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八年 第698节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内,参与此次远航的商行东家们组织了各种聚会,总结这次开辟商路中所见所闻所历,然后商讨下一步该当如何行事。

整个商队在这趟来回两万余里的航程中,于好望角附近海域遭遇风暴袭击,有四艘商船及货物倾覆,共计一百余人罹难,其中包括十几名各个商行的掌柜。

对于这些商行来说,这次损失不可谓不小,但与他们获取的惊人利润相比,其实也算不得什么。

以往各大商行在将货物组织起来卖给荷兰人商船之时,已经对所产生的利润相当满足,东家们对荷兰人采购各种货物时出价之高非常满意,但是这次欧洲之行却大大颠覆了所有人的传统认知。

原来荷兰人从大明手中赚取了如此多的银钱,大明各种商品卖到欧洲,价格竟然可以高达数倍甚至十几倍,这些可都是白花花的银币啊,没想到都叫这些红胡子赚走,自己只落了个小头。

虽说有商船倾覆后货物和人员的损失,但刨除这些沉入海底商品的成本、遇难人员的烧埋银、货物分销、消耗的时间等各种因素,东家们发现,自己拿到手的银币,比自己在大明这两年中赚的要足足多出两倍有余。

海贸的超额利润足以使所有大商贾们眼红耳热。

听闻同行们此次远航所得巨额利润后,诸多因为担心风险过大而没有组织货物和商船参与其中的巨商们一个个犹如利刃剜心般难受,几乎所有人都后悔没有搭上这条赚钱的大船。

在这场围绕着海贸短暂而热烈地讨论结束不久,金州和江南造船厂迎来了大批来自江南的巨商。

东家们或是派遣自己商行大掌柜,或是带着仆从亲自出马,甚至有部分大商人携带大额银票来到船厂,购买和预定大型商船。

一时之间,这两处船厂所在地大小酒楼客栈纷纷爆满,一些亲自出马的东家眼见得购买新船无望,于是直接将银票留给亲信后返回家乡,并一再嘱咐亲信们,一定要用尽一切办法,抢先购得商船,以备正在江南一带商贾们酝酿中的再次下西洋之事。

为了应对因为求购船只而人满为患的这一突发状况,这两座船厂的主事在急忙向有司报告这一消息的同时,也是紧急从驻地附近招募众多的青壮劳力,在扩大船厂规模和范围后,将新招募的青壮变成工人。

两座船厂的主事以及其他有些职权的中下层官吏突然之间成了抢手的香饽饽。

各家商行留在当地等着提走新船的掌柜们,利用各种手段和关系搭上这些主事者们,之后或是提着礼物登门拜访,或是请他们宴饮寻欢,力图通过这些方式打通关节,争取比别人早一天购走新船。

要知道造船可是极为耗时之事,并不是你今天交上定金,几天后就能把经过验收的新船开走的,这中间漫长的过程足以让人没了心气。

就比如金州造船厂,整个船厂现在共有四个大型船坞,其中有两座正在给大明海军建造新型战舰,大部分技术精湛的工匠都被抽调参与其中,如此一来,就只剩下两座船坞建造商船,并且工匠和小工人数也不算多,这样的话,商船的建造速度就大大减缓下来。

金州造船厂的主事倒也是精明能干,在还没接到上峰回应后,即刻动用还未上交的利润,从金州及周边地区招募了近千名劳力,从速开建三个船坞,以应对那些让他睡觉都笑醒的商船订单。

单单是崇祯二十四年六月,金州造船厂接获的商船订单多达十六艘,而江南造船厂因为地利优势,接到当地大商贾们的订单是金州两倍还多。

以这两个造船厂现有每年下水两到三艘商船的能力,这些订单那得数年之后才能完成,扩建规模已是势在必行。

工部和户部先后接到了两家船厂送达的紧急书,堂官们在简单商议后把消息送入内阁,孙传庭等人商议一番,将票拟附在地方呈报上送进司礼监。

内阁在票拟中建议,鉴于目前来自于海上的威胁等同于无,所以两座造船厂可以适当收缩战舰的建造速度和数量,在支持船厂扩大规模的同时,把木材等相关造船物资以及人员的配置等,向建造商船方面大力倾斜,以满足呈现爆发式增长的商船需求。

朱由检经过审慎考虑后同意了内阁所提建议。

除了增加太仓收入之外,他对大明海军的发展蓝图有了新的打算。

此前制订的新一代战舰建造计划也会有根本性的变化。

因为根据最新消息,他最为期待的蒸汽机项目已经取得了重大进展,一台能够运转的机器雏形正在制造之中,

虽然这个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象征性产物现在只是最原始的形态,但朱由检有理由相信,随着各种条件的日益完善,再有十几二十年,以蒸汽机为动力的大明战舰纵横与各大洋之间,或许不再是一个梦想。

果真如此的话,那在建的新型炮舰就成为了鸡肋,毕竟风帆动力那赶得上战舰自身动力来的自如。

蒸汽机即将建成的消息是方以智昨天特意进宫面圣禀告的,朱由检大为兴奋的同时,也提醒方以智嘱咐相关人等不得泄露一丝一毫的秘密。

在方以智离开后,朱由检立即下旨,让锦衣卫派遣精干力量,对皇家理工学院周边地带进行严密巡查和保护。

第八百八十三章 首辅之子

崇祯二十五年三月,成都府双流县润和乡花沟村东南方一处缓坡最高处,知县孙克敌一手叉腰,一手指点着远处和四周,正在对身边围着的数人交代着什么。

三月正是南方春雨连绵的季节,天空正飘着毛毛细雨,放眼望去,田间地头都笼罩在一片雨雾之中,漫山遍野的嫩绿色中,一团团正在盛开的各种花朵夹杂其间,田地里有穿着蓑笠的农夫正在驱赶着耕牛劳作,整个场景如同一副清雅的画卷一般,令人不禁深深陶醉其中。

“俞明,接下来这段时日怕是要辛苦你了!若是县衙公事不多时,我也会寻空来此帮衬与你!

这个时节正是育苗移植关键时期,为防乡民懈怠,须得有县衙长官常驻于此,一是方便管束监视,二也能做好组织巡查!

等你留驻三十日后,本官会安排赵县丞前来替代与你!

此事事关我双流县今后百年发展大计,也干系到治下百姓之收入,我等身为朝廷命官,一定要将其当做头等公务待之,切不可轻忽!”

孙克敌转头目视一位比他还要年轻的官员,神色郑重的说道。

为了行走方便,他将所穿的青色官服一角掖在腰带上,一双皂色薄底快靴沾满泥泞,白色衬裤也是溅了不少泥点。

崇祯二十年,已经二十六岁的孙克敌以从六品的高阶,被吏部分派到成都府双流县担任知县,到现在正好四年整。

孙克敌中试后在户部观政不到一年,正赶上朝廷发起的大规模移民计划的关键期,官吏及人大量缺失,在征得时任内阁次辅的父亲孙传庭同意后,孙克敌毅然投身到了这项宏大计划之中。

没想到这一干就是五年。

在这五年中,孙克敌与在原国子监中结识的几位好友一道,扑下身子放低身段,深入最基层百姓当中,认认真真做好手头每一项政务,力争使每一名有接触的百姓能够平安到达异地,并为后续繁琐的安置出力献策,在民间和官场中积累了深厚的人望,赢得了大多数人的好评。

按理说五年辛劳和突出的政绩,在移民计划大致完成时,应当被授予更高的官职和更好的去处,但谁也没想到,孙克敌的授官第一站却被放到了成都府,并且只是担任知县一职。

这让他的一众好友都为他深感不平,并且普遍认为是皇帝对首辅有所不满,刻意打压其子以警示孙传庭之故,要不然为何前首辅之子温侃被拔擢到从四品高位,而现首辅公子却只授了个知县呢?

知道内幕的孙克敌对此却是坦然置之,接到任命后当即收拾停当,与同被授予双流主簿一职的好友郑源道一起赴任双流。

孙克敌之所以于授官一事没有怨言,是因为他接到了父亲的亲笔书信。

孙传庭在信中对他五年来的作为表示满意,但同时明确告诉孙克敌,吏部授官时本打算给他一个更高职位,并且所任之地也是江南繁华之处,可最后却被孙传庭挡住了。

孙传庭在信中坦言,身为内阁辅臣之子,他一举一动都是众人瞩目,如果单单因在移民事务里取得一些政绩便贸然拔擢太过,那对他将来的仕途并不是一件好事。

温侃虽然得授四品高官,那是因为他年龄更大,授官更早,资历更深,并且所取得政绩也是实打实的,这是孙克敌无法相比的,

而只有让孙克敌外放为某地主官,并且在任上取得骄人的政绩,那将来再行拔擢,其他人再有意见也是无话可说。

总而言之,孙传庭希望儿子把全副身心投入到政务当中,为将来更远大的前程打下坚实基础。

作为孙家长子,孙克敌维系家族荣耀的担子可是不轻。

数年来,孙传庭的两名妾室先后为他生下三子两女,孙克敌的妻子也为他育有一子一女,原先子嗣不旺的孙家骤然间变得人丁兴旺起来,照此势头发展下去,再过数十年,孙传庭这一枝就会变成一个大家族。

人口繁盛对于一个家族来说当然是大好事,因为这不仅仅是传宗接代的问题,更意味着其中或许会有更多人才涌现,只有人才多了,家族的荣华富贵才会在最大程度上得以延续。

首节上一节698/70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