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大秦复辟 第683节

在贾诩离开后不久,董卓虎目闪烁了一下,其望着李儒,道。

与贾诩相比,董卓对于李儒则是依赖性的发问。这便是枭雄秉性,其对于外人根本就难以在短时间内真心接纳。

贾诩虽然才华不俗,却不值得董卓信任。正因为如此,那怕贾诩之策动人心,董卓依旧在征询李儒的意见。

闻言,李儒双眸微微一凝,其看着董卓,道:“实不瞒岳父,贾诩此人之才不再儒之下,若得其相助霸业可期。”

“嗯。”

点了点头,董卓神色为之一松。这一刻,正因为李儒的这一番话,其对于贾诩彻底的上了心。

董卓对于李儒极其了解,自是清楚李儒的骄傲。若非贾诩比自己强,其绝对不会说出这样的话。

“优。”

“岳父。”

董卓看着李儒,其眼中的复杂尽去,几乎就在一瞬间便化作坚定。

“此事由汝负责,组织民众上书令汉帝退位,同时令牛铺注意军中动向,派遣大军彻底掌控关中之地。”

“诺。”

深深的看了一眼李儒,董卓叮嘱,道:“与此同时封锁长安四门,除本相手令之外,严禁任何人进出。”

“诺。”

“优。”

“岳父。”

顿了半响,董卓望着李儒动情的说道:“本相膝下无子,女婿之中也只有汝能成大事。一旦本相登基称帝,必立汝为太子。”

“嘶。”

听到董卓的话,李儒本能的一惊。其双眸之中精光如瀑,一瞬间便完成了思考。李儒朝着董卓躬身,道。

“岳父正值壮年,春秋鼎盛之时。一旦登基称帝,子嗣随时便有,且不可有此消极之念。”

说话之时,李儒双眸坚定,整个人看起来正气凛然。李儒可不是牛铺,对于董卓此言自是不会当真。

虽然李儒早就有此念头,却不敢有一丝暴露于董卓面前。作为一个顶尖的谋士,其比任何人都清楚伴君如伴虎的道理。

对于一个上位者而言,霸业与权力就是最大的底线。一旦触及,就只有一个结果,那便是死。别说是翁婿了,就连父子都不可能和平共处。

皇权之争,最是残酷无情!

父子相残,叔侄相杀,手足相斗。纵观华夏历史,在时间的长河中,这样的例子太多了。此时此刻的李儒还不想死,其自是不愿意触及董卓的逆鳞。

龙有逆鳞,触之必死!

而董卓的逆鳞便是皇位,对于这一点李儒自是看的极透。是以,这一次董卓才提出来,李儒便拒绝了。

“哈哈,优汝不必担忧,为父此言当真!”

大笑一声,董卓虽然在解释,然其双眸之中却掠过一抹满意。

奋斗大半生,董卓一生几乎只为了帝位而存。一旦登基称帝,其绝对不会将天下交给李儒手中,那怕李儒是其女婿,也绝不可能!

这便是人的私心,亦是人之常情!

“优,通知众人于府邸聚集,商议国号,以及三公九卿人选。”

闻言,李儒深深的看了一眼董卓,其躬了躬身,道。

“诺。”独爱红塔山说第三更!红塔山还欠三更。求推荐,求收藏,求打赏,求订阅

第五百一十六章 登基称帝立国大夏

三公九卿,是一个王朝得以运转的支柱。只是大汉王朝的三公九卿,在一夜之间被董卓的斩杀的一干二净。

这样一来,将会造成中枢空缺,一旦汉帝退位,必然会导致社稷崩塌。是以,不管是为了野心还是天下,三公九卿之数,一定要有。

代汉之心,昭然若揭!

汉初平三年,七月二十四。老黄历之上,显示着大吉二字。这一天是董卓召集全长安的神棍,精心卜算出来的黄道吉日。

这一刻的长安城戒备森严,留守于此的二十万精锐,倾巢而出分布在长安城的每一个街道之上。

皇城正中央,早已经筑起了九尺高台,祭台之上旌旗招展。九尺高台,每一层之上都有御林护卫。

董卓身穿着明黄色龙袍,自丞相府中走出,一大队宦官紧紧跟随。与此同时,刘协脸色铁青,在一队小黄门的簇拥下自皇宫之中向着高台走去。

玄色龙袍在北风之中被吹的摆动,刘协亦步亦趋的踏上高台。每一步,都是心酸苦痛,这九尺高台,刘协走的艰难。

“陛下,开始吧!”

一道声音传来,刘协的身子轻猛的一颤,随及叹息了一声。

“哎。”

刘协双眸紧闭,眼角一点泪滴徒然落下。这一刻,其心中充斥着一抹苍凉,这是一种被全天下抛弃的感觉。

“历代先皇,列祖列宗,刘协不孝,致使祖宗基业毁于一旦。”

心里呢喃了一句,刘协双拳紧握,逐将袖间的退位诏书取了出来。

“哗啦。”

圣旨打开,刘协双眸之中的失落一闪而过,其深深提了一口气,道:“高祖携三尺剑,斩白蛇于芒砀山,先于十八路诸侯讨伐暴秦,其后与项楚五年之争。”

“其后有景盛世,汉武帝振长策而御宇内。遣大军北击漠北,自有武帝之刚强。二百年之后,始有王莽之乱。”

“恰是时,有光武帝横空出世,携云台二十八将横扫天下,而立后汉二百载江山,以至今日。”

“朕无能,武不能横击漠北,平定叛乱,以至于大汉江山生灵涂炭。朕无能,不能定国安邦,中兴大汉。”

首节上一节683/194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