是为了安全去两辆车,如果确实宽松的就多带一、两百公斤回来。

车上高速后,杨国柱通过网上搜出的武山县多个土豆育种基地,基本答复有脱毒土豆种苗出售,因为前面徐远山提醒过,所以杨国柱重点强调了非转基因品种,另一个就是脱毒品种避免土豆多次种植后老化现像。

不过,从查到的资料来看现在已经普遍是脱毒品种,因为该技术使产量增加了30%至50%。

而且通过询问专家,得到的建议就是:如果生产出来的都要当种子,最好选择脱毒原一级种来种植,目前市价在三元至四元之间。

所以说,有了帮手后,确实省了徐远山许多麻烦。

为了增加保险确保品质,杨国柱决定在两个种植基地各选择两百公斤土豆种苗,而且是每一块苗都要检查,否则万一烂种多了就是打脸的事情。

当杨国柱带人赴甘肃武山县采购土豆种苗时,徐远山还在西安的仓库里加工配件。

这也是他最后一次大规模加工瞄准镜配件和卡座了,所以一返回现代时空给杨国柱发去邮件和安排公司事务后徐远山立即就忙碌起来。

当初他拥有穿越两个时空能力后,确实没有想到粮食的重要性,虽然就算想到了也是无能为力,但还是说明他考虑问题时仍是有些欠缺。

当时更多想如何在民国挣到钱,想到如何快速增加红军实力,这虽然没有错,但说明大局观还是不太够。

经教员和伍豪点拨,徐远山意识到民国粮食危机,意识到耐旱高产土豆种子的重要性,同样意识到这也是红军的一个天大机会。

伍豪出来坐镇协调工作,可以想像土共对解决粮食困难问题的迫切。

掌握着粮食生产技术和种子,能让老百姓在乱世生存下来,甚至不需要红军去开辟新的根据地,而该是老百姓请红军去建立根据地了。

所以说解决民国粮食生产问题,甚至与抗战有着同等的重要性。

同时又是一场改变民国老百姓生存和发展现状的大战役,进而会引起巨大的政治变革。

好在土豆种植条件还算比较低,15度至20度温度要求是比较好控制适合大棚种植,生长周期也比较短仅两个多月时间。

如果像玉米那样使用到30度以上的温度,以民国的条件,根本就无能为力。

这样一来,从10月开始种植到第二年三、四月,可以种植两茬。

这也是徐远山评估能生产五十万斤种子的原因。

为了高产,在民国时空重点施加农家肥比如发酵后的羊粪,西北猪粪缺,但羊粪不缺,而且羊粪效果更好,除此外还使用现代带过去如尿素等重量占比较小的化肥。

徐远山知道民国缺少化肥,大规模种植后亩产上千斤就非常不得了,但大棚里生产追求亩产五千斤并不难,就算种一茬,一百亩即一百个土坯房产量也有五十万斤。

当然,到明年四月,另外直接分几次从现代带过来两千五百公斤的玉米良种,够种一千亩,按照亩产不说后世的两千斤产量,就是七、八百斤,一千亩就是七、八十万斤产量,又是红军一个多月的口粮。

徐远还想到这次种植土豆,除大棚技术外,还要加上温室技术,就是用人力控制的办法控制温度和湿度,冷了烧坑,热了通风,干了洒水,湿了……哦,这个在冬天还不存在。

反正红军人力也不缺,还有那么多俘虏呢,农家肥的收集,种植中24小时不中断观察等,都是需要人去做。

徐远山可不会傻着去搞什么自动化控制,时空穿越运力不够不说,自动化控制就能把他限制死了,出现的小毛病除他也没有别人会修。

肉眼能观察的温度计和湿度计又不占多少时空穿越运输量。

这一次就是把土豆当宝贝养出来,就算这批种子不是很好,到明年四月时在自然环境条件下再培育一批新种子就是了。

现在唯一就是缺时间,等土坯房子种植技术成熟后,十个红军农场全改造成育种基地,一年下来还弄不了千万斤种子?要知道土豆生产期不过就是两、三个月而已。

等到陕西、甘肃、四川遍地种上土豆,并逐步发展到周边省份,抗过民国时空从现在到1940年这段时期的大旱,“土红军”和“土八路”就该崛起了。

如果国民党军队也学红军搞农场之类的,还可以用转基因粮种坑他们一把,让他们用第一年生产出来的粮食当种子时,第二年颗粒无收。

那时候,也是该变天的时候。

徐远山想过,或许将来的历史记载也会大有不同了:“土八路”用土豆打败了腐败的国民党政府。

这次如果种植成功,到1936年根据地有了粮食,甘肃、陕北稳了,可以开始图谋西北。

马家军不愿意,那就打呗,洛阳铲和钢丝线不够,那再加上凝固汽油弹和火焰喷射器,就不知道吃惯卤马肉的红军战士会不会接受烤活马肉。

麻烦的是陕西,不能直接拿下,这涉及东北军的改变。

按照原时空的解密资料,“双12”事变成的9月,张小六是和红军签了协议,一起攻取甘肃、陕西两省并消灭当地国民党军队的,可惜小六变卦,后又被蒋秃子逼着进攻红军,不能打也打不过,只好反了。

这一世更打不过红军了,西安或许没有“双12”事变,但说不定就有光棍节“双11”事变。

大趋势,那是不可能改变的。

第八十九章红军扩军和徐远山种菜

1935年9月28日,甘肃清贵山,民国时空。

徐远山回到民国后,得知两天前红一方面军已经攻取了武山县县城和漳县县城。

有着徐远山提供的夜战武器和远程精准武器,这些战斗基本是水到渠成。

下一步作战计划反而让红一方面军高层领导犹豫,至少徐远山听到两种不同意见。

因为红军战斗力的提高,一些指挥员的信心也大增,因此建议趁势把另一个比岷县县城还大的陇西县城和较小的通渭县城也打下来。

这样一来,红军就拥有五个县超过八千平方公里的根据地。

但也有指挥员建议消化目前的战果,暂时整军、扩军再战。

这时,教员再次体现出战略思想和军事作战指挥非凡的眼光,他认为目前红一方面军急迫的是增强实力,而不是快速增长地盘。

所以在作战会议上,教员说道:“红一方面军目前尽快利用眼前的缴获扩军,而不是急着占地盘,占了地盘反而分散兵力,扩军后利用运动战再歼敌一、两个师,很多地盘自然就成了根据地。”

这可能也是原时空在长征后期、抗战前期,因为教员亲自指挥多次战役,逐渐形成了新的军事思想“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失”。

这是运动战最高级别的战役思想,主导了整个三年解放战争中解放军行动作战。

因此,红一方面军转为休整扩军,其中第一军团和第三军团这两个军团各扩至一万人兵力,每个军团下辖四个师;而刚进入甘肃的第五军和第三十二军各扩至两千五百人。

这样一来,加上徐海东红十五军团现已扩军至一万五千人,扩军后整个红一方面军共有兵力四万余人,兵力反超在川西苦苦支撑的红四方面军。

红四方面军与四川军阀刘湘部队几次大战后,实际兵力已经不足四万人,虽然对外号称仍有六万人兵力。

当然,红一方面军休整扩军也密切关注国民党军队调动的情况,寻找战机准备在运动战中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

但红一方面军扩军与徐远山无关,已经有上千人的龙组部队在徐远山要求下,已经不再扩军,除了补充作战损耗的弹药,缴获的武器弹药全送给红一方面军。

就目前来说,这样的人数已经是徐远山能够指挥的上限。

龙组部队已经回来与徐远山汇合,也进入休整练兵期。

徐远山把这次带回来的四部电台、两套凿岩机、遥控爆炸装及各类瞄准镜移交给红一方面军后准备去当几天农民了。

按照徐远山的意思,下来的二十天里,他除了再打一仗后就离开准备去上海,当然中间他还要抽空回来指导土豆冬季种植生产。

要打一仗的目的就是再给红一方面军送上一份厚礼,送礼吗他当然要亲自去。

其余时间,徐远山真的要当农民,拥有后世农业生产技术的农民,而且还要带出一批红军战士的徒弟。

徐远山敢于揽下冬季种植土豆的难事,就是在于他当记者的见识。

他在陕北采访时曾见过被废弃的十几年前农民所用过的大棚,否则按现代目前的大棚要求,任谁都无法在民间时空搞出大棚种植。

因为目前现代时空农业生产的大棚,全是钢管构造,然后才是外面包着塑料膜,但钢管在民国是找不来的,而木条又无法代替。

而徐远山在陕北所见已经废弃的大棚,是由高低两个土坯墙构成,上面用木条架起来形成一个斜坡,上面再铺塑料膜即可,两头是土坯房即可住人也可当成烧坑温控房。

这种土坯墙构成的大棚有利有弊,利是更宜保暖,弊端是占用土地较大。

不过,在民国这里,弊端再不是弊端了,山区并不讲究土地利用率,何况冬季土地上也没有农作物。

其次,大棚种植最费人工,因为不说细心耕作和管理,就是农家肥使用量也是惊人。

但偏巧徐远山这里不缺人手,除了农场自己进行农家肥发酵外,还能在外面用银元购买当地农民的农家肥,然后用人力挑回来。

是的,从一开始徐远山就想过用银元购买农民发酵好的农家肥,因为自己发酵除时间受限制外,还存在数量不够的问题。

徐远山就准备用农家肥推出的高产量,少量的化肥就从现代时空带过来。

龙组部队现在还有近五千银元的现金,这次冬季种植土豆,徐远山就不会让红军出钱,否则他们总会想到性价比,会觉得值不值花这么多钱。

但徐远山知道,这次冬季种植土豆除试验性质外,更主要是政治目的,就是开春后让红军有几十万斤的土豆种子。

至于能不能将土豆成功种植出来,徐远山从没有怀疑过。

如果土豆都种不出来,后世就不可能有大棚农作物了。

徐远山身上的特长也是优点,就是见多识广,逻辑思维强,做事专注。

土豆可以说是所有农作物中最不挑土质,不仅最耐旱同时也是对各种严劣气候最有御能力的农作物。

我都躲在土里,冰雹还能把我砸了?还是大风能把我吹跑了?

后世很多市民都有过这样的体验,买回来的土豆装纸箱扔在房间角落里遗忘了,等过段时间发现时,土豆竟然生长了。

这家伙就是有这么强生长力。

当然,各方条件好了,产量是不一样的。

既然土豆如此不挑剔土质,不挑季节,还是最耐旱的农作物,为什么在民国就推广不起来呢?

就因为这家伙有一个致命的缺陷:是所有农作物里最低的种产比,具体就是种子和产量的比例。

在民国,想种出五、六百斤的土豆,需要近百斤的种子,也就是近百斤的土豆。

玉米、水稻五、六斤的种子在现代轻松能在一亩地上种出七、八百斤,民国时少的也有两百斤的粮食。

更不用说蔬菜几两不到半斤种子都能在一亩地种出上千甚至上万斤的蔬菜了,这也是徐远山这次还从现代时空带来大白菜、包菜、南瓜、东瓜各一斤早熟良种的原因。

但上面这些都不耐旱,民国时空这几年的大旱只有土豆能抗过去。

首节上一节59/35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