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宋朝之帝国崛起 第773节

大约半个月后,徐处仁抵达了应天府谷熟县的徐家村。

路边的孩童正在玩耍,大人们坐在村头,享受着冬日午后的阳光。

大宋邸报乡村报社门口,有几个年轻人正在讨论今年朝廷对农桑的新政策。

看见一辆马车行进来,正在玩耍的孩子们都凑上前去。

“大人,我们到了。”徐处仁的儿子徐清从马上下来,他走到马车门口,上去,将自己的父亲搀扶下来。

徐处仁是神宗元丰年间的进士,此去已经有五十余年。

自取了进士,徐处仁便再也没有回过这里。

前面走过来一个少年人,不禁问道:“这位官人,您从何处来,要找谁?”

徐处仁微微一怔,这一刻,他不禁想起了前唐著名诗人贺知章的那首诗。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徐处仁咳嗽了两声,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道:“我回家。”

早已物是人非,老旧的房子都拆掉了,唯有那颗大树还在啊。

年少的时候,那颗大树还不是现在这个样子。

那时,他经常躺在大树下读书,一读就是一天。

母亲在家中做饭,做完饭会叫他吃饭。

徐处仁在徐清的搀扶下,坐在大树下。

他仿佛又听到母亲的声音,仿佛看见一个少年人从树下站起来,走进屋子里,夕阳洒了一地。

几天后,徐处仁病逝的消息传到皇宫。

望着满地的落叶,赵桓颇有些伤感:“秦卿,你说,朕是不是有负于徐相公?”

秦桧在一边道:“陛下与徐相公君臣相知,徐相公深知陛下苦衷。”

赵桓叹了口气:“厚待徐清,此事不要声张。”

第五百六十一章天竺

虽然在六年前,皇帝就强迫政事堂搞出一条很短的铁轨,但是那条铁轨根本无法正常使用。

好事多磨,大宋第一条铁路足足修了六年。

但这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大宋的经济潜力还远远没有发挥出来。

主要受到了技术、交通、信息传递、人口教育以及传统理念这些因素的限制。

技术的提升是需要一个过程的。

能看在眼里改善的就是交通和信息传递,以及人口教育。

当经济达到一定规模后,传统理念自然就变了。

人都是适应时代发展的,不能适应的就会被淘汰,这是不变的真理。

所以,无论什么时候,交通和信息传递,都是赵桓要不断加强的。

在春节来临之际,政事堂提交了未来五年的铁轨规划蓝图。

这比公路对大宋的经济更加有利。

第一条是东京到幽州的京幽线,它贯穿了濮阳、大名府、正定镇石家庄、真定府、幽州。

将开封府与河北路、燕云路串联了起来。

第二条是从东京到西京长安的,它贯穿了郑州、洛阳,西进抵达商洛后,直达长安。

第三条则是从东京到东都杭州,它贯穿了应天府、徐州、滁州、金陵,最后抵达杭州。

第四条是从东京城到南都广州的,它贯穿了许州许昌、汝阳、信阳、江陵、潭州长沙、衡州,从衡州进入韶州,抵达广州。

第五条则是从东京城抵达成都府的,这是一条非常难建成的铁路。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不是说着好玩的。

但依然规划进去了。

而第六条,则是从东京城抵达西南战区,进入广南西路,延伸到交州。

这是一条比京广线还要长的铁路,因为西南多山,所以这条铁路并不直接走西南。

而是先笔直南下,过江陵府和潭州,再进入广南西路,经过钦州,进入交州,一直延伸到九龙江平原。

这可以说是靖康十一年来,耗子最为宏大的提案。

政事堂预计修建成这六条铁路,需要消耗的资金将达3亿贯钱。

一贯钱等于465元,如果这样来换算,需要1395亿元。

而这六条铁路为大宋带来的经济效益,则远远不止3亿贯,它对未来三十年的运输都起到了质的改变。

赵桓愿意拨这笔钱去完成这件事。

只是,督察院怕是有得忙了。

如此庞大的一笔钱要拨发下来,不止有多少人兴奋得睡不着觉了。

战略的规划做到位后,通常狗屎一样的执行就能把事情迅速搞砸。

首节上一节773/99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