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战国走一遭 第33节

小平太腹诽不已,可是又不敢和自己这位还算挺不错的上司啵嘴。只能挠着头,更加发愁了。退城出来的时候和纲良叔父也提了一句,他的二百贯私房钱被他老婆拿来投资了。纲良叔父到很淡定,让小平太自己看着办。

于是小平太回家换回短打布衣,让阿吉打了一个小包裹,带着斗笠拄着竹杖就悄悄出发了。

飞驒国离山内其实并不算远,小平太和阿吉越过木曾地方,几乎就算进入飞驒国境内了。实际上两个人走了两天也就到了。飞驒国内在当下最为闻名的是木工,地方上有非常好的木工艺品和木匠,国家经常从这里调用工匠修筑各种大型建筑。从数百年前开始一直到现在,仍旧吃的这碗饭,一直到江户时代也没有衰弱。

后世里最为闻名的春庆涂漆器还只有雏形,并没有完全发展起后世的鼎鼎大名。小平太也不在意于漆器的制作,只沿山路观察漆林。

七月份正是割取生漆的季节,果然能看到有人用蚌壳或者大树叶在接取生漆,然后用竹筒封存收集。

小平太也不认生,四处去和人攀谈,别人看他来问也没藏着掖着,毕竟种植漆树没什么秘密,很多地方都有种植,所以和他说说也没事。

不过这些漆不属于这些农民,他们要按漆树的数量上交超额的生漆给在地的广濑氏,自己只能留下一点,虽然生漆价格不菲,但也就够勉强糊口而已。

说着说着,在旁边上窜下跳的阿吉一个骨碌,摔了一跤猛的。

第65章.19.漆树何止生漆利

小平太赶紧去拉阿吉,可阿吉真的是皮实,拍拍屁股就爬起来了,还傻笑。就是草鞋摔断了,还好带了备用的,给他换上。

小平太一边查看他胳膊腿有没有什么外伤,一边笑着骂他,“你再瞎跑,哪天就掉沟里去了,看你咋办。”然后帮他拍拍衣服上的泥土。

小平太看他没事也就放心了,原来阿吉是踩了一小串果子(漆树的落果期没有这么早,提前一个月),然后滑了一跤。那果子到结实也没被踩烂,小平太就指指那果子问漆农。那个漆农看阿吉没啥事,就很随意的说就是漆树的果实。

小平太就疑惑了,“你们难道不把果实收好嘛?这可都是种子啊。”

漆农听这话反而笑了,“这个漆树产漆的时间长达三十年,也不是处处可以种漆,漆果也不能吃又不需要收集来种,自然就由着他落地上了。”

随后那名漆农从地上捡起几个漆果,反正他的手早就被生漆和漆树染黑了,不以为意的用手指碾住这几枚漆果。稍稍用力碾了一下才把果子碾破。

小平太这一看就懂了,这果子外皮近乎是蜡质的,本来果子就一点点大,再抠掉皮,也基本没啥能吃的了。何况还略有一丝刺激性,如果连皮吃不就等于在吃辣嗓子的蜡嘛,肯定没人想吃啊。

不过也正是由于漆果外皮富含蜡质,一般难以快速腐烂,里面的种子也就接触不到水,落地也不会发芽。那么这种东西自然也就没有谁想着要处理了,自然由他落在地里,根本就没人在意。

小平太这时候脑壳里灵光一闪,是啊,蜡果里富含油脂表皮富含蜡质。

那还弄什么漆树啊,收这些没人要的果子,然后做蜡烛啊,上杉鹰山的例子可明摆着呢。(以下内容全部为结合历史史实所写,上杉治宪一年就获利白银六千四百两,还是仅用漆果的缘故)

于是转头笑着问那个漆农,除了漆果,这山上所有的栌树,桦树,枫树,槭树等等等等。只要果子外皮蜡质,内里含油,愿意用二十钱一百斤的价格收购,如果愿意送到山内府中城,再加五十钱脚钱。

那个漆农不可思议的看着小平太,很直白的问有没有开玩笑。小平太肯定不是开玩笑啊,于是小平太先给这个漆农一百钱,让他告诉附近各村各庄的农民这个消息。只要送一百斤果实来山内府中城就给七十钱,这活肯定可以干啊。

小平太先让阿吉(十四岁,小平太当他是一个孩子,但是当时已经基本算大人了,所以带他去打仗的时候,没有人认为不妥,战国时代十五到六十都是算丁壮的)跑回去和纲良叔父如何如何说,然后自己走遍各村,给各村的宗长付了些许定金,让他们收集山上的各种树木的果子,全部送往山内府中城。

然后小平太临时雇了两个农民带路,花费了将近十天,跑遍了飞驒各条山沟和盆地。鼓动着各村各庄的领民去山里拾果子,告诉他们能换钱。然后小平太带着第一批收集完果子的领民,把东西送去山内府中城,仅仅第一批就超过四千斤。

而府中城这边,纲良叔父得到了阿吉的消息,早就预备开来了,先是买下了几间靠河的屋敷,又临时平整了附近的土地。还提前准备好了工人,买来了几十名男女。做好了准备工作,什么灶台,大锅,柴火之类的东西,还雇了一名会做蜜蜡的工匠。

小平太按照数量给第一批来送果实的农民结账,而且告诉他们有多少要多少,送来了立马给钱。他们让他们回去继续宣传。而果实就随意堆积在屋外平整的土地上。

然后小平太又假公济私用内田郡代的身份,广发郡司书册,号召领内的百姓用农闲时间上山收集果实,也是送到府中城来,同样二十钱一百斤的果实钱,还加给二十钱的脚力钱。山内的农民送来的则少些,毕竟马上山内的百姓要忙秋收的事,不过秋收结束后会多不少吧。

这些果实随意摊晾个三五天,然后用那种圆条形的石碾子一碾,很容易的皮肉就和种子分离。

然后把碾过的果实收集一下,过一过水,种子和皮肉马上就分层了,果皮和果肉直接下锅加水去煮,然后过滤杂质,再煮一遍,就可得到微黄色的原蜡,只要在木模子里浇筑蜡液,然后加上一根根本不值钱的木棉芯子,再将另一半蜡烛合上,两厢结合。就能做成一根最普通的蜡烛。

小平太虽然可以肯定这蜡烛质量不错,但是那毕竟都是以前从书上看来的。如果自己不是亲眼所见,确实不那么确定。

如今做好了成品,他马上各批次,都抽检了几根,发现燃烧无烟,也没有那种石蜡的略带刺鼻的气味。至于什么果香啊,草木的清香啊也都不存在。就是一种普通的木蜡,制作很成功。

然后嘛,既然是做生意的,实在对不住,小平太也想多弄几个钱的,于是又实验了几批。在原蜡里加水多少,能不影响蜡烛燃烧,又能减少原料的比例。

实验了各种比例的情况,把最佳的比例确定下来,就让工人们开足了马力,紧着每天能供应上来的物料制作。而且这些工人都是纲良叔父买来的,不用工钱,小平太只用一句产量最高的那个人可以晚饭无限量吃大米饭到饱就彻底把人给摆平了。

毕竟这些人大多都是北信战乱被乱捕卖来的百姓,也算半个老乡。我虽然一天让你们工作十小时,可我管你们饱饭啊。你们做农民还不一定能天天吃饱呢。

伴随着热火朝天的秋收结束,从八月底开始,各地的农民大量的送来果实,数目多至二十余万斤。买来的男女们已经熟练的工作了,驮马拉着十个碾子日夜不停的碾果子。种子都收集起来,等雇人定做的榨油机送来,一并榨油。

而这样一个多月,足足做了十六万根约半斤重的蜡烛。

第66章.20.小小蜡烛譬千金

十六万根蜡烛,咋看之下数量极为巨大,但是完全不是那么一回事,一根蜡烛也就烧两小时。根本没有多长时间。一百根一捆,都占不了两个库房。

其实照明用具在古代也算是奢侈品了,不然也不会有凿壁借光的成语产生对不对。但是时代在发展的嘛,蜡烛的产量日益增加,价格也日趋平民化。私以为蜡烛的便宜也间接促进了知识的传播和推广,也算薄有寸功啊。

抛开这些闲话,需要考虑销量问题,会津芦名盛氏曾向京都里的将军进献蜜蜡千根,这种高档奢侈品都产量庞大,而且以各路诸侯打发将军和打发叫花子一样的状态来看,这高等级的蜜蜡蜡烛也不会多贵。再看看咱们这种低端货色的木蜡,那根本不愁销路。

毕竟经历了早期剧烈或者不剧烈的兼并,日本从应仁文明大乱的七八百万人口打到如今居然已经超过一千二百万人口了。这也算是世界战争史上的奇迹了,连续近百年内战,人口几乎翻番。

如今日本已经形成了二三百个大大小小的町镇,五万人口的町镇那都只能说等闲了,双手双脚加起来都不够数的。起码超过二百万以上的人口是生活在城镇的,还怕卖不出去吗?

而且城镇里都是住的武士,商人,手工业者,最次也是年收入超过五贯文的常备足轻,根本不差钱。

所以考虑定价的问题时不必要那么复杂,西国蜡烛八钱一根,因为白蜡树可以在当地种植?也能通过向中国或者朝鲜进口获取。大约在宋朝时,中国就开始广泛使用白蜡来制造蜡烛。白蜡都取自白蜡树上蜡虫的分泌物。

南宋人周密《癸辛杂识》有对蜡虫养殖业的介绍:“江浙之地旧无白蜡,十余年间有道人自淮间带白蜡虫子来求售,状如小芡实,价以升计。其法以盆桎树,树叶类茱萸叶,生水傍,可扦而活,三年成大树。每以芒种前以黄草布作小囊,贮虫子十余枚,遍挂之树间,至五月,则每一子中出虫数百,细若蚁蠓,遗白粪于枝梗间,此即白蜡,则不复见矣。至八月中,始录而取之,用沸汤煎之即成蜡矣。又遗子于树枝间,初甚细,至来春则渐大,二三月仍收其子如前法,散育之,或闻细叶冬青树亦可用。其利甚博,与育蚕之利相上下,白蜡之价比黄蜡常高数倍也。”

当然这已经是宋代的价格了,到了明代,白蜡树不仅在中国南北种植,甚至东南亚印度也有很多种植。而朝鲜和日本由于宋元时期的贸易也逐步传入,在明代已经有出现白蜡树的种植,日本在江户幕府三代将军德川家光时已经有很多的种植。

所以蜡烛价格已经低到一种适合大众消费的程度了,加上市民文化的兴起,夜生活的丰富,蜡烛的需求只增不减。

至于东国这边的土质和气候不适宜栽种白蜡树,又不直接连通朝鲜和中国的港口,所以蜡烛一根十钱。

到了小平太这里,咱们更是开通,我不卖十钱也不卖八钱,?老子一根只要七钱。没有听错,砸锅卖铁,全日本最低价,一根只要七个钱。不说是白送吧,也已经可以称得上价廉物美了吧。

虽然这个价格有点低价倾销的意思,但是既可以快速打开市场,又可以让利于民,何乐而不为呢。只要名声出去了,那这个挣钱的路子就算稳了。

果然蜡烛一根七钱这个消息放出来,首先闻着肉味像苍蝇一样扑上来的就是山内町和八幡神社门前町的座商,各自毫不犹豫吃下三万根,小平太只肯钱货两清,方便快速收回成本利润。

而江尻的商人略晚两天,口气却更大,直接五万根,而且还要订约,每个月五万根,小平太自然乐意至极。

其余的四周的小行商也你五百我一千的来提货,毕竟出货量又大,出货价格还不贵的蜡烛可难得。他们既能免去到西国进货的遥远路途,又能零散兜售到乡下时多挣一两个钱。都高高兴兴的交钱取货,还打听以后能不能持续供货。

到九月里从越后定做的榨油机也到了,各种种子一股脑都倒进去,油脂产量更是飞增,就有人向小平太建议提高生产量。小平太却没有盲目扩张,而是储存起来,细水长流,保证每个月十五万根的产量。

同时把蜡烛向太太团的各位股东家里送了一些,又给山内义治送了不少,山内义治一听这玩意是自己投资造的,以后不用外购了,那节俭的性子再度发作,连本来城里存着的蜜蜡也拿去卖了,就等着全用不花钱白拿的。

首节上一节33/57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