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风流 第439节

  李世民的脚下停了一停,脸上居然露出欣慰又感激的神色,很由衷的微然笑了一笑:“所以朕说,你要是朕的亲儿子,该多好啊!你比谁,都懂得念及骨肉亲情,真不错。”

  秦慕白咧嘴笑道:“陛下不必夸奖。其实微臣也是陪伴晋王和晋阳公主日久了,知道他们兄妹情深,也没想太多。晋王若要开府,也不迟在一两年。等晋阳公主再长大一些,身子骨再好一些了,也不为迟。”

  李世民深以为然的点头,“这话暖心。朕这回,就听你的!”

  “微臣代晋阳公主殿下,谢过吾皇!”秦慕白笑而拱手。

  “呵呵,你小子!”李世民很舒坦的笑了起来,像爷俩一样搭上他的肩膀用力的摇了一摇,对他耳语道,“慕白,在外,你替朕攘除敌寇开疆拓土;在内,你替朕分担家事排忧解难。你可真是朕的一员福将啊!那些个大臣,皇亲国戚也好名臣大将也罢,办起事来都私心太重,也不大顾及朕的感受。仿佛朕就不是血肉之躯,就不是为人子为人父,朕有时,还真是挺寒心的。”

  “陛下,为臣不易,为君更不易。这个微臣比谁都清楚。”秦慕白说道,“微臣自己是臣子这不必说,当年在陛下身边陪伴多时,对陛下的苦恼也是深有体会啊!其实,陛下大概就是这天底下最辛苦的人了。”

  “哎!能有你这句话,朕心里真是宽慰!”李世民深有感触的长叹一声,说道,“世人皆道权贵好,须不知,一分权,一分害;一分高,一分苦。得到的越多,其实也就失去的越多。朕矢志做个好皇帝,为了这个目标,其实也牺牲了许多。一些常人都可以轻松享受的快乐和美好,对朕来说,简直就是遥不可及的奢望啊!朕有时候倦了,累了,别说是歇上一歇,连个可以叙说的知心人也没有……朕的苦,没人知道啊!”

  秦慕白微然一笑:“阴德妃娘娘,难道不是陛下知音么?”

  “哦?”李世民一怔,随即哈哈的大笑,用力的掳着秦慕白的肩膀作势要将他摔倒,“臭小子,定是高阳那傻丫头跟你说的吧?哈哈!你们好大胆,竟敢管起朕的私事了!”

  “哈哈,陛下恕罪!”秦慕白也大笑,一扭身从李世民的胳膊下闪开了。

  “唉!今天天气真是不错,朕心里也痛快!好久没有像今天这么放松了!别说,朕有些日子没动弹了——慕白,陪朕去大明宫皇林苑射猎!”李世民兴致大好。

  “微臣遵旨!”

  “小心一点,别让魏征那老牛鼻子知道?——哈哈!”

  “放心,微臣去安排。”秦慕白笑着拱手而退。找到附近在值哨的百骑军官,让他们弄齐了打猎的行头来,塞在马车里先拖着出了玄武门。李世民也换了武服骑上马,和秦慕白与一队百骑一同出了玄武门。

  打猎,可算是冬日最好的娱乐活动了。李世民这个马上皇帝,素来有此嗜好。只不过,老是因为这事被魏征等人“批评教育”,因此近年来十分收敛。今日兴致大好,便也顾不得这许多了。在秦慕白等人的陪同下,他痛痛快快的打了一回猎,收获还真不少。李世民也头一次在秦慕白面前展示了他不俗的马术与武艺。秦慕白看来,他绝不输与自己与薛氏兄弟这一类武将,顶多也就是比薛仁贵的神箭稍逊一筹。

  回程之时,日已偏西,李世民酣畅淋漓之余,身心颇为放松。他跟秦慕白聊了许多,天南地北国家时政,民族风俗与家事私事,都说了不少。甚至还隐约提起了,阴德妃能回来,他其实很高兴。只是碍于面子,不肯明说。

  到了玄武门外时,李世民停了马,让那些百骑在门前候着,便与秦慕白并马而立,说道:“慕白,其实朕一直在思索一件事情。今天要让你表个态。”

  “陛下所思何事?”秦慕白问。

  “就是关于左卫大将军空缺一事。”李世民说道,“此前,左卫大将军是朕的妹夫、霍国公柴绍,但他已经病逝了。从那以后,左卫大将军一职一直空缺。你知道的,左卫,是大唐十六卫之首,统率京畿精锐拱卫京师,极为重要。非得力与信用之人,不可胜任。为了这个大将军一职,许多人是争得头破血流明争暗斗,让朕烦不胜烦。你今天倒是给朕说说,让谁来担任比较合适一点呢?”

  “这……”秦慕白一时怔住了,茫然道,“此等军国大事,微臣安敢妄言?”

  “无妨。朕问了,你便说。说实话,不必绕弯子打幌子。还有,你说了朕也未必会采信,只是多听一个意见罢了。”李世民的表情倒是轻松,就像聊天一样。

  秦慕白拧了拧眉头,说道:“要说这左卫,的确是至关重要,非得是陛下最信任又最得力之人,方可胜任。微臣初入戎武对军中大将并不是十分了解。凭印象与感觉来说,人选不外乎这几个。”

  “说说。”

  秦慕白便说道:“一是尉迟敬德。二是程知节,三是李大亮,四是李君羡。”

  李世民听完拧着眉头沉思了片刻,摇了摇头,说道:“尉迟敬德和程知节肯定不行。这二人本就是十六卫大将军之一,而且现在都在边关或州县治兵,手下的职责也不在小。朕将他们其中任何一人调回来充任左卫大将军,不是拆东墙补西墙么?李大亮也不行。他太老了,近年来身体还不是太好,都快成药罐子了。而且,他本就是右卫大将军,和左卫差不多嘛!”

  “呵呵!”秦慕白苦笑,“陛下,微臣都说了,的确是拿不出什么好主意。”

  “不对,你小子不老实,不肯说实话,在敷衍朕!”李世民的脸色严肃起来,瞪着秦慕白。

  “呃,这个……”秦慕白尴尬的笑道,“陛下,此等军国大事,微臣的确不好多言。而且,微臣自己也是掌兵之人,岂非是有瓜田纳履之嫌?”

  “哦,朕明白你的意思了。”李世民笑道,“你其实是想说,你自己,才是最合适的人选,对吧?”

  “不,微臣绝非此意。”秦慕白笑道,“微臣有自己的职份,兰州那边至关重大,微臣还没打算离开那里。在那里,少说还得呆上三五年,把那里的一档子事弄匀了才行。”

  “这倒是句大实话。”李世民点了点头,“所以,朕准备提拔李君羡。他虽然不是特别能干,但贵在忠心,朕也用得顺手。京官嘛,尤其是在朕御前带兵的将军,这样的人挺适合的。”

  李世民点了点头:“是挺不错。”

  对于左卫大将军这个官职,秦慕白也不是完全没有幻想。怎么说,也是十六卫正规军大将军之首。虽然没有百骑使那些拉风和耀眼,但手中那就真是有实权。不过秦慕白也知道自己现在的斤两和轻重,能先把兰州经营好,就不错了。其他的,到时自然会水到渠成,不着急。

  “但是这样一来,问题又出现了。”李世民说道,“李君羡在百骑,现在也是无人替代啊!他身兼副使与长史二职,至从你离开百骑之后,他就是实际意义上的统领。朕一直在挑选可以代替他的人,但好像都不是太得心应手。另外两名百骑副使尉迟宝云和程怀弼,算不上出色,也说不得无能,也就那样了。要是没了李君羡这个主心骨,朕还真是担心百骑这支队伍会散了。你知道吗,百骑现在已经有一两千人了,而且不断的为大唐军队输送人才。”

  秦慕白心头一亮:明白了!绕了半天的大弯子,李世民其实是想让我给他举荐一个可以让他放心接手百骑的人!毕竟,百骑是我一手建起来的,在这件事情上,还有谁比我更有发言权呢?

  “陛下,微臣倒是以为,百骑的建制已经十分完善了,现在就是换上一个能够‘守成’的统领,也不是不可行。”秦慕白说道,“也就是说,要忠心可靠、塌实办事的那种人。”

  “一针见血。”李世民欣慰的点头一笑,“那你给说说,谁合适?”

  秦慕白不禁一笑,拱了拱手道:“常言道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那微臣可就说了。”

  “说吧,谁呀?”李世民饶有兴味的看着秦慕白。

  “我大哥秦通,二哥秦斌。二人可分任副使与长史,填补李君羡留下的空缺。”秦慕白说道。

  “哈哈!你这臭小子,还真是敢说!”李世民大笑一声,颇有深意的看了秦慕白两眼,突然一扬鞭抽在马臀上朝前飞奔去,扔下一句话给秦慕白——

  “朕回宫再仔细想想!”

  秦慕白的嘴角轻然挑起,露出一抹微笑,暗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连宇文洪泰、薛仁贵、庞飞和涂有海这些人都被我提拔起来了,哪能亏待了我两个亲哥哥?百骑,我亲手打造的王牌之师,现今的大唐军校,且能旁落他人之手?李世民绕来兜去说了半天,还是只放心由我秦家来执掌百骑——不正是这一层心意?

  百骑这支军队不同于其他。其他军队里,你拿上朝廷的任命书和兵符,那上下将士就唯你号令是从。在百骑则不然,这支军队里的每一个人,都有着浑然天成的骄傲与优越感,而且这支队伍的性质也极为特殊,是皇帝的贴身保镖,首先得让皇帝能放心。

  要是突然安插一个生面孔进去,受排挤这是肯定的,皇帝和后宫的这些人放不放心,也很难说。

  照此看来,秦通和秦斌可是太合适不过了。二人皆是出身秦氏将门的嫡传虎子,秦通本就在监门卫担任御林军将领多年,秦斌则是皇帝智囊团的一员,二人对皇宫相当熟悉,皇帝对他们也是知根知底。再加上他二人是秦慕白的亲兄弟,进了百骑军队,谁敢不服?这也就解决了百骑内部可能对他们排挤的大问题。

  如此看来,这两兄弟,仿佛就是早早准备在那里,填补百骑空缺的不二人选!

  秦慕白的心里很痛快。长久以来,他自己虽然一直挂着一个检校百骑使的头衔,可总感觉百骑与自己渐行渐远,顶多也就只剩一点“精神力”在那里了。现在可好,如果皇帝能任命他两位兄长分任副使与长史,那无疑就是宣告,百骑又回到了他手上。

  失而复得,多么雄厚的一笔资本啊!

第323章 临家有子唤稚奴

  打完猎的李世民,很果断的先行溜进了后宫,让那些百骑把打来的猎物交给御膳监打理,用作晚膳。并托人给秦慕白传话,让他一并到蓬莱殿来用过晚膳再回去。

  秦慕白看到李世民这般藏头露尾,很是好笑。为君者不易,要当好皇帝更是难。别看李世民是个皇帝,还挺怕一些臣子叽叽歪歪的。就说这打猎,就被一些臣子们视作飞鹰走犬鲜衣怒马不务正业。李恪畋猎过度被弹劾过,李世民也因为这事被魏征上过好几次折子指责,甚至指着鼻子给骂过。有一回,李世民弄到一只喜欢的鹞鹰正捉在手上把玩,恰好魏征来奏事。李世民最怕的就是魏征的唠叨,顿时就慌了,顺势将鹞鹰藏进怀里。魏征明明眼神儿不好这回却瞅了个亲切,偏偏像个大妈似的将一点小事说个没完,结果那只鹞鹰就活活闷死在了李世民怀里。

  那时秦慕白正是百骑使,虽不是亲眼所见,但却是一清二楚。

  从这一点来看,李世民这个皇帝还当得有点“窝囊”。但或许正是因为这些窝囊,成就了一番伟业,成就了贞观盛世。

首节上一节439/80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