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成了仁宗之子 第225节

王师已经快到东川郡了,若不是太子殿下磨蹭,这会儿应该已经快到叙州了。

不能不磨蹭,王中正和李宪俩憨货,还没有把牛皮送到,别到了东川郡,人家大理国的给一张牛皮丈量,那可就糗大了。

他没想过张方平就那么放心他们,在他们离开戎州后,直接回益州了。

也没什么不放心的,不说其他,就说大理国再一次派遣使臣,张方平就知道王师于大理境内也是无碍的。

结果他还是得再次跑来戎州,殿下尽做这些折腾人的事。

“学士已至戎州待殿下……”

王中正到了,带着那张已经剪成碎条条的牛皮。

“牛皮未断吧?”

“未断,由成都府路操办。”

不断就行。挺好的装逼场面,赵曦可不想出意外,让人笑话。

就是当初苏颂发现白铅的地方,荒山野岭不说,整个地面还是坑坑洼洼的,到处是陈旧的矿洞。

十里八里范围内没有任何人烟……难不成这上国太子殿下,是准备在这地方划一片地吗?

当然,他们跑那一趟也不是白跑的,曾经查勘了这里的大多数废弃的矿洞。

苏颂说了,之所以废弃,是因为挖掘有难度了。

也是,就这些乌蛮,收拾些裸露在表层的铜矿还行,若是深度挖掘,已经不是他们能力所达到的。

这地方好啊,就是牛皮的做法有些捉弄人,就看这破烂地方,也不会让大理的各方势力反感。

关键是这地方还有个最大的好处,西邻金沙江,东靠西江,几乎算是得天独厚了,直接可以依赖两大水系开展航运。

牛皮是包裹包着的,当王中正把牛皮展开……那些送行的人,嘴角抽抽开了。

这是一张牛皮?确实是一张牛皮。可你剪刀这么细……

这种玩乐的事,掺和的人很积极,不止是护卫营全都上手了,就是西军也很积极。

然后,然后苏颂就指挥着,开始用牛皮围圈……

其实并没有围多大,也就相当于一个中县的城池那么大。

因为太子殿下交代了,得留余地……其实是要求留些牛皮条,把运输的道路也划到圈里面。

金沙江这边很近,可往西江,还有很远的一截路。

赵曦可不想被人卡了脖子,必须做好两条运输线的准备,同时,要把道路的归属权也先拿到手。

这都是签了契约的。

第185章 一网打尽(第三更)

没搭理那些像便秘的人,在圈好了地,打好了界桩后,王师真的要回去了。

“两旬叨扰,承蒙款待,不胜感激。如今,诸事办妥,曦即将离去,就此作别,诸位留步。待商贾进驻,自会照会诸位,还望不吝照抚……”

赵曦笑盈盈的跟人作别,一点也没有不好意思。

总算是走了,这个上国太子殿下真是要命。希望他这个牛皮,纯粹是玩乐吧。

想想那荒山野岭,坑坑洼洼的地盘……也算是个仁义人,没带着牛皮去郡府之地画圈,也省得了协调乌蛮的麻烦。

也罢,此事也算了结了。

三家人看着远去的帆影,相互苦笑的看了看……一瞬间居然有团结一心的想法。

可能吗?还得回去跟董家纠葛去……

段廉义却想的是:妹妹此去汴梁,不知心愿可能达成否?

西军回朝了,在王师进入戎州时,朝廷的诏令便到了,狄青只得率军回朝。

至于赵曦,连张方平都奇怪,不明白为什么朝廷不提太子殿下回朝的事儿。

怎么可能提及?早先还在大理境内时,各个指挥使都发了家书……铜矿的买卖几乎涉及了多数的朝堂官员。

这事的主持人是太子殿下,就是官家甚是想念,也被群情激昂给灭了心思。

国朝缺铜,太子殿下此行解决了国朝缺铜的局面……这就是台面上的措辞,立足相当牢固。

一个个心里都清楚,各家有各家的心思,都把这个措辞放嘴边嚷嚷,都特有理。

就是赵祯,包括曹氏、滔娘,也都觉得赵曦应该在成都路待些日子。

这次赵曦也真是找了个苦差事。

这还是把甄别那些带着印鉴的书信工作,交给了吕公著、韩缜等人。否则就是三头六臂,他也忙不过来。

他在做整个铜矿的规划图,策划书,包括整个铜矿运行的章程条例。

赵曦需要的不是那种东一榔头西一棒槌的开采,他要做成接近于后世大型工矿企业的模式。

所以,他需要全面的做出文案来,让具体承办者遵照操办即可。

“殿下,这是将朝堂一网打尽了!”

张方平陪着,可越看越惊心。特别是看吕公著、韩缜整理的那些书信。

这也太庞大的,太子殿下这意图……这个铜矿,几乎是另外一个朝廷了。

那些书信,几乎覆盖了自开朝以来,世代为官家族的五成,而在任的五品以上官员也达到了两成。

触目惊心啊!

“学士,曦敢问,何为朝廷?”

首节上一节225/108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