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八年 第646节

年底盘账的时候,朱媺娖也是兴奋无比。

因为单单是崇祯二十年五月到十月,她名下设在京城里的门店,通过售卖牛奶系列制品,便给她带来了一千多两银币的收入,再加上一年牛奶的利润,加起来足有三千多两的纯收入,这可都是朱媺娖凭自己本事挣来的钱财,

过年放假前,很有她爹风范的朱媺娖小手一挥,给场里每名雇工、店里每名掌柜伙计发了十枚、妞妞五十枚银币的年终奖,另外还有米面油盐肉布匹等其他福利,并且安排奶牛场送货的四轮马车,把分发的福利挨家挨户送到家中。

当雇工们诚心诚意跪下谢恩时,朱媺娖的心里也是感到无比的惬意和舒心,另外就是心里的感动。

平时她只要没事就往奶牛场跑,亲眼目睹了雇工们的勤劳和辛苦,自己只不过将他们该得的发下去,就收获了他们衷心的爱戴和感激。

怪不得自己的父亲常说,慈善是人性的光辉,赠与者的心理满足感是一种极度的快乐,并且是做了一次后便停不下来的行为。

崇祯二十一年初春,朱媺娖征询父亲的意见后,决定扩大“圣源乳业”的规模,她再次投资购买了两百头未成年奶牛,并且委托“四海远洋”从欧洲购买奶牛,以便尝试与大明本土奶牛杂交,以提高奶牛的产奶量和抗病能力。

当然了,这都是朱由检给出的主意。

朱由检虽说对这个并不内行,但他却知道后世欧洲的奶业十分发达,乳制品在华夏最受欢迎,是一门利润很高的产业,从这点应该看出,欧洲的奶牛品种应该不错,要是能杂交育种,新品种的奶牛或许会带来惊喜。

虽说“圣源乳业”只是朱媺娖名下产业中的一项,但相比其他诸如酒楼、店铺之类的资产,她还是最喜欢这种奶牛场能够产生愉悦感和成就感的事物,这或许是出于人类对大自然的天然亲近感的原因吧,那种收获感和热闹的场面、雇工们发自内心欢快的笑容,都让朱媺娖既感安心又觉愉悦。

奶牛场规模扩大后,雇工人数又增加了二十人,每当月底亲自给雇工们开支时,看到他们脸上由衷地笑容,朱媺娖也是开心不已。

她在跟朱由检闲聊时夸下海口,要把“圣源乳业”做成天下最大的奶制品牌子,养活更多的百姓,替自己父亲减轻一点负担,朱由检听罢也是倍感欣慰。

崇祯二十一年十一月,大明海军编队在战事结束并得到充分修整后顺利返回了大明。

第八百零四章 太子大婚、万民同贺

经过了传统的纳采纳吉纳征请期等几道程序后,崇祯二十一年十二月初六日巳时,天气晴好,大明皇太子朱慈烺的婚礼仪式顺利举行。朱慈烺身着衮冕九章,冕九旒,旒九玉,金簪导,红组缨,两玉瑱。圭长九寸五分,在给朱由检、周后行了三拜九叩的大礼后,乘坐装饰豪华的特质四轮马车,出宫后由正阳门出发,前往西城王家的新宅,亲迎太子妃王芝兰。

普通人家成亲娶妻还要竭力向外人展示自家实力呢,何况皇太子的婚礼,那可说啥也不能寒酸了。

服章之美,谓之华;礼义之大,谓之夏。

为了在前来贺喜的一众藩属国贵宾们面前彰显泱泱皇明的气度和风范,朱由检特地自內帑拨出两百万银币以供婚礼所用。

自正阳门至西城王家,共计十里路程的大街两侧,由着装一新的锦衣亲军肃立警戒,亲军每隔十步便有一人夸刀直立,以防沿途有不测发生。

京城所有主干道都是大块的青石铺就,平时都有专人打扫,而在太子大婚前几天,顺天府及辖下大兴、宛平两县,上至主官、下到普通衙差全员出动,再次对迎亲队伍必经路段进行了清扫。

也就因为是冬天的关系,所以才没用清水冲刷,不过就算如此,现在路面上可以说是比很多人的家里还干净。

迎亲队伍由五百名大汉将军组成的仪仗打头,礼部尚书衔的方以智骑白马,率领礼部、鸿胪寺、光禄寺及其他有司官吏跟随在后,然后是朱慈烺的车驾,再后面就是抬着各种彩礼的上千名太监宫人了。

太监宫人或抬或挑,每一个装着彩礼的箱子、担子都扎着大红绸缎,箱子或担子都是敞开着,以供来宾和路人观赏。

彩礼种类之繁多,令人眼花缭乱,大部分彩礼别说普通人,就算是豪门大户也不见得叫得上名字来。

这其中既有绸缎布帛、棉花茶叶等日常之物,也有嵌东珠珊瑚金项圈、衔珍珠的大小金簪、耳坠、金镯等饰物,更有金领约和做各式袄褂被褥的貂皮、獭皮、狐皮等貂裘,还有饭房、茶房、清茶房所用银盘银碗银壶银碟等若干。

此外还有朱由检和周后赐给王方夫妻二人的礼物,有狐皮朝服一件,薰貂帽一顶,金带环、手巾、荷包耳挖筒等配饰一份,备鞍马一匹;赐予王兰芝母亲衔珍珠的金耳饰三对,狐皮袍一件,獭皮六张,雕玲珑鞍马一匹。

除了上述的这些物品外,朱由检还赐下三十万银币的彩金,单单这些彩金便装了两百多箱,分别由两名身强力壮的太监抬着前行。

由于早就知道皇太子大婚的吉日,初六这天天色刚刚放亮,京城里无数人便涌到事先打听好的迎亲队伍经过的大街两侧,抢先站好位置,冒着严寒翘首以盼,几乎所有人的脸上都流露出发自内心的笑容,相熟之人彼此之间大声谈笑着,都在祝福这场多年未见过的盛大婚礼。

除了站在大街两旁等待的人群外,很多身份高贵之人则是早就将沿途的酒楼茶庄的二层预定了下来,然后在初六辰时刚过,这些大户人家的家眷便穿的严严实实,感到预定的地方,或是让仆从点起暖炉,或是捧着手炉,一边议论着,一边居高临下,从敞开的窗户往街面上打望着。

如果说每个朝代和时代都有既得利益群体的话,那现在的大明,现在的京师,不管是官绅大户还是底层庶民,绝大部分人都是既得利益者,每个人都能明显地感觉到,自己和家人的生活发生巨大的变化,好的变化,而且这种改变正在以不可阻挡的的势头,向着更好的方向坚定前行着。

而这一切,都是现在的皇帝给大家带来的,爱屋及乌的缘故,连带着大家对天家的所有人都有着发自内心的的爱戴,都希望这样的天家能够好事连连。

长长的迎亲队伍仿佛没有尽头一样,各色彩礼让围观者目不暇接,每当朱慈烺乘坐的马车经过,围观者随即点燃鞭炮,一时之间,鞭炮声不绝于耳,弥漫的烟气里,无数人都是冲着朱慈烺的马车躬身行礼,然后便是拍掌叫好。

“恭喜太子千岁!”

“贺喜太子大婚!”

“天家福寿延年!”

之类的叫喊声不绝于耳,朱慈烺不顾陪同的太监劝阻,打开车窗向观礼的人群频频挥手致意,这一幕更是让所有人为止动容,很多人欢呼雀跃着,向马车里的太子扬手喊叫着,渐渐地,呼喊声连成一片,压过了爆响的鞭炮声,内容也变得一致起来。

“皇明千秋万载!”

此刻,几乎所有人都在纵情的呼喊着,两侧楼上观礼的大户人家的家眷,也是把早就准备好的包着银币、铜钱、碎银的贺喜钱投向迎亲队伍,幸好人群的热情被点燃后,注意力都明显涣散,也幸亏有大批锦衣亲军护卫着,要不然这种举动很可能引发大规模的哄抢踩踏事件,所以,有时候好心真的会办成坏事的。

就在这一路喧嚣叫嚷声中,迎亲队伍来到了王家新宅大门前,五百仪仗队前出列队,王方夫妇及王兰芝的弟弟,分别身着朝服和命服在敞开的大门外恭迎。

方以智翻身下马,一旁的礼部官员将圣旨奉上,方以智手捧圣旨缓步来至王家人面前,将圣旨展开后朗声诵读,无非是王家有女,贤良淑德之类的吉祥话,最后结尾则是“夙夜恪勤,毋或违命”,王方夫妇则回“尔父有训,往承惟钦”。

作为祖祖辈辈的小门小户之人家,王方夫妇做梦也没想到,那个从小就跟自家女儿一起长大的男童,居然是太子,而自家儿子曾蒙皇帝救过命。在一切真相大白的时候,夫妇二人愣是连续数天彻夜不眠,两人犹如魔怔了一般,口中念念叨叨也不知在说些什么,直到礼部官员前来教导他们礼仪,二人这才恢复了神智。

直到搬入了豪宅,身边仆从成群,王方夫妇仍旧是觉得一切恍如梦中。

如果这真的是一场大梦,那他们宁愿沉醉其中,不愿醒来。

在王方一家人往宫城方向叩拜后,女官宫人抬着红绸围就的八抬彩轿进入内宅中堂前,服侍的女官宫人去往阁中,请出一身吉服的太子妃,然后搀扶其上轿,待轿子抬出王家宅院后,仪仗引导在前,朱慈烺乘坐的马车在后,太子妃彩轿紧跟,按照不走回头路的习俗绕路回返。

第八百零五章 来大明见世面的藩属国贵宾

俗话说,春宵苦“短”,此短还是彼短,各位自己细品就好。

在大婚后的第二天早上辰时,朱慈烺夫妇分别穿戴朝服和命服,依次到懿安皇后、朱由检、周后面前行礼问安,太子三跪九叩,太子妃三跪三叩,从今日起,王芝兰便正式成为了天家的一员。

随后,关于这场盛世大典上的一些趣事,也成为了京城百姓之间津津乐道的话题,而这些趣事都是发生在海外藩属国观礼嘉宾的身上。

比如某位参加宴会的朝官,亲眼看到酒酣耳热之际,某藩属国的嘉宾偷偷将桌上的盘子装进怀里的啦,某观礼嘉宾因为见世面少,误将侍女端来的饭后漱口水当做饮用水一口喝干的啦,某国王子看中一位侍女,想娶为正妻等等诸如此类的事情,都被朝官们当做趣闻讲给了家人,没过几天,这些事就传的满城皆知,百姓们在谈笑的同时,都对自己身为大明人而倍感骄傲。

要知道这些藩属国嘉宾可都是本国的上层人物,在本国里也是呼风唤雨的存在,没想到竟然连大明的一个七品芝麻官的见识都不如。

蛮夷之地就是出蛮夷啊,这天下,唯有我皇明之人才配称华夏,看来大明教化天下的职责还是任重道远啊。

京城的百姓哪里知道,这些前来观礼诸如真腊、暹罗、占城、渤泥等等小国的王子,或者是高官贵族,在初临北京时,小小地心灵便被大大的震撼了一把。

在他们本国的国土上,何时见过北京这种宏大洁净的大城?何时见过如此精美绝伦的建筑?何时吃过品种如此繁多的美食?何时目睹过如此多相貌气质身材都属完美的妇人宫女?

大明京城的一切人和物,都让这群藩属国贵宾既感惊奇又觉自卑,原本在本国时,他们都自以为自己平时所享用的物质已经是天下最好的了,但是今天才知道,用井底之蛙来形容自己,可以说分毫不差。

首节上一节646/70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