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战国走一遭 第485节

“一切便拜托下马殿下了!”老爷子离开马扎,跪地行礼。

上杉宪胜直接隐居,传位于上杉义宪,由山内太郎和小弓赖纯联合表奏为新任武藏守护职,上杉宪胜本人,以及剩下两个儿子全部去府中城“奉公”。上杉静贤老爷子则担任上杉义宪的后见人,实际执掌家业。

至于老婆的事情,大家扫视一圈帐内,小西原左卫门家有个十一岁的女儿。直接收养过来,做了山内义胜的养女,如果不是山内太郎太小,上杉义宪就不是和他做兄弟,而是做女婿了。

把这桩事情敲定下来,联军在忍城重新整队。山内军是逐步收容掉队的六七千人,其他各队是大战一天,累个半死,总要歇一两天才能动弹。

正好也等一等上野的消息,还有用土氏尧劝降的消息。

用土氏尧以北条氏直叔父的身份,很快就劝说平井城下以及钵形城内的四千众投降,到是被裹挟着去松山城的时候出了点意外。

山角四郎左卫门说,虽然用土氏尧是出于一片好意,但是他肩负守护北条氏粮台的重责大任,山角氏三代以来受北条氏之厚恩,不能轻弃松山重镇于敌手。

随即山角四郎左卫门打开城门放想要逃亡投降的士兵出城,最后只留下七八十个人愿意与他一同坚守松山城。

这点人自然就毫无作用了,金井明五郎三通鼓一下,几百人一冲,城也就垮了。

山角四郎左卫门在松山城御馆的屋顶大声高喊“武士凛凛赴黄泉,勇名长留松山苔。”的句子之后,纵身跳下数百米的悬崖,慷慨而死。

北条氏五代经营,到底也有忠义之士。

“武士凛凛赴黄泉,勇名长留松山苔。”

小平太念诵着这么一句朴素的辞世诗,下令在山下搜寻山角四郎左卫门的尸首,整理好后送往小田原,交给其家人安葬。

伴随着北武藏诸支城的投降和陷落,更多的北条氏消息也传了回来。

开赴下总救援古河的藤田氏邦,连古河城都没赶到就听说了忍城合战大败的消息,立刻约束大军向南武藏和相模退却。沿途遭到听闻了消息的下总国众的袭击,最后损失了数百人,狼狈不堪的撤离出去。

大石氏照和北条氏直两个人没有在一起跑路,北条氏直跑到哪里暂时不得而知,但是大石氏照则已经一路逃到岩付城。太田氏房是北条氏直的弟弟,还是个半大孩子,根本无法做有效的抵抗和统治。

之所以能坐稳岩付城,乃是因为有北条氏作为后援,以及大力清洗原岩付太田氏家臣团,充实北条氏家臣的缘故。

如今岩付城内人心惶惶,眼看着收拢了三四千败兵,大石氏照二话不说就抱着太田氏房往江户城跑路。再不济太田氏房还是北条氏政的亲生儿子,也是个保险。南武藏最重要的三座支城之一岩付城,也就这般直接丢弃。

只可惜太田资正不在,如果在的话,就可以立刻入主岩付城。而且联军还鞭长莫及,这才走到松山,距离岩付还远着呢。

长野业盛这时候也终于带着四千多人姗姗来迟,见了山内太郎还有屡次前来救他们长野氏的细川采女以及小平太,那脸涨的通红,十分不好意思。

小平太安慰了他几句,胜败乃兵家常事,只要尽力了就好,也没有人怪他什么的。

大军四万五千众终于再次来到河越城,威逼江户城,遥望相模国。

第658章.49.十面进围江户城

河越城还有一桩事情需要处理,此前被包围在高安寺馆中的千余北条军士兵,虽然是藤田氏邦的殿军,甚至说是弃子,但不可否认是一支千人的精兵。

不然藤田氏邦也不会把他们留在高安寺作为拖延山内军出甲州口的殿军,这样的军队留在后面总归是根刺。

用土氏尧主动提出来,这支人马也由他劝降吧,只要保全性命,一切好说。

这样山内军又解放出三千人手,现下里大军人手充足,小平太在河越设置总兵站,开始为包围江户城,以及可能的包围小田原城做准备。

这次的战局变化没有一个人预料到,小平太来前什么准备都没有,别说军械弹药了,连粮草都只准备了一万多人一个月的。

不然也不会为了保全松山城内的粮草,和用土氏尧妥协,把那些杂兵和民夫都放回相模国。

战机瞬息万变,没有时间再从信浓府中城百里迢迢的转运过来。

刚被驱赶走的六千余北条众,自然是不会允许他们进入江户城的,作为南武藏的支点城市,江户城防坚固,储备丰厚。送人进去防守那是傻子,里面有个大石氏照就够烦了。

联军其他各部自然是风风火火的散开来在南武藏镇压(抢劫)北条分子,逐步向江户城推进。一路上,各处属于北条氏的支城,以及属于太田氏的支城纷纷倒戈投降,或者弃城而走。

今日赤塚城破,明日板桥城开,稻付城,世田谷城(一看都是现在东京的区嗷)逐个拔除。江户城外联营一里有余,大军遮天蔽日。

作为由古今无双的名将太田道灌修筑的坚城,历经数十年风云,累代整修加固。在历史上德川家康就国入城时,已经是南武藏首屈一指的繁荣城镇。

(没错,这里应该有战国江户城图。但不在这儿,哈哈哈哈哈……)

城下町人口上万,又仰借多摩川、利根川等河流的水运沟通大半个关东,以庞大繁杂的水系修筑坚固的护城河。不过这河水属于只能给牲口喝的咸水,要喝水还需要从两里外挑水。

这仗打的也稀奇,难怪上杉朝兴和上杉朝定攻打江户城多次都失败了。小平太也是头一次遇到需要挑水供给围城部队的仗,四万五千人的喝水问题,可以让人发疯!

实在是活到老,学到老,打仗不讲围城,要讲供水。别说是小平太了,山内军上上下下就没有一个大将遇到过。

以往都是城外设法断绝城内的饮水,现在倒好,城内啥事不干,城外的水喝不了,围城军居然要出去找水。

城不大,问题不少!

山内军本阵在江户西北的本乡台地,联军各部在上下平川(将来的隅田川)沿线驻扎,对江户的陆地三面进行总包围。

响应了山内军的号召,里见义尧里见义弘父子也大兴水陆三军而来。他们此前被北条家猛揍了一顿,现在势力衰退不少。但即使如此,仍旧带来了水陆军四千众。

江户城外的水面交由房总水军众遮蔽,里见氏的陆军则上江户城西南的爱宕山下营。至此整个江户的包围彻底落成。

大家议一议怎么攻城吧!

首先是江户城修建在一块台地上,并不是实际上的平城,而是所谓的平山城,规模不算小,但也不算大。

城的一面的几十米高的峭壁,不去提也罢。另外两面由多摩川的支流平川包裹,无法展开大军,只余下一面相对平缓的土坡,可以正面展开军势。

大炮用不上了,很烦!

其次就是和忍城一样的问题,城下分布着大量的水田和沼泽滩涂,需要填平。

反倒是城内四千多北条军的问题最小!大石氏照再是名将,也没有办法短时间之内把刚刚经历大丧败的士兵军心给收拾到高昂的局面。

城内人心惶惶是绝对的,尤其是如今遭到了铺天盖地的联军水陆包围。外无必救之兵,内无坚守之志。恰是怒海之中,一叶扁舟。

奇怪的是从下总撤兵的藤田氏邦居然没有进入城中,可能是双方恰好岔开了。大石氏照先是退保岩付城,发现岩付也守不住,等撤到江户,他弟弟早往玉绳城跑了。

“有北条相模殿的消息了吗?”小平太遥遥察看了一圈江户城防,问村上义光。

“刚到,说是终于逃进了小田原,已经汇合藤田所部,暂时不知道是坚守小田原,还是挥师前来救援江户。”

“还是逃出生天了吗?”不由得叹了一声可惜。

首节上一节485/57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