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枭雄志 第126节

  鲍信得知曹操没有响应这次的行动,觉得很奇怪,去信询问曹操,又写信给郭鹏。

  他劝郭鹏加入讨董联军,只要郭鹏加入讨董联军,则讨董的行动成功几率就大多了。

  曹操接到了鲍信的信件,觉得无奈,又写信去给鲍信解释。

  郭鹏也写信给鲍信,说黄巾军正在图谋进攻齐国,他实在是分身乏术,必须要等剿灭黄巾军以后才能考虑别的事情。

  两人的回信送到鲍信手上的时候,已经是新年了,这一年,朝中官员建议改元,改年号为初平,董卓允许,于是便改年号为初平。

  也就在正月初,董卓得知关东诸大将军何进旧部打算起兵对抗他的消息。

  这些人以袁绍牵头,打出的旗号是反对董卓私自立的皇帝刘协,认为刘协不是正统帝王,大将军何进的侄子刘辩才是正统帝王,他们要打到雒阳来恢复刘辩的帝位。

  董卓闻言大为恼火,大为生气,也大为惊恐。

第206章.二百零六 你这家伙真是个小机灵鬼儿

  自我感觉良好的董卓是没有预料到有人会联合起来反对他的,更没有想到自己一再忍让的袁绍居然会牵头反对自己。

  对这些大将军旧部的政治诉求,他也感到十分恼火。

  不过此时此刻,董卓没有想到袁隗身上,不觉得袁绍的行动和袁隗有关系。

  因为一力主张册立刘协的,是袁隗,袁隗主张立刘协,让自己出力,现在袁隗怎么会让袁绍做这种事情呢?

  董卓排除了袁隗的嫌疑,又对自己部下那些劝说自己给大将军何进旧部封官的人大发一通火,几乎要杀掉他们。

  他们拼命求饶说自己也没想到,这才让董卓勉强原谅了他们。

  “现在情况已经出现,袁绍那贼子打起反旗要反对我,甚至还要废立帝王,简直大逆不道!我绝对不能容许这件事情发生!你们有什么办法,立刻说来。”

  幕僚们纷纷觉得难以接受,几个月前废皇帝的人不就是您老人家吗?

  现在居然调转身份做了守卫皇室的忠臣?

  这可真是魔幻现实主义,什么事情都有可能发生。

   不过事已至此,为了大家的脑袋,有人开始给董卓出主意,比如军事威慑啊,政治打压啊。

  董卓觉得都不好使。

  最后,还是某个不能诉诸姓名的人向董卓提出了一条十分恐怖的计策。

  那些大将军旧部的政治诉求是废刘协,立刘辩,那么问题的根源就在刘辩身上,只要把刘辩除掉,灵帝只剩下一个儿子,那么那帮大将军旧部的政治诉求不就成了一场空吗?

  董卓一想,嘿,还真是如此,你这家伙真是个小机灵鬼儿!

  何必去解决问题呢?只要让问题本身消失不就行了?

  于是董卓就开始筹划着如何用简单便捷的方式干掉刘辩。

  要干掉刘辩,肯定是以刘辩的身边人来下手为最佳,于是董卓等人选来选去,选中了弘农王郎中令,李儒。

  李儒是关中人,刘辩被废为弘农王之后出任弘农王郎中令,他对这个职位可不满意,一心想着做更高的职位,离开弘农王府这个毫无前途的地方。

  可是他一直没有得到可靠的机遇,他也为此感到郁闷,直到这一回,他终于等来了机会,可是机会本身也是需要付出的,机会只会留给有准(牺)备(牲)的人。

  “什么?!”

  李儒被震惊了。

  机会摆在眼前,李儒却被吓到了。

  “机会就在你面前,李君,你要懂得把握机会,记住了,机会不是每一次都会到来的。”

  董半是劝说半是威胁的告诉李儒,你不做这件事情,就要死。

  那么你是选择做,然后得到荣华富贵,还是不做,自己去死,换一个人来享受荣华富贵,全看你自己。

  李儒经历了极其激烈的内心斗争。

  既然无法青史留名,遗臭万年也是好的。

  李儒知道自己已经没有退路了,他现在只想活下去。

  于是,初平元年正月十二日,董卓邀请弘农王刘辩吃饭。

  席间,董卓硬是要说看到刘辩的面色不好,是生病了,命令李儒端了一碗药上来给刘辩服用。

  刘辩立刻意识到这是政治谋杀,极端惊恐之下拒绝服药,李儒强逼,刘辩无可奈何,与妻子唐姬吃了一顿饭,最后欣赏了一次唐姬跳舞,就悲痛的服下了毒药,顷刻间身亡。

  刘辩死了,董卓以为关东联军的政治诉求就此完蛋了。

  结果,这给了另外一批想要反对董卓的人绝佳的起兵借口。

  讨董联军其实分做三批起兵。

  桥瑁首倡,袁绍接过令旗,组织了第一批大将军何进旧部的反董联军,以恢复刘辩帝位为政治诉求,把所有问题推到董卓身上,反对董卓。

  第二批反董联军是在刘辩死后,消息传出来之后发起的。

  这一批大部分都是董卓任命的担任各州刺史和太守的名士们。

  他们以刘辩之死为契机,暗中以袁隗的意志为根据,发起了讨董联合。

  两拨人马一拍即合,形成了声势浩大的反董联军。

  袁术的行动和反应都比较慢,而且名声实在是没有袁绍那么响亮,还是在董卓废帝之后逃跑的,名节有缺失。

  所以大家都奉袁绍为主,而不是袁术,袁术只有长沙太守孙坚等寥寥数人追随,是第三波讨董的兵马。

   三波讨董兵马合称关东联军。

  而最开始,只是桥瑁发起,袁绍主持下的大将军何进旧部对董卓的逆袭而已。

  二月份,刘辩之死传遍关东各地,不仅袁绍等人惊呆了,那些还没有做好准备要讨董的名士们也惊呆了。

  他们万万没想到董卓居然那么刚,居然敢杀掉刘辩!

  尽管董卓对外宣称刘辩是病死的,但是大家心里都一清二楚,刘辩是被董卓害死的,就算真的是病死的,也得是董卓害死的。

  无论如何,都要是董卓害死的。

  消息传出,旬月之间,天下震动。

  练习时长只有四个月的个人菜鸟权臣董仲颖显然没有想得很通透,没有想到这种事情一旦发生,他就已经陷入了莫须有的境地。

  实力不够强的情况之下掌握中央,却还没有满足士人们的期盼,留给董卓的下场必然是成为众矢之的。

  这个时候,无论他做什么,都会被大家仔细的审查。

  对自己有好处的,就遵命。

  对自己不利的,就一句『名为汉相,实为汉贼』。

  简而言之,董卓的力量不够大,他执掌中央执掌的太仓促了,纯粹是被士人们的内斗给推上去的,基础太松散,稍微一动弹,就摇摇欲坠。

  可关键是董卓自己没有这样的意识,他练习时长才四个月,不是资深的老油条,这大局观他不具备,而具备这样的大局观的人也不会为他所用。

  所以关东联军『群情激愤』的讨伐董卓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一下子,以臣伐君乱上下尊卑的叛乱行为就有了大义名分。

  『义』字当头,蠢蠢欲动的野心家们就不再犹豫了。

  野心勃勃的郭鹏也就不再犹豫了。

第207章.二百零七 加入联盟

  当其时,郭鹏率领赵云郭烈关羽张飞四支部队共一万兵马在乐安国大破徐和、司马俱所部黄巾军两万,斩首数千,平定乐安国全境。

  奔驰的骑兵让黄巾军无所适从,徐和、司马俱被郭鹏打的丢盔弃甲,赶快逃命去了。

  剩下的一万余黄巾军俘虏和三万多男女口众再次被俘虏,郭鹏将之编入难民流民队伍。

  这些人,一半会安排在乐安国进行屯田,一半会安排在济南国进行屯田,分别交给臧洪和曹操负责。

  这些人要说是黄巾吧,也是黄巾,要说不是黄巾吧,也不是黄巾。

  他们纯粹就是借着黄巾的名头混口饭吃,连黄巾两个字怎么写都不知道,也不知道什么太平教义,有些人甚至连大贤良师叫张角都不知道。

  这些人,有口饭吃,有块地种,就老实了。

  真正不老实的,是那些带头的,识字,有野心,狡猾,抓了就要杀掉,绝对不留情面。

  这些人又能编成数十个村、乡,郭鹏安排一大批自己人去做村长和乡长,带领他们去建设新家园去了。

  而其中要是有想投军的,郭鹏也接受,将他们纳入军队,统一送到齐国临淄的新兵大营,交给于禁练兵去了。

  于禁真的是个善于练兵的人才,郭鹏与他商讨了一些练兵方面的道理,于禁讲的头头是道。

  郭鹏很开心,就把兵马交给他来练,然后编入军队,把从上谷带出来的精兵编入其中充作基层军官,把军队拉起来。

  从十一月中折腾到二月份初,三个多月的时间于禁练出来了三千多新兵编入军队之中,给郭鹏交出了一份优秀的答卷。

  郭鹏一高兴,就封于禁做了校尉,还给了别号,叫做忠武校尉,专司练兵。

  二月中旬,刘辩被董卓害死的消息传到了郭鹏这边,仅过了一天,鲍信的书信再次送到了郭鹏的手上。

  鲍信言辞恳切的讲明了这件事情,阐述了董卓作为国贼必须要被讨伐的重要性,再次诚恳的邀请郭鹏加入他们的联盟。

  这一次,郭鹏没有回绝。

  “董卓暴虐无道,残害皇室,人人得而诛之,郭某身负皇恩,听闻此事已经痛断肝肠,没有不为此而披坚执锐的道理。”

  郭鹏回了信给鲍信,确认自己会参加讨伐董卓的联盟。

  不过这件事情只是催化剂,在郭鹏确认加入之前,讨伐董卓的联军已经基本成立了。

  在袁绍主导的大将军旧部派系集结之后,一月份下旬,袁隗暗中操作的名士派系也差不多集结了。

  发起人是广陵太守张超。

  契机,是在雒阳做官的袁绥回到了家乡。

  袁绥是广陵人,他的职位比较特殊,是太傅掾,是袁隗的属官。

  袁隗不甘心失败,暗中操作忽悠着董卓给名士们封官之后,就派袁绥暗中潜出雒阳,回到家乡,找到了广陵太守张超。

  袁绥向他阐述了袁隗对董卓的不满以及袁隗做的准备,希望张超可以联合自己的兄长陈留太守张邈,一起联络名士们,发起讨伐董卓的战争。

  张超欣然应允,将广陵太守的职责托付给了袁绥,自己带领军队和物资来到了陈留,找到了兄长张邈。

  两人一拍即合,继袁绍之后,发起了第二批次讨伐董卓集结令。

  他们将讨伐檄文发给了徐州刺史陶谦,山阳太守袁遗,南阳太守张咨,汝南太守孔融,兖州刺史刘岱,豫州刺史孔,冀州牧韩馥,还有在南阳招兵买马的后将军袁术等人。

  于是讨伐董卓的两大派系,大将军何进旧部派系和关东名士派系就此集结起来。

  袁隗本来的想法可能是想让袁术主导名士们讨伐雒阳,袁绍主导的大将军派系可能不在他的计划之内。

  结果袁术太水了,二月份刘辩身死的消息传出来之后,大将军派系和名士派系的讨董诸侯们因为共同的诉求而联合在了一起。

  最后,主导人居然被公推为率先发布檄文硬刚董卓而名节保全的袁绍,不是袁术。

首节上一节126/164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