枭臣 第770节

  林缚继续下令:“传令敖沧海,长山军所有辎重悉数交由海虞军接管运送,务必在后日午前赶到溧阳,我在溧阳等他……”

  周普率骑营拖延浙闽军左翼撤退的速度,周同率崇城军主力及长山军张季恒部追击之,整个战场就会一分为二:一在江宁,一可能在茅山西麓,而奢文庄率浙闽军中路主力的去向暂时还不明确。敖沧海率部赶到溧阳,林缚在溧阳也能有足够的兵力随时策应两边的战事。

  周同、陈渍、张季恒等将领随即带着扈骑赶回行进的队伍之中,召集将令起传达抛弃辎重、加快行军追击的命令。全军将近三千头骡马都集中起来,交给最前头的陈渍所部。

  在追击中随时都可能遭遇到敌军打反击,前头部队在行进的同时,还必须要保证充沛的体力,没有比骑骡马而行更适合的了。

  战马不足时,行军骑马、遇敌步战的马步军,也是在平地低岭地区、在机动性上占据优势的兵种。

  崇城军主力仅比浙闽军左翼落后百里距离,有周普率骑兵在前面骚扰,赶在南陵之前截住,不是没有可能……

  林缚仅率少量扈骑还站在二桥岭上目送大军远行,陈华文、陈华章、粟品孝以及长兴、安吉县等官吏,看着淮东军轻兵通过后,大量的辎重车无序的丢弃在路旁,仅留极少量的兵卒看管,看着大军通行的场景,一时间也感慨万分,内心深处仍有矛盾在挣扎。

  林缚跨身上马,对长兴、安吉两县的知县说道,“淮东军的补给粮草还要两县筹措一些,此时悉由陈大人负责,希望日后在溧阳、在江宁还能与诸位相见……”又对粟品孝下令,“你即刻返回长兴去,我在江宁等你率部过来汇合!”林缚随口下令,旁边都有典书记录并用印以为手令,粟品孝得手书即率扈骑离开二桥岭东行返回长兴。

  粟品孝所率白淖军残部都是水军,走水路北出太湖进扬子江到江宁接收整编,也就意味着太湖范围之内的最后水军势力都彻底纳入淮东军体系,此时还留在太湖里的少量水营,还都是淮东第三水营的嫡系兵马。

  林缚又与陈华文说道:“辎重一事,还要烦陈大人留后统筹……”

  “华文谨遵大人所令。”陈华文得委以辎重粮草重任,也回应命令道,看过淮东军主力精锐的行军之速,三千海虞军也只能有资格充当护送辎重、筹措粮草的任务。

  林缚对陈华章说道:“陈公,可随我去溧阳观战?”

  “大人请先行。”陈华章说道,随后都跨上马,与宋浮等人一同,与两百余扈骑,随同林缚驰下二桥岭,往西而走,前往杭湖军主力覆灭的溧阳城。

  离开大军独行,仅两百扈骑在平原丘陵之间通行极快,在入夜之前就赶到已经给打残的溧阳城。

  浙闽军在攻陷溧阳后,并没有大规模的进城,包括奢飞虎诸部在内,都急于北上进兵江宁,杭湖军还有大量的尸体遗弃在城里,无人收拾。好在寒冬季节,天气寒冷,尸体暴露于野,还不会形成大规模的瘟疫。

  林缚赶到溧阳城里,唐复观所部也是刚刚抵达溧阳。大军不进城,绕过溧阳城继续北上,唐复观赶到溧阳城下,进一步接到林缚面授机谊。

  这时候进一步的消息也从江宁传来,浙闽军左翼从溧阳撤走之后,从江宁往南的信道也就打开了。

  恰如诸人所预料的那样,浙闽军仅留三万兵马在江宁,这部兵马以奢飞虎为首,主要屯驻在东华门,守住外城的同时正加紧强攻皇城,东阳府军以狱岛为基地,先头步卒已经进入河口镇,但攻城进展缓慢,在等这边主力过去汇合。

  浙闽军另有两到三万兵马,在二十七日午时就先后离开江宁西进,暗桩探知浙闽军中都传永兴帝已逃往池州,浙闽军分兵是为追击永兴帝……

  “谎言拙劣,但是也管用得很!”林缚不屑的一笑,说道,“都说好的计策,不仅要求瞒过敌人,还要瞒过自家人……”

  林缚一面派快马传令江宁,命令葛存信组织水军战卒登岸,配合东阳府军,以河口镇以基地,将浙闽军右翼兵马牵制在东华门;并通过暗桩在城里宣布传单,指出永兴帝及诸官逃往庐州、奢家以降卒为弃子的实情;此外,放开江宁西面敌军脱逃的通道,不予封锁,以削弱敌兵的守战意志。一面让唐复观率部加紧行军,汇合水营及东阳府军夺取江宁外城。

  宋浮暗自感慨:

  此战不能算奢文庄之败,结局在闽东战事之前就基本决定好了。

  在东线,浙闽军面对淮东的攻势要守住浙中及闽东两头。奢文庄主守闽东,淮东军就能通过海路的机动优势,将兵力集中在东阳县的正面,全力夺取浙中,进而深入到信饶之间,切断东闽与江西的联络。奢文庄主守浙中,必然就要决心放弃闽东根基之所、放手一搏……

  在淮东的战略优势面前,浙闽军即使能获得一两场胜利,是很难改变大局的。

  对奢文庄来说,唯一的机会就是退到江西去休生养息。

  整个战事发展得非常迅速,从闽东战事开局起,到现在才过去一个半月的时间,还没有进入十二月,叫北面的东胡以及襄樊的长乐匪都来不及反应。

  说到底也是淮东借海路,兵马的调整异常的迅速。淮东军主力,在结束闽东战事之后,北撤包括休整的时间在内,到从萧山渡江北上参战,才半个月而已。天下有哪支军队能怎么这么迅速?

  要是淮东军主力能慢十天半个月进入江宁南部的战场,让浙闽军彻底占据江宁城,整个战局的发展将完全不一样。正是淮东军的迅速,叫奢家不敢孤注一掷去守江宁外城。

  到这时,淮东控制江淮的大局已经无法更改。

  对浙闽军来说,眼下夺取江州、占据鄱阳湖平原,并保存更多的精锐逃入江西休生养息,才是关键,以后或许还有翻身的可能……

  大都督密令以保存左翼精锐为先,其次才是拖延淮东军向江宁进军的速度——淮东兵马的运动之快,叫人吃惊,意外的遭遇战,使得左翼兵马主力被迫前移到无险可守的方家洼。要避免局势向无法挽法的绝境滑落,郑明经只能向诸将出现大都督的密函,毅然集兵西撤,避开在方家洼与淮东军优势兵力会战的可能。

  但是西撤不是易事,侧后两翼都有淮东骑兵衔尾不去,郑明经率部只能分作数股交替西撤,从日隅时分毅然决定突围西撤,到天将夜,整部兵马才西行不到三十里赶到凤桥渚。

  凤桥是固城、溧阳之间的大埠,也是江宁二十四镇之一。

  凤桥渚的西面有胥河通往固城南的固城湖。出固城湖往西北则为青山河,青山河为弋阳江的上游,曲折往西而行,从弋江(今芜湖)流入扬子江,是扬子江在江宁西面最重要的支流之一,在茅山西麓还有人工沟渠跟北面的龙藏浦支流胭脂河相通。

  溧阳、广德、宣州甚至远到宁国、绩溪等徽州境内的物资,通常都汇集到凤桥渚转走水路,是江宁府南面重要的水陆码头之一。

  受战事的影响,凤桥渚镇上的民众都已经逃亡,码头上、入冬后枯瘦的河道里也看不到半只渡船的影子。对浙闽军左翼兵马来说,不去宁国,就只能沿胥河北岸去固城,固城守军倒是搜集了一些渡船备用。

  固城湖不算大,南北长才十里许,即使左翼兵马先进驻固城县城,能顺利从固城湖北岸渡过青山河;淮东兵马从固城湖南面绕走,也就多走二十余里路,青山河以及下游的弋阳江都不构成地形上的障碍。

  唯有到南陵往西,进入九子山(今池州境内的九华山),才有可能利用九子山的险峻地形摆脱追兵。

  只是凤桥渚离固城县还有四十余里,从固城县城西侧渡过青山河往西,还要再走百余里才能到南陵,以这么慢的速度,等避入九子山,怕是五六天之后。这么长的时间里,足够淮东军主力跑一个来回了……

  当前的险境,叫郑明经如履薄冰,每一步都惊心动魄,却也叫他激起浑身的战意,到凤桥渚后,就将诸将召集起来,劈头问道:“当前绝境,尔等欲生欲存哉?”

第124章 断尾

  “大都督经营江西经年,能撤到江西去,还能缓一口气、休生养息,从头再干,但是,”郑明经将佩刀横摆在桌前,冷静的注视着众人,生死存亡关头,他将都卒长以上的武官都召集起来进行突围前的最后一次动员跟军议,“一起往西逃,肯定逃不脱,这时候必需要有人做出牺牲,分兵往南走以吸引追兵,而且分兵不能少,太少就起不到吸引追兵的作用……”

  青山河渡紧挨着固城,先一步撤到固城,渡过青山河是没有问题的,但是淮东军主力从南面绕过固城湖,也就多走二三十里,这点距离完全不足以让他们安全的逃到南陵去。

  分兵南下,除了吸引淮东追兵外,也是恰好挡在淮东军从固城湖绕道西追的路上。

  在座的众人已经领教到淮东军的运动之快,甚至不敢留在凤桥渚过夜,知道分兵断尾求生的必然之举,但分出南下的兵马,摆明了是淮东追兵一定会去吃的诱饵。

  大道理是很容易讲的,但是谁真心愿意去做九死一生的诱饵?

  诸将皆沉默。

  一员髯须虎将踢凳站起来,骂道:“熊货一窝子,人死鸟朝天,怕个球,你们不敢,我领兵南下,指不定比你们这些缩卵货命长!”

  “韩立坐下!”郑明经沉声喝止髯须汉子,说道,“西撤的兵马,今夜就必须要走,没有时间在这里磨蹭,谁留谁走,容不得诸位跟我斤斤计较,不从者,军法不容……”

  “请将军下令!”众人给髯须汉子韩立骂得脸色讪然,这时间齐说道,大多数人不愿意主动站起来去做诱饵,但摊到头上也认命。

  “那好,”郑明经看向众人,仗得打这么艰苦,诸将还能如此,已经不坠八闽战卒的名头了,他将思虑多时的分兵决定宣布出来,“父子从军者,父留子走;兄弟从军者,兄留弟走;‘夜瞎子’难辩夜路者留;我留,诸将走……”

  当世选兵,多是一户选一卒,但奢家征战这些年,早就将东闽有限的丁壮资源利用到极点,父子、兄弟以及举族丁壮从军者比比皆是,父子为将、兄弟为将的也非常普遍。

  南下的兵马要掩护其他兵马西撤,必需要有临畏不惧、遇险而入的觉悟,父子、兄弟从军者,父兄赴死,将生的希望留给子弟,才能有死志!

首节上一节770/105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