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廷 第741节

周正眉头挑了挑,继而冷哼道:“给秦良玉拨付二十万粮食,白银三十万,稳固长城一线。告诉他,朝廷会尽快给他派遣援军,务必不能有失!”

楚金飞快记下,而后道:“另外就是,卢象升可能会在五天内到京,是元辅的命令。”

周正点头,道:“我默许的。”

楚金又翻了翻手札,道:“暂且这么多。”

周正对他摆了摆手,招来姚童顺,道:“我晚上要在府里宴请元辅,你去状元楼叫一桌好菜。对了,将杨嗣昌请出来,也叫到我府上。”

姚童顺应着,道:“大人,杨嗣昌,怕是未必肯出来。”

杨嗣昌与周正到底是有些‘仇怨’,他未必肯出山,即便出山,也不会站在周正一边。

周正神色不动,道:“你去说一声,亲自去。”

姚童顺抬手应下,告退出去。

周正这才轻吐一口气,拿起茶杯来,喝了口茶,心里依旧在细细琢磨。

随着西北平定,以及明年改元,改制,朝局必然大动,需要认真的筹谋,步步推敲。

第六百三十八章 妄念

周正在征西廊坐着,梳理着各类事情。

他的班房内进进出出,一些不常在京城里走动的人陆续出现,比如原山西布政使吕大器,福建布政使俞怀远,原南京礼部尚书凌家皓等等。

这些人与周正谈的时间或多或少,但透露的消息无疑十分明确。

征西廊不知道多少人,这些人在征西廊出现后,迅速就传遍四方。

不管多少腹诽,无可争议的是,这些人如果得到周正的赏识,很快就会平步青云!

这些事情很快就传到了周延儒耳朵里,范文景站在周延儒的桌子前,道:“征西伯近来的动作十分明显,一个是兵马的调动,征召,是在为兵改做铺垫。二来,就是见的人越来越多,可能是在着手布置朝局以及地方。另外,征西伯今晚宴请大人,听说,还让人去找了杨嗣昌。”

周延儒倒是一点都不奇怪,道:“征云不是贪得无厌的人,我预计这次我们都会满意,其他的事情不要计较。你盯紧他们,不要让他们做什么出格的事情,影响大局。”

范文景见周延儒这么说,只好道:“是。”

他站在原地没动,心里叹气。

原本,他希望周征云与周正能和平共处,共同为大明出谋划策,推动大明中兴。可现在两人和气了,范文景反而更加担心。

因为这两人不是在和气的做事情,而是在对朝廷权力进行‘瓜分’!

周延儒沉思片刻,道:“你去告诉李邦华一声,随我一起去赴宴。”

范文景不知道为什么,忽然头皮发麻,有些紧张的道:“大人,要带李尚书吗?”

杨嗣昌原本就是兵部尚书,如果他要复起,肯定也是关乎兵部,周延儒带着李邦华去,这是要做什么?

周延儒点点头,道:“该争也要争,去吧。”

范文景心神惴惴,抬手应下。

周正在征西廊做完事情,先一步回府,好接待今晚的贵客。

周正要在府里招待贵客,周家自然都跟着忙活。

虽然不用周家厨子做,但周家也不能什么都不做。

周丁氏,上官清妯娌在厨房里来来回回,忙碌不断,倒也在闲聊。

周丁氏的刀功不错,一边切着,一边道:“当初我嫁给横平,家里还千百不愿,现在可好,一个个恨不得每天来周府八百回,我爹虽然没说,心思却也是有的。”

上官清也在洗着东西,随口道:“你们家的还算争气,我弟弟每次都能气死我,要不是他护着,我早就打发他回家了。”

周丁氏一笑,道:“广浅兄弟做的不错,我听说,二叔想将他放出去历练历练。”

上官清爽着水,道:“哪里是历练,是怕他惹事。不过也好,出去眼不见为净。”

周丁氏知道上官清是刀子嘴,笑着道:“我们家那浑小子也不小了,横平想着给他送回天津卫,好好读书,备战科举,哎,做娘的,哪里舍得,可又不能耽误孩子前程……”

周方的大儿子周德悭,到年应该是十二岁,是读书的关键时期。

上官清不知道想起了什么,蹙了下眉,道:“悭儿是好的,京城不太平,去爹那再好不过,无非就是两三年的事情。”

周丁氏轻叹一声,继而道:“对了,近来来说亲事的不少,我们家两个,还有慎儿,不少人盯着,你有没有什么想法?”

周方的一对双胞胎,是到了定亲的时候,十二三岁定亲,十六岁成婚。

上官清将筐放到灶台,道:“有,但是他都推了。”

周丁氏点头,道:“我们家倒没什么,二叔不一样,将来要做首辅的人,现在就订,太吃亏了。”

上官清转头看向周丁氏,嘴角动了下,欲言又止。

周丁氏倒是没有回头,忙着手里的活,嘴上没停。

妯娌里说着,做着。

府里的几个孩子在外面闹腾,也不知道冷。

周正洗了个澡,刚换好衣服,上官清就从外面进来。

“景瑗的事情,你知道吧?”上官清端着盆菜说道。

周正一怔,旋即淡淡道:“知道,我没同意。”

上官清嗯了一声,道:“最好征求一下大哥大嫂的想法。”

周正走到门口,感受着寒气,轻声道:“自古以来皇宫就是一个最大的血腥屠场,我不会让景瑗进去的。”

不知道是谁在背后撺掇,居然要将周景瑗送入皇宫,朱慈烺成年后,册封为妃。

因为这件事违背祖制,所以明面上没有人开口,但小动作确实不少。

首节上一节741/85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