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大贵族 第522节

  如今听他本人这么一解释,她就完全相信了。

  因为,他还说了,在他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他会保护她,这句话真是太对她的心意了,让她不忍心怀疑一丝一点。

  父亲死了,她现在是真的半点别的依靠都没有了。

  一时想着太上皇或者太后会处置她,一时又想着,她是贵妃,是皇家的人,父亲的事,不一定会牵扯到她身上……

  她就在这样患得患失,近乎精神崩溃的边缘度过了这几日。

  所以,当听说贾宝玉上山了,她便想尽办法想要见他一面。

  现在,贾宝玉这个与她有过露水情分的男子,便是她所有的倚仗和奢望了。

  要是贾宝玉真的不打算管她,她真的会崩溃的。

  她才不想要被打进冷宫等死,更不想得个三尺白绫了断一生。

  她那么美丽,那么年轻……

  还有,娈娈还那么小……

  贾宝玉的话,给了她信心,也给了她勇气。

  她沉吟着,道:“你说,他不来见我,是不是害怕人多眼杂,影响他的大业?”

  吴贵妃心中可没有那么多思量,她觉得,只要太上皇一直喜欢贾宝玉,将来肯定是该他当皇帝的。

  之琪想了想,点头道:“娘娘说的应该没错……”

  吴贵妃眼中神光闪闪,她自然也不想她和贾宝玉的事被人发现,否则贾宝玉会怎么样不说,她却肯定是死定了。

  她忽然想起一件事来,问之琪:“我记得,以前娈娈拿给我瞧过一幅画,是娈娈的肖像,正是他给画的?”

  之琪点点头,道:“听说那种画是王爷独创的,连太后都让王爷给画过呢。小公主也是在云霓郡主的生日宴会上,才得到的那一副,小公主可喜欢呢。

  奴婢也瞧过那画,画的着实生动形象,就像是真人一样……”

  吴贵妃没有听之琪后面的话,她点点头,道:“是了,你是我身边最亲近的人,你经常去见他是不妥的,以后你也不要再去了……”

  之琪正疑惑,却见吴贵妃已经起身,将那件衣裳收叠起来,然后道:“走,我们回去。对了,将娈娈带过来,今晚让她挨着我睡。”

  “是,娘娘……”

第619章 甄家!

  太上皇当日苏醒之后颁布的恢复贾宝玉诏书的圣旨,是要传檄全国,最低要传到地方州县的。

  “布告天下”,便是布告天下臣民。

  但是因为当时时局动乱,京城又被二皇子窃据,所以没有第一时间流传出去。

  但是到贾宝玉兵围京城,切断京城与外界的联系之后,铁网山也是迅速组建了一套简陋的朝廷,并开始运行。

  这也是在那一段时间,京畿周围乃至于天下没有被杜安樘等人的“伪政令”完全支配的原因。

  得益于大玄完备的驿站体系,朝廷的政令就算要传到最西边的数个省,也不过只需要短短十日的时间。

  除了最开始需要对杜安樘等人已经发布出去的政令的纠正,安抚地方官兵不许异动之外,临时朝廷面对天下传达的第一道政令便是通告景泰帝驾崩,勒令各地方官府、民间百姓需要服国丧的时限等。

  第二件,便是关于贾宝玉“认祖归宗”的圣旨。

  当然,还有其他什么“刺杀”、“造反”之类的事,则只能以小道消息的方式进行传播。

  南京城,江南望族甄家。

  甄家作为内务府在南方的重要采办和苏绣等上等宫廷御用丝织品的供应者,消息门路都是极通的。

  京中出现变故的消息,他们很早便听说了,也派人全力打听,只是始终云里雾里,看不清楚真相。

  直到景泰帝驾崩的通文下来,他们才能正真揣测到一些真相。

  本来就这一点就已经够令人吃惊的,但是接着而来的布告圣旨的内容,才让他们真正大吃一惊。

  当年义忠王爷的嫡子还活着?还被太上皇封为了靖王爷?

  要是他们记得不错,他们家原来的大小姐,就是义忠老王爷的正册王妃吧?

  老王爷的嫡子,岂不就是他们家大小姐的儿子,是老爷的亲外甥?

  虽然觉得很不可思议,但是圣旨都下来了,肯定是不会有错的,一时间,甄家人喜出望外者有之,期待想看看这位“外甥”模样的人有之……

  毕竟家族能够出现天潢贵胄的血脉,那可是一等一荣耀的事啊。

  所以当这个消息传遍甄家的时候,阖族内外都是高兴的居多,算是一件大喜事。

  唯独深宅大院内的甄家老太太得闻这个消息,似乎太过于震惊,居然一下子没经受住这个喜讯,还晕了过去……

  且据好事者透露,甄家老太太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似乎并不高兴,她也不是惊喜的晕过去的,而是在不可置信的反应中,让家下人抄了通文亲自瞧了,然后便被“吓晕”了过去。

  据说在其晕过去之前,嘴里还喃喃念叨着诸如“不可能”、“假的”等语,令人捉摸不透。

  不过这样的言论很快就被其他人嘲笑为谣传,老太太知道自己的亲外孙还活着,不但活着还封了王,哪里有不高兴的道理?这些传言,真是故弄玄虚,不切实际的很,根本不足为信。

  “甄大人……”

  甄应嘉刚从纺织局出来,就看见两个南京城的官员向他走过来。

  那两人对他拱手笑道:“恭喜甄大人,贺喜甄大人!甄大人嫡亲外甥不但被太上皇寻回,而且得封靖王,实在可喜可贺,可喜可贺啊。”

  两人看着他,那笑容是真切的很。

  甄应嘉也笑着迎上去,拱手还礼道:“两位大人客气了,都是老天垂怜和太上皇慈爱……”

  两人相视一眼,都给自家下人一个眼神,然后他们便各自抬上来一箱捆扎的很好的贺礼。

  “甄大人家出此喜事,吾等无以为贺,仅以此区区之物,聊表我等心意。”

  甄应嘉连忙推辞,那两人却是专程在此等他的,自然不容推让。

  “三日后乃是大休沐日,吾等几个旧日的同僚相约一聚,若是甄大人届时有空,下官等便在一品居恭候甄大人大驾光临……”

  送礼之后,借机相邀会晤一番,交情便结下,日后有所述求,也就更相便宜了。

  甄应嘉推脱不过,只能让随从收下贺礼,并表示了谢意。

  但是对于对方的邀请,他却道:“蒙诸位盛情相邀,只是……吾等虽然距京都甚远,但毕竟乃是国丧之期,吾等若是此时聚众宴饮,只恐不妥……”

  此话一出,两人顿时讪讪:“呃~甄大人言之有理,却是下官等考虑不周了……”

  话虽如此,心中不免觉得甄应嘉太过迂腐,也不会处事。

  却听甄应嘉又道:“近日我长侄从外地寻来一幅画作,疑是前朝名家亲笔,若是诸兄不嫌弃,吾便厚颜相邀诸兄两日后至寒舍一叙,共鉴真伪如何?”

  二人大喜,立时答应必如期而至。

  甄应嘉心中也是畅快,没有人不喜欢被人巴结讨好的感觉。

  但是这两日来向他“表示祝贺”的员外、官绅颇多,他也有意礼尚往来一番,便借鉴画之由,邀他们至家中一叙,如此既能广结良友,又不会冲犯国丧,两相便宜。

  与两人相辞之后,甄应嘉坐轿回家,刚到门口,管家便上来对他道:“老爷,老太太在里头等着您呢,您快进去吧。”

  甄应嘉下轿,先甩了一下衣袖,问道:“老太太今儿个身子怎么样?”

  “老太太上午的时候就已经醒了,太太服侍着用了汤药,现在想来是好多了……”

  甄应嘉点点头,先进自己屋换了一身衣裳,顺便问问甄老太太的情况,然后才摆正衣冠往墨兰苑而去。

  甄老太太住的墨兰苑是甄府最宽敞雅致的地方。

  但是甄应嘉一路走来,却发现今日的不同。

  以往老太太的院里最是人多热闹,此时却显得格外的安静。

  好些地方,都只有些上了年纪的老婆子们守着,那些以往花红柳绿,穿梭来往的小丫鬟们却不见了踪影。

  来到老太太的上房,转过数道门户,才进入到老太太的寝居。

  离奇的是,这里除了他的嫡妻邹氏,便只有被老太太拉着抚慰的“儿子”宝玉,其他,别无一人。

  “老太太……”

  因看出情势的不同,甄应嘉颇为小心的唤了一声。

  甄老太太躺在病榻上,面容憔悴,看见她来,倒是放开了被她抓着的宝贝儿孙儿的手,让他回他母亲身边,然后勉强招呼甄应嘉坐下,便是默然不语。

  “昨晚母亲病倒,儿子着实担心,敢问母亲如今可是大安了?”

  甄应嘉试探性的问道。

  甄老太太摇头道:“左右不过一把老骨头,能有什么大事……”

  说着,又是沉默。

  甄应嘉心中惴惴起来,怀疑是自己做差了什么事,惹得老太太不高兴,便起身道:“母亲急着唤儿子前来,可是有什么重要的事情吩咐?母亲只管说来,儿子一定尊办……”

  甄老太太继续摇头,瞧了他一眼,又看了看已经依偎在他母亲怀里,痴痴傻傻的玩耍着他母亲腰间丝带的乖孙儿,眼中悲怜闪过。

  终归是知道甄应嘉等人不明其意,所以在长叹一声之后,她道:“今日叫你过来,自然是有一件天大的事要给你们说,你们两个都注意了,这件事,除了你们之外,绝对不能让第四个人知道……”

  甄应嘉夫妇一听便知道事情的重要性,同时甄应嘉也明白了老太太院里这般剑拔弩张的原因了。

  张口应下老太太的话之后,便听她说道:“你们可知道,你们父亲和我,为什么一直不告诉你们宝玉的真实身世?”

  甄应嘉和邹氏一听,精神顿时一震。

  老太太终于舍得把这个秘密说出来了么?

  不过,面上他二人还是表现的平常,甄应嘉道:“父亲和老太太不告诉我们,自然有其中道理。不过这十多年来,我们也早已把宝玉当做亲生儿子看待,时过境迁,若是老太太觉得可以将真相告诉我们了,我们自然也是想要知道的……”

  十多年前父亲突然要他媳妇儿假孕,然后还真抱出个乖巧可爱的孩童出来,让他们当做亲儿子来养。

  他们虽然不解,但是后来也大概想得通,许是父亲的故旧之后,因为什么原因不可让人知道他的存在,故而如此。

  之前的时候他们自然也不可能太过于真心爱护那孩子,只是见老爷子和老太太对那孩子着实疼爱,加上后来他们的长子不幸早亡,那孩子又生的着实可人,他们才真正把他当做亲骨肉来看待。

  只是天不遂人愿,好好的那么乖巧的一个儿子,怎么忽然就变傻了呢?

  甄老太太不用细看都知道他们的心思,她叹道:“事到如今,也确实不能再瞒你们了,否则,不但已逝去的亡灵无法得到安息,只怕这世间,这一桩天大的‘乌龙案’就永无反正之机了。”

  甄老太太看着尖起耳朵来的儿子、儿媳,一字一句的道:“其实,宝玉的真实身世不是别人,正是你们那早早就去了的妹妹的独子,当年的义忠亲王殿下的七王子……”

  甄老太太话没说尽,甄应嘉和邹氏两个愕然的抬起头,张着嘴巴,毫无仪态的瞧着她,似乎在用眼神问她,您老人家不是在开玩笑?

  妹子当年确实风光无限,堂堂亲王妃,离母仪天下的皇后都只差一步之遥,差点生生将他们甄家推上后族的荣耀宝座。

  可惜,终归是没有那个福气。

  妹婿事败自刎,妹妹一家也惨遭横死,当年的那些事,真是惨痛的不忍回顾。

  但是,老太太您再怎么思念女儿,也不能信口胡说啊?

  宝玉怎么可能是她的儿子呢?

  先不说朝廷宫里早就确定了当年的王府无一生还者,便是我们见到宝玉的时候,离妹妹死去的日子,已经过去差不多一年了,时间上也……

  咦~!

  甄应嘉忽然反应过来,虽然他们见到宝玉的时候已经离开了京城,距离王府的大案也已经过去了相当的日子,但是,他们看见宝玉的时候,那小子看起来也差不多一岁多的样子,如此算来,岂不正好……

  想通这一点的甄应嘉,睁大了眼睛看着甄老太太。

首节上一节522/74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