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魏宫廷 第1323节

一阵由远及近的马蹄声,打断了赵弘润的思绪。

他抬起头,这才发现有几名骑士正在向他们飞奔而来。

那是担任斥候的纶氏部落的战士。

见此,禄巴隆策马上前,确认了对方的身份,随后才将那几名骑兵引到赵弘润面前。

这几名纶氏部落的战士,是赵弘润派往卢氏打探消息的。

卢氏,即乌须王庭所在的位置,比邻羯部落与羚部落,再加上前一阵子退到那片土地过冬的羷部落,不夸张地说,如今三川郡内,除了川雒联盟外,就属卢氏那一带,聚集着数量最多的三川人。

而种种迹象表明,卢氏这片位于三川郡中部的地方,也将成为秦军今年开春后的首个进攻目标。

事实正如赵弘润所猜测的那样,据那几名纶氏部落的战士所言,眼下在卢氏,秦军与卢氏那边的诸部落已经开始了战争。

但相比较众志成城的秦军,卢氏一方就显得有些各自为战的意思。

对此,赵弘润多少有些了解,毕竟去年十月份,羷部落在华阳被秦军打败后,便放弃了那片草原,迁移到三川郡中部地区的卢氏,名义上这算是战术撤退,想让三川之地的寒冬杀死一部分秦国人,可明眼人都看得出来,羷部落的本意是打算将羯、羚两大部落拖下水,共同承担来自秦国的威胁。

相信那时羯羚两大部落对羷部落可谓是恨之入骨。毕竟就是为了这件事,羯、羚两大部落草草结束与巴国的战争,将大量的兵力调了回来。

不夸张地说,哪怕以往羯、羚两个部落在巴国占据着何等的优势,经过此事恐怕也所剩无几了,甚至于,他们还陷入了腹背受敌的尴尬处境,同时被秦军与巴国的军队攻击。

二月初九,赵弘润率领大军来到了崤山与熊耳山之间的一片险谷(今汉函谷关),下令商水军与鄢陵军分别在两边的山岭上建造军营,而他则率领川雒联盟的战士,在山谷地形同样建起一座营寨。

因为再继续往前,那就是卢氏草原,那是一片被枯纵山、熊耳山等山脉所包围的宽广的平坦地形,几乎没有什么险峻可守。

在那样一片无险可守的平坦地形,抵御数十万秦国军队,单凭手中不到十万的兵力,纵使是赵弘润也有些发怵,毕竟秦军可不是什么羸弱之师。

因此,赵弘润决定在刚刚取名为『函谷』的这片狭隘山原地形,阻击那几十万秦军。

至于卢氏草原一带的诸多羯族人部落,以及羱族的乌须王庭,赵弘润就只能跟他们说一声抱歉了,毕竟他没有任何理由,不惜代价去救援一些本来就对魏国谈不上有多友好的三川势力。

他的目的是胜利!

一场酣畅淋漓的胜利,一场让秦人胆寒的胜利!

以此来遏制秦国疯狂对外扩张的势头。

至于秦军会不会来,赵弘润对此毫不担心,因为卢氏是通往雒城的必经之路,只要秦国对三川东部仍抱有侵夺之心,就必定会来。

果不其然,待等到二月下旬,担任斥候的纶氏部落战士,便在函谷西南约四十里处,发现了秦军的踪迹。(未完待续。)

正文 第870章:各有筹谋

对于驻防在函谷而不是挥军救援卢氏,在战术方面赵弘润有着绝佳的理由:函谷有险可守。

不过抛开这一点不谈,最根本的原因,显然也是想让秦国军队与卢氏诸部落彼此消耗。

自两年前『魏川三川战役』之后,三川人碍于种种原因,总算是承认了『三川郡属于魏国』的这个说法,但事实上,整个三川郡愿意臣服于魏国的,仅仅只有川雒联盟。而魏国在这片土地上的影响力,也只是局限在三川郡东部、那大概只占整个三川约四分之一的土地。

在其余四分之三的土地上,诸羯族部落以及乌须王庭,都拒绝臣服于魏国,哪怕是名义上的臣服也不愿意。

因此,对于有心想将整个三川郡收入魏国囊中的赵弘润而言,羯族人与乌须王庭的存在,就成为了阻碍。

为何赵弘润看重三川郡?

因为三川郡境内有许多牧草丰富的天然牧场,是蓄养羊群、牛群、马群的绝佳场所,而魏国的畜牧业,说实话非常糟糕,耕牛、战马严重不足,因此,无论是为了基础国力还是为了日后组建数量足以与韩国相匹敌的骑军,赵弘润都要将这片土地收回。

当然了,最好是以和平的方式收回,毕竟魏人并不擅长放牧畜群。

事实上对于赵弘润来讲,三川郡有川雒联盟在就足够了,其余拒绝臣服于魏国的羯族部落或者那个乌须王庭,随着日后彼此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肯定会再次爆发一场战争。

毕竟一山不能容二虎嘛,这是在所难免的。

因此,如今秦国的军队气势汹汹地来袭,赵弘润并不介意借这支虎狼之师的手,去削弱羯族部落以及乌须王庭的实力。

坐收渔利是别奢望了,根据近几日纶氏哨骑打探到的情报,各自为战的羷、羯、羚三大羯族人部落,以及乌须王庭的『炎角军』,在秦国的军队面前可谓是节节败退。

对此,赵弘润摇头不已。

他感觉,羯族人打仗好像就那么一招:让奴隶兵去消耗敌军,然后伺机派出本部落的战士,一鼓作气拿下胜利。

对于不熟悉这种战术的军队而言,这种消耗战术的确是比较头疼,可问题是,这种战术并非没有弱点的。

你三川想学楚国的人海战术?奴隶兵达到数量了么?

要知道楚国的人海战术,那可是动辄几十万人,真可谓是汪洋大海一般的攻势。可是你们三川的人海战术才多少人?而你们面对的秦军,又有多少人?

倘若说兵种与战术的克制,是三川在秦军面前屡败屡战的最大原因,那么,其中最根本的关键,就在于秦国的黥面军。

秦国的黥面军,同样是地位极其低下的战场炮灰,但是这支杂兵所爆发出来的强大力量,却不是羯族的奴隶兵可以相提并论的。

倘若说羯族的奴隶兵是为了生存,被羯族人胁迫踏上战场;那么,秦国的黥面军,就是为了个人荣耀而踏上战场。

这两种态度,直接导致两方的斗志差距犹如天壤之别。

毫不夸张地说,哪怕是面临同样惨重的损失,羯族的奴隶兵会崩溃,而秦国的黥面军则不会,因为后者,早已因秦国的『军功爵制』而疯狂了,眼中就只有荣誉与职爵,再没有其他,包括生死。

因此,卢氏战场的胜负,哪怕还未结束,其实赵弘润也早已猜到了结果。

他并不介意秦军在卢氏大杀特杀。

说到底,既然那里的羯族人与乌须王庭拒绝臣服魏国,那么,赵弘润就不会视他们为自己人,哪怕魏国与羯族部落其实有着私底下的交易。

莫要认为赵弘润冷血,毕竟作为一名魏人,赵弘润首先要考虑的是本国的利益与国民的利益。

这其中包括川雒联盟。

至于拒绝臣服于魏国的那些羯族人以及乌须王庭,那就不好意思了,这些人,可谈不上是“自己人”。

基于这种阴暗心理,其实赵弘润很期待秦军在卢氏大肆杀戮,因为这样一来,随后参战的魏军就可摇身一变成为三川郡的英雄,进一步增强魏国在三川郡的影响力。

只可惜,身在秦军中的秦少君,并没有如赵弘润所期待的那样大肆屠杀,而是像两年前的赵弘润一样,采取了『抚剿并举』的战略。

说白了,就是将听话的、愿意归顺的人留下,不愿意降服的则杀掉。

首节上一节1323/283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