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大纨绔 第377节

“管子·轻重甲》曰‘轻重无数,物而应之,闻声而乘之……’”

“‘故为国不能来大下之财,致天下之民,则国不可成’,此国朝剧变之际请以此综论之。”

这……这尼玛综论个卵子啊!

朱厚照想死的心都有了,再往下看一题。

顿时熊孩子的脸就耷拉下来了,虎哥儿……敲里吗!!

“孙膑兵法·见威王》曰‘夫兵者,非士恒势也’,以此论述前朝与我朝兵势变化、近来鞑靼战事得失。”

这……这特么怎么写啊!!

脸色都惨白了的朱厚照哆嗦着把这册子拿下去,哭丧着脸在一旁答题。

坐下之际还不忘了给张小公爷出一声悲愤的怒吼:“虎哥儿!本宫一定要筑城!!”

张小公爷听着这话不由得苦笑的抚着自己的额头,这臭小子!

转过身去看着熊孩子那悲愤而又坚定的眼神,玉螭虎无奈的叹气。

“只要殿下把这些习题做好了,这件事情我来想办法!”

原本只是抱着一丝希望的朱厚照听得这话,不由得两眼放光:“虎哥儿,你说的哈!”

“我说的!我说的!”

张小公爷无奈的看着这臭小子,就像是在看着自己胡闹的弟弟:“好好用功!”

熊孩子听得这话顿时如小鸡啄米一般的点头,然后咬着笔头开始跟册子上的习题死磕。

张小公爷则是缓步走了出来,便见得帝国庠序教谕部的现任尚书方信之远远的对着他轻笑。

“走走吧!”

方信之现在看起来精神焕,似乎那年张小公爷在金陵见他的时候更年轻了好几岁。

“走走!”

张小公爷没有拒绝,笑着与方信之在桃林漫步。

妙安、足利鹤远远的跟在他们身后,张永则是在草庐里监督熊孩子答题。

“老夫这是无事不登三宝殿啊……”

方信之到底是个急性子,才走了没几步便叹气道。

“哦?!我家徵伯如今不是在您麾下做事么?!”

提到这事儿,方信之的脸就垮了:“徵伯现在备考呢,老夫也不好打搅他……”

张小公爷听得这话才恍然,本科很快就得开考了。

伯虎、衡父他们都在温书,徵伯最近没怎么出现大约也是在家里温书呢。

“老夫与你金陵初识亦是忘年交了,也就不拐弯抹角了……”

你这是臭不要脸,张小公爷很无奈。

这些老狐狸一个赛一个的奸诈,都知道自己就是个吃软不吃硬的。

拿啥名头之类的来压,那恐怕自己就得翻脸了。

方信之这老东西就是故意的,张小公爷愤愤不平。

“如今标点符号已在大明铺开,然经典注释却是一个大问题啊……”

这必然是的,本来注释经典这件事情从来都是各有看法。

要知道,一直以来一个统一的标点注解版本的经典是没有的。

四书五经几乎都是各家有各家的注解,甚至那些注解如果没有老师给你讲都不会明白。

少部分的符号注解,除非有一定的流传性。

否则的话,当注解符号的主人去世就没人知道这个符号啥意思了。

只能是连蒙带猜,这特么肿么弄嘛!

但注解经典这件事情实在是牵涉太大了,莫说是现在便是汉代的时候都有各家学派。

夫子号称是“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于是他身后这学派的分支那就更多了。

韩非子·显学》篇便载:“自孔子之死也,有子张之儒,有子思之儒,有颜氏之儒……”

直白的说,就是显学上出现的就八个学派。

每一派那对春秋》等经典的理解都不一样,为这个他们猪脑子能打出狗脑子来。

现在你说要注释经典,那要采用哪家的断句?!

甭管你用哪家的,其他家肯定得跳起来反对啊!

于是,方信之现在相当于是坐在了火山口上。还是被塞了zhà yào包的火山口上。

毕竟标点推广出去,而且还是官方推广后大家都觉着蛮好用的。

这自然而然的开始觉着,经典也是需要注释一下的。

怎么注释?!没人敢自己瞎注释啊,这个时候大家的目光就全落在庠序教谕部身上了。

方信之现在可谓是如坐针毡、如履薄冰啊!

尤其是内阁方面,已经暗示他好几次赶紧把这事儿办妥了。

毕竟还得确认好经典的注释,然后统一印刷下。

这同时又牵涉到了儒家各支派的影响力,谁特么不希望用自家的短句模式啊?!

借着官方的影响力推广,天下士子那瞬间全变成自己学派的门徒了。

其他学派哪儿还有资格跟自己竞争?!

“这还不简单么?!”

张小公爷对着方信之撇了撇嘴:“经筵场上他们不是辩我么?!”

“那为何他们自己不上一趟经筵场,好好的辩驳一通?!”

方信之听得这话不由得哆嗦了一下,卧槽!要这个法子好用我特么早用了啊!

这件事情牵涉的多深、多广啊,那些狗东西又全都是老鬼人精岂能轻易上套?!

“现下不是科举么?!便请陛下下旨,放榜后召开经典议定经筵专场。”

“此场遴选儒学博士十五人,专职经典断句呈交内阁及陛下御准转庠序教谕部刊为范本!”

张小公爷笑眯眯的望着方信之,轻声道:“正好新科进士们全部入场观摩!”

“给他们时间来、给他们机会来,若是到时候不来……”14

第五百五十六章 随手筹谋风云起,天下大儒聚京师

不来,过了这村儿可就没这店了。

到时候一番经筵场上走下来,各家遴选出来的人可就得做主了。

没有意外的话,他们定下的短句模式将会成为整个帝国官方认可的范本。

那还有其他家什么事儿么?!

现在距离春闱还有近一个月的时间,春闱后近一个月才会放榜。

也就是说,现在圣旨下达后他们有两个月的时间往京师赶、来准备。

“道理不讲不清,真理不辨不明!”

张小公爷笑吟吟的对着方志方信之轻声道“且让他们辩上一番,拿出章程来咱们就好定论了。”

方信之这一拍大腿,是这个理儿啊!

让他们撕逼去,撕出个结果来咱直接用上就是了呗!

他们反正撕来撕去,老夫根本就不必出头啊!

内阁和陛下居中做个裁判,他们哪方不得讨好着咧?!

“新科进士、各部官员亦需参与评议、不记名票选,经筵辩讲决出十五人评断会专事经典断句。”

张小公爷笑眯眯的再次抛出一枚炸弹,方信之顿时咧嘴笑开了。

对!些许腐儒经常诟病吾等国朝之臣,是醉心仕途不精学问。

这回咱们手上可都有票权,老夫倒要看看他们还装不装犊子了!

方信之有了方向后顿时越琢磨越有味道,赶紧跟张小公爷告辞拔腿就往皇宫里跑。

张小公爷亦是笑眯眯的目送他离去,然后回去琢磨一会儿该怎么吊打熊孩子。

伯虎他们几个前几天可都说了,这特么狗崽子趁着自己没在家几乎都要闹翻天了。

这属于“三天不打,上房揭瓦”啊!必须揍一顿!……

弘治皇帝的御书房里,除了可怜外派还在漠北喝风的李东阳之外谢迁、刘健都到场了。

马文升这个即将要滚蛋到元老院的老家伙,这次也破天荒的被找来。

方信之很快的把自己从张小公爷那里得来的主意,再加上自己的一些想法和盘托出。

时间紧迫啊,眼瞅这春闱就要开始了。

这件事情越早开始越好,毕竟筹备还需要时间的。

再说了,这天下举子几乎全数都在京师。

还有比这个时候,更好进行这类经筵的吗?!

天下士子们虽然不能入场观摩,但这么多的儒学大师前来京师。

他们肯定也要讲学,大明现今可不是后世资讯大爆炸的时代。

这个时候大家很多就看看朝廷的邸报,了解外面的世界。

当然,现在多了《帝国时报》、《帝国旬刊》、《粤北时报》……等等。

但总的来说消息还是相对闭塞的,能够一下子聚集这么多大儒前来讲学可堪为国朝盛事了!

弘治皇帝听完也很激动,那些士子们学到的越多可就不意味着人才越多么?!

帝国扫荡了好几波朝堂之后,现在各部的缺额不断增加。

很多部门的工作不断放缓,这同时还导致的是帝国本来可以趁粤北、黔州空虚之际加大掌控力度。

然而就是因为极度缺乏人手,于是现在对黔州的掌控力度都没有让弘治皇帝满意。

两位大学士和马文升那都不是白给的,方信之刚把方案提出来他们就琢磨开了。

很快的形成了一个初步的议案

第一、经筵的形式首先是各自寻题讲述,其次便是双方相互出一题让对方陈述并行辩驳。

首节上一节377/77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