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八年 第437节

大明现在这么多总兵大将,虽是多年来参与过剿贼平奴、抵御靼虏等等诸多战事,但论起个人的功绩来,根本无法与开国和靖难功臣们相提并论,要是给他们封爵,这些将领的功劳明显是不够分量的。

有些人明显是守成有余、进取不足,例如镇守宣大的杨国柱、虎大威,坐拥数万边军,多年来也只是苟且在坚城之中,从无一丝一毫扬威塞外的雄心壮志,抱着一种得过且过的心态混日子,根本没有真正替朝廷解忧祛烦的打算。

而其余的大多数军将则是没有任何的战略眼光和思维,好一点的唯命是从,私心重的干脆阳奉阴违,或者出工不出力。如果不是还有像洪承畴、卢象升、孙传庭这样的重臣支撑,这群武将根本指望不上,最后的结果就是顺应历史潮流,换个主子继续效劳。

不过,说一千道一万,自从朱由检穿越过来后,这些军将在剿灭流贼的战斗中还是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的,并且在这次关外会战中也是拼尽了全力,尤其是宣大边军,在杨国柱、虎大威指挥下,给与了清军以重大杀伤,单从这一点上,如果战后酬功不合理,很可能会引发将领士卒们的不满,对军队接下来的整合带来不利影响。

有这帮老将在上面压着,后起的秦军、勇卫营、京营、川军这几只新军中那些当打之年的年轻将领想要拔擢就很难了。

在朱由检的设想中,在后金覆灭、东北基本安定的情况下,大明未来在北方和西北方将会采取战略攻势,以收复汉唐疆域为主要目标。这种情况下,骑兵将会成为重中之重,像曹变蛟、罗世芳、马科、李重进等一干骑将就要得到重用,而这次赏功就必须体现出来。

这次军队的整合其实就是变相的让这帮传统将领让位,给渴望建功立业的年轻一辈腾出晋升的空间,裁汰不合格的兵卒,打造和长期保留几支精兵,以此来维护政权和社会的稳定。

在这件事上,朱由检已经密诏杨嗣昌和兵部几名堂官入宫商议了数次,但还是没有就此事拿出一个合适的方案,但是在关外大战结束的情况下,这个问题必须要尽快解决了。

“圣上所提之事关系到方方面面,故兵部至今仍在会商此事,尚未有具体方略,臣意扩大会商范围,可诏各位大学士参与会商,群策群力,尽快拿出相应方案。”

在被皇帝数度召对后,杨嗣昌和兵部几位堂官有些承受不住朱由检的压力了,今日看到皇帝又当众逼迫,无奈之下,杨嗣昌只得把球踢了出来,要求更多人参与进来,以免自己将来背上骂名。

因为在商议几次之后,朱由检还是决定抛出自己的打算:恢复明初祖制,复设五军都督府,用来安置这些立功后的总兵大将。

五军都督府掌武官诰敕﹑水陆步骑之操练﹐军伍之清勾替补﹐俸粮﹑屯费与屯种之器械﹑舟车﹐军情声息﹐边腹地图文册﹑薪炭荆苇等,并节制中外诸军事,可以说是权利极大的要害部门,而它所涉及的诸多权利现在是兵部所有。

如果五军都督府复设,那它就会具备参与军国大事决策的权利,这就意味着不光是从兵部抢权,而是等于武人地位的大幅度提高,这是杨嗣昌及兵部这些文臣所不能接受的。

如果他们答应了皇帝的策略,那肯定会被文臣们喷个半死,但不答应吧,又面临着失去圣眷的危险,在如此两难的境地下,杨嗣昌干脆把来自皇帝的压力转移出去,让更多人来和皇帝打擂台。

在杨嗣昌他们看来,既然流贼建奴都已烟消云散,那这些武将们也没啥用场了,趁着皇帝提出整合裁汰的意见,干脆让这帮人解甲归田得了。就像宋初那样,一个个交出兵权,安心在家当个富家翁多好,至于这样做是不是会打击年轻将领以及全军将士的心气,那就不是他们该管的事了。

而朱由检就是打算改变土木堡一役以来形成的这种文贵武贱的不良风气,慢慢培养和锻炼年轻有为的将领,做到文武各负其责,专业人士干本专业之事,杜绝外行领导内行而导致的的决策性错误,并将之作为国策长久贯彻下去。

“唔,杨卿之议可行,此事须得尽快拿出方案予以解决,并尽快形成文案,以圣旨明发,以慰将士之心。既是今日诸卿汇聚,那就趁热打铁好了,除大学士以外诸卿尽可回归本职,余者昭仁殿内会商此事!”

朱由检本着不给这些文臣私下沟通往来机会的原则定下了从速办理的调子,殿内众臣大多数不清楚具体事由,所以在朱由检话音落下后齐齐施礼,随后退出乾清宫回了衙门,剩余的几位大学士以及兵部堂官们举步去了一侧的昭仁殿,司礼监诸位大铛、锦衣卫堂上官等人未得皇帝与会的吩咐,遂也是施礼后各自散去。

“此次复设五军都督府是朕深思熟虑之后所定,诸卿皆为朕之肱股,于朝廷大政方针定策中,首先要从全局处着眼,而不是为了个人以及某个群体之利益考量,这也是朕重用卿等之原由;否则的话,朕会对自家之眼光倍感失望!

故此,卿等有何建言或思虑,尽可畅所欲言,但一切要以国事大局为出发点,勿要从文臣之角度,以狭隘之眼光论断此事,要秉持一颗公心!好了,谁有异议提出来吧!”

昭仁殿中,等杨嗣昌把复设五军都督府的策略简要阐明之后,在重臣们一片讶异和疑虑的神色中,朱由检发表了重要讲话,言语中的期待与胁迫并存,可以说,这番话讲得很重,一时之间,大殿内的气氛顿时沉寂下来。

第五百三十七章 大手笔升擢、谈判开始

昭仁殿中的议事一直持续到下午酉时方才散去,具体过程旁人不得晓,只是隐约听说皇帝发了脾气,就差掀桌子骂娘了。

不过议事过后的第二天,圣旨就下来了:朝廷重开五军都督府,各都督府左右都督、都督同知、都督佥事等主官名单将由兵部上报司礼监,由皇帝阅示后予以批准,并尽快行文天下,咸使与闻。

但与国初五军都督府有所不同的是,都督府各堂上官虽也列班朝堂,但除却军国大事外,对朝廷其他政策的制订均无建言之权,这就代表着明确的文武划分。

五军都督府统掌天下兵马,制订大明所有涉及军事行动的具体方略以及投入的兵员人数,但它只有统兵,却没有调兵权,调兵权在兵部,两个衙门形成互相钳制的态势,以防任意一方权力过大危害到大明国家安全。

过了几天,又有一道圣旨自宫内发出,这回是一系列有关人事任免的圣旨。

晋首辅、东阁大学士温体仁为文华殿大学士,正一品,仍旧担任内阁首辅一职。

晋蓟辽督师、东阁大学士孙传庭为武英殿大学士,正一品、内阁次辅,免去去蓟辽督师一职。

晋宣大总督卢象升为武英殿大学士,正一品。内阁辅臣,免去去宣大总督一职。

晋东阁大学士陈奇瑜为武英殿大学士,正一品,内阁辅臣。

晋东阁大学士李邦华为文渊阁大学士,正一品,内阁辅臣,免去其督察院左都御史一职,其职位由右都御史施邦曜接任。

晋东阁大学士侯恂为文渊阁大学士,正一品,内阁辅臣。

晋东阁大学士范景文为文渊阁大学士,正一品,内阁辅臣。

同意原内阁辅臣、东阁大学士王应熊、张至发致仕请求,特赐两人玉如意各一对并赐银两千两,并分别派遣一队锦衣卫护送其回返原籍。

大明的三殿二阁大学士制度虽然设立已久,但大多数阁臣只做到了两阁大学士的位子,至于三殿大学士品级,已久是多少年未见了,没想到皇帝这次一下子给出了四个,堪称有明以来最大的一次赏擢了,此举让文官们震动不已:老朱家终于出了个大方的皇帝。

圣旨明发之后,兵部武选司即刻全员出动,在兵部右侍郎刘元庆的率领下,携带圣旨出关前往沈阳,在传达旨意之后,立刻开始深入各军,复核各部上报的功绩,然后尽快上报朝廷。

就在这一切事务有条不紊的进行中时,在京城驿馆里等了几天的范布隆霍斯特等人终于见到了大明朝廷的高级官员。

两国特使是在报捷的队伍进京后的第二天抵达京城的,在入驻鸿胪寺专门接待外宾的驿馆后,两国特使好好休整两天后,提出了觐见明国皇帝的请求。

在鸿胪寺将事情奏报宫里之后,朱由检特意将陈奇瑜招进宫里面谈一番,然后将与两国特使谈判之事全权授权给了他。

“尊敬的陈副相,此为我国政府委托鄙人向明国政府递交的国书,希望两国政府能坐到一起,就两国共同关心的事物进行认真严肃的谈判,并在最后达成妥协和一致。

我们荷兰政府对事情最后能有比较圆满的结局持谨慎乐观的态度,我方希望两国谈判代表能够坦率的交换双方彼此的看法和意见,为谈判最终取得成功做出自己最大的努力!谢谢!”

鸿胪寺衙门宽敞的大堂内,一身大红官服的陈奇瑜神情肃穆站在正中间的位置,正在接受荷兰过特使范布隆霍斯特递交的国书。堂中还有礼部尚书邹维琏、鸿胪寺正卿李进番,以及司宾署署丞方用之等几人,黄姓通事自然而然的担当起了翻译的职责。

“唔,本官虽不知你国为何而来,但亦会对贵使以礼相待,至于贵使口中所言之谈判吗,呵呵,且看看要谈何等事情了,本官暂无法与你答复。

对了,本官要特与你介绍一位本朝名臣,邹德辉邹部堂!”

陈奇瑜接过范布隆霍斯特递过来的国书后一侧身,方用之赶紧上前接过退到一边,深谙人心的陈奇瑜随即把邹维琏推了出来。

现在这种站立堂中接受国书的仪式让他感到极度不适,对方对他的称呼也让他别扭,而稍后还要与对方进行所谓的谈判,这让惯于发号施令的陈奇瑜心中有些不爽。

谈什么判?

尔等番外红夷有何资格与本新晋武英殿大学士谈?

这位老牌官僚虽说不懂如何谈判,但对于如何掌控局势却是驾轻就熟,随着他的话音落地,站在一旁的邹维琏移步上前,冲着范布隆霍斯特笑着点了点头算是打过招呼,然后笑眯眯地等着陈奇瑜继续开口。

“贵使既是荷兰朝廷特遣,那在贵朝应是担当要职,此位邹德辉邹部堂之名贵国于贵国应是不小。”

陈奇瑜见范布隆霍斯特一脸茫然的神色,于是强忍着想要放声大笑的冲动继续介绍。

“邹部堂现贵为我朝之礼部尚书一职,在朝中德高望重,深得圣上以及群臣之敬重;其升擢之前曾受皇命巡抚福建,并于崇祯六年指挥时任福建海防游击、现为大明靖海伯之郑伯爵,与贵国水军大战于金门料罗湾,这下贵使当有所闻吧?呵呵,呵呵呵呵!”

待黄姓通事将陈奇瑜的言语翻译过后,一直彬彬有礼的范布隆霍斯特神色大变,并且赶紧右手抚胸,向眼前这个笑眯眯的白发老头躬身行礼道:“哦,天呐!原来您就是邹高官!您的大名在我们荷兰海军中传播的很广,已经可以和郑伯爵媲美了!”

首节上一节437/70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