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枭雄志 第155节

  而后,在某天夜里,孙坚亲自率领士兵探查黄祖所部军事状况的时候,被黄祖埋伏的弓箭手射杀了。

  大战之前,统帅亲自侦查敌军阵营状况的事情在军事上并不罕见,古今中外很多将领都会这样做,为了这种事情被杀死的也不止孙坚一个。

  孙坚就这样死了。

  名震天下的江东猛虎,打的董卓狼狈败逃的孙破虏,就这样毫无意义的死去了。

  真的挺没有意义的。

  袁绍,刘表,黄祖,他们并没有很费力的就办到了董卓拼了老命也办不到的事情。

  讲道理,郭鹏不知道孙坚会不会死,但是郭鹏清楚,孙坚若死,对他是有好处的。

  饶是如此,郭鹏的心中依然弥漫着一股悲伤。

  读书少的孙坚,凭着一腔忠勇,终究玩不过如郭某人这般读书多的混蛋骗子们,孙坚的死,或许也是一种必然。

  不能比混蛋更混蛋,就干不掉混蛋。

  文台兄,你太天真了。

  可是,你这样天真的人,总是越多越好。

  还有吗?

  如你一般的人?

  郭鹏走到自己的屋外,举起了一杯水酒,面朝西南,缓缓洒下。

  唉……

第253章.二百五十二 公孙瓒心中的野望开始滋生

  孙坚死的很突然,但是也很必然。

  孙坚死后,旧部无法继续作战,便在孙坚的侄子孙贲的带领下归附了袁术。

  袁术得知孙坚之死,大惊失色,连忙整军试图挽回劣势,但是已经无法扭转局势。

  很快,袁术被刘表切断了粮道,再也无法在南阳郡立足。

  于是袁术只能率军离开南阳郡,向东进入了汝南郡和九江郡一带,试图在这一带重整劣势,伺机报复刘表。

  汝南太守孔融得知袁术入境,派人礼貌的邀请袁术做客,袁术看到汝南郡地广人稠,物产丰富,起了占据之心。

  孔融擅长清谈、让梨,这两方面还可以,治理地方属于无为而治,对外征伐则是彻底的无能,完全不是袁术的对手。

  袁术假意邀请孔融做客喝酒,孔融欣然前往袁术军营,大大咧咧的,还带了不少好酒。

  结果好酒被笑纳,孔融被软禁。

  倒霉的孔融在什么地方都逃不了当软柿子的命。

  其后袁术纵兵控制汝南郡治平舆,强行占据了汝南郡,没有人敢于反对。

  之后袁术又派兵吞并九江郡,杀死了朝廷任命的扬州刺史陈温,占据了寿春,自称扬州牧,兼领豫州牧。

  占据了九江和汝南这两块人口充裕的富裕之地,袁术开始重整军势,向四周拓展自己的领土范围,把势力向豫州和扬州扩展,打算向刘表复仇。

  不过在此之前,袁术需要对汝南黄巾进行征讨,否则汝南黄巾盘踞在汝南郡大大小小的山林之中,始终对袁术是个很大的威胁。

  孔融无能,袁术可是想有一番作为的。

  而同一时刻,初平二年九月,袁绍因为部将杀死公孙瓒弟弟的事情和公孙瓒结仇,公孙瓒不听宗员的劝告,强行率兵讨伐袁绍。

  公孙瓒说服宗员,说他如果干掉了袁绍,可以拿下冀州,则整个河北都是宗员的势力范围内,难道不是美妙的事情吗?

  宗员此时年纪有些大了,头脑不太清楚,立场也不坚定,便任由公孙瓒去了。

  袁绍因为才被郭鹏打败,元气大伤,不想和公孙瓒打仗,所以立刻派人将渤海太守的印绶送给公孙瓒的另一个兄弟公孙范,任命他为渤海太守。

  袁绍试图缓和与公孙瓒的关系,但是公孙瓒早就因为袁绍背后捅刀的事情痛恨袁绍,又因为袁绍才郭鹏被打败,公孙瓒知道袁绍元气大损,所以这一次无论如何都不打算给袁绍机会。

  于是公孙瓒假意接受袁绍的求和,让公孙范接受渤海太守的印绶,上任之后整顿兵马,迎接公孙瓒率领的幽州部队进入渤海郡,两军合二为一。

  然后公孙范宣布倒戈,和公孙瓒一起,率领三万军队,从渤海进入清河国。

  在清河国,公孙瓒轻松击溃了数支袁绍的小部队,然后公孙瓒火速进军前往清河国与巨鹿郡的交界处界桥。

  公孙瓒试图通过这里杀入袁绍的统治核心,捣毁袁绍在冀州的统治,覆灭袁绍,占据冀州。

  袁绍得知此事,大惊失色,无可奈何之下只有在部下的支持下起兵两万前往界桥附近的大平原迎战公孙瓒的燕代精兵。

  袁绍很不想打这一仗,奈何公孙瓒趁他病想要他命。

  他现在无比后悔自己脑袋发热和郭鹏交战,让刚刚稳定下来的冀州变得动荡起来,刚刚复苏的势力又被削弱了很多。

  和郭鹏的一战让袁绍损失了两万兵力,主力军队受损,此番经过数月整顿,好容易聚合了一支部队,结果刚刚开始恢复元气,公孙瓒又来了。

  可恶的公孙瓒!

  袁绍痛恨公孙瓒不已,但是又没有办法,不能不抵抗,眼睁睁看着公孙瓒在渤海郡和清河国大肆行动,他不得不率军正面对抗。

  袁绍还应该感到庆幸,因为郭鹏此时正在收拾东莱郡和北海国的乱局,忙于清剿黄巾残兵和建立统治恢复秩序,以及秋粮收获的行动,无暇顾及此战,不能支援公孙瓒,否则袁绍真的有倾覆之忧。

  事实上也正是因为探知了这个情报,袁绍的谋士们才感觉此战还有希望,鼓动袁绍亲自率军出征,讨伐公孙瓒。

  袁绍在他们的支持下率军出战,并且重新任用了之前打了败仗的义和颜良,希望他们可以知耻而后勇,打一场胜仗给他看看。

  通过探查,袁绍得知公孙瓒率领两万步军和一万骑兵参战,骑兵有轻骑兵,还有重骑兵。

  哨骑的形容是旌旗铠甲光照天地,的确是重骑没有错。

  战国晚期,因为冶铁技术的发展,铁质兵器开始逐渐出现,装备军队。

  到西汉晚期,因为冶铁技术的进一步发展,青铜兵器被全面淘汰,铁质兵器成为主流。

  到了东汉晚期,因为灌刚法的出现,使得铁质兵器包括盔甲都变得成本较低,大规模装备有了可能,当时的盔甲多数是鳞片甲,太阳光照射之下,黑亮黑亮的,称之为玄甲。

  公孙瓒有玄甲千领,装备给了骑兵,增加骑兵的防御力和冲击力,剩下的骑兵都是轻骑兵,以骑射为看家本领。

  公孙瓒本人还集合了一支全员都骑乘白马的轻骑兵队,作为自己的护卫铁骑,参加了会战。

  早年,郭鹏还在幽州的时候,因为骑白马的名号而赫赫有名,公孙瓒心向往之。

  等郭鹏离开幽州之后,公孙瓒继承了这个玩法,大肆搜集白马,给自己和部下装备,一上战场一群白马晃人眼,十分引人注目。

  白马将军的称号被公孙瓒获得了。

  这一回,公孙瓒尽出主力,要和袁绍决一死战,取代袁绍的地位。

  只要可以将半残不死的袁绍干掉,整个河北还不是天高任鸟飞?

  公孙瓒心中的野望开始滋生。

  我三万军队你能打败我?

  你个半残不死的家伙能打败我?

  开什么玩笑!

  公孙瓒雄心勃勃信心十足的率领军队抵达了界桥,在这里和袁绍的军队进行对峙,设立军营,准备作战。

  和公孙瓒士气高昂的军队不同,袁绍的军队大部分都显得不是很想战斗的样子,若不是袁绍重赏将士,估计面对公孙瓒的骑兵的时候,这支军队就要溃散了。

第254章.二百五十三 界桥之战

  之前袁绍的军队被郭鹏打的狼狈窜逃,这一次要是没有更好的战术战法获得胜利,袁绍在冀州的统治可就真的要告终了。

  甭管你是不是四世三公,只要你被杀了,一切就完了。

  所以袁绍手底下那些人也是相当的紧张,没有一个人不竭尽全力应付此战的。

  他们将自己的利益寄托在袁绍身上。

  公孙瓒这个辽东出身的人在他们眼里就是野人,辽东野人,能和他们这些书香士族混到一块儿吗?

  不能的,良禽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事,不是什么人都有资格让谋臣们追随的。

  否则黑山军百万之众早就得到天下了。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公孙瓒是没有和袁绍争夺天下的资格的。

  因为他没有人望。

  但是在某个时期,他的确具备和袁绍争雄的资格。

  而且如果袁绍真的死了,被他杀了,河北被他夺了,他也就具备了人望了。

  所以说,对于公孙瓒而言,这也是一场不能输的战斗。

  双方的会战在秋风刮起之时打响。

  前哨战数次,袁绍全部失利,被公孙瓒的优势骑兵以经典骑射战术击败,难以对抗,这使得袁绍军中的士气更加低落,出现了逃兵的情况。

  袁绍皱眉苦思,想不到对抗公孙瓒优势骑兵的办法。

  他的骑兵都是新兵,没什么战斗经验,有也是战败逃跑的经验。

  而公孙瓒的骑兵都是燕代之地的骑兵,长年累月和游牧骑兵战斗,战法战术精熟,绝对不是袁绍的新兵蛋子能对抗的。

  正面交战没有战术战法,绝对会很快就溃败。

  可是办法,在什么地方呢?

  谋士们群策群力,为袁绍定下了用步兵挫败公孙瓒的步兵,使他的骑兵即使战胜也无法立足的战术,但是这需要十分强大的步军整容,确保袁绍可以战胜公孙瓒的步军。

  谁来做这个主要角色呢?

  这个时候,义站出来了。

  之前被郭鹏一战打崩,义痛苦了很久才恢复精神,这一次,他要用公孙瓒的血来洗刷耻辱。

  通过之前的数次前哨战,义观察了公孙瓒所部骑兵的战术战法,心中有了数。

  他曾经在凉州生活过很长时间,对付轻装骑弓手很有办法,这一次,义早早备下了千张强弩,准备埋葬掉公孙瓒赖以称雄的轻骑兵队伍。

  弩是产生于战国前期的射击兵器,发展到了汉末,分为手弩和强弩两种,手弩单兵可以操作,只有瞄准简易的有点,射击力度甚至不如弓箭。

  而强弩就不一样了,需要用双手拉住弓弦,上脚猛踏系在弓上的吊带,硬是将弩机踹开,用尽身体的力量。

  因此强弩具备比弓手使用的硬弓还要大的射击力量,可达十二石,射击轨道低伸平直,不需要经过多久的训练,瞄准目标,稍微抬高一点点,命中率就很高。

  义向袁绍建议,由自己率领精兵持大盾和长矛阻敌于前,不让公孙瓒的骑兵得逞。

  然后设下千张强弩于后,射杀公孙瓒的骑兵,以挫败他的骑兵冲击。

  之后借此优势,袁绍可以下令全军向前突击,必可一鼓而破公孙瓒的步军。

  他的步军若失败,则骑兵也没有了立足之地,必然也要随之溃败而去,则此战袁绍必然获胜。

  给袁绍画了一张大饼之后,就看袁绍愿不愿意用了,如果袁绍不愿意用,一切都不用谈。

首节上一节155/164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