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天国不太平 第534节

因为是冬季,蚕茧原本就不是很多,很快,连南海县一带冬季存货的蚕茧都被收购空了,昌隆缫丝厂派人去附近的顺德、东莞、花县、肇庆等地收购蚕茧。并且,陈启沅提前和南海顺德等地的桑农签订协议,约定来年的蚕茧全部售卖给昌隆缫丝厂。

一时间,昌隆缫丝厂成了南海县乃至广州府蚕丝业的明星,陈启沅也成在南海县远近闻名,南海县和广州府的大大小小的缫丝作坊纷纷派人来西樵乡简村的昌隆缫丝厂,过年期间以及过年后,几乎隔天便有作坊来参观学习,准备回去来年也要仿建这种西洋机器的缫丝厂,扩大规模。

这其中,特别是李三爷,便来了好几趟,将昌隆缫丝厂里里外外看了个遍,甚至还找来画师,将缫丝厂内的布局和机器,甚至帮工,一丝一丝地都画进画册里,准备回南海郊外的佛山镇上,将整个昌隆缫丝厂重新复制一份出来。

就这样,等到过完年后,仿建的新式缫丝厂便如雨后春笋一般,纷纷开始冒了出来,光是南海县就有五六家,每家请女工一两百人。这其中,李三爷拉拢了几名佛山的同乡乡绅一起,开了一家比昌隆缫丝厂大上三四倍的佛山李氏缫丝厂,他们财大气粗,竟雇佣了七百多人,将原本老式的缫丝架子全部废弃,从第一机器厂定购的缫丝机有数十台,雄心勃勃地准备大干一场。

不但南海县,其他的临近地区,产蚕丝大县顺德,更是开始新建这种新式缫丝厂近二十家,还有广州城内和城郊也有十余家同时兴建,一时间,整个广州府、肇庆府两地,诸多桑农纷纷开始要扩大来年的养蚕规模,这还不够,还辐射到惠州府、韶州府、高州府,真正广西的梧州府等地,乡民纷纷种植桑叶,准备养蚕。

不但如此,这广州府一带的缫丝厂兴建起来,又带动了南洋公司第一机器厂的大规模销售和名气。

比如财大气粗的李三爷,在南海县长洪仁陌镏拢执幽涎蠊镜谝换鞒Ф┕毫耸ㄓ烧羝魑Φ闹蓟⑹孕缘乜思倚⌒兔蘼橹汲В幌氲剑饧父鲈卤愫芸焱度肷恼羝蓟美钊Φ煤喜宦W臁�

这蒸汽织布机的效率,竟然是熟练织匠的十倍以上,而且这织出的布,跟广州城里卖的洋布一模一样,精美细密,产出的洋布成本还低得很多,即便售价比土布便宜一成,还是利润惊人。一投入佛山镇市集,便销售一空。李三爷大喜过望,急忙又向南洋公司第一机器厂订购蒸汽机和织布机,准备还要扩大规模,他仿佛发现了一处巨大的宝藏,掉入了财富的海洋!

第702 章 攻伐西北

便在帝国设立七大特区,发展通商口岸,各地的各地商贾、乡绅等有财主们,在特区官府的号召下,如火如荼兴办实业,创建工厂的时候,中华帝国的军队---中华讨虏军,低调地发起了全面进攻北方的战事。

其实早在半年前,冯云山便让总参谋部制订出征计划,将满清仅剩的西北几省全部攻占下来,实现华夏大地的尽快统一。

但一来各地还零星地有些满清的遗留军队和旗人,时不时进行叛乱,攻打归降的县衙、州府,需要大量的讨虏军将士四处驻防,清剿这些叛军,这样便造成讨虏军兵力不够,无法有效集中起来,形成有效的大规模兵力进攻。

二来,当时正处于黄河决口前后的灾民迁移和救治,冯云山将大量的讨虏军将士调往菏南和山东一带拯救灾民,和征调的民夫一道开挖河道,因此讨虏军更加难以调出兵力来。

虽然这个时候的冯云山和左宗棠,已经意识到讨虏军兵力短缺的问题,但就算临时招兵,也来不及马上训练出来。冯云山可是一贯想着帝国要坚持精兵策略,如今,三年以上的老兵,可都是要支付一笔不菲的兵饷,他可不想动不动上百万的兵力,那样的话,即便如今整个帝国的财力惊人,也承担不了多少年,更何况,那些财富,冯云山可要用来进行强国富民的大事。

在他看来,虽然从满清手里抢来不少财富,但却不是现银,就好比紫禁城和颐和园中的宝物虽然多,还很多都是价值连城,但只是表面上的,若是全部用来出售,只怕就不那么金贵了。在现阶段,还不如几千万石粮食或者几千万两银子来得划算。

而这些财富,他是准备用来作为华夏工业化的基础资金,更重要的是用来打造一支军事强国,特别是海军舰队。

光第一个五年计划,光是要修建官道与铁路,便足足要上亿两银子,折算成如今的圣币,更是要将近2亿元。冯云山算过,单单计划要修建从广州到北京的粤直铁路,除去已经修建完成的廣东省内部分,还有四千余里,若是都以美国的那个包工头大约翰来修建,以每里需要银子六千到七千两的价格计算,共需将近3000万两银子,也就是4500万元。而要修建的官道,看起来还算便宜,但实际做起来,却也花费不少,购置水泥,粉碎石块、河沙等,还要雇佣大量的民夫,最为关键的是,这官道的里程实在是太巨大了。冯云山在第一个五年计划里面,虽然没有要求每个州县到州府的官道全部建完,但却明确列出了所有州府到省治之间的官道全部要开始修建起来,单单府城之间的官道,便有上十万里计,就算每里官道一两千余两银子,算下来,也是个天文数字,比铁路还要多。

因此,单单这些修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便是一笔天文数字,更何况还有更加让冯云山急迫的各地炮台的建造,驻军营地的建设,都要耗费大量的银两。

所以,冯云山不敢像太平天国或者其他历史上的农民起义军一样,动不动便招纳数十万上百万的兵力,广招流民大肆扩兵,他还是坚持他的精兵政策。不过,虽然是精兵政策,但因为占的地盘宽了,冯云山还是在占领北京城之后,便下令就地招募兵员,抓紧训练转化为合格的讨虏军将士。

于是,便在太圣二年上半年,新占领的直隶一省,便从百姓之中征募了兵员三万人,加上直隶等地投降的满清军队五万余人,讨虏军从这八万兵士中选了四万,集中训练后再行打散,调往他处,用于充当地方驻兵,而其余的四万精壮之人,进行集中训练,作为讨虏军野战军。

菏南一地,讨虏军更是直接招募了三万兵力,受降清兵二万人。其中二万作为地方驻兵,直接送至糊南和糊北两地进行驻防,其余三万作为讨虏军野战部队,一直在归德府和河南府两地,由讨虏军进行集训。

而山东一地,由于灾民的原因,更是直接征募了十万之众。其中五万,稍加集训,用为地方驻兵,其余的五万,送入济南府和登州府集训,化为正规讨虏军。

有了这些新增的地方驻兵和野战军之后,待这些士兵被训练了二三个月,确定已经听从讨虏军军官的指挥后,整个中华帝国调整了政策,对北方几省不再以怀柔为主,二十刚柔并济,甚至偏向强硬,发动了一些列的清剿满清遗老、打击不法降官恶吏的活动。

即便是大部分的满清军队变为降兵,归顺帝国,仍有些少量的满清遗老遗少,还存有幻想,盼望着某天再出一个像康熙一样的年少有为的皇帝,重振满清江山,在乡下或是小县城兴风作浪,甚至逼迫满清降官重新背叛帝国,阴谋叛乱。

特务司四处侦查,加上驻扎在府城的讨虏军将士也随时巡逻,戒备森严。最关键的是当地百姓均对以往的满清官府很是不满,听说新朝会分配田地,降低田租租粮和税赋,关系到他们的利益,他们担心这些降官和满清遗老们反攻倒算,本就提防,一见有什么不对便立刻向附近驻守的讨虏军地方驻兵告密。这样愿意来,十余处刚开始叛乱的乡镇和小县城,还刚叛乱没两天功夫,便被附近驻守的讨虏军以雷霆手段迅速镇压。

对于那些仍不肯定剪辫子的满清遗老和反复的降官全部擒获,被蛊惑而造反之人当众斩首,为首的组织者和降官则全部以五马分尸或者凌迟等酷刑予以惩处示众。

同时,讨虏军在各处乡镇张贴告示,告诫地方乡绅和归降的满清地方官员,任何想背叛帝国的,讨虏军将对其残酷打击。又公布了被镇压的十余处小型叛乱,以血淋淋的事实警醒那些蠢蠢欲动的满清遗老们,北方诸省顿时安定下来。

然后,讨虏军又组织侦查,通过特务司和百姓的告密,将几个省各地的满清遗老们,采用深夜袭击的手段,将之不断斩杀,不断剪除不利于帝国的这些不稳定因素。更采取调换地方官的措施,将顺天府的地方官员,调至正定府或顺德府,让之无法与地方乡绅勾结起来,而对地方乡绅,更是毫不容情,发现一处,便施以残酷打击。

有了这些手段,稳定了后方之后,加上山东境内的黄河洪灾已经控制下来,冯云山决定发动攻打西北的战事,收复山西、陕西和甘肃蒙古等地。

于是,在太圣二年的六月开始,陈玉成率领甲三师、何贱苟率领乙六师,经直隶攻入山西,进入大同府和朔平府等地。大同和归化绥远这一带原本是满清驻兵重镇,有满蒙旗兵数万,但后来都被在绥远称帝的奕訢全部给带去攻打热河行宫,并带到了盛京,导致原本重兵把守的山西,还不到一万的清兵,于是乎,这些连奕訢都瞧不上的清兵,一听说凶狠的讨虏军杀过来,全都不是提早归降,便是一哄而散。

讨虏军占领山西和蒙古一带的重镇绥远城之后,迅速换装,四处搜集马匹,加上缴获的满蒙骑兵的战马,竟然凑齐了一支一万余骑的马兵。

而林启荣率领乙三师和石祥祯、石镇仑两人率领的义一师也从河南攻入山西南部,双方一南一北,进入山西腹地。

而山西的以晋商为首的一帮墙头草,早就组织地方乡绅商贾,敲锣打鼓迎接讨虏军进入山西个州府县衙。

这样一来,整个山西在一个多月的时间,便迅速被讨虏军占领,而且,讨虏军几乎没受到任何反抗和攻击。

第703 章 陕西形势

就在甲三师、乙六师攻占绥远城的时候,平定了四川全境的甲四师和甲六师,在湖北和云南的地方驻防讨虏军进入四川接管之后,也开始了北上攻占甘肃的征途。

太圣二年九月,梁立泰和罗琼树两人,分别率领甲四师和甲六师,从龙安府北上,攻占甘肃的阶州和岷州和秦州,准备将陕西彻底封锁下来,让还滞留在陕西西安府的满清重兵无法西逃,一举解决西北战事。

虽然满清大势已去,但西北历来是满清重视的边疆纷争区域,向来重兵把守,除西安将军府驻防近五千的满旗八旗兵外,整个陕西,主要是西安府和凤翔府有绿营兵近万人驻守,在由西安将军兼任陕甘总督的扎拉芬以及陕西提督桂明的指挥下,竟然不但没有溃散,还四处招募兵勇,发展兵力,意图紧守西北等地。

讨虏军总参谋部经过分析,发现整个西北地区,陕西的残余清兵还有近二万人,大部分集中在西安府和凤翔府,而甘肃兵力薄弱,新疆却虽然地广人稀,但因是边疆之地,在乾隆晚期发生过多次叛乱后,便重兵驻守,平定准噶尔部及南疆大小和卓叛乱之后,仍留有伊犁四营和两个满营驻守在伊犁等地。如今因为满清灭亡,兰州发往新疆的粮食和兵饷断绝,导致众多的内地清兵纷纷从新疆逃回陕甘等地,叶尔羌、库车等地的清兵便一逃而空,不过,就算是这样,伊犁仍旧有锡伯营和察哈尔营以及两个满洲营,一共万余人,加上塔城和南疆的少量八旗兵,仍有近一万五千兵力,并且,这部分兵力是苦寒之地的久战老兵,十分骁勇,加上又是边疆,一时间根本难以攻占。

因此,讨虏军总参谋部采取的战略便是派遣在四川的两个师,直接由四川攻入甘肃,占领兰州、凉州一带通往边疆的通道,将陕西和新疆的清兵彻底切断开来。

事实上,讨虏军还真做到了。

甲四师和甲六师二队人马,进入甘肃后,一路几乎未遇到任何抵抗,一路收纳归顺的零星清兵和地方团练,收集战马,改步行为马上步兵,经过月余,占领秦州和兰州、凉州等地,除了北方的甘州、肃州和东北的宁夏府等地外,其余的兵家重地均占领下来。

而与此同时,占领山西的讨虏军,除留乙六师和义一师驻守山西外,甲三师、和乙三师,再加上山西河南招募的三万新兵,相继攻入陕西北部的榆林府、绥德州和延安府等地,重兵压向西安城,准备一举攻占陕西。

正在这时,谁也想不到的一场变故发生了。

陕西西安府渭南县赤水镇,一伙从河南蒲州府等地边界逃窜过来的满汉清兵三四百余人,又累又饿,便起了心思,逼迫赤水镇的百姓献出吃食和钱财,作为补给。但没想到的是,赤水镇的百姓均姓马,是为同族,竟然异常的团结,只同意给吃食,不给钱财。

于是,这伙从河南来的满清逃兵饿急了眼,仗着武力,杀入赤水镇,屠杀百姓数十人,大吃一顿后,抢劫财物后大摇大摆继续赶往西安城。

赤水镇附近的百姓向渭南县衙报官,同时央求地方团练进行堵截逃兵,捉拿问罪。这时,这帮满清逃兵想着这陕西还是大清的天下,便直接也跑到渭南县城,说赤水镇的百姓全部已经与讨虏军勾结,意欲造反,要求官府速速增兵剿洗。

驻守渭南城的游击甚是忠心满清,听信逃兵之言,置之不理,逃兵大喜过望,更加嚣张,又拉拢渭南城内驻守的清兵一起,放火将赤水镇以及四周的几处村庄全部烧毁,任意抢劫,洗劫财物并凌辱妇女。一时间,整个渭南县境谣言四起,说来奇怪,当地的百姓竟然有大半不是姓白,便是姓马,组成了一个民间集会的秘密团体称之为“白马会”,这白马会的会众之间,还异常的团结,人人亲如兄弟姐妹。因此,这下这伙满清逃兵和渭南官府惹祸了。

渭南以及与渭南临近的华州、临潼、高陵三县的白马会会众,数千青壮集结起来,要将这伙叛军捉拿归案,同时要求当地官府将渭南城的游击问罪或是交由白马会处置。

这名游击和这些满清逃兵见事不妙,干脆栽赃陷害,说是“白马会匪与粤匪一起作乱,请求陕西各州县派兵镇压剿灭。同时,这名游击还命清兵各处飞递传单云:陕西不留白马会匪,更加不让粤匪入侵,天意灭白马,必将白马会众歼除净尽,白马房舍烧毁不留。各处非白马会成员者民壮,见传单后,助粮助兵,有不从者,以烧房杀戮为令。”

原本这名游击以为这白马会只是个在渭南和华州、临潼、高陵一带的会众,就算人数多,也就数千人而已,有官府镇压,闹不出多大风浪,可没料到,这白马会远远不止如此简单,而是这西北一地的庞然大物。

也就数日功夫,与渭南临近的华州、华阴、临潼、高陵、泾阳、长安、咸阳、兴平等地的白马会众,数万人集结起来,攻克数十个乡镇,杀灭满清驻兵和地方团练数十处部队,计三四千人。白马会众的主力二万余人,在会首马老五的率领下,占领了临潼县城。

这下,事情闹大了!

陕甘总督兼西安将军扎拉芬得知后,知道大事不好。他也得知这白马会其实都是本地乡民,与即将前来攻打的粤贼并不是一路,于是,他一边调兵守卫西安城,在西安府各州县镇压叛乱的白马会众,另一边,派遣陕西巡抚兼陕西提督桂明前往临潼招谕白马会众,准备将白马会首劝降,息事宁人,一致协助朝廷对付即将来攻的粤贼。

首节上一节534/86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