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我的建筑有属性 第59节

  “是。”

  貂蝉面色羞红,眼神躲闪,点头低低应了一声,端着铜盆退出房间。

  等到貂蝉离开,牧风这才反身拥住藏在被子里的甄宓,笑道:“夫人,既已经醒了,为何不露面。”

  听出他话中的调笑之意,甄宓一张通红的俏脸从棉被里探出,看见牧风那满眼的笑意,「恨恨」用玉足踹在他的腿上。

  “哎呀!”

  牧风痛呼一声,拧着眉,似遭受极大的创伤。

  看到他这般不着调,甄宓也「噗」的一声笑出声来,旋即惊呼一声,却是被牧风一把抓住「要害」。

  牧风拧眉怒视,道:“竟敢偷袭为夫,当罚!”

  话落,俯下身去。

  又是一番征战,等战火停歇已经是一个时辰后,两人这才起床。

  这一段时间,凉州一片欣欣向荣,鲜卑因为之前被牧风率领麾下骑兵多次征伐的原因,也变的格外的老实。

  可以说,这一段时间,是牧风最安逸的一段时间了。

  边境的马场有张辽坐镇,还有一众无双铁骑看守,完全不用他担心。

  就算是有鲜卑的士兵想要靠近,都会被无双铁骑击退,而强阴这边,因为涌入各地的流民,人口也日渐繁荣。

  他除了每日训练士兵,安排流民落户外,就是待在府邸中。

  ……

  就在牧风发展强阴、每日安逸无比的时候。

  在边章被牧风斩杀后,重伤逃回凉州的韩遂,心情却并不是太好。

  叛军这边,原本是与朝廷的军队势均力敌,不管是已经被革职的皇埔嵩还是后来的张温,都只能够与叛军对峙。

  可谁也没有想到,这对于叛军来说大好的局面,却被牧风破坏,不仅仅将叛军大军击溃,更是连边章都被斩杀。

  韩遂带着一身的伤势,逃回凉州后,便直接找上了阎行。

  凉州……

  当阎行在接到消息,得知韩遂回到凉州时,大喜过望。

  正厅……

  韩遂面色惨白,他虽然侥幸从牧风的手下逃的一命,可却也身受重创,虽然经过医治已经没有了性命之危,可却能看出他的状况也没有多好。

  “文约!”

  当阎行匆匆步入正厅,看到韩遂后,面上的喜色更胜,脸上尽是激动之色。

  他跨步上前,来到韩遂的身边,激动的打量着面色苍白的韩遂,眼中尽是喜悦,伸出手,握住韩遂的手臂,颤声道:“文约,你还活着,太好了!”

  “彦明!”

  韩遂苍白的脸上露出笑容,对着激动的阎行点点头。

  “文约,首领被杀,我还以为你也被朝廷擒下,你能够回来,真的是太好了!”阎行激动道。

  在边章被斩杀,大军溃败后,叛军一方群龙无首,退守凉州后更是人心惶惶,士气低落到了极点。

  若非阎行等将领组织溃军极力抵抗,而且牧风也被朝廷调走,恐怕连凉州都无法守住。

  如今韩遂回来,更是让阎行等叛军将领激动不已。

  他们激动的原因,不单单是韩遂归回,而是韩遂归回的意义,是终于有一个可以主持大局的人,不至于让大家再一盘散沙。

  虽然战败,就连首领都已经被斩杀,可叛军却并不打算束手就擒。

  韩遂的归回,就像是一个定海神针,可以安定叛军的心神士气,令他们重振旗鼓。

  这一点,韩遂自然也明白。

  激动过后,两人坐下,阎行好奇道:“文约,你是如何从朝廷的骑兵手中逃脱的?”

  在所有人都以为边章被杀,韩遂也同边章一同死亡的时候,他竟然奇迹般的归来,这让阎行不得不好奇,想要知道韩遂是如何逃出来的。

  听到阎行的话,韩遂本就苍白的面色,更加苍白,似是回想起当时的情形。

  他长叹一声,道:“当日我们在设计将朝廷的两路兵马击退后,本以为张温定然不敢再派兵追击,所以才放下心来,放松了防备。”

  “可是不想,千算万算,却算漏了那讨贼校尉,他竟然趁着夜色,突袭大营,毫无防备之下,被他麾下的骑兵轻易的便将我们的士兵击溃。”

  “我与边允本想趁乱撤退,可不想却被那牧风发现,他与麾下的骑兵将领夹击,在击杀了数十亲卫后,趁着我们两人不备,从侧边突袭,一枪洞穿了边允的身躯。”

  说到这里,韩遂脸上带着心有余悸的神情,苦笑道:“若非当时我的位置靠后,他那一枪,就已经将我也杀死,不过纵然是如此,我也身受重伤,趁他不注意,拖着残躯,侥幸逃离。”

  说到这里,两人却皆是全都沉默下来。

  这一场大败,出乎所有人的预料,叛军一方更是每每想起,都后悔不已。

  数月的对峙,边章、韩遂等人对于张温已经熟悉,虽说不至于说能够摸透对方的心思,可却也已经熟悉了张温的作战方式。

  可牧风却是与张温不同,趁着叛军放松警惕,出其不意的夜袭,给予了叛军重创。

  原本对于叛军来说大好的局面,竟然因为牧风硬生生的扭转,边章更是被杀。

  半晌,阎行一声叹息,打破了沉默,他对着韩遂道:“不论如何,文约你回来就好,你的伤势如何?”

  韩遂摆摆手道:“彦明放心,我的伤势因医治及时,并无性命之忧,只需修养一阵便可恢复。”

  “那就好。”

  阎行点点头,道:“那这段时间文约你就好好的修养一阵,待你养好伤势,我们在商议后面该如何应对。”

第86章 意掌凉州,离间之计

  对于阎行提议让他先养伤的建议,韩遂点点头,也同意下来。

  然后韩遂又问了问眼下凉州叛军的情况,在得知局势情况并不容乐观后,韩遂想了想道:“虽大部队已经退守凉州,可仍有不少溃军在外流窜,彦明这段时间先将所有流窜的溃兵全都收拢回来,调整士气。”

  “其他的,待我养好伤势再定夺。”

  “是!”

  阎行点点头,见韩遂没有其他的吩咐,便识趣的退下,让人照顾韩遂休息。

  在韩遂归回后,原本人心惶惶的叛军,在得知了这一消息后,逐渐的放下心来,虽仍然是士气低落,可起码不会再担忧群龙无首。

  阎行也按照韩遂的吩咐,开始派出人手,在凉州四周收拢流窜的溃军。

  这期间,张温麾下的军队,也时不时对叛军围剿,可大多数却都是无功而返。

  叛军只是龟缩在凉州,抵抗张温的围剿。

  时间一晃而逝,转眼已经过去了一月有余。

  经过一段时间的修养,韩遂的伤势已经好了许多,虽然还没有完全的痊愈,可却也已经没有什么大碍了,起码面色恢复红润,不再苍白的吓人。

  而经过这一段时间,阎行在韩遂的命令下不断的收拢流窜的溃军,大部分的溃军都已经被他收拢,回到凉州。

  这一日……

  已经修养的差不多的韩遂,在得知大部分的溃军已经全都收拢回凉州后,他开始考虑后面的事宜。

  虽说在他回归凉州后,眼下叛军已经不至于群龙无首,可要知道,叛军当中,一些将领,并非是他手下的。

  有很大一部分,是边章麾下亲信,虽然边章已死,可这些人却不一定会听从韩遂的命令。

  起码,叛军中李文侯与北宫伯玉两人的势力,不比现在韩遂要弱上多少。

  边章一死,叛军肯定会重新选出一个首领,这两人自然不会甘心屈于人下,定然不会配合。

  为了掌控所有的叛军,韩遂在伤势养好后,便直接让阎行召集眼下军中亲近他的将领,想办法商讨出一个对策,好让他掌控凉州内其他的叛军势力。

  所有的叛军虽然已经全都退守凉州,可却分成了不同了几股势力,并非是完全拧成一股。

  这段时间,不仅仅是韩遂,其他人也同样想掌控所有的叛军。

  尤其是李文侯与北宫伯玉,两人在发现阎行不断的收拢溃军的时候,也尽皆效仿,将几股溃军收拢至麾下。

  正厅……

  韩遂将麾下所有的将领全都召集起来,打算商讨对策。

  他坐在首位,下方,阎行等一众将领皆在其中。

  “诸位,今日召集你们前来,是为了商讨对策。”韩遂看着下方的一众将领,开口道。

  “自当日一战,我军大败,就连首领边允都被斩杀,我们只能够退守凉州,抵抗朝廷的围剿。”

  “边允死后,我们虽是退守凉州,朝廷短时间内,也无法攻破凉州,可我们这一方,却也分散成了几股势力。”

  “若是长此以往,群龙无首,虽能够守得一时,可却也只能在凉州困守,想要重新振作,除非我们能够重新拧成一股势力!方才能够有我把,对上朝廷的军队。”

  韩遂站起身,对着麾下一众将领道:“眼下,我们最主要的,就是将凉州内其他的几股势力全都收拢麾下,不知道你们有什么提议?”

  阎行等一众将领闻言,对视一眼,半晌才有人道:“其他的几股势力中,别人还好说,可李文侯与北宫伯玉两人麾下的实力不弱于我们,想要将他们收拢,怕是难上加难。”

  其他人也纷纷出言。

  “不如我们先将李文侯与北宫伯玉之外的几股势力收服,然后再对他们出手?”

  “不可,若是我们这样做,恐怕会引起他们两人的警惕。”

  “那你说该怎么办?”

  众人商讨了半天,却拿不出一个章程。

  这时候,阎行对着韩遂道:“李文侯与北宫伯玉两人的实力不弱,若是想要收服两人,必须想办法削弱他们的实力。”

  韩遂点点头,询问道:“那依你之见,该当如何?”

  阎行想了想,道:“或许,我们可以在暗中离间挑拨他们两人的关系,让他们两人自相残杀,他们两人的实力相当,若是真的动起手来,定然会落得个两败俱伤的局面,到时候我们就可以趁机出手,将他们收服。”

  听到阎行的话,韩遂眼睛一亮,想了想其中的可行性,最后拍板道:“好,就依照彦明所言!此事就交由你去办!”

  “是!”阎行拱手,应声道。

  接下来,便是开始进行离间两人的计划。

  韩遂与阎行商讨的计划,将计划的重点,放在了两人麾下的士兵身上。

  按照韩遂的吩咐,在他的授意下,阎行先是买通了负责粮草的官员,在分配粮草与伙食的时候,故意给予两人麾下士兵的差异极大。

  李文侯麾下士兵的粮草,要比北宫伯玉麾下的士兵粮草多出了近乎一倍。

  而北宫伯玉麾下士兵的粮草,却大幅度的削减。

  一开始,两人麾下的士兵并没有发现这一点。可很快,他们就发现了端倪。

  究其原因,是因为北宫伯玉麾下的士兵发现,他们的粮草只够勉强填饱肚子,可李文侯麾下的士兵,却能够吃饱,甚至还有剩余。

  不患寡而患不均。

  当发现这一点后,引起军中士兵极大的不满。

  北宫伯玉麾下的士兵将这不满的源头,放在了能够吃饱的李文侯麾下的士兵的身上。

  当然,这不满的情绪,并没有引发两方士兵的冲突。

首节上一节59/12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