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我是皇太子 第954节

若是废掉刘冯,汉室必定崩溃。刘协是知足常乐,不以为意。但是历史上父子相争的事情,却是不在少数,惨剧更多。

也就是这对父子,互相信任,否则断然不会这般交流的。

“董贵人,董盖表现如何?”刘冯闻言点了点头,他与刘协想的是一样的,这就好办了。不过,紧接着刘冯又问道。

“董贵人没有像朕求情,只是哭了一阵。董盖没有言语,也没有上表文为兄长求情。”对于这些,刘协了若指掌,立刻说道。

“中常侍陈广呢?”刘冯又问道。

“朕已经下令斩杀了。”刘协闻言脸上立刻露出了愤恨之色,说道。对于陈广,刘协再也没有任何心软了,顺势斩杀了。

“此人该死。”刘冯闻言眼中寒芒一闪,也是恨声道。当真是惟恐天下不乱的人啊。

“皇儿,现在该怎么办?”恨恨了之色后,刘协顿时求助的看向刘冯,有些眼巴巴的,这件事情实在是太难办了。

“董匡要杀,不杀不足以震慑天下。董承要用,加官进爵以示信任,并分董承封邑,封他其余子嗣为列侯。”刘冯断然道。

“这,要用董承就要留下董匡的性命。这杀了董匡,就不能留下董承。这即杀董匡,又留下董承,是不是太儿戏了。”刘协闻言有些瞠目结舌,失声惊呼道。

“董承何国之重,若是迁都,东方这一片地方,就由董承,徐庶率兵镇守。以应对曹操,袁绍的数十万大军。若是少了董承,怕是要难了。而不杀董匡不足以震慑天下。至于董承在长子被杀之后,还能不能信任,儿臣却是不怀疑他。有道是忠臣知大节,董承不是陈广那种阉人。”刘冯闻言断然说道。

“不仅如此,还要封芳弟为襄阳王,食邑五千户,倍加荣宠。”紧接着,刘冯又说道。

刘冯说的很明白了,他需要两全其美。即是加封董承,又是加封皇次子刘芳为诸侯王,食邑襄阳五千户。

不过,刘协却还是觉得不靠谱啊。你看陈广,嗣子死了,就跟疯了似的。居然要谋反了,董承若是手握重兵。

“是不是先试探试探董承的心意?”刘协用商量的口气,迟疑道。

“不用,若是试探就是明显不信任董承,会制造裂痕。而若是父皇果决的处置了这件事情,董承知大节,自然会心领神会,不会责怪父皇。”刘冯摇头说道。

“好,就这么干了。”刘协见刘冯坚决,迟疑了一阵之后,狠狠的点了点头。

第210卷 第1687节:第八百五十一章 群臣叹服(1)

第八百五十一章 群臣叹服

董承的事情实在是不好处理,就如同刘冯说的一样,若是不杀董匡,不足以震慑天下。这谋废他都不死,这不是助涨了野心家的气焰了吗?

而若是杀了董匡,谁能知道董承心中是不是有疙瘩,也想谋反了?

若是太平时期,一般的君王,不管是明君还是昏君,都会想到把董承给办了,明君会软禁,剥夺职权,再想办法把董承在军中的部将们一一拔下。昏君就一定会把董承全家杀了。

反正董承是一定要问罪的。但问题是现在是乱世,董承又是骠骑大将军,为军中骑兵第一人,他的骑兵战斗力是否强健,是关乎国家生死存亡的大事。

若是处置了董承之后,把董承在军中一手提拔起来的□□骑兵将领也一一拔除了,这对于骑兵的战斗力肯定是影响巨大的,可能会输掉战争。

所以,这件事情是非常棘手的。朝中群臣分成了两派,也都在猜测天子会怎么处置,这件事的发展会如何,会不会影响汉室以后的战略,甚至是成败?

整个朝廷上下,整个许都,整个天下都在关注这件事情的发展。

这一日不仅是刘冯返回了许都,朝中的司空伏完,司徒荀彧,尚书令蒋琬与廷尉田丰聚在了司空伏完的府上,商讨这件事情。

司空府,大厅。虽然伏完贵为三公之一的司空,基本上是人臣的极限了,不过他也尊崇节俭,偌大的大厅内,摆设的家具都非常古旧,与伏完如今的身份不怎么匹配。

大半人见了怕多半是要道一声,寒酸。不过,此刻在场的都是朝中重臣,也都有心事,没人在意这些。

“董将军也是家门不幸啊,他自己为国征战,屡立功勋,足以名垂千古,从而不朽啊。却出了这档子事,当真是,唉。”主位上,伏完连声叹气道。

“这到底该怎么办,董将军一定不能卸职,否则对汉室不利。但是董匡该不该杀?”蒋琬也愁苦啊,叹息道。

“董匡一定要杀,若是谋反还不杀,岂能震慑宵小?”廷尉田丰闻言却是双目一睁,正气凌然道。

其余人蓦然,正是因为有种种的顾虑,这才让人难以决断啊。

“此事不管怎么处置,都是不妥。要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最终,荀彧也跟着叹气,说道。

这件大事,让朝中的重臣,智者,荀彧,田丰,蒋琬,伏完等人都为之愁苦不已,当真是罕见。

“哒哒哒。”就在这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响起,紧接着一个身影冲了进来,这人不高不壮,相貌也是普通,身着官服,手上持着一卷竹简。

“陈尚书。”蒋琬一眼认出了此人是自己尚书台的尚书,有些惊异道。

“诸位大人,天子下诏处斩董匡。分董承的封邑,各分董承子嗣三人为列侯。加封皇次子刘芳为襄阳王,食邑五千户。”

这陈尚书一路疾行而来,面红如醉酒,但却没敢喘气,而是直接说道。

第210卷 第1688节:第八百五十一章 群臣叹服(2)

“什么?”伏完,荀彧,蒋琬,田丰闻言齐齐失声惊呼。

“董匡谋废王上大将军,其事必牵扯董承,二皇子殿下,但是天子这诏书即杀董匡,却又荣宠董承一族,又加封二皇子殿下为襄阳王,这,这,这,怎么自相矛盾啊。”伏完一时间被镇住了,吃吃的说道。

董承是列侯,名下有一个侯国,数千户的封邑。这分封了董承的侯国给了董承的几个儿子,就等于是董氏一族多了几位列侯,一门数侯啊,荣宠的很。

皇次子刘芳要封襄阳王,就意味着他的诸侯王国,就在襄阳。而襄阳不仅繁华,而且与刘冯大兴之地新野临近,这也是一种荣宠。

这么多的荣宠下来,却又要杀了董承的长子董匡,这,这,这,也难怪震慑住了重臣们了。

“是不是大将军回来了。”忽然,荀彧抬头问道。

“大将军?”陈尚书闻言一愣,随即才意识到这大将军是指王上大将军,不由点头说道:“根据消息,大将军刚入城不久。”

“大将军魄力啊。”荀彧闻言叹服道。

“荀司徒是说,这诏书大半是大将军的意思?”蒋琬思索了一阵,忽然听到荀彧这么说,不由问道。

“大半是了,也只有大将军如此魄力,才能做下这等决定啊。这是信任董承的忠诚,并相信董承知大义,相信董承能够明辨是非,是以才能斩其长子,却又荣宠不衰。若老夫是董承,怕是要心生感恩的。毕竟董匡是谋反了,杀之无过。而董氏一门不仅没有受到牵连,反而荣宠不衰。”荀彧点了点头,叹服更甚了。

魄力啊,这就是魄力啊。一般人就算是相信臣下的忠诚,臣下的大义,也是做不下这种事情的。若是董承也谋反,这该怎么办?

也只有魄力如刘冯,才会这么做。

听到荀彧的解释,田丰,伏完,蒋琬的脸上也都露出了叹服之色,麻烦的事情就这么被解决了。可能会有风险,但确实是快刀斩乱麻,顺势解决了。

这对于朝廷上下的稳定,对于汉室的稳定,都是至关重要的。

首节上一节954/198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