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第一状元郎 第579节

海面上,风平浪静,一大一小两个人,正在甲板上钓鱼。

杨霖捧着这个“承闻交趾平定少宰还朝欢喜口号绝句五首”,一时间哭笑不得。

杨天宁晒得有些发黑,笑着问道:“义父,什么事这么开心?”

“我现在是知道赵匡胤的感觉了,一旦你身后有一群人,希望你更进一步。那你的每一步,都有可能不是自己主动迈出的。”杨霖叹了口气道:“他们比我还心急。”

杨天宁凑上前来,道:“如此一来,岂不是正好,义父安坐府上,看我等如何祝义父升龙。”

杨霖一巴掌扇在他的帽檐,笑骂道:“那我不成了磨盘,不拉不走,你们且都消停点,我自由计较。对了,乐儿如今怎么样?”

杨天宁双眼被帽子盖住,干脆脱下帽子,拿在手里,道:“义父无须担心,我让他跟着我做了几件大事,很是磨砺了一番。如今大了不敢说,至少也是个男儿汉,有些担当勇气了。”

“乐儿生在颠沛流离中,却长于深闺妇人之手,是得跟着你们历练一番。说起来有些日子不见了,前番给我写信,也是寥寥数语,不会离得远了生分了吧。”

杨天宁笑道:“近了不行,远了还不行,义父真会叫五郎为难。”

杨霖抬脚就要踹他,被杨天宁笑着躲开了,只好骂骂咧咧继续钓鱼。

交趾如今还是小皇帝当家,不过用不了多久,留在交趾的方七佛,就会帮助张伯玉登位。

那时候,凡是反对的,都是死忠于李朝的官员。他们的宗族,他们的附庸,和他们的背后势力,肯定会被张伯玉一扫而空。自己见识过他的狠戾,动辄灭人一族。

张伯玉的使命,就是把这些人清洗干净,这些人全都没了,张伯玉的所作所为,也注定了他不会有太多的拥趸。

那时节,大宋如同救世主一般,从天而降。就是把交趾完全收回来的时候了,就好像当初段正淳屠尽大理土司一样,还是一样的手段,一样的配方。

所谓一招鲜,吃遍天,杨霖上次吃的甜头不少,当然想再来一次。

事实上,就连吐蕃,也是这个路数。不过吐蕃是自己陷入了这个怪圈,不是杨霖促成的。

吐蕃人失去了自己的王室之后,四分五裂,互相攻伐,何止两百年。

这段时间,让蕃人深恶痛绝,每日都要面对无穷的争斗。

一旦内附大宋的机会到来,他们几乎没有什么抵抗,在后世的历史上,他们也是这样内附元朝的。

想要完全征服一片土地,首先得让这片土地上,流足够的血。

然后大宋的光辉照耀之下,汉风浓烈,万众归心。

杨霖斜躺在椅子上,看着万里波涛,一片浩渺,心中也仿佛开阔了不少。

这片天地广阔,我辈还大有作为!

第五百八十九章 千年风华

一路风平浪静,来到华亭海港,转为陆地。

杨霖马不停蹄,赶回汴梁,终于在元旦之前,回到了阔别许久的东京。

汴梁城郊,早就挤满了人,等待着迎接杨霖和汴梁子弟兵凯旋归来。在城郊的官道两侧,挤挤挨挨的都是人头攒动。

大宋对百姓,尤其是汴梁百姓,算是比较宽松的。上到天子,下到群臣,都喜欢与民同乐。

不光是征战将士有赏,整个汴梁都跟着收益,非但武百官有赏赐恩荫,汴梁城中只要你是六十以上老人,都会恩赏酒肉,蒙准提前上灯,直至上元佳节,宵夜不禁,烟花不管,尽情关扑,全城狂欢。

要知道,这样大的城市,不实行宵禁,是很大的魄力。

汴梁在大宋开国的时候,举城军民就有数十万,已经是难得一见的大城。

经过百十年的发展,这个数字早就破了百万。尤其在南面连同汴河水道方向,依附这个供应国都大动脉而新起的建筑最多。

大宋又不和唐朝一样按照严格的坊巷制度,民居市场宫观栈房亭台错杂,更是显得热闹之极。

神宗时候向南增筑城墙,将一片新起民居尽可能的保护在汴梁城防范围之内,但是到了此刻筑城墙外,又多了几万户百姓,十几万人口,绵延出去十几里远近地方。

此时此刻,汴梁实际人口只怕已经远远超过两百万,达到接近三百万人的地步!这个数字,除了曾经的大辽之外,放在当世任何一个地方,都是极其强盛大国的人口数字了。

一城,可比一国。

南征大军还没回来,汴梁城早就等不及了,已经陷入了狂热的躁动当中。百姓多有扶老携幼,在路边提前占道的。

高柄带着人,亲自在城郊监工,早早地搭起高台。

“南征之前,少宰豪言犹在耳边,未曾想今日果然应验。少宰真神人也!”高柄挑着大拇哥,跟在场的人使劲吹嘘。

后面有看不惯的官员,脑袋凑到一块,窃窃私语:“你看他那样,好像杨霖是他亲爹。”

“嘘,小声点,你不要命了。”

“出得我口,入了你耳,怕什么。”

被他咬耳朵那位,扶了扶官帽,迈步和他拉开一段距离。心中暗道:都尉府的殷慕鸿刚刚回来汴梁,我跟你在这过什么嘴瘾,我们全族就出了我一个五品官,没来由跟你一道倒霉,还是好好地保住官位要紧。

被孤立的那位,心底也一阵膈应,左右看了看,灰溜溜地挤进人群,不再说话。

最前面的宋江,看着高柄,拉了拉他的衣角,道:“衙内,今日这场面,是不是有些夸张了?”

高柄暂时收起了满嘴的赞美之词,伸出手背遮挡着嘴巴,低声道:“做什么规格的事,就要配什么场面,古往今来,都是这样的,放心吧。能见到这般场面的,不过汴梁城这数万百姓,那普通百姓,只是看个热闹,可是他们嘴巴会十倍夸张,传开来可就是万民空巷,锦绣盛世。”

宋江默然不语,心中暗道,确是如此。

武则天等人,当初造势,更是夸张。

什么狗屁不通的祥瑞,她也敢坦然受之,老百姓只怕事情不玄,不出奇,不夸张,根本不会去思考揭穿。稍加挑动,汹涌如潮,合理疏导,势不可挡。

朝廷宣教到位,他们会化身最好的工具,往大里吹嘘,传的神乎其神,传的煞有其事。

要是真有几个敢站出来指摘的,反倒会成为众矢之的。

尤其是在这个没有影像的时代,大场面全靠那本就带着浓郁夸张气息的诗词传颂,所以上层搞起这种事来更是肆无忌惮。

有资格跟着高柄等人,在城外迎接的,几乎都是朝中三品以上的大员。

再次一些,就是五品以上,三品以下的,可以登上宣德楼,居高临下观瞧此番盛事。

首节上一节579/77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