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天国不太平 第776节

包令更是脸色阴沉,他也想过是不是直接坐船立刻逃走,但再一细看那排成一列纵队的舰队将整个亚丁港隐隐包围起来,便怅然长叹一声:“对方若是要进攻的话,就直接投降吧。”

第1149章 先取回一些补偿才行

望着升起白旗的巡洋舰和护卫舰,还有亚丁码头上站成一排整齐队列的英军士兵,韦俊一脸的自豪。

这两个多月来,他率领印度洋舰队护卫中华帝国的五个野战师,从加尔各答出发,一路沿印度次大陆的海岸线南下,连续收复了被英国远征军攻占的各处港口和沿海重镇。因为英国远征舰队的惨败,驻守这些港口的英军们不是提前逃走,便是望风而降,根本就没有丝毫抵抗的力量。

少数几座重镇有些英军将领想要抵抗,但中华帝国的大军还没来,便被那些墙头草的地方土邦王公们率领的军队给围歼。平素战力极差的土邦士兵们,不知为何这个时候竟然爆发出难以想象的战力,虽然是以十倍兵力的优势取胜,但还是让人吃惊。

而对于这些墙头草的土邦王公势力,韦俊丝毫不以为意,他只是要求沿用英国人最早的做法。在沿海港口设立防御堡垒,包括附近的一小块土地,全部划归中华帝国所有。而其他的地方,全部不予理会,任由那些王公土邦们占有。而这些王公势力根据自己领地内的人口数量,上交一定的人头税给附近的中华帝国的堡垒。

相当于中华帝国将印度沿海各处的港口全部占领及控制起来,所有的印度大陆出产的物产,都只能经过港口运出,这就必须上交关税给中华帝国,而且,这样进出货物大部分便都自然而然地由中华帝国的商贸公司或商人来控制,以此来攫取印度大陆的财富。

当然,这是中华帝国早就定好的对待印度的政策,韦俊自然明白,因此,他也是这样做的,攻占一处地方,便直接向四周的土邦王公们发出布告,宣布帝国的这个政策,并召集他们出人出力,来修建堡垒,守卫港口。

而这些土邦王公们自然欣喜若狂。他们原本还想着如何应付新来的主人,没想到这中华帝国竟然如此大方,竟然不要他们的领地,这样一来,其余的任何条件,他们都急急忙忙地答应下来,还感恩戴德万分。这样一来,韦俊自然将政策前移,趁机将港口范围扩大了一些,跑马圈地,将港口、河流入海口等全部划入中华帝国的领地,并留下少量士兵把守威慑。

而韦俊特别对一些港口大城,方圆五十里以内,都划归中华帝国的地盘,让所有的土邦王公势力退出,将英军的所有财务、资产全部接管下来,并组织修建数个堡垒,准备永久性地占领这些重要港口。

吉大港、达卡、加尔各答、亚南、马德拉斯、本地治里、加里加尔、科伦坡、科钦、马埃、帕拉吉、孟买、达曼、苏拉特等,韦俊用了将近一个半月的时间,将之全部占领,直接算作中华帝国的领土。

之后,韦俊率领印度洋舰队的主力,护卫着运兵船装载着第五野战兵团的特种师,从孟买西进,直接抵达阿拉伯半岛的马斯喀特苏丹国,轻而易举地攻占了英军保护范围的马斯喀特城。

马斯喀特苏丹派人前来交涉,韦俊直接派名爱尔兰参谋上前交涉,声称对方容纳收留中华帝国的敌军英国人,便是中华帝国的敌人。除了投降之外,别无解决的办法。马斯喀特苏丹不甘心就此屈服,派出数千军队从各地围攻马斯喀特,想要给东方来的殖民者一点颜色,不料,一战之下,数千军队被同样是数千的中华帝国第五野战兵团的特种师给围歼,差点全军覆没,只剩余千余骑兵狼狈逃了出去。

马斯喀特苏丹大吃一惊,远远逃走,只派了几名大臣前来请罪求饶。

而韦俊根本不理会这么多,留下千余步兵镇守马斯喀特城,便直接率领印度洋舰队和特种师主力,前往亚丁港。

没想到,这亚丁港的英国佬,竟然比那帮马斯喀特苏丹国的人还要不堪,丝毫抵抗都不做,甚至连样子都不做,直接便举着白旗投降了。

见到被押送过来,大喊大叫声称要见中华帝国舰队指挥官的包令,韦俊有些奇怪,他没想到在这遥远的距离国内万里之外的地方,还能碰到一个说中文的洋人。

“尊敬的中华帝国将军,我是大英帝国派来出使贵国的使者,那两艘军舰是护卫我前往贵国的船只,还请将军给予放行,并护送我等前往贵国出使!”包令一脸的客气,可要求却有些无理。

韦俊一听,哈哈大笑了起来:“真是笑话!你现在是老子的俘虏,老子可不管你是什么死者还是活者。还想着我们交还俘虏的军舰,放行还护送你们去我国?想得真美!

来人啦,将他给我拖下去!”

包令一听,急了,大喊道:“将军,息怒!将军息怒!我是当初贵国还是太平圣军的时候就认识的老朋友啊,我认识你们如今的皇帝陛下,那时的圣王!他也认识我,将我当朋友的!”

韦俊一听倒是吃了一惊,脸上却丝毫不变:“你这洋鬼子,说话也不知道真假!你说我们的皇帝陛下认识你,可有证据?”

包令无言以对,只能苦苦哀求解释道:“将军,贵国的皇帝真的认识我!当初,那个在广州城的满清大官柏贵,强行将我带到香港岛,逼迫我帮助他逃走,不过后来他还是被当时的太平圣军给抓了回去,公开审理处死。而我,后来你们的皇帝派出伍大人与我商定友善,我答应了与你们进行贸易,收获了你们的皇帝和伍大人的友谊!看在我过去为贵国出力,看在与贵国皇帝和伍大人认识的份上,给我个机会与贵国进行和谈吧!”

韦俊哈哈笑了起来:“和谈,可以。其实我皇陛下也不想与你们英国生死交战,甚至还能成为友好的贸易伙伴!但可惜的是,你们洋人总爱侵略别人,不但不愿同我们中华帝国和平相处,还三番五次攻打我中华帝国,入侵我国领土!如今你们大败而逃,这个时候才想起要与我们和谈,未免有些太迟了些!

如今,我们在和谈之前,总要先取回一些补偿才行!”

第1150章 锡克大君

包令听完韦俊的话,一下抓住了“在和谈之前”的关键,这么说对方还是想和谈的,他总算松了一口气,但一想到对方最后一句要取回一些补偿从才行,又是满嘴的苦涩。

难道占领整个印度和锡兰岛,还攻占马斯喀特和亚丁,这些都还不算是补偿?再补偿下去,便不是大英帝国的海外殖民地,而是大不列颠王国的本土了!

包令不禁辩解与哀求起来,但韦俊丝毫不予理会,他直接强调:“包令先生,看在你是我们陛下的故人的份上,我不将你当初普通的俘虏,也可以派人将你送往圣京去见陛下。但我是一名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我们在未接到陛下和军部命令之前,是不可能放弃进攻的。

记住,中华帝国和英国是交战国,我们的战争还没结束!”

说完,不由分说,让人将包令单独请到一边关押起来,并派人禀报国内,英国派出包令作为谋求和谈使者的事情,同时派人将包令送往圣京。

而他自己,则率领印度洋舰队在亚丁港休整了两天,之后接下来的两个月,韦俊和他的印度洋舰队,开始扫荡起红海海湾和印度洋西部区域、东非一带。

只要是英国人的港口和势力范围,全部给予占领并摧毁,所有的财富一并掳走。

不过,在遇到红海最北部的苏伊士时,因为此刻的苏伊士运河正在开建,而且主要是法国人主导,加上四周的炮台防卫森严,军舰进入运河内无法腾挪闪避,韦俊没有进攻苏伊士,而且因为法国人有数艘军舰停靠在苏伊士护卫,印度洋舰队直接放弃苏伊士,而只是将红海四周的大小城镇扫荡一遍,便径直绕过索马里半岛,继续横扫非洲沿海各大港口,将目标直接对准英国控制的南部非洲主要殖民地开普敦。

...........

而这个时候,印度的德里城内,锡克教大君、旁遮普锡克王国的国王萨米特*库玛尔*辛格,正与他的一帮卡尔萨教团成员和王国大臣们商议国事。

英国远征军的惨败,让萨米特*库玛尔*辛格既高兴,又很是失落。高兴的是,不可一世的英国人吃了大亏,这次损失可谓大了,就算不能从此一蹶不振,也必定元气大伤,几年内是没办法再重返印度,攻打自己的锡克亡国了。至于几年之后,就算要对付锡克,也要先击败占据这里的最大势力中华帝国。

失落的是,这样的结果,并不符合他最期盼、对锡克王国最为有利的局面。他原本想要的结果,最好是那英**队与中华帝国拼杀得你死我活,相互消耗,最关键的是相互僵持下去,而他们锡克王国,便可以在这期间不断发展壮大,在夹缝中生存下来。

而如今,战事才开始没多久,那英国远征大军便彻底惨败而逃,还有大量的军队直接被俘虏,这个战果,说实话,将萨米特*库玛尔给彻底吓坏了!他原本心里存在的一点小九九,一下便烟消云散,心里唯有一点点失落和害怕而已。

这个东方帝国的军力实在是太过强大了,自己的锡克王国,就算是全民皆兵,也没办法与之相比。萨米特*库玛尔彻底没了任何反叛或是与中华帝**队较量的心思。

锡克军队虽然勇武善战,但萨米特*库玛尔却清楚,因为武器方面和军事技能的原因,锡克军队与英军相比,还是有一定差距的。原来的英国在印度的锡克军队,这些还都是英军训练出来的,属于英军当中的二流力量,但这样的二流力量,在如今的锡克军队当中,已经算是精锐力量了。

而英军与那中华帝国的战争结果,已经充分证明,同样数量规模的英军,根本难以对抗那凶猛的中华帝**队。这样一对比,锡克军队更加不可能和中华帝国的军队想抗衡。因此,在见到中华帝**队的强大之后,萨米特*库玛尔一丝主意都不敢乱打。直到看见中华帝国好像并不准备抢占地盘,也不攻城掠地扩大领土,而只是攻占沿海的港口和重城。

直到看到其他的印度土邦王公开始抢夺被中华帝国击败英军留出来的空白地盘的时候,萨米特*库玛尔才意识到,自己的宗主国根本就没想过要占领这些地盘。于是萨米特*库玛尔这才开始试探性地往四周扩张。

而这时,印度的各地王公贵族们也急剧地扩张自己的地盘,众多势力不可避免地发生冲突,战事就此展开。而这其中,锡克王国趁机收复众多的领土,势力也进一步扩大,不但锡克人居住的旁遮普和信德等地之外,还相继占领了北方邦、中央邦、拉贾斯坦邦和吉吉拉特甚至马哈拉斯特拉邦等地,幅员辽阔,锡克人数量有限,已经到了能占领下来的领土的极限。

就在这时,宗主国中华帝国发布一道命令传来,让萨米特*库玛尔派5万锡克军队,会同中华帝国的1个骑兵野战师和5个步兵野战师,在布哈尔集合一道渡过阿姆河,抵达咸海,横穿布哈拉汗国抵达里海东岸,准备攻占里海西岸。

5万大军的远征啊,于是,萨米特*库玛尔不敢怠慢,立刻召集大臣们前来商议。

“诸位,宗主国发来一个命令,不但让我们锡克人派出5万大军,骑兵不少于2万,还要为宗主国的6万多名大军提供粮食,除此之外,还要征集5000名民夫,大君很是为难,大家有什么要说的吗?”

一名锡克教众道:“大君,如今我们锡克军队虽然已经发展壮大,有总计军队将近30万,但因为占领的家园十分辽阔,30万兵力看似很多,但分摊到某个地方,便只有寥寥数千上万人而已了。这次要派出5万大军,我军实在是难以调出啊!”

另一名锡克将领更是直接道:“不错啊,大君,我们锡克兄弟,为那中华帝国拼命,得不偿失啊。若是这5万兵力调往东面,说不定那比哈尔邦都已经成为我锡克王国的领地。何不拒绝中华帝国,再以这5万兵力前往比哈尔邦?

大不了,事后跟中华帝国多上贡一些朝礼就是了!”

另一名锡克文官却直接反驳道:“大君不可!那中华帝国如今如此强大,我们锡克王国好不容易迎来如此大的发展,其实多半靠的是那中华帝国创造出来的好机会。如今对方要求我们一起出兵,我们一旦拒绝,便会彻底得罪他们,从而招致灾难性地后果!”

第1151章 附庸国组成的战争机器

锡克大君点点头道:“不错。我们不可因小失大。如今中华帝国的强大,我们都已经看到,到了一个让我们无法抵挡的地步。一旦我们不遵守他们的谕令,便会将他们强大的军队对付我们!相信大家也都明白,前不久那么强大的英军是如何惨败的!我们锡克人虽然不怕死,但不能如此无谓的牺牲。何况那中华帝国对我们锡克王国并不是太过苛刻,至少比当初的英国人要好上许多。

因此,我们必须派出这5万军队跟随中华帝国的军队前往攻占沙俄的里海西岸。”

首节上一节776/86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