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八年 第457节

“今日乃是新内阁成立后诸卿首次齐聚一堂,新人新气象,旧事已已,今后大明能否呈现一番崭新气象,皆看诸卿如何施政治国了。

望诸卿于国事民情之上大胆建言献策,凡是利国利民之策,皆可谋之施之,反之亦然!

朕并非昏庸之人,诸卿不必担心有长于谋国、短于谋身之祸,朕自问尚能明辨是非,只要利国利民之举,朕不会因其言行过分而罪人,还望诸卿谨记!”

诸臣再次起身口称遵旨,朱由检笑着摆手让大家坐下,随后继续开口道:“今日议事主题之首便是重农。

自朕登基之初至今,天气时现反常之兆。尤其是江北之境,数省连续干旱少雨,又或是旬日间连降暴雨,致使数千万顷田地所获甚微,致无数黎民五可食之口粮,如此极端之气象极为罕有,此亦为前数年流贼四起之所依仗也,而其中既有天灾所致,亦有人祸之为!

现今流贼既灭,各地官府大兴屯田安民、兴修水利之策,再加上行之有效移民之策,北境数千万之黎民终获喘息之机,但此等诸般策略只是开端,若要大明境内长治久安,重农之策须事事处处放于首要位置!

前番有松江府知华亭县知县李釜源进献《地图综要》数十册,朕览毕赞叹不觉,其于我大明各行省地理、水利、江防、海防等诸事记述之详,令人叹为观止,其著作者吴学俨、朱绍本、朱国干、朱国达等人学识之渊博亦是让人激赏不已,而其中有一语最是令朕赞赏。

楚故泽国,耕稔甚饶,一岁再获柴桑,吴越多仰给焉,谚曰‘湖广熟,天下足。

诸卿皆知,此言绝非虚妄,湖广自世宗起便渐为我大明重要粮食产地,因其所产米粮繁盛,故江南之地现今亦多食其粮,而以自身之良田改植桑木,以求获取更多银钱。”

在朱由检原先的认知当中,原本以为湖广熟、天下足这句民谚是在清代才流传开的,在接到李釜源进献的《地图综要》后这才知道,这句后世广为人知的谚语竟然出现在了自己所在的时期。

不过这句民谚出现在这本书册中,更多的带有希望引起皇帝和朝廷重视的因素在里面,因为湖广虽然丰产,但尚未得到大规模的彻底开发,还有大批的荒田被遮盖在杂草水泽之中,若想使其变成良田,除了动用国家之力外,任何个人在这方面的努力,效果都是微乎其微的。

作为后世中国的粮食主产区,处于长江中游的江汉平原素有鱼米之乡的美誉,粮食产量仅次于东北的松嫩平原,而以现有落后的农业技术和方式来看,全面开发江汉平原是最为现实的策略。

毫不夸张的说,只要用数年甚至十年的时间,把江汉平原彻底开发出来,单单此处的粮食产量便足可解决全大明大部分百姓的吃饭问题。

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湖广地区水网发达,更兼临近长江,粮食收获后可以通过水上转运,运输条件极为便利,这在交通设施十分落后的当时是极为关键的。

若是山东移民到位后再将松嫩平原这片最肥沃的土地开发起来,那困扰朱由检的粮食问题将会得到彻底解决。

有鉴于此,朱由检决定,动用巨量人力物力投入到湖广地区,全力开发这个大粮仓。

“《尚书》有云:嘉言罔攸伏,野无遗贤,万邦咸宁。”

朕以为,此番李釜源进献之图册,其著作者吴学俨等四人皆具经世之才,若任其悠悠林下、终老乡野,实朝廷之失也,故而朕决意,吴学俨等四名博学识、才堪以用,即日起入司农寺任职,其官职由温卿会同吏部及司农寺左右少卿议定!”

吴学俨等人现在都居住在松江府一带,家境条件优渥,但功名上却没有什么进展,几个人还都是生员身份,随着年纪渐长,也绝了仕途上有所收获的心思。

为了完成这本《地图综要》,四人整整花费了十年的时间,足迹踏遍大明十三个布政使司,这期间的收获也是巨大的,这种务实的作风和态度正是大明所急需,也是朱由检最为欣赏的。

司农寺是个筐,只要是人才就往里装。

由于现在司农寺新建不久,对于各种实干型农业人才的需求量非常大,加上寺里的官员并未调任地方大员,没有威胁到其他正宗进士们的官职和地位,所以皇帝的这些举动并没有引发舆论上的反弹。

在大多数官员眼中,司农寺就是个干苦活累活的衙门,就算你混个六品、五品官职,但付出却是极其巨大的,皇帝就算不断往里塞人又如何?论起职权和享受,哪比得上一府大员来的舒坦。

他们不知道的是,朱由检早就有了计划,等到司农寺上下接连做出拿得出手的政绩后,外放地方大员、主抓地方建设就是水到渠成的事,到时候若有人提出异议,朱由检会毫不客气地把他调到司农寺中来。

“为更加有利于湖广之开发,早日将其变成天下粮仓,朕决意将湖广布政使司分拆,以洞庭湖为界,洞庭湖以北为湖北行省,治所武昌府;以南为湖南行省,治所长沙府。以李釜源巡抚湖北,以方孔炤巡抚湖南,两省下辖各府州县同样以洞庭湖为界划分。

两省巡抚衙门新增官吏由吏部考察后予以拔擢任命,周卿切记一点,须着重选拔于农事上熟稔之人为官,出身不限!”

第五百六十二章 巨大而复杂的移民工程

朱由检既然计划全力开发江汉平原,那分拆湖广就成了必然之举。

下辖十六个大府的湖广承宣布政使司规模太过于庞大,辖区人口却是太过于稀疏,不利于朝廷政令得以顺畅的执行。分拆之后,两个巡抚衙门所辖的区域更小,也更有利于政策被完整的贯彻下去。

在人口爆炸的后世,现湖广行省下辖的每个大府都是人口数百万的地市,加上配套的各种现代化基础设施,对土地的利用率也是达到了极致。

但现在的湖广地区各种情况与后世有着天壤之别,不仅是道路交通、农业科技等各种基建十分落后,就连经济发展最基本的因素-----人口,也不及后世的十分之一。

对于明末到底多少有多少人口,后世也是众说纷纭,有说两亿的,有说一亿五千万的,有说一亿的,有说不到一亿的。

这些推测都有各自的理由,但都有一个共同的缺陷:缺少详细确凿的官方数据,并且缺的是动态的官方统计。

已经持续了十几年的小冰河期各种极端天气下,人口的动态增长和减少每天都在不断变化中,在这个信息统计传递极其缓慢和不透明、官方效率极为低下、各种隐匿户口众多的时代,想要统计详尽的人口是不可能做到的。

在大明,储存和统计全国丁口数量和赋役的黄册被太祖放在了南京玄武湖中的梁州上,朱棣登基后虽然迁都北京,但黄册却依然留在了南京。

鉴于黄册的重要性,当初太祖朱元璋在派人探查过无数次后,最终决定把黄册库放在了玄武湖。

黄册作为国家之根本和命脉,收储保管时首先要绝对保证其安全。

那时的玄武湖水面浩渺,湖中的几个洲与世隔绝,“周遭四十里,中突数洲,断岸千尺”,安全防卫较有保障,实乃天造地设的建库之地。

虽然自然地形得天独厚,但朝廷对后湖的安全防卫一点也没有放松。

当时的玄武湖被划为禁地,“人不得窥伺矣”,更不许随便进入。

沿湖军民“不许偷引水利”,湖边土地不许耕种,湖内鱼蟹、菱茨薪草不许采取。

若有违反,究问如律。

真可谓“湖曰禁湖,地曰禁地,例必曰禁例,而船必曰禁船。”

曾经有一位叫朱璠的户部官员写道:“王者从来重所天,六朝无计置民编。后湖藏册高千古,永保皇图亿万年。”

这首诗由衷地表达了对黄册受到很好保护的自豪。

玄武湖在严密的防守隔离下,人们“游趾不得一错其间,但有延颈送目而已”

曾有诗人感慨:“瀛洲咫尺与去齐,岛屿凌空望欲迷。为贮版图人罕到,只余楼阁夕阳低”。自从黄册库建成后长达近两百年的时间里,玄武湖几乎从当地居民的生活中消失。

虽然防守森严,管理严格,但黄册库中的册籍并没有得到如人们想象的那样完善保护,虫蛀、潮湿、造假等都对其造成了很大的破坏。

如正德十五年时发现,正德七年编造的江西布政使黄册已大半被蛀坏,其中,“有一县全蛀者,有一县十蛀八九者。纸张如粉,灰末成堆,都图丁产,字字不全,难以辨认。但经一揭,纷纷而碎”。

库房的境况也很糟糕,嘉靖时,多数库房都已超过使用年限。万历时更是“梁柱朽烂,砖瓦倾圮,阴雨淋漓,册籍难收”。

朱由检在得知这一情况后,特意下旨加强了对黄册库的保护和抢救,但对于已经损毁的众多册页却也是无能为力,上面所记载的许多地方官府统计的各项数据也随之烟消云散,这也导致了大明具体人口数量统计也需要重新来过。

除了这个因素外,连年的征战、瘟疫、疾病、饥饿、新生儿夭折等等诸多天灾人祸下,人口的变量极大,详细数据的归纳变得非常困难。

朱由检计划在三年后展开全国性的人口普查,统计全国人口的同时重建黄册,以便对后续的经济发展提供一个基本数据。

而黄册库也将会被迁移至京师,北地干燥的气候更适合保存这些珍贵的纸质资料和文档。

首节上一节457/70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