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枭雄志 第284节

  和这个与他有着很深的仇怨的朝廷进行肮脏的交易了吗?

  如果没有交易,仅仅只是凭着这样的功劳,就可以仿照周朝旧例封邦建国成为一国国君?

  王莽那么喜欢旧制的人都没有封邦建国重新回到春秋战国时代的打算,凉州三巨头到底要干什么?

  因为实在是过于震惊,所以有官员站了出来,要问个清楚。

  “本朝立国以来从来没有发生过异姓功臣封公建国的事情,如今开此先河,可有凭据?”

  贾诩冷然道:“郭将军为朝廷平定伪陈袁术叛乱,维护大汉正统,剿灭逆贼,这难道不是最大的功绩吗?大汉最重军功,而郭将军已经是最高的列侯,若不以此重赏,天下人会对朝廷寒心。”

  “寒心?贾尚书,这样一来,怕不是寒心,而是惊心!自先秦废分封行郡县以来,四百年!从未有过这样的事情!”

  又有一名官员站了起来。

  “大汉立国之初,尚有异姓诸侯王封邦建王国,高祖尚且采纳分封制,你们又做何评断?”

  贾诩反驳。

  “可是之后爆发异姓诸侯王叛乱,高祖领兵平叛,事后杀白马宣誓,非刘姓不得封王,非功臣不得封侯,如有违逆者天下共击之!”

  第三名官员站起来反驳。

  “高祖说了非刘氏不得封王,非功臣不得封侯,什么时候说了不准异姓功臣封公,且建国?”

  “这……你这是诡辩!大汉没有公爵!”

  这名官员气急,指着贾诩痛斥。

  贾诩的面色不变,倒是张济转过头来盯着那名官员看了一会儿,被死亡凝视注视着,这名官员浑身一颤,心里发毛,慢慢低下头去,不再言语。

  虽然很多人心里揣着『这个朝廷是不是被郭鹏收买了』的想法,但是他们很快就发现自己错了。

  事情没那么简单。

  朝廷将具有法律效力的名正言顺的封赏诏书送去了郭鹏的所在地寿春,郭鹏很快就接到了这份封赏诏书,在诸将群臣的随从下,郭鹏得知了自己被封赏的内容。

  晋升车骑将军,晋爵为公,准封邦建国。

  诏书内容不多,辞藻并不华丽,但是封赏的内容却仿佛十级大地震一般让人感到不可思议。

  晋爵为公,封邦建国,这还是汉帝国从开国大封功臣以来的第一次。

  诸将,群臣,用震惊的眼神看着宣读诏书的使臣,继而把目光集中在了郭鹏的身上。

  他们之中不是每个人都明白封邦建国的意义,因为有人读书多,有人读书少,有人对春秋战国的历史有所了解,有人则不了解那段历史。

  毕竟过去了四百多年,人人只清楚当下汉帝国的封赏条例,忽然多出来了一个先秦时期的封赏规矩,这让相当一部分人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比如跟随郭鹏行军征战的将领们。

第459章.四百五十九 来一场漂亮的大一统

  大多数将领都只是出身寒门和黎庶,参军前还有大字不识一个的,参军之后受到基本教育,识字了,但是对过去的历史则是两眼一抹瞎。

  他们基本上都不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不知道什么是公爵,不知道封邦建国意味着什么,他们倒是知道车骑将军地位很高,除此之外就不清楚了。

  而谋臣们和文吏们却有相当一部分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戏忠,郭嘉,陈宫,他们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同时他们的心里也产生了朝廷是不是被郭鹏收买了还是被郭鹏遥控了的想法。

  否则并不在郭鹏控制之下的朝廷怎么会做出这样的封赏?

  纯粹只是为了拉拢表彰郭鹏,彰显弘农中央朝廷的信誉?

  晋爵为公,封邦建国,这是春秋战国时代才会发生的事情,在周王室的分封制度之下,封邦建国成为国君,掌握当地的军事财政行政各种大权,并不受到周王室的干预。

  名义上以周天子为主君,缴纳贡品,为天子征战。

  初期是这样,但是很快就不是这样。

  宗周东迁,天子威权失落,各诸侯国各行其是,国君在自己的国土内等同于天子,周王室失去了对诸侯国的控制和影响力,逐渐衰微。

  数百年的大争之世就此开始,知道秦统一全国,废除分封制,立郡县制,至今四百余年。

  鬼知道弘农中央朝廷是怎么从历史的垃圾堆里把分封制给捡了回来嘉奖功臣的。

  兹事体大,而且有很多人根本就不知道什么是公爵,什么是封邦建国,意义何在。

  于是郭鹏请宣令使臣暂且留宿,举办宴会招待他,然后召集部下的文臣武将们,对这个封赏进行宣讲。

  主讲人是接受过优良教育的郭嘉,郭嘉先简单的介绍了一下先秦时期,春秋战国的基本历史。

  然后着重讲述了一番封邦建国的含义,以及分封制度的含义。

  “简而言之,封邦建国就等同于让将军成为一国国君,相当于是先秦诸国的国君,齐国楚国赵国魏国燕国之类的诸侯国国君,而且诏书里还准将军按照配置设置自国相以下的百官,一如先秦旧制。

  将军所受封的国家将成为大汉的一个公国,在公国领土之中,大汉天子不会干预行政、军事和赋税收取等等,一切政务军务财务都是国君负责,而国君需要上贡天子,并且听从天子的命令率军征战。”

  相对于比较了解这段过往的文臣们,武将们如梦初醒一般,这才了解到自己脚下的这片土地上在四百年前发生过什么。

  这个制度又意味着什么。

  曹洪于是非常激动。

  “这也就是说,将军要做国君了?”

  这话一说出口,领兵征战的军将们纷纷面带喜色的议论开了,他们都觉得这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

  自己的领土内所发生的事情连汉天子也不能插手,这就等于是一个独立国家,名正言顺的那种,只要上贡,然后打个仗,就完事儿了!

  他们理解的还比较粗浅。

  但是这并不妨碍他们感到高兴。

  他们确实应该感到高兴。

  郭鹏的地位提高,他们也将水涨船高,提升自己的地位和权势。

  郭鹏成为国君,他们难道得不到相对应的赏赐吗?

  “将军!这是大好事!”

  曹仁激动的看着郭鹏。

  “属下恭贺将军!”

  “恭贺将军!”

  “将军大喜啊!”

  部将们纷纷站了起来,关羽、赵云、张、高览等众将分封对这件事情的发生表示由衷的开心。

  他们几乎已经完成了军方的表态,那就是全面支持。

  文臣们则并没有急于表态,而是看着郭鹏平淡的脸色,小心地揣摩着郭鹏的想法。

  和刚刚才知道分封制度这段历史的将军们不同,部分出身好的文臣们深入的了解过这段历史,明白分封制度的诞生和消亡的过程意味着什么。

  这并不简单。

  尤其是在大汉朝还没有人得到过这样的封赏,没有先例的情况下,郭鹏成为了先例,这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没人知道。

  所以谨慎是必需的。

  陈宫就十分谨慎的建议郭鹏。

  “此事关系甚大,朝廷有如此做法,到底是为将军好,还是欲图把将军架在火上烤,这值得商榷。”

  “是的,将军,此事没有先例,王莽虽然得封安汉公,但是并未封邦建国,现在骤然发生这样的事情,将军不得不慎重考虑。”

  戏忠也满脸严肃的看着郭鹏。

  郭鹏沉默了一会儿。

  就刚才这一阵子,他把自己麾下文官武将们的态度看在眼里。

  军队武将对这些事情敏感度不高,只要自己的地位提升,他们就高兴,这种感情十分朴素。

  对我有利,善加利用的话将成为我的制胜法宝,但是也有危险,要慎用。

  文臣们对此普遍保持忧虑的态度,但是并非是单纯的反对,而是出于对没有先例的事件本能的担忧,担忧这件事情会影响我的大业,会造成不良影响,还是在为我考虑。

  郭鹏并不担心他们的忠诚。

  在这个时候,他们的忠诚度都是可以保障的,只是因为知识水平参差不齐,认识程度也有深浅之分。

  但是毫无疑问,到了这个关头,自己每一次的更进一步都会造成普遍的怀疑和忧虑,如何打消这种怀疑和忧虑,就是必须要做到的事情。

  这样看来,郭鹏觉得自己之前的布局和想法是很有必要的。

  一个人太扎眼,要一起来。

  利用凉州集团那群肌肉男们,把这个天下撕碎掉,让天下人对于时局的变动完全没有掌控,让天下脱离掌控,放飞所有军阀的野心。

  然后再由郭某人将所有军阀的野心全部收割掉。

  来一场漂亮的大一统。

  现在不是接受的时机,按照传统的三让规则,第一次肯定是不能接受的,要回绝。

  然后放出消息,给自己辖地内的人们知道,让士子,寒门子弟,还有黎庶们都知道。

  接着,发动舆论宣传机构的宣传攻势,造势,与此同时,发动临淄营对内监察,对于抵触情绪很高的士子、官僚登记造册,时刻准备用合适的理由借口人道毁灭。

  封邦建国势在必行,政治清洗也势在必行。

  这一波不清洗掉,以后的路只会更难走,所以这一波就要来一次内部的思想整合,遴选出心向自己的势力,孤立心怀汉室的势力,逐步将之消灭掉,为自己奠定更进一步的基础。

第460章.四百六十 他们没有自知之明(修)

  军事战争获胜,政治战争和思想战争也要获胜。

  枪杆子完成了自己的任务,接下来,就是笔杆子的任务了。

  运转多年的宣传机构必须要在这个时候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而且至关重要的几个宣传要点,蔡邕,郑玄等有极大的影响力的儒学大家,自己也必须要争取过来,为自己说话。

  他们公开表态了,就能为自己争取到更多的支持者。

  说到底,这不是叛逆,而是在汉帝国现有的政治框架之内的一次变革,并未动摇汉天子的共主地位,只是让这个现实变得更加骨感一些。

  比起袁术那种急吼吼的称帝建国的行动,这种做法要温和的多了,而且还是朝廷主动提出的,本质上,郭鹏并未弄权。

  他是清白的。

  以曹仁曹洪关羽赵云等人为首的武将集团对郭鹏表示了明确的支持,他们很乐意看到郭鹏更进一步成为国君。

首节上一节284/164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