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墨客 第228节

无他啊,胡惟庸跟随他年深日久,深得信任,可是突然之间说他背叛自己。

这让老朱内心深处实在是不能相信,老朱这是在找一个能够自我说服的理由啊。

额,果然是君臣情深啊。

都说老朱是提上裤子就不认人,心狠手辣的一踏糊涂,看来还真是讹传啊。

人非圣贤,孰能无情?

就是一个小猫小狗的,养的时间长了,也会是有感情的。

何况是一个大活人,而且是跟随了他这么多年的一个,他自认为是忠心耿耿对待自己的臣子?

心里的落差,内心的彷徨,使得老朱犹豫不决,这点郑长生是能够感觉到的。

看来,要是想一下子弄翻胡惟庸这条船,还没那么简单,没有他谋反的确凿的证据,老朱这一关也是过不去的。

“皇上,臣也不相信胡相国会行差踏错,希望这只是一场误会吧。臣会继续跟进这件事,不过希望皇上也早做心里准备。”

郑长生告辞离开的时候,偷眼观瞧老朱,一下子似乎苍老了十几岁的样子,瘫坐在龙椅上。

君王又如何,在百姓口中称颂万岁的人,也只不过是一个寻常的肉体凡胎。

也有自己的苦恼,也有自己的忧思。

烦恼催人老,世上无逍遥,若得神仙乐,红尘皆要抛。

可是谁又能做到清静无为,能够把所有红尘俗世抛诸脑后,一心逍遥的境界呢?

就算是有,那也只不过是人们臆想出来的一种境界罢了。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饶是帝王也不能免俗。

都说家国天下,貌似老朱的这本家国经更难念。

看着帝王高高在上,可是谁又能想到高处不胜寒的彻骨之感呢?

老朱要证据,要确凿的证据。

郑长生并不感觉这是多难办的事情。

没有证据,那就创造证据。

你胡惟庸之心,史有定论,咱只不过是推波助澜一番罢了。

这是一个脏活,郑长生深深的感觉到自己已经不纯洁了,甚至有一种罪恶的感觉。

要说胡惟庸真的想反吗?或许也未必,这都是时势造就的。

下面的人对他顶礼膜拜,给了他无比大的信心,郑长生这只小蝴蝶给他烧了两把火,这两把火都是从精神层面上触动他那颗本来就不安的心。

或许这就是命运使然。

郑长生决定在给胡惟庸烧上第三把火,早点搞定胡惟庸也好让他喘口气。

现在的郑长生真的很后悔接手锦衣卫,自从接手的第一天就以铁血手腕镇压了一百多人。

那些人在郑长生的心头一直萦绕着,如同梦魇一般的挥之不去。

朝堂之昏暗,激流之涌动,在他任职锦衣卫指挥使后,知道了太多太多。

一个从未涉足过朝堂领域的人,乍然之间了解了这么多东西,内心是要有一定的承受能力的。

这些东西,又不能对外人讲。

只能隐藏在内心深处,这种压抑感是很要命的。

要不然的话,也不会有那么多的人借着酒后倾诉了。

郑长生很想大醉一场,很想找人倾诉一番。

可是却又是不可得的。

关键是无人倾诉,家人不能言,部下更不能讲,只能独自一人承受着。

一个十几岁的少年人,骤然间承受了这么大的压力,就算是他两世为人,可是也不能释怀。

可是又不得不继续做下去。

如果让胡惟庸得了手,大明的江山易手的话,到最后苦的恐怕还是老百姓。

不是说他有多么高的家国情怀,他只是想着要让家人过的幸福一点,让穷苦不堪的老百姓不继续受苦罢了。

仅此而己。

注定要失败的胡惟庸,他是不介意再猛踩上一脚的。

等着吧,胡惟庸,老子的第三把火要来了。

第349章 得意忘形胡惟庸

胡惟庸总算是把儿子给安葬了,老家来信已经将胡大公子安葬在祖坟里。

看着空荡荡的庭院,想着昔日儿子欢快的给他请安的画面。

胡惟庸不自觉的流下了热泪。

可是一切都不复存在了,一切都回不去了。

现在只有一条道走到黑了,想到这里胡惟庸的心冰冷了起来。

儿子的去世,使得他无牵无挂,生死成败就在此一举了。

林贤回信,倭国已经派遣三千武士赶赴宁波卫,到时候跟宁波卫合流,这将是一只奇兵。

军中淮西子弟的死忠们,也都表示拱卫他胡大相国。

该是重新上班的时候了,这两个月以来在家处理儿子的丧事,中书省的事情都交给了汪广洋这个家伙。

也不知道有没有什么变化。

汪广洋作为他的老对手,他还真是不放心。

信马由缰,胡惟庸纵马进入中书省。

中书省国之重地,按规定是不能骑马进入的,到了门口必须下马。

可是谁又敢拦阻他胡惟庸呢?

中书省慎独厅,汪广洋看胡惟庸来来,赶忙起身。

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啊。

谁让人家是一把手捏??

他这个副手,跟老胡比较起来,还是差着一级的。

”广洋啊,最近朝堂大事的备案拿来我看看。“

一本备案册,胡惟庸从头到尾翻看了一遍。

合上之后,胡惟庸阴沉着脸:“关于方克勤的吏部考优评语,怎么这么草率就通过了。

难道你不知道,在他的任期内发生过民变吗?”

考,汪广洋心里凉的一批,日了鬼了。

胡惟庸这家伙竟然一眼就看出问题所在,看来在他的心里对于方克勤的叙用是早有定论了的。

“额,胡相,是卑职草率了,不过幸好还未用印发出,现在更改还来得及。”

汪广洋心里都恨死胡惟庸了,奶奶个熊,中书省的大权狗日的把持的结结实实。

一点都不放权,老子就办这么点私事,狗日的都不给一点情面。

可是又无可奈何。

“那依着胡相的意思,方克勤不优先补缺的话,给他安排到哪里合适呢?还请胡相示下。”

胡惟庸手捻须髯,思索了片刻:“原地留用,等缺吧。”

一言而决,汪广洋尽管心中极为不顺,可还是毕恭毕敬的躬身退出。

胡惟庸核算了一下,紧要位置都安插上了自己人,现在仅有一处让他很是头疼。

宁波知府覃同,丁忧告假。

古人对于丁忧可是有着严格的制度的。

覃同母丧回去丁忧守孝,这个职位就空下来了。

可是这个职位是万万不能空缺的,而且得是自己人才行。

思来想去又没有合适的人选,覃同是他的心腹之人,掌控宁波多年,可以和宁波卫的林贤遥相呼应,少了他林贤做事就没那么方便了。

所为的丁忧啊,其实就是中国封建社会传统的道德礼仪制度,往往指用于拥有官吏身份之人。

根据儒家传统的孝道观念,朝廷官员在位期间,如若父母去世,则无论此人任何官何职,从得知丧事的那一天起,必须辞官回到祖籍,为父母守制二十七个月。

而如果官员上奏丁忧的折子到了皇上那里,如果皇上感觉你很重要,离不开你的话,就会下旨留用,则称之为夺情。

胡惟庸相信,只要自己把奏报上呈给皇上,言明宁波离不开覃同的话,皇上是会夺情留用的。

也不知道他哪里来的自信心,有句话说希望越大,失望也就会越大。

当覃同的丁忧折子上奏到老朱那里后,竟然出乎意料的准了。

这让胡惟庸心里不禁着急起来。

考,皇上这是什么意思?

难道发现了什么不成?

平生不做亏心事,夜班不怕鬼敲门啊。

他心里装着小九九呢,是以对老朱的这个决定很是敏感。

可是还有更让他心惊肉跳的事情发生呢,皇上虽然同意了方克勤的考评,但是却没有对方克勤留任做出同意。

而是平调了一下,顶替覃同的职位。

胡惟庸倒吸一口凉气,所为人事即政治啊。

这还不算是让他绝望的,真正让他绝望的是大将军沐英,这个老朱的干儿子。

直接空降浙江,任命为三军大都督,统领浙江三卫之兵。

胡惟庸差点没尿了,我擦,走漏消息了?这是他的第一印象。

不过随即又抛去这个念头,怎么可能呢。

这一切经手的人都是他的绝对心腹中的心腹,是不可能走漏消息的。

可是皇上这个看似闲庭信步的一招落子,搞的他难受之极。

因为大将军沐英的目的他打听到了,这是皇上在为南征做准备,云南一地久攻不下,这让皇上是寝食不安。

弄清楚沐英的被老朱安排过去的意图后,他的心才算是稍微的放了下来。

林贤也来了信儿,说是沐英到了浙江后,就整军备战,招募兵员,筹集粮草,这肯定是为大军南征准备的,并不是针对宁波卫的。

首节上一节228/80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