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宋:我,梁山寨主,匡扶华夏! 第356节

几遍之后,这声音传到林子中,于是呼,山呼海啸的声音从树林中传了出来,将无数飞鸟惊得匆匆飞走。

“你究是什么人?“

耶律大石重新审视起眼前这个青年将军来,他可没有听说过宋军当中没有听说过这么一号人物。

“等你成了辽国皇帝之后我再告诉你如何?”

王铁突然之间来了一句莫名妙的话。

耶律大石慌乱中看了身旁的萧干,自从天锡帝死后,两人扶他的妻子萧太后上位,他可并没有当皇帝的意思。

“汉人小儿多奸计,反间计而已。”

萧干对王铁的话嗤之以鼻,非常的不屑。

大爷的!

王铁在心中狠狠的啐了一口,搞得我自作多情了不是。

等将来你就知道我说得话有多准了。

看着眼前这个伟岸的契丹人,正是西辽的开国皇帝,征服中亚的男人,一代传奇人物。

王铁想着是突然祭出手榴弹将他消灭,还是等他经营西北的时候以宋辽之间的恩怨进讨伐,占取便宜。

他一路跑,自己就可以带兵一路追,然后一路顺手占领地盘,将西北很多地方收入麾下,扩大梁山的疆域。

还是后面的方法好一点,效益大太多了。

那边厢,卢俊义终于打垮耶律三子,将他们打得四散逃窜,并且杀入辽军之中。

三员猛将联手都不是他的对手,那些小鱼小虾哪敢触他的眉头,纷纷避让,原本好好辽军阵营瞬间大乱。

王铁也不客气,大手一挥,三百随时待命的梁山军掩杀过来。

他们的后面,是憋屈已久的五千宋军,在吕方和郭盛的带领下,高呼着报仇掩杀过来。

杨可世虽然身上带伤,可是他不想错过这个难得的机会,也混在队伍中向前掩杀。

萧干和耶律大石见大势已去,慌忙组织军队向后撤离。

第566章 杨可世的转变

辽军虽然在宋军面前退走,但是却一点也不乱,他们各军交替掩护,加上全部都是骑兵,行动迅速,很快就与宋军脱离接触,向来的路上奔去。

一阵烟尘过后,他们跟来的时候一样,突然出现,又迅速消失。

如果不是留下的几十具尸体在官道上,很多从树林中冲出来的宋军都不相信他们来过。

当然,这些尸体大都是卢俊义和梁山造成的,后面的五千宋军根本就没有机会跟辽军接触,更别说那些树林中的宋军。

但是这不妨碍他们发出阵阵欢呼,随着“辽军败了,辽军败了……“响彻云端,宋军的自信又回来了。

王铁非常清楚,萧干和耶律大石不是怕了,而是不想陷入战争的泥团,现在这种情况下每一个契丹勇士都非常的宝贵,没有必要牺牲在毫无意义的战场上。

之前与郭药师在安次和固安两个县的争夺战如此,现在跟梁山军相遇也是如此。

从这个方面来看,萧干和耶律大石真的是不可多得的人才。

但是不管怎么样,辽国地确是败了,而且在他们面前被杀的大败,这对提升宋军的士气非常有帮助。

一开始是梁山军在前面追,后来大宋军越过卢俊义他们追到了前面,

直到追出十里地杨可世才命令收兵。

等他再想回去找王铁时候,发现他们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脱离队伍,不知去向。

不过王铁在离开的时候给杨可世留了三条保命的计策。

第一条,尽可能收拢部队和边关的物资,并且牢牢的掌握在自己手里,任何人,尤其是刘延庆不能染指。

第二条,立即秘密派人到东京城将燕京发生的事情一五一十的告诉给太尉宿元景,再由他汇报给道君皇帝。王铁在上面还很贴心的附写着他家地址,用什么办法才能最快见到太尉大人。

第三条,将契丹人的尸体收拢起来,派心腹干将送到东京城,这是打身高辽军最有利的证明。王铁让杨可世把这场胜仗揽到自己名下,至于王铁一行三百人,要他绝口不要提。

杨可世拿着王铁信件,感动的泪流满脸,这等大气魄当真是世间罕见。

他很清楚王铁这样布置的原因,这是在救自己的命。

要知道第一次伐辽大败,童贯为了洗脱责任,推出一大批替罪羔羊在前面挡灾,高阳关守将侯益,雄州知州和诜,就连老种经略相公、老将种师道都难他们的陷害。

而这次比上一次还要严重。

上一次是十五万大军,这一次却是五十万大军和无数的军用物资的损失,还有靠近白沟分界线的边关很多城池,都落入辽军之手。

这种罪责只怕一般人担不起。

刘延庆父子肯定不会主动站出来担当的,他们只会像童贯在第一次伐辽失败中一样,找替罪羊。

郭药师一帮常胜军的将领肯定不会推出来,他们有强悍的常胜军在手,没有人敢动他们。

高世宣已经战死,一个死人担不起那么大的罪责。

唯一的、也是最佳的人选就是自己。

因为自己是倡导奇袭燕京城的大将之一,后来又从城里逃了出来,逃出来之后就发生辽军骑兵劫营的事情。

只要有心之人在其中大做文章,自己肯定逃不过这一劫,如果按照王铁布置的这三条来做,自己不仅可以逃过一劫,甚至还能成为力挽狂澜的大英雄。

想通这一层的杨可世除了冷汗直流更是感激不已,王铁这些布置条条都在救自己的性命啊,因此他才感动的流泪满面。

他用力将王铁的相貌记住,暗暗发誓,有朝一日一定会报答他的大恩大德。

读完信,杨可世放弃了寻找王铁的计划,认认真真的按照他的三条布置起来。

辽国人的尸体,尤其辽将耶律宗霖的尸体,杨可世十分看重,他命令自己的心腹带着五百人马立即启程,和五十万大军被辽国打得大败的前因后果一同送往东京城。

做好这两件事情之后,杨可世才召集见过王铁的手下,下达封口令。

至此,王铁带着三百梁山军在河北露的那么一小面,被暂时封尘起来,直到很久之后才暴出来。

不过那时候已经是金国南侵大宋的时候,宋廷自顾不暇,他们哪里还顾及得上王铁他们。

这些事情做好,杨可世才尽力收拢残兵败将和边关的军用物资,直到辽国骑兵再次出兵骚扰才作罢。

自此,第二次轰轰烈烈的大宋伐辽的战争,就这样以宋军惨败草草结束。

如果不是郭药师领兵夺回两个县城和杨可世赢得这一仗,大宋会败得更难堪。

五十万大军的损失不说,那些自宋真宗就开始囤积在边关的军用物资也损失殆尽,除了杨可世收拢的一部分,王铁的大明商社暗中收拢的一部分,剩下的全都落入辽国之手。

此一败,宋朝再也没有能力组织起如此大规模的收复燕京的军事行动。只能如有些双大臣所愿,花钱从金国手里买。

……

事后果然如此王铁所料,刘延庆想将失败的锅往杨可世身上甩,在宿元景出示的大量证据下,他只能承认是自己大意疏忽所致。

神奇的是,刘延庆因为此事只是被贬官而已,并没有受到任何的军法处置。

更神奇的是,他后来还升官了,还担任镇海军节度使。

至于那些战死在战场的大宋士兵的冤魂,根本就没有人给他们一个说法。

作为堂堂一国之君的宋徽宗竟然如此的赏罚不分明,实在是令人心寒。

……

当日。

王铁率领三百梁山军离战场之后,并没有走远,而是来到一处山岗之上,用望远镜观察战场的形势。

如果辽军去而复还,返回战场,他们可以出力帮助一把。

“主公,为何不趁此机会一举拿下燕京城,完成咱们中原百姓多年的愿望?“

卢俊义看着战场上逐渐高涨宋军的气势,不解的问道。

“放心吧,总有一天你们会明白的。“闻焕章虽然也很想弄清楚这个问题,但是他知道,王铁一定有更好的布置。

第566章 鹰派上台

王铁没有说话,而是看向远处的战场,不知道他在想什么。

其实这个时候是一个巨大的机会。

辽国军的精锐尽出,萧干和耶律大石两员大将都不在城中,趁着宋军信心重新恢复的情况下,只要王铁率领梁山军和收拢来的几万大宋军突然袭击燕京城,拿下萧太后,以她的性命挟迫萧干和耶律大石投降,就可以取得燕京之地。

然后再以燕京之地向宋徽宗请功,没准就没有后面一系列的事情发生。

可是历史上的张觉事件和郭药师事件使得王铁不敢相信宋徽宗的为人,再说他又不是没有领教过大宋对于普通人的冷漠。

命运,还是掌握在自己手里才行,依靠谁都不靠谱。

再者说了,他现在手里掌握马步水近五十万大军和那么多地盘,王铁的野心也就慢慢膨胀起来。

皇帝轮流做,今年到我家,没有金国南侵,没有乱世,我和梁山怎么可能有机会。

因此王铁做的选择就让历史按照原来轨迹先飞一会儿。

到该出手的时候,再出手。

眼看着杨可世布置完毕之后,王铁才带着一行人匆匆离开,很快就之前回到存放马匹和武器的地方。

取了这些东西之后,一路上再也没有耽搁,全力向大名府赶去。

大名府城外的山林之中,有好几户猎户人家。

这里是梁山在山林中设立的秘密据点,由两十个梁山老卒照看,平时没有事的时候也就打打猎,有事情的时候就起到传递情报的作用。

不过现在,它却起到一个重大的作用,那就是接待梁山的主人。

邓沉从东京城带回来的五百老卒已经被他全部撒了出去,沿途接应王铁,闻焕章和卢俊义等人。

晌午的时候,王铁等人终于出现,宋万,邓沉,杨林,石秀等人快步迎了上去。

宋万和邓沉本就在大名府潜伏,杨林和石秀等人受王铁的召唤来前处理大宋囤积在边关的军事物资的事情。

“物资的事情做的怎么样了?”

众人进了屋子,王铁就迫不及待问起物资的事情。

“请主公责罚”

杨林和石秀等人一脸歉意的站起来。

原来战争推进的太快,虽然大明商社的兄弟拼尽全力,也只是捞出一部分军用物资出来,而且因为战事的缘故物资还藏在靠近涿州那边的地方没有运到大名府。

“战场上的事情,风云突变,这是谁也不能保证的事。等战事平稳之后,再慢慢地运回来也不迟。”

王铁掏出大宋在边关的物资分布图和刘延庆的一些东西交给杨林,让他视情况而定,能用就用,不能派上用场就算了。

“大家先用餐,有什么事情等吃饱之后再说。”

都是梁山老卒打的野味,红烧,烧烤,清炖……一有尽有。

一众头领忍耐了那么久,终于可以敞开肚皮大吃特吃。

……

就在王铁在大名府逗留的时候,金,宋和辽三国的博弈并没有停止。

首节上一节356/38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