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枭雄志 第596节

  既然他们主动求着郭爸爸当他们的爸爸,那郭爸爸当然不介意多出一批孝子贤孙。

  于是魏天子郭鹏命外交部摆开阵仗,接见鄯善国来使。

  当然不是让他们去见郭爸爸。

  郭爸爸日理万机,才没时间一个一个的见这批孝子贤孙,先让他们找个地方住着,学一下魏国的礼仪,等人都差不多到齐了之后,再一起觐见,一口气把问题搞定。

  想着自己就要多出很多孝子贤孙,跪在自己面前告喊着爸爸万岁,郭爸爸的脸上露出了悠闲的笑容。

  天朝上国皇帝的生活就是这样平凡而又枯燥。

  被那么多人跪在面前喊爸爸,任谁也要膨胀啊。

  因为西域诸国纷纷前来朝拜魏天子,外交部尚书辛毗就成为了这一段时间的重要人物,这是很多人都没有想到的。

  倒也不能怪他们,因为自从外交部建立以来,就非常的没有存在感,各部门之间虽然等级一样,但是要做的事情不同,事权就不统一。

  所以辛毗一直都没什么正事好做。

  他们成天就是在收集资料,储备关于西域诸国的讯息,调查贵霜帝国安息帝国和“大秦国”的各种消息,对于这些消息进行认真筛选,编纂成册,以备皇帝查询。

  除此之外就没有什么事情好做了。

  因为魏帝国刚刚代汉的时候没有藩属国,四面临敌,所以辛毗和外交部官员还是很无聊的,没什么职责,也没什么权力,就是小透明一个。

  当了几年的清水衙门,这日子过得苦哈哈,除了官俸和福利,甚至没有人来贿赂他们。

  因为对外交部没有需求。

  堂堂两千五百石的部堂级高官,居然没有任何人来巴结。

  外交部因此被人嘲讽是白板衙门,意味什么事情都不做的衙门,自然也没什么额外收入,所以特别干净。

  这一时期,外交部的官员在其他很多部门官员面前都不太抬得起头。

  他们总觉得自己低人一等,回到家里对着家里婆娘说话都没什么底气,对着亲戚朋友也不太好意思说自己在外交部工作。

  别的部门都在奋进,都在拼命加班九九六,然后不停的升职加薪,走上人生巅峰,无数人完成了华丽的命运转折。

  只有外交部是一潭死水。

  但是正所谓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在延德三年年初席卷朝堂的崔渠案之中,唯有外交部因为广受嘲讽和白眼,反而全身而退。

  辛毗不仅保全了自己,也保全了部下们。

  整个尚书台的其余各大部门都有不同程度的爆雷,尚书令和尚书仆射都遭到了惩罚,各大尚书也没什么好日子过,只有外交部全员安全。

  事后外交部还得到了郭鹏的一些赏赐,惹得辛毗和外交部的官员们啼笑皆非。

  之后,辛毗从这件事情的结果之中悟出了一些道理。

  他得出了没有权力未必就不是一件好事这样的结论,从而使得外交部在一定程度上开始了咸鱼化。

  部员们吟唱着古之贤人们的歌谣,成天在外交部里喝茶聊天写文案,一定程度上过上了退休老大爷的生活。

  而且因为外交部没什么事情和权力,部员们内部的和谐程度也是远超其余各大部门的。

  这不得不说是一种奇妙的化学反应。

  当然了,这样的咸鱼化不可能持久。

  魏帝国不可能永远没有藩属国和外交邦国,郭某人的进取之心显然不允许这样的事情长久存在。

  而且郭某人也不愿意花一笔俸禄和福利去供养一群咸鱼。

  延德三年年末,西域诸国前来朝拜魏天子的消息传遍了洛阳。

  外交部第一个得知,辛毗时隔许久再次被郭某人召唤到了勤政殿听旨。

  因为事发太过于突然,以至于辛毗在前往皇宫的路上才发现自己少穿了一只鞋子,穿着足袋就在地上乱跑,然后发现官帽戴的也不对,腰带也没有系好,很失礼。

  于是辛毗赶快回到官署内穿鞋子,重新整理仪容,再跑到了皇宫接受郭鹏的召见,并且听旨。

  郭鹏给他的命令很简单。

  让他带领外交部官员们在早前修缮洛阳的时候给藩属国和邦交国准备的特殊驻地理藩院进行一些事先准备。

  把他们根据国家的不同和地位的不同安置在不同的院落里居住,让他们住的安稳一些。

  然后让辛毗对接礼部尚书崔琰和刑部尚书郭议。

  让崔琰派人帮助辛毗,教会西域诸国使者关于朝拜魏天子的礼仪。

  让郭议派人帮助辛毗,教会西域诸国使者关于在洛阳居住期间该遵守的魏国法律。

  让他们知道什么事情该怎么做,什么事情不该怎么做,以及一旦触犯魏国法律的后果。

  当然了,毕竟是官方使者,他们要是有什么需求,也可以适当予以满足。

  随后郭鹏给了辛毗调兵的命令,准许辛毗调动两个小队一百人额度的禁军士兵作为理藩院的守备力量。

  保护且监视理藩院内的藩属国和邦交国人员。

  刑部可以派遣专员规范他们的行为,一旦出了什么问题,刑部可以和外交部协调调动禁军羁押惩罚藩属国使者,情节严重的就依律问罪。

  反正在我的地盘上你要听我的,敢不听我的,轻则赶走,重则斩首。

  对郭某人来说这是蓄谋已久,而对于辛毗来说,则是苦尽甘来。

  赋闲数年,终于有事情可以做了吗?

  终于不用被人嘲讽是白板尚书了吗?

  终于不用被族人和兄弟用怪异的眼神看着,还以为自己是被政治流放了吗?

  辛毗激动的内牛满面。

  然后辛毗立刻爆发出了无穷无尽的行动力,立刻回到了外交部,把自己那群咸鱼部下们全部打醒,告诉他们,要办事了。

  外交部官员们激动莫名,找到了梦想,终于摆脱了咸鱼化,完成了属于自己的自我救赎。

第954章.九百六十四 郭某人想要打通丝绸之路

  理藩院位居洛阳城东北角落,距离洛阳城东市有一段距离。

  这是郭鹏当年下令枣祗和荀攸营建新洛阳城的时候特意为了藩属国和邦交国使者们准备的“大使馆”。

  地理位置相对僻静,闭塞,有限的几条通道通往洛阳城各地,想要看管和封锁也是相当容易的事情。

  理藩院的占地面积不小,建筑物也比较多,当时荀攸还以为这是郭鹏给太上皇郭单准备的皇家别院,亦或是给他自己准备的皇家别院。

  不过一看建筑规格和要求并不高,不像是皇家使用的,询问了一下,才知道是给藩属国和邦交国准备的。

  当时荀攸觉得这种未雨绸缪未免有点太早了,试图劝说过郭鹏缓一缓,不用那么着急。

  但是郭鹏认为也就在那么几年的时间内就要进行外交活动,所以应该营建。

  理藩院的建筑在延德二年年中完工。

  当时朝廷官员们都觉得皇帝这样搞没什么意思,结果也就一年多的时间,西域国家大举东进,前来朝拜他们失散已久的爸爸。

  理藩院派上了用场。

  辛毗带着部下们来到了建成以后就没有动用的理藩院,四处巡查一下,看看基础设施什么的,列了一份基本生活设施的购买清单送到了财政部。

  财政部尚书王粲已经得到了郭鹏的指示,对此大开绿灯,把款项拨付下去,辛毗亲自派人按照统一标准去购买基本生活设施,然后又雇人进行全方位的打扫和装点。

  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把目前已经知道的会抵达洛阳城朝拜魏天子的十八个西域国家的使节要居住的院落给安排好了。

  安排好之后第三天,鄯善国使者就抵达了洛阳。

  以他们的规格,自然也不需要辛毗亲自去迎接,辛毗毕竟是部堂级高官。

  不过辛毗实在是闲得蛋疼,左右没事情好做,所以就决定自己去尊降贵去迎接小国使臣以展现天朝上国的大气。

  鄯善国的使臣是鄯善国王的亲弟弟,对中国的事情略有些了解,得知前来迎接他们的辛毗的地位之后,还是相当激动的。

  他们目前还不清楚魏帝国的官员名称和职权范围,但是知道官员的等级,一千石两千石之类的等级他们是清楚的,因为两汉四百年也在使用。

  汉政府设置的管理西域诸国西域都护府是两千石的级别,相当于汉帝国内部的一个郡的等级,就是职权范围比其他内地郡国要大很多。

  都护府首脑西域都护也是两千石级别的官员,相当于是说汉政府把西域当做是自己的一个郡,管理起来并不觉得吃力。

  从人口上来说,的确如此,西域总人口未必比一个中原的郡要多,不过西域这片地盘未免也太大了一些,比会稽郡还要大。

  西域诸国不知道中原帝国内部还有多少官员级别,但是他们知道两千石的官员就是他们所能接触的最高级别的中国官员了。

  于是对于两千五百石级别的外交部尚书辛毗,鄯善国使臣是相当的激动。

  官员品级足够高,就意味着魏帝国对他们比较重视,那么他们此来的目的就能很好的实现,而不用担心不能达成国王的交付给他们的任务了。

  和魏帝国建立关系,成为魏帝国的藩属国,得到魏帝国的优待,并且实现全面通商。

  他们都知道,要想富裕,就要和中原帝国通商,然后才能赚钱。

  中原帝国虽然也干预他们的内政,比如乌孙的大小昆弥就是西汉政府造成的,但是和当年的匈奴那种纯粹的压迫和压榨不同。

  汉帝国的羁縻统治要温和不少,不是纯粹的压榨,也能给他们带来好处。

  匈奴对付西域诸国就是竭尽全力的压榨,压榨他们的战争潜力和经济潜力,奴役他们的人口,迫使他们出兵跟随匈奴人作战,相当野蛮。

  而汉帝国对待他们的羁縻统治则是打一棒子给个甜枣,虽然棒子挺疼,但至少有个甜枣可以吃。

  两下里一比对,就能得出汉帝国比匈奴帝国要好的结论。

  所以后来王莽被推翻之后,在东汉建立之初,西域诸国不堪匈奴压榨,集体主动去洛阳拜见刘秀,请求刘秀重建西域都护府以保护西域诸国。

  可惜当时刘秀面临着内忧外患的局面,实在没有精力收小弟。

  郭鹏和刘秀不一样,他已经基本上解决了国内战事,削平了所有和他对着干的军阀势力,一统全国,对内以发展为主旋律,那么自然就要寻求对外的扩张影响力行动了。

  这和西域诸国的诉求是一样的。

  双方自然一拍即合。

  没有了匈奴与鲜卑的压迫,西域诸国自由了一阵子,但是他们很快意识到与中国隔绝交通不是一件美妙的事情。

  没有官方许可和保护,通商虽然还能进行,但是难度会变的无限大,伤亡也会无限提高。

  生活质量的极大下降让他们天然追求与中国的通商,他们当中的一些人甚至非常渴望中国回归西域,如此才能带领他们过上好日子。

  丝绸之路的起始点是西汉的长安,东汉的洛阳,而最终的终点,是在欧洲大陆上的罗马帝国境内。

  这条超级遥远的商路不仅促成了罗马帝国和汉帝国的某种联络,实际上也成就了沿途这些国家的富裕。

  汉帝国的商旅往往无法真的亲自前往罗马帝国做生意,基本上就是在西域诸国完成对外贸易,接下来的事情就由西域诸国接手。

  西域诸国负责完成丝绸之路的第二段,把商品和商路连接到了安息帝国和贵霜帝国。

  接着,中亚地区的这些商人再一次接手,把中国商品运送到罗马帝国境内,完成这远隔万里的商业贸易。

  汉帝国的丝绸,瓷器,还有各种特产,深深受到罗马贵族的欢迎,他们愿意花费高昂的价格购买这些产品。

  由此,丝绸就完成了自己堪比黄金的价格三级攀升之路。

  而中间商们也纷纷完成了自己的任务,赚取了高额的差价。

  因为一条丝绸之路富裕的人,可真的不少,这条路所养活的人也确实不少,

首节上一节596/164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