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八年 第80节

刘致远忽然唤着汪卫的表字道:“佑之,招募城内民壮一事如何了?”

汪卫一愣,共事两年多,刘致远头一回叫他的字。他赶紧拱手道:“大人,下官受命之后,立即派遣衙役四处张贴官府通告。并让州衙内的各房书吏几人一组,走街串巷广而告之,宣扬人人都有保土守家之责,向众百姓言明流贼以往之暴行,号召大家一起参与守城之事。城内士绅百姓尽皆踊跃报名,现已征募民壮两千余人,皆是十八岁以上,五十岁以下的青壮!”

刘致远赞道:“佑之做的甚好!”

接着他话锋一转,语气坚定的道:“两千余民壮,加上寿州卫两千余人,共计五千人。这五千人分作三队,一二队各两千人,轮流戍守!第三队一千人用作预备,战时四处支援!李指挥使,你将寿州卫官军打散,以两百人为一小队,划分垛口,挑一可靠之人带队守御!”

李隆起身拱手接令。

刘致远接着道:“此次流贼聚于南门之外,其余三门未见敌踪,可见其轻视之意!至寿州已经四日,至今方才开始攻城,其中定有蹊跷!佑之,你再去联络城内士绅大户,凡家有武技高强者皆要上城参与守卫!李将军,你立刻遣亲信之人赶往凤阳,一是报信,二是给援军带路!预备队分为两队,每队五百人,你亲带一队随时支援!另一队由你军中选人率领!”

李隆施礼后转身出了箭楼前去安排。

汪卫道:“大人,这守城两队人马由谁指挥?莫不是我等几人?”

刘致远笑道:“第一队本官指挥,你带第二队!许大人带队巡查城内以及四门,严防内乱!”

许攸拱手道:“大人,守城危险,还是大人带队巡查,下官与汪大人带队守城为好!”

刘致远摆手笑道:“本官乃一州主官,岂是那趋利避害之徒!不必多言,两位只要记住,城破之日便是你我殉国之时便可!万万不可落于贼手,更不可做出留千古骂名之事!”说到最后一句,刘致远语气陡然严厉起来。

汪卫和许攸起身神情郑重的拱手,汪卫慨然道:“汪某世受皇恩,绝不会行苟且之事!”

许攸肃然道:“下官生不能显世,惟愿死后留名!”

刘致远起身还礼,望着共事数年两位同僚,心中感慨万千:平日几人之间并不团结,争权夺利之事没少发生。但现在到了生死关头,回首往事,昔日种种的龌龊是如此的可笑。

流贼大营里,高迎祥正在听弟弟高迎恩禀报今日观阵之事。高迎恩将张献忠部今日攻城一事详加叙说一番,然后接着道:“大哥,这姓张的今日装模作样演戏给咱看,莫不是和城内有了勾连?咱们可要好生提防着点,莫着了这贼种的道!”

高迎祥摇头道:“他黄虎杀人如麻,去年更是挖了朱家的祖坟,就算他愿降,京城里的皇帝也不会放过他!怪了,这贼种手下有数千能打的兵卒,只要不计伤亡攻城,两日拿下不是难事,为啥非得如此做派呢?”

一旁的八爪龙出声道:“俺看那,这黄虎是怕打破寿州后,俺们和他抢钱抢女人,这才磨磨蹭蹭不出力!闯王,要不你把黄虎调开,俺带队去打,保证一天拿下!”

另一匪首高总管开口道:“俺觉得不是这么个事,黄虎精着咧,俺们得小心他!闯王,俺看那,调两千马队看住他,要不他可真弄出幺蛾子来!”

高迎祥想了想后吩咐道:“老高说的有理!不管咋样,先看住他再说!迎恩,你带两千马队往他那边动动,只要有啥不对,马上冲营!寻着黄虎把他的首级砍下来!”

大头目贺双全开口道:“闯王,现在后面还有两千多辽东蛮子咧!要是咱们起了内讧,怕不是叫官军捡了便宜去!俺看还是先莫急着动他,还是打发人去催他,跟他说清楚,明日再打不下来就让他移营,俺们自己打!日后抽空做了他!”

高迎祥本就不是多谋善断之人,听到贺双全的话也觉得很有道理,他点了点头道:“迎恩你先别带马队过去,你再跑一趟献营,就照刚才双全的话说给他听!奶奶的!本想着趁着机会叫黄虎折损一些人手,没想到这个贼种心眼这么多!打下寿州后,定不能叫他再活着!”

高迎恩再次来到献营时,张献忠正在在营帐中与几个亲信商议对策,老远就从四亮大敞的帐门看到了骑马而来的高迎恩。

亲兵通禀过后,高迎恩大步而入,张献忠坐着纹丝未动,其余几人也是斜眼打量高迎恩,对高迎祥这个亲弟弟没有显出丝毫的敬意。

高迎恩心中恼怒张献忠的无礼,暗道:“这不是当初刨了朱家祖坟后投靠俺大哥的时候了,那时候见到俺不笑不说话,一口一个老弟叫着,现在本钱厚了就开始翻脸!你个贼种要是落在俺手里,俺非一刀一刀剐了你不可!”

他略一拱手笑道:“八大王见礼了!俺大哥遣俺来知会八大王:明日不能破城,俺们闯王部亲自打!到时请八大王移营观战!”

张献忠嘴角抽了抽,挤出一丝笑容道:“闯王这激将法俺老张受了!回去告诉闯王,明日定叫他如意!”

高迎恩没有多言,拱手后转身大步出帐上马,带着亲兵扬长而去。

张献忠手下大将石塌天冲着高迎恩的背影啐了一口:“驴日的!来俺营里耍你娘的威风!得空俺一刀劈了他!”

另一个亲信鞋底光出言道:“八大王,接下来咋办?看来高闯子准备翻脸,再拖下去怕是不成了!高闯子人多势众,明日俺们再不破城就得移营了,他要破了寿州,俺们跟后头吃土吃泥就坏了!”

一丈青接道:“不行明日俺们直接破了城,打开南门放精卒进去抢,之后关上城门堵死,抢完了直接出北门走!西北面沟深林密,他马队跑不起来!等高闯子发现不对,集齐人手,还要费时打开城门,再从北门出来追俺们,俺们早跑远了了!”

张献忠身后的孙可望冷笑道:“几千老卒能带走多少粮草?俺们大多是步卒,能跑得过闯营的马队?真要如此,高闯定会下死力与俺们火拼,”

张献忠烦躁的摆了摆手,吩咐道:“恁几个回营等俺将令!可望你们几个留下,俺有事吩咐!”

石塌天几人起身告辞回营,孙可望、李定国等人留了下来。

孙可望开口道:“义父,现时还不能和高闯翻脸,实在不行只能暂且隐忍,有官军在后坠着,他也不敢公然火拼,义父只要别再去闯营,高闯也没法子!”

李定国道:“大哥说的对,明日俺们就打破寿州,抢完之后寻机脱离高闯奔湖广!现下高闯已被朝廷官军盯上,再与他合营十分危险!”

刘文秀也道:“义父你先带着大部分老卒连夜往北,之后再折返往西。给俺们留下一千老卒就行!俺们打下寿州抢完再去寻你!”

艾能奇使劲点头表示赞同,孙可望、李定国也出声附和。

张献忠感到异常欣慰,关键时刻还是自家人值得信赖。刘文秀说的没错,他已无必要在这里等着高迎祥翻脸了,不如连夜离开险地。他相信几位义子的本事,小小的寿州还不在话下。

他开口道:“可望、定国你们去准备一下,叫石塌天几个点选老卒,咱们连夜走!文秀、能奇你们明日攻城,能多抢就多抢,俺们几万人能带走多少带走多少,高闯子顾着名声,还不会对军卒下手!就这么定了!”

第九十九章 抵达

接到陈奇瑜的命令后,黄得功下令大军就地歇息等候,即刻遣人进城,找到怀远知县等主官,言明情况后,怀远知县李清随即差遣一名信差前来给大军带路。

这名三旬左右,名叫王二的信差,经常往来于凤阳府下辖各州县之间,对道路熟稔无比。虽然听到给大军带路前往寿州剿贼后胆战心惊,但在知县大人给了十两银子的赏钱,并许诺将来他的儿子长大,可以接他的差事之后,这才不情不愿的答应下来。临行时王二回了趟家,将银子交给妻子,叮嘱妻子好生孝敬爹娘,将两个儿子抚养成人,之后便随着黄得功的亲兵来到军营。

在王二的指引下,黄得功下令后队改前军,五十骑分作数队为探马,往来探查敌情。辎重营民夫避到路边给大军让路,之后尾随前行。因为前往凤阳的道路已经探查过,安全无比,所以黄得功亲自带着剩余马队作为前锋,行在大军最前,以便及时得知前方情况。

怀远至寿州距离并不是很远,经过两天的行军后,就在张献忠准备连夜带人流窜时,黄得功率领先锋已到达离寿州五里的一个村落,大队步卒落后十里正在赶来。

此时天色已至傍晚时分,寿州高大的城墙已隐约可见,约莫不到半个时辰后天色就将彻底黑下来。黄得功下令将村口四面围堵住,以免有人出走泄露军情。探马回报方圆十里并无敌踪,寿州城还未被攻破,城门紧闭,城头时能看见有军卒巡视后,黄得功这才松了一口气,来的还算及时,有城墙护卫,手下这群从未上过战阵的新兵也能增添不少胆气。

他遣了两名亲兵,手持自己的副将印信,以及五省总督卢象升的调兵指令,前去寿州城与官府联络,让其准备好饭食以及大军扎营之地,待到天黑之后打开城门,以供大军进城后歇息就食。新式的行军粮虽然比原先好了太多,但再好的东西一天两顿吃,还是有种看到想吐的感觉。

正亲自带队巡查城内的通判许攸,忽然接到守御北门的军卒报信,说是适才有数骑自城下来回奔驰,现下更有两骑叫门,号称是山东来的官军援兵。许攸闻听顿时一愣:从山东来的官军?刘大人不是说援军自凤阳来吗?凤阳来的官军应该走东门啊?哪来的山东援军呢?

许攸立即派人去南门禀告刘致远,自己带着十余名衙役差役匆匆往北门赶去,边走边想:不会是流贼假扮官军前来诈城吧?要真是那样的话,自己当然会亲自指挥守城军卒将流贼击退。想象着自己在城头威风凛凛,揭穿流贼诈城谎言,并将恼羞成怒的贼兵打的狼狈而逃的样子,许攸的心中顿时一片火热,不由得加快脚步,恨不得一步就跨到城头之上。

到了北城,许攸登上城头,趁着天色尚明,手把垛口向城下望去。

只见城下数十步外,两匹高大的健马上端坐着两名军卒。均是头戴斗笠型宽沿铁盔,盔顶有小团红色的簪缨,上身穿黑色对襟札甲,下身则是铁网裙和网靴,身背长弓,马鞍左边的袢袋中有插满羽箭的箭袋,腰悬马刀,右手袢袋中似有铁锤之类的重型兵刃。两名军卒俱是二十岁左右年纪,身体高大强壮,在一身装备的映衬下,一股杀气扑面而来。

许攸看到这身打扮,基本已经确认来者的确是官军无疑。

他不止一次远观过城下流贼的样貌,在张献忠两次攻城时,更是从箭楼的望孔细细观看过。

流贼不乏勇悍之徒,但很少有披挂如此齐整的贼兵,更别说精气神了,根本无法与城下二人相比。这两名据称是官军的信使,就一直这样控马矗立原地,只是眼睛不停的四下观瞧,显是平日养成了警醒的习惯,但自始至终两人并无出言交谈,只有精兵才是这等模样!

许攸俯身高声喊道:“城下两位壮士!本官寿州通判许攸!尔等可有主将引信呈上?”

首节上一节80/70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