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之我有时空门 第123节

所以虽然把共军这三个师安排在日军主攻方向,太原北边的大同、朔州、忻州一线,阎锡山也只是指望共军在旁边对日军骚扰作战。

实际上,也只有共军敢留在日军占据的后方,原时空在山西作战的中央军溃败后是全退到山西南边的中条山。

而除了北边日军进攻方向,其它地方就免了,日本人没来时都是阎锡山的地盘,打得一把好算盘的阎老西自然不会让红军即现在的共军去赤化。

带兵随大部队北上参加抗战的韩先楚,现在只不过是一名团长,而且还没有正式番号的补2团团长。

现时空的三个主力师番号与原时空一样:115师;120师;129师。

但民国时期的师一般就辖两个旅,所以这三个主力师对外公开每个师都是有两个旅,第三个旅是补充旅。

补充旅、补充团也是民国时期军队里最为常见,就是有正式番号部队减员后,从补充旅、补充团抽人过来补充,以保持战斗力。

但土共这次整编军队不一样,每个师有两个旅和一个补充旅,其中师主力部队偏偏就是这个补充旅。

所谓主力,就是由指挥能力最强的干部担任军官,士兵战斗力也是最强,武器弹药优先补充的部队。

和正式番号的旅土兵中有整编进来的陕军和东北军士兵不一样,补充旅全是清一色的红军战士组成。

韩先楚的补2团,是他原来当师长的一个师里精兵强将组成,全师官兵分流成四块:补2团占了大部;退役转到兵工厂一部;补充到十七集团军驻防黄河边一部;一百多名指战员进了几个军校学习。

韩先楚带补2团是5月18日从陕北吴堡县东渡黄河进入山西。

经吕梁后到太原,然后沿太原至大同的公路北上,山西虽然也多为山区,但交通状况比陕西和甘肃都好。

太原至大同除有公路外,还有一条正修建的铁路(同蒲铁路),还没有修通就爆发了日本全面侵略中国的战争,现在修建的铁路已经停工,筑路工人已经撤走,工地上只有废弃的工棚,韩先楚在这些废弃的工棚宿营过。

等到5月29日,过了忻州后不时就遇到北边下来运送伤员的汽车,从开车司机哪里打听到的消息,说是日军大部队从归绥和张家口两路进攻大同,战况甚为激烈。

一天后,韩先楚到达忻州北边的忻口,这里地势比较险要,有许多国民党部队正在修筑工事。

根据命令,补2团在忻口转向东到五台县附近的目的地,这一带属于太行山脉,共军的三个主力师将在太行山脉的五台县、繁峙县、代县,等到换装并进行相应的适用性训练。

除了携带过来少量的步兵炮、迫击炮、机枪和反器材步枪外,多数武器都会被换下来。

这也是从陕西过来时,许多战士发牢骚的原因,名义上主力师的主力旅,枪械仍是原来破旧的不说,子弹也才是50发,虽然是比红军时代多了不少,但到华北作战远离后方,战士担心弹药补充不上。

这次主力师部队在太行山脉换装,只是传达到韩先楚他们团长这一级,自从徐远山与土共、红军合作后,提到日本情报部门比较猖狂(实际上防最多还是苏联),因此土共和红军逐步建立保密制度,明确了什么机密传达到什么级别。

因此,韩先楚虽然知道刘震已经被调走,他们两人当初就在祁连山下的基地分开,刘震带一个营留在哪里,后来再没有任何消息,他根本就不知道红军建立空军的事情。

韩先楚和刘震两人在原时空时,都是红二十五军长征结束后职务上升比较快,不过在抗战时期因为韩先楚在后期到军校和抗大学习,还是刘震先一步担任了纵队司令,不过韩先楚运势也很好,毕竟霉势在红军时期他三次担任排长时耗尽了,在解放战争的东北闯下了“旋风司令”的名头,把许多国民党名将打得魂飞魄散。

换装持续了一个多月时间,原因徐远山每五天才能把武器弹药运来一次,换装后共军的三个主力师装备果然就大不一样。

这次换装过程中,韩先楚还见过徐远山一次,不过没说上几句话,徐远山就匆匆走了。

一年多前,西北红军无论军校学习还是部队平时训练,都是把日军当作假想敌。

神话和神剧,不过就是一字之差,意思大相径庭,后世的神剧是把日军当孙子打;而民国时空,抗战初期的日军可是有着神话光环。

神话,意指不可能战胜。

客观地说,抗战初期参战的日军因为都是常备师团,各师团兵种配置又很齐全,所以战斗力非常强悍。

原时空的兰封战役,国民党中央军动用了超过15个师想来围歼日军14师团这一个师团,反而被对方歼灭了几个师,所有部队被击溃。

这些日军常备师团的士兵,文化基本在小学毕业以上(当时日本已经实行6年义务教育)、个人身体素质好、训练到位个人技战术娴熟、武器操作娴熟。

比如掷弹筒,许多老兵操作起来在有效射程里几乎百发百中。

而且,日军大队以上的军官,非常崇尚使用谋略,再加上火力优势,能够快速击败击溃许多由军阀混战成长起来、战术非常呆板的中国军队。

所以从上面分析来说,一个日本兵打败五个中国士兵,日军一个大队(一千人)击溃国民党军一个师(七、八千人)就很正常了。

单兵战斗力无法迅速拉近,徐远山只能想法在火力配置上动脑筋,还建议红军学习和训练时,暂时不对日军大队级别以上考虑歼灭战,歼灭战中必须动用五倍以上的兵力。

所以,换装后韩先楚发现部队装备有着巨大的变化,每一个班保证一挺轻机枪、一支大口径反器材步枪和一支汤普森冲锋枪,步枪统一换成了德制98K步枪并且每名战士备弹200发。

让韩先楚觉得疯狂的是,除轻机枪和冲锋枪外,所有重机枪、反器材步枪及98K步枪都配上了瞄准镜。

每一个连配置一台凿岩机,韩先楚当然知道在山地作战时凿岩机是如何好用,这还不算,上级还给他配了一名爆破操作员,携带一百个遥控爆炸装置,使用和保密均由每一位团长指挥和负责。

与原时空不一样,日军华北方面军在华北的作战相对来说很不顺利。

虽然国民党军队仍节节败退,但比原时空一溃千里好了许多,原因之一是中国军队去年提前结束内耗,在华北战场准备比较充分;原因之二土共空军实施的降维打击,而且还是用先进的重型战斗机采用突袭方式,一个月时间里打掉了日本陆航两百多架飞机。

很长一段时间华北方面日本机场陆航飞机都不敢起飞了,要知道陕北府谷机场的红鹰战斗机已经达到27架。

日军华北方面军司令部只能从东北的日本关东军调来战机,另一个方面让国内紧急研发新式重型战斗机。

现在日本陆航的中岛九一式战斗机、九五式战斗机满载只有1.5吨,而红鹰战斗机(野马战斗机)超过了四吨。

现在日军陆航战机暂时无法配合步兵进行的地面进攻了。

另一个影响是,华东的淞沪会战一直到七月底才爆发。

直到7月中旬,进攻山西的日本华北方面军四个师团和关东军察哈尔派遣兵团从北面和东面两路进攻才打到太原附近。

鉴于三个主力师已经全部换装,且有了一段时间的适应训练,土共中央发布命令,让在山西的三个主力师开始寻找战机投入战斗,打破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原时空的韩先楚,因为作为预备队没能参加平型关作战,现时空运势再次爆发,有机会参加共军对日军的第一战。

根据得到的情报,115师师长林彪决定动用两个旅伏击日军第5师团的一个步兵大队,其中主力旅即补充旅担任主攻,另一个旅作预备队兼阻援。

以坂垣征四郎为师团长的日军第5师团,又称为“钢军”,林彪遵照土共中央指示“首战必胜,而且要干脆利落的全歼”,也是这次动用两个旅十倍以上兵力的原因。

战斗过程中,林彪才发现用一个主力旅打日军的一个大队,用力是有一些过猛了……

第一百八十六章挺进华北的“共军”(2)

1937年7月17日上午,115师在忻口北面准备用一个主力旅伏击日军第5师团一个大队时候,太原市根据阎锡山的命令除守城部队外撤出所有机关、工矿企业人员和平民百姓。

虽然阎锡山比较蠢,在太原会战中不顾手下人反对,坚决派兵死守太原城,典型的“存地失人,人地皆失”。

不过阎锡山虽蠢仍顾及山西父老,明知太原城守不了仍要死守,但还是把平民百姓撤得干干净净,后面日军占领的太原不过就是一座空城,不像蒋秃子那样把首都南京满城百姓送到日军屠刀下。

身为太原兵工厂工人自卫队总队长的周子祯带着最后一批兵工厂自卫队员离开小北门外的兵工厂。

原时空太原兵工厂工卫队后来在抗战中发展成有五千人的工卫旅,后并入120师,周子祯也成了从太原兵工厂出来的开国少将。

但现时空有所不同了,当华北局势紧张的时候,土共中央一方面联系阎锡山,希望他把太原兵工厂搬迁到陕北榆林和延安一带,西北联合政府免费提供地方并尽力协调各方事项。

但阎锡山素有细打算盘习惯,行事决断老是犹豫不决,给西北联合政府的答复总是“俺老汉再看看”,土共中央只好指示山西土共地下组织,动员工人前往陕西,西北方面会在工作、食宿提供最大的便利。

和原时空土共中央让山西土共组织主要抓住武装力量的不同,现时空是要求尽可能收拢山西工人,“每一位工人强过两个兵”的指示,也让山西省委感觉到非同寻常。

这就是土共中央发展工业的急迫性。

山西是中国除了东北外最大的工业大省也是资源大省,太原兵工厂是国内三大兵工厂之一。

日军华北方面军动用超过五个师团兵力(华北方面军四个师团,关东军超过一个师团的察哈尔派遣兵团)进攻山西,就是眼馋山西的工业设备和资源。

因为阎锡山的犹豫,太原兵工厂搬迁到陕西的设备不足五分之一,超过五分之四的设备最后成了日军的战利品。

不过太原兵工厂的七千工人中,超过五千人被西北联合政府收留安置,和山西其它工矿企业的共两万名工人,安排到日益庞大的西北军工系统企业。

撤退在最后的工卫队总队长周子祯和政治部副主任康永和,带着工卫队掩护着最后离开的兵工厂工人和家属缓缓西去,几天后渡过黄河进入了陕西。

原时空在山西各地征战赫赫有名的太原兵工厂工卫队、工卫旅,在现时空中消失在太原西边的崇山峻岭之中,等他们再次出现的时候,已经成了共和国军工企业的主要肯干和重要力量,他们用另一种方式参与反击日寇侵略和保卫着逐渐强大的新中国。

周子祯和一些抗战中从山西走出的土共干部,不再是原时空的开国将军,但现时空中他们许多人成了土共的军工企业领导和精英,在后来的抗战和新中国成立的过程中,发挥出比原时空更大的作用。

得到山西两万基础工人和技术人员加入,特别是太原兵工厂的技术人员和工人,让西北联合政府军工企业终于有了质的飞跃。

在中国,能有如此深谋远虑的只有土共。

7月16日,阎锡山为减轻太原防守压力,命令晋绥军两个师的部队17日攻击忻州北边不到二十公里的忻口镇,忻口镇因为地势险用防守此地有日军的一个大队。

而忻口北边二十多公里是原平县城,驻守第5师团21旅团四十一联队部和两个步兵大队兵力,按照日军作战原则,忻口发生战斗后各处日军会主动来援,因此阎锡山联系五台的彭老总,希望共军派出一部在忻口与原平县城之间进行阻援。

目前在太行山脉的土共三个师,根据土共中央指示,120师北上朔州至大同一线寻找战机,129师东出太行进入河北的保定西北山区,在忻州附近只有115师。

所以阻援的任务就落到115师身上。

如果仅仅是阻援,115师长林彪是没有多大兴趣,共军这一年多来各处都是采用增兵减灶策略,就连这次进入山西作战的三个师都隐满了一半实力,不光是人数而是真正实力上。

115师在忻州周边地区,早把三个旅散开,不过这不会有什么影响,因为每个团都配有电台。

林彪也知道红军空军在陕北有基地,土共中央就给他们三个师长交待过,如果被日军缠上并遭到日军飞机轰炸的,可以紧急联系陕北空军,半小时内就会得到空军的支援。

实际上,府谷机场离忻州的直线距离还不到一百五十公里,且在土共中央指示进入山西的这三个主力师开始寻找机会作战后,府谷机场就安排四架飞机时刻待命,随时掌控战场的制空权。

林彪决定用1115师主力的徐海东、黄克诚补充旅在忻口和原平县城之间设伏,343旅布置在伏击点北边作预备队,同时监视原平县城,如果原平县城两个大队倾巢而出,那么343旅趁机攻入日军兵力空虚的原平城,破坏日军辎重后再南撤协助补充旅夹击日军两个大队,视情况再定是否打歼灭战。

如果只出来一个大队,就由补充旅设伏,而预备队的343旅再考虑二次设伏从原平出来的日军一个大队援军。

为打好这场伏击战斗 ,当天下午林彪仅带一个骑兵排到忻口北边实地勘察,他在指挥作战中总显得滴水不漏,与这做法也有关系。

在忻口镇到原平县城中间,在一处被滹沱河围成了三角区,大同至太原公路在两山坡中间穿过,被林彪选作伏击地点。

天黑前林彪、聂荣臻带着接电报赶过来的徐海东和黄克诚及三位补充旅的团长,到现场察看地形地貌并向各团指定了埋伏地点,明确了师、旅、团指挥所的位置。

不出意料,韩先楚的补2团占了中间位置,这位置确实极佳,要么正是面对敌人的主力,要么可配合左邻或右舍的另外两个团作战,反正什么都不落空。

韩先楚外表憨厚而且常常咧嘴大笑,给人感觉是大不咧咧的样子,实际上和他搭档过的刘震最清楚,大不咧咧外表后面隐藏着过人的智慧。

原时空中同为开国上将的许世友最佩服韩先楚的就是他“有勇有谋”。

接下任务的韩先楚在察看地形时,始终不动声色,但回去后他连夜悄悄把团里的九台凿岩机都调了过来,把补2团伏击区域里所有的大石头,无论是山坡上还是公路下面的小水沟旁的大石头,全打成了石雷,前后弄了近一百个。

韩先楚既然是心眼多,他上次见到徐远山的时候,就给徐远山提了唯一一个要求,多要了一百套遥控爆炸装置。

别人是不清楚,他可是心知肚明,这玩意就是徐远山弄出来的,而且连徐远山都当成宝贝,当初在甘肃时可把马家军的骑兵杀得屁滚尿流。

这日军第5师团号称钢军,士兵身躯又不是钢铁造的,不照样在炸药爆炸中粉身碎骨?

韩先楚在甘肃和徐远山在一起时,就见过徐远山用遥控爆炸装置作战,这东西既省炸药量,一个炮眼最多装一斤多不到两斤的炸药,但就是特别能阴人。

作战时,对方士兵常利用大石块作掩体射击,谁特么会想到这是趴在石雷上?

而且这东西如果没有引爆,事后可以从炮眼掏出来仍然可以在下次使用。

红军以前的伏击战,标准程序是每人先投出一颗手榴弹后射击,然后发起冲锋,最后近身肉博。

但这次伏击,韩先楚不允许战士投弹,因为伏击阵地到公路超过了四百米,扔手榴弹炸谁呢?

而且手榴弹爆炸产生的烟雾,严重影响战士们射击准确性。

韩先楚的补2团有2865人,补充旅全旅兵力差不多达到9千人,林彪用来对付日军的一个大队,兵力对比9:1,而且还是伏击战,原因就是这个日军第5师团在山西名头太大了。

传说日军第5师团在南口、广陵、平型关及忻口的作战中连续击破晋绥军和国民党中央军超过二十多个师的防守,以伤亡七千人的代价一路主攻打到太原城下。

这就是第5师团钢军称号的由来。

事实上,这是被夸张了,虽然第5师团是日本最早七个常备师团之一,士兵多来自广岛,被称为“广岛师团”,因为师团长是坂垣征四郎,又称“坂垣师团”,但从北面进攻可不仅仅是第5师团。

日军从大同一路南下,除了第5师团外,还有关东军蔡哈尔兵团所辖独立混成第二旅团、独立混成第一旅团机械化步兵联队,还有109师团的一个联队,总兵力约45000人,其中第5师团兵力22000左右,还不到这一路日军兵力的一半。

日本因为宣传需要,把其它部队的战绩都放在第5师团的头上了。

日军一个正规野战步兵大队是1110人,2门70步兵炮(有的大队还有4门曲射步兵炮),20挺重机枪,38挺轻机枪,50个掷弹筒和670支步枪,这火力确实可以对普通中国军队一个师形成压制。

但还无法形成对晋绥军一个师的压制,抗战初期,晋绥军装备的火炮也多,不说迫击炮,差不多一个师就有四门以上的75火炮。

因此,17日上午晋绥军两个师进攻忻口的日军时候,在原平城的四十一联队长山田铁二郎大佐命令滕田大队前往增援,并把留守原平城的另一个大队的两门步兵炮(55人炮兵小队)也带上。

日军第5师团这次进攻山西,没有配置多少汽车,但马匹可不少,全师团军马超过7千多匹,平均下来三名士兵一匹马,当然除了骑兵联队的战马,少数军官配马,其它都是负责运输的马匹。

所以滕田大队士兵小跑离开原平城增援忻口时,除了1160余人外,还有一百多匹马和几十辆运输弹药的大车,队形拉开距离有两、三里长。

滕田中佐带着部队从一座小桥过滹沱河的一条支流,到关子村附近时候,就听到从路边的山坡上传来枪声。

首节上一节123/35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