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商城去大唐 第321节

“这个嘛想要建造一家造船厂前期可能需要百万贯的投入。”元善说道。

“百万贯还只是前期投入这个事情倒是叫人意外。”薛凯说道,他知道普通的船厂几十万贯就差不多了更多的投入都是在制造大船上,可是单单一个造船厂的投资就用到这么多的钱他心里还是有些发虚的,就算几家联合分摊下来恐怕也是需要几十甚至上百万贯的,如果将薛家家底拿出来可能才将将够用吧。

第一个怂的就是薛凯,这老头精明得很,永和坊的商铺就投入不少钱,生意虽然不错可是对于那么大的投资现在还没有回本呢。

再说一下子拿出那么多的钱来投资这个要花费很长时间的项目,薛家家族怎么办流动资金根本无法维持家族的正常运行。

就在薛凯保持沉默的时候,建材商会几个人进行了一些简单的交流,这时郑满意突然说道:“我们建材商会哦一直都是跟着会长的步伐前进,建造船厂算我们一个而且我们愿意拿出建材商会八成的收益来支持这个项目。”

建材商会八成的利益众商人一听都觉得这是个非常大胆的决定,建材商会有多赚钱他们是知道的要不是因为配方的限制一些商人早就像开窑厂烧水泥了,不过现在建材商会已经形成了规模就算有竞争也是以卵击石,最后也只能沦为建材商会的材料供应商。

“满意这个事情要慎重。”郑奇说道。

郑奇是出于郑家家族长子的身份说的这个话,郑满意背后站着的说白了也是郑家不过这段时间郑满意已经有意思脱离郑家这个靠山了,郑满意直接说道:“这个事情是建材商会股东的意见,不是我个人能够决定的,再说叔叔我觉得为了这个项目冒险投资是很值得的,我相信元会长一定能够带领我们获得更多的利益的。”

郑满意态度非常的坚决,现在他算是跟建材商会绑在了一起了凭借郑家旁系的财力是无法与郑家嫡系抗衡的但是这不能决定旁系就一定比嫡系钱少。

对于财富郑满意还是有着不一样的渴望的。

一旁的薛凯这时候说道:“年轻人就是有魄力。”

郑奇听后也没说什么,这会后还有一些富商们都在犹豫他们的钱来的可不是那么容易,就算通过棉花和玉米让这些人赚了很多的钱但是他们也不表示要帮着元善做些什么,他们还是坚持利益为上。

“花钱的事情怎么能少得了本太子,不就是建造一个船厂么,元善本太子投一百万贯可够用。”李承乾这时候突然走过来,说话都牛气哄哄的身后还跟着一群皇子贵胄的公子们。

对于李承乾要投资一百万贯商人们立刻都是交头接耳议论起来,他们这些商人很多都是家中经过几代经营才有几十万贯的财富,没想到太子随口说一句就要投一百万贯这样的魄力实在是让他们感觉震惊。

同时也对大唐有这样一位太子有了一些底气,关键的是这个太子还非常重视商业,这可是他们想要见到的于是很多商人本来不想蹚浑水的这会儿也有些要改变想法了。

只是元善听到这话的时候脸上也没有太大的表情,区区几百万贯就像建造船厂这投资对于大唐人来说已经全是超级巨款了,而对于元善来说这也就是个数字并没有什么概念。

“既然太子殿下这么说了那我就不好拒绝了,不过建造船厂的事情还是需要跟朝廷报备的这个事情希望太子殿下能够出力。”元善说道。

“诸位想要投资的呢咱们就按照一百万贯这个数额来作为一个标准,几方合作都可以但是投资的人都需要建立一个统一的账户作为以后分工的对应,今天天气不错要是有投资意向的可是说出来,现场咱们就签署投资意向。”元善继续说道。

意向谈妥之后正式签署投资合同那就要等跟朝廷报备之后的神情了,不过蒸汽船现在已经有了实体的相信很快这个小心就能够传到大唐的每一个角落。

商人可不只长安城这里有,洛阳等地的商人也不在少数,元善对融资还是很有信心的只是这个项目就目前的进度来说还是提前了一些的。

这次要建造船厂的事情被后人称为渭水之约,这是带动大唐经济腾飞的一个非常关键的转折,一个月之后一群商人再次聚集在渭水河畔,在中型蒸汽动力船上签署了投资合同,总共投资一千两百万贯,一共十一个账户,而其中的一个账户占了两成投资并且没有投入一分钱。

这个账户来自朝廷国库,虽然没有投资银钱但是在沧州临海区域划分了一大块空地作为船厂的建造基地,这个用地面积直接涵盖了一部分陆地和大面积的港口,从合同签署开始这块地皮就成了船厂的了。

管理运营朝廷虽然不会参与但是保护和配合施工是有圣旨保障的。

第439章 发兵东突厥

一千两百万贯差不多是唐朝全年的税收的一半了,贞观初年这么大额数目的钱国库也不是说拿就拿出来的,商人们做到了可是长安最大的新闻确实不是关于沧州船厂的事情,而是朝廷决定发兵东突厥。

元善刚刚千羽沧州项目还没来得及实施就被杜如晦给召到了兵部,这种时候情况非常紧急元善也不好怠慢只能起早乘坐马车就过去了,长安城门一开他就进城了可是想不到的是兵部的人员早就全都聚集在一起了,只有他这个住在城外的人来的最晚。

元善还不了解情况突然说要打仗了他还没有适应呢,来到并不之后问道:“杜尚书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杜如晦知道元善不了解其中的情况,不过他对元善的军事才能还是很看好的毕竟能训练出“鬼猎骑”的人大唐可就只有元善一人。

“事情是这样的,代州都督张公谨以颉利可汗与唐结盟又援助叛军梁师都为借口,派大军征讨突厥,陛下觉得现在时机成熟了所以决定发兵十万进攻东突厥。”杜如晦说道。

“发兵十万,杜尚书我可没有上过战场叫我来是做什么呀。”元善心里有点慌了,这打仗的事情他真是不懂总不能够凭借小聪明来克敌制胜吧,战场上的危险不是说有一腔热血和众人保护就行的,他又不是武将职业不对口叫他研究些武器装备还凑合,上战场是万万不行的。

“向来听说你有军事才能这段时间就留在并不为大唐将士出谋划策吧。”杜如晦说道。

“既然是这样那我立刻就叫人回去通知一声,顺便也拿一些生活用品。”元善说道。

“这些小事都不用你费心了,我已经通知人去你庄上通知了。”杜如晦说道。

“前方战事随时都有可能爆发你还是跟老夫一起研究对策吧。”杜如晦说道。

兵部的房屋里面还有一大间的屋子,元善进来之后就见到一张超级大的沙盘摆放在房屋的正中间,沙盘周围已经围满了人,有人一边说着有人一边记录着。

这么大张沙盘可不是几天就能够制作出来的从这个事情上就能知道这场战事已经准备好久,就听见一个熟悉的声音在一旁大咧咧的叫喊着就像是他亲临了战场一样。

“程将军也在这啊。”元善随口问道。

“对了杜尚书你还没有告诉我是哪位将军担任总指挥呢。”元善说道。

“这次发兵东突厥李靖为行军总管,张公瑾为副总管。并州都督李绩为通汉道行军总管,华州刺史柴绍为金河道行军总管,灵州大都督薛万彻为畅武道行军总管。”杜如晦道。

一听去的都是些狠人元善就不担心了虽然元善对于唐朝时期的细致的历史不是太了解但是大体上还是知道朝廷不但灭了东突厥还将突厥给灭了,加上有系统商城内的书籍想要知道具体的也是可以找个没人的地方进行查看的。

只是他并没有那个心情去研究这些东西,有这些狠人在的话还用他做什么,于是混日子的打算就开始了。

“还有担任先锋的是陛下的北衙禁军,先锋官是尉迟敬德,副官是魏大有和霍达。”杜如晦说道。

原本打算在这混到战事结束的一听自己的学生担任了指挥官,并且还是打头阵这下他有点坐不住了,北衙禁军的训练可是有他一份功劳,而且这支部队的情况恐怕只有他才更加的了解,比起冷兵器对阵这支队伍可是一支半吊子的炮兵,可以说就是一支火器营,这要是直接正面跟敌人冲突起来搞不好会吃亏。

元善的担心立刻就被杜如晦看出来了,都是景明的人怎么可能看不出力变化的表情,安慰道:“我们现在能做的就是做好后勤工作,汇总收集到的情报供前方战事参考。”

“只有沙盘哈不够杜尚书还是给我拿几张更详细的地图来吧。”元善说道。

用北衙军做先锋也不知道是谁想出来的,他们懂不懂炮兵可不是这么用的,北衙军可比常规府兵人数少太多了万一落单很容易就会被包围,就算他们在应用善战可是失去火器作战的他们其实就是一支几千人的骑步兵。

“北衙军的装配配属情况要相信的跟我说一下。”元善认真的说道。

杜如晦立刻叫人将北衙军装备配发的账目拿过来,这些都是装备配发清单元善见之后就不担心了虽然是做先锋可是那沉重的火炮还有各种手榴弹和弹药可不是那么好运输的,在看配备的两百辆马车几乎都是用来运输这些东西的,这样一支队伍能够比辎重部队也快不了哪里去。

“杜尚书我的建议是立刻终止北衙军作为先锋并且采用隐蔽的作战模式,最好是依附大部队进行作战。”元善说道。

这么强大的火器支援还打什么先锋,跟着大部队一路碾压过去岂不是更好。

更关键是北衙军携带的手榴弹太多了,而除了李靖的部队装备了一万枚手榴弹之外其他的部队根本没这东西,而大部分的火器全都集中在北衙军这边,可以这么说现在的北衙军简直就是活脱脱一个辎重营。

这样下去别说打仗了恐怕这支部队到最后都会被这些火器给拖垮,这可能也是习惯了冷兵器战斗的原因加上手榴弹缺乏实战的原因,才不被重视的。

就在元善想事情的时候程知节在沙盘前面说道:“我大唐兵将最擅长冲锋陷阵,要是能够打突厥一个措手不及就是能够掌握全局的战机。”

对于程知节说的元善并没有在意就见沙盘围观的人中很多都是这次没有带兵机会的将军们在探讨,秦琼,尉迟敬德全都在列,元善并没有过去而是让杜如晦给他提供各个部队的装备配备资料,他想要快速了解部队的情况看账本是个最快的办法。

首节上一节321/78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