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第一少 第921节

“也罢,就听从玄公的吧。”李申无奈说道。

李哲和李申便是这些人的主心骨,算是头目了,两人都认同了玄世的话,所以,剩下的这些人,也就没什么大问题了,总比到最后赔个底儿掉要好的多。

玄世端起桌子上的茶杯:“以茶代酒,就如此说定了。”

“好。”

众人纷纷拿起茶杯,却不知当中几人情愿,几人不情愿。

不管是情愿还是不情愿,事情的结果,已经是这个样子了,再也更变不了了,而玄世针对他们所做的一切事,都尘埃落定了,也有了这么个结果,不枉费花这么多心思,布置这么多了。

几人从道政坊出来之后,心思各异,在道政坊坊门口就散了去。

“去李安俨府上。”李申对着车夫吩咐道。

当初李安俨找过李申,也就这材料的事儿与李申商量过,如今李申与玄世妥协了,出于道义,也要去通知李安俨一声,毕竟,李安俨手底下也有商会,也囤积了不少材料,自己也不能这么不仗义,就将李安俨给抛下。

李安俨现暗中与李治通讯,除却大事之外,鲜少出他自己的府邸,最近这两天,杜荷也住在李安俨府上,至少住在这里,能让杜荷感到踏实一些。

毕竟做的是大事儿,还可能是谋反的大事,回杜府,总感觉心里不踏实,更何况公主府现在还没有派人来传话说杜荷可以住进公主府。

因此,李申到李安俨府上的时候,三人便在书房见面了。

“什么?郡王已经同意玄世提出的条件了?”杜荷大惊。

李申点点头:“事到如今,这事儿由不得我们了,本王今日到这里,便是通知你们一声,趁着这个机会,尽早将手上的东西都出手,再囤下去,没有什么意义了。”

“嗯,有劳郡王亲自前来告知了。”李安俨拱手道:“若不嫌弃,在寒舍用过饭再回去也不迟。”

李申摆摆手:“不了,府上还有诸多事情需要安排,不便在你这久留,就先告辞了。”

李安俨将李申送出书房,随后让管家亲自将李申送出了宅子,随后李安俨和杜荷回了书房。

“材料的事情走到这一步,虽说给玄世添了不少麻烦,但是终究是被他给解决了,不过还好,咱们还是赚的,赚钱不说,玄世这一次,将得罪了不少李氏宗族的人,现在这些人不敢对玄世如何,但是心里始终是有怨恨的,现在是没有机会,等到玄世哪一天露出破绽,甚至是落魄了,这些人免不得要上去狠狠的踩一脚。”李安俨说道。

“不得不说,这玄世的确是有些本事,也难怪陛下会这般看重他。”杜荷说道:“那接下来,咱们要怎么做?”

“暂且不要有什么大动作,静观其变,如今龙首原上,工部看管的是越来越严格了,没有工部的牌子和文书,咱们的人也进不去,想要在龙首原上动手脚,事先还是要打通工部的关系,交给我就是。”李安俨说道。

“好。”杜荷应声道。

在各部收买官员打通关系,这是李安俨必须做的,不然到时候李治从十六王宅里出来,仍旧还是光杆司令一个,朝中没有人为其说话,他仍旧是个不受重视的闲散王爷,只有有了自己的势力,有了关系,才能让陛下真正的重视起这个儿子来,即便是对这个儿子心中有忌惮,那也算是入了天子的眼了,总比被遗忘在角落里要好的多。

长安的事情都解决了,隔天,玄世便进宫与李二陛下禀报了此事,随后乘坐着马车从皇宫出来直接回了东山县的庄子上。

玄世回了庄子上,李安俨暗中也松了口气,至少玄世在长安,对他的计划才是最不利的,玄世的鼻子灵敏的很,再加上身边儿的护卫,李安俨也怕,怕玄世身边儿的人再偶然发现最近十六王宅里面的不寻常。

虽说表面没什么变化,但是宅子里的李治与李安俨的联络,还算是紧密的,而且,有了希望之后的李治,整个人都焕发出不一样的光彩,若是被有心人留意下了,那可就麻烦了。

不过好在十六王宅里都是些没了雄心壮志的闲散王爷,有的早就须发皆白了,有的整日饮酒左乐,谁都没功夫去主意李治这么个不起眼的王爷。

人家进来的时候都是带着封号进来的,至少外头还有封地,只是封地归朝廷派遣的官员管辖罢了,但是封地的收入还是他们的,不过他们不能离开这十六王宅,不能离开这长安罢了。

但是李治呢?进入十六王宅的时候,没有封地,也没有封号,早前消息传到宅子里的王爷们耳中的时候,大家心里都明白,这孩子一定是犯了什么不可饶恕的大错了,否则天子心再狠,也不会把自己的嫡亲儿子关进来,还剥夺了封地和封号。

表面上被监禁了起来,实际上呢,估计是为了保他一条命。

能要了皇子的命的案子,小不了,皇子只要不造反,丢不了命,所以宅子里的王爷都猜到了,李治是牵扯上谋反了,或者,是他自己起头谋反了。

因此对于李治,这些王爷都敬而远之,谁愿意跟个谋反的皇子牵扯到一起,别再把自己搭进去,这宅子虽说没多少自有,但至少还有命在,还有荣华富贵在。

第四百四十九章:凛冬至

所以李治在十六王府之中过的也算是自在,没有人将眼光放在这个年轻的皇子身上,因此李治暗中与李安俨书信来往,也没有人会注意到,安全的很。

李安俨在长安城与各部官员私底下的走动越来越频繁,玄世在庄子上,对长安城的官场所知不多,因此对于李安俨和杜荷的不寻常也未曾注意到。

他现在的心思,除却龙首原上的新宫之外,便是庄子上的书院了。

似乎秋日的暖阳还在昨日一般,结果一转眼却已经迎来了凛冬,年关将至,龙首原上新宫的进度也缓了下来,但是一个秋天,十二万徭役的努力却是肉眼可见的,节前这些徭役便会回家,等到来年春耕之后,再回到龙首原。

新宫的修建虽说重要,但是来年的春耕,却更是重中之重,是百姓赖以生存的本钱,这个时候,百姓家里的田地间正是用人的时候,朝廷也只能暂缓龙首原上的事情了。

也正好,一个冬天的时间,也能让工部喘口气儿,联络关中的各大商人,向商户收购后续用到的各种材料,开赴秦岭的五千玄甲军还有太子六率仍旧在秦岭,趁着年前,多干点儿活,权当是训练体力。

军队的出动,倒是为国府省下了不少钱,玄甲军和太子六率与府兵不同,府兵寻常在家,不消耗国府粮草,而玄甲军则是常年驻扎在营地之中,除却训练便是负责守卫长安,而太子六率属于内府兵,与外府兵不同,如同玄甲军一般,也是常年集结,只是太子六率负责的是太子东宫的宿卫,太子六率的人数不少,宿卫东宫绰绰有余,因此,多余的人,悉数被李承乾派了出来。

李承乾得到李二陛下的同意之后派兵,如此调动安排,也是在李二陛下面前刷了好感度,太子六率只留下足够宿卫东宫的人数,其余派出,人越多,在秦岭那边的作用便越大,为国府节约的开支就越大,太子如此作为,也算是一心为国了。

冬日里,关中的煤炭源源不断的通过商人运送到长安城,长安城中的铁匠也忙活开了,在煤炭被开发出来的之后,工学院的工匠们便打造出了铁炉,这铁炉也只有有经验的能工巧匠才能造出来,而这些能工巧匠则是都聚集在长安城的工学院。

工学院仅仅就铁炉这一项收入,便能养活了整个工学院中的工匠,这就是技术和专利的好处。

民间的铁匠若是能仿造出高质量的铁炉,工学院也不会去管,这也只能说明民间仍旧有高手在,大唐没有所谓的专利申请,而铁炉这种东西,毕竟是造福百姓的,工学院这边也没有打算垄断,照样制作,照样在工学院麾下的铺子售卖。

长安城只要是家里有些条件的人,到了冬天,都会在家里撑上一座火炉,烟囱或是直接通到窗户外,或是直接通到火炕的炕道里,这样屋子里暖和,也不用大冬天的出去烧炕了,普通百姓烧不起一冬天的煤炭,也只能依旧靠着烧柴暖炕来取暖了。

东山县庄子上的庄户门日子过的滋润,到了冬天闲暇无事的时候,就好围着活路取暖,偶尔三两好友聚在一起,围着火炉,暖上一壶酒,热上两盘子菜,其乐融融,若是码头上有工可做,这些汉子便换上粗布短衫,去码头上继续做工,换几个大钱回来,钱多钱少不少,倒是能让家里的妻儿老小好好的吃上一顿酒肉了。

书院的学堂中也生了俩火炉,煤炭都是玄家出钱购买的,买了不少,都堆在后院儿的墙角,堆成了一座小煤山,书院学堂、学舍还有先生的书房中都支了火炉,学舍还好,只有学堂之中,火炉白天都是烧的旺旺的,即便学堂里暖和,也挡不住学生们下课之后在书院院子里玩闹的那股子热情。

主要是萧和高士廉两个上了年纪的先生受不得冻,这些学生都是农户家的孩子,身子一个比一个壮实不怕冷,外头下了雪,这些孩子在外面闹腾的一个比一个欢实。

萧讲课,玄世就坐在火炉旁边,他是个不经冻的,火炉旁边有一张小茶几,火炉上烧着热水,玄世一边听课,一边为自己泡壶热茶,萧讲累了,学生自行温习的时候,萧也会坐到茶几旁,与玄世一同品茶,谈论一番学说。

虽说都是课外话,但是两人谈论起来,倒是津津有味,对于屋内的学生来说,听之,思之,也是大有收获,毕竟萧是学术大家,而玄世也是见多识广,两人谈论起来,各有各的思路,或是求同存异,或是辨别是非。

对于学生来说,这算是课外话了。

“世,听闻那王玄策,在天竺那,叫什么来着,玛卡达国,对,就是哪儿,闹腾出了不小的动静啊,都已经一年了,估计也要回长安了吧,这事儿在鸿胪寺那边都传开了。”萧搓了搓有些发冷的手说道。

“难得萧先生不在朝堂,还关心朝廷的这些事。”玄世笑道:“王玄策这人,是个人才,听说他去了玛卡达国那边正遇上叛乱,愣是以吐蕃的名义向尼婆罗王国借了兵,平了玛卡达,活捉了叛臣阿罗那顺,现在正押送着阿罗那顺回长安呢,等到年后,估计就到长安了,不耗费大唐一兵一卒,一人灭一国,这王玄策回长安之后,定受重用。”

王玄策的事情放在后世,也是一桩美谈,做外交官做到这一步,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

“世对于此人,如何看待?”萧问道。

首节上一节921/172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