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廷 第675节

周延儒感觉着若有若无的目光,脸角梆硬,看向高弘图,淡淡道:“这件事容后再议。三司衙门尽快将‘金銮殿行刺’一案审结,拿给我看,没有我的允许,不得判!”

‘审结’,也就是拿到认罪伏法的卷宗,估算好怎么判罚,等内阁点头后,再公开判决,走个流程,给天下人看。

马士英,寇槐壹,李恒秉装模作样的倾身,却没有答话。

周延儒也懒得与他们废话,定下了这个调子就站起来,道:“京城百废待兴,夏粮要尽快收上来,西北需要大量的钱粮赈灾,我们又太多的事情要做,耽误不得。”

二十多人齐齐站起来,抬手道:“下官遵命!”

在内阁结束的时候,周正的马车也入了城,缓缓驶向周府。

小恪儿睡饱了,揉着眼,看着周正道:“爹,饿……”

周正一笑,道:“别学你大哥,会被你娘嫌弃的。”

上官清瞪了他一眼,将小恪儿抱过去,轻声道:“很快回府了。”

小家伙还有些迷糊,哦了一声。

周正回到周府,孙传庭,高弘图,张贺仪,寇槐壹等人已经在等着了。

周正安置好上官清,小恪儿,便来到偏庁。

张贺仪等人说着内阁刚才发生的事情,不时的点评所有人的反应。

寇槐壹斟酌着,道:“大人,我看元辅,好像很反对我们革新。”

马士英道:“不止是元辅,他的人也一心求稳,不想有变动,张四知,陈演都有了去意,户部,吏部可能要有麻烦。”

高弘图道:“这个倒是还好说,我从内阁听到消息,说是元辅想要增加阁臣。”

高弘图的话,顿时引起所有人的注意。

而今的内阁,只有周延儒与周正两人,周正近乎不去内阁,内阁简直就是周延儒一个人的天下,他还想增加阁臣,无非就是要增加权柄,挤压周正的权力空间。

孙传庭看了眼周正,道:“下官听说,钱谦益等人就在入京的路上,元辅不应该没有收到消息。另外,杨嗣昌,洪承畴等人,元辅也有意复启。”

洪承畴因为滥杀,被言官弹劾,最终是夺职罢官,赶回了江西。杨嗣昌,陈新甲因为与建虏‘私自议和’,被言官弹劾,最终是削籍,遣戍,现在应该在甘肃。

这些人,多少与周正不对付,并且还是领兵之人,周延儒企图复启他们,意图十分明显了。

孙传庭话音落下,偏庁里骤然安静,气氛紧绷了几分。

张贺仪有些谨慎的看着周正,道:“大人,洪承畴还好说,复启最多就是兵部尚书,但杨嗣昌之前就是阁臣,复启必然入阁,而且在军中关系深厚,李邦华,左良玉等人,都算是他的旧部。”

周正神色倒是如常,看着众人紧张的神色,微笑着道:“洪承畴此人不可用,我不会允许发复启。倒是杨嗣昌,这个人除了心胸狭隘,容不得人外,不得不说,能力在我大明,无出其右,上次的西北一战,我其实是占了他的便宜。”

众人自然认为这是周正的谦虚之词,没有在意,倒是听出了其他味道。

孙传庭目中若有所动,道:“大人,是打算允许杨嗣昌复启?”

周正面露思忖,道:“天下这么大盘棋,单靠我们还是力有不逮,很多事情忙不过来,若是杨嗣昌能分担一些,最好不过,尤其是兵改。”

众人有些不情愿,却不好反驳。

周正摆了摆手,道:“这些不着急,总有得扯。说说你们的准备吧。”

周正的改革大计,基本上孙传庭是第一负责人,也是未来的革新事务总理衙门的总理,他没有犹豫,道:“大人,目前,我们正在从各衙门,以及地方上挑拣人手,组成涉及户籍,土地,商业,农业,官吏,税务等十六个司。我们正在梳理关系,同时与地方上联络,以便推行……”

孙传庭说着,周正轻轻点头。孙传庭之前写过详细的公文给他看过,自然没有说的这么细致。

众人听着,也在各自思忖。他们目前都在讨论阶段,涉及大明的方方面面,复杂的问题太多,需要大概理清,而后才能去推动。

一群人也开始插话,在各自的领域阐述着观点,同时也述说着现实面临的困境。

好一阵子,张贺仪有些总结性的道:“大人,我们这种革新是自上而下的,但朝廷对地方的控制力大不如前,地方官员盘根错节,圣旨都未必管用,何况是我们。我觉得,在京中努力的时候,也得对地方下手。”

寇槐壹道:“就像你说的,地方上盘根错节,士绅力量强大,换一个布政使,知府,知县作用根本不大,还得从更深处想办法。”

“那怎么办?士绅又不是宗室藩王,百十个,找个理由就处置了,士绅遍布大明,是我大明的根基,怎么动?”张贺仪顿时反驳。两人都是处置周记,后来在九江阁,算是最初的‘同僚’,关系深厚,话语少了顾忌。

孙传庭看着二人,打圆场道:“问题既然清楚,处理方法的分歧,这些并不重要,只要目标一致,行进的方向统一,总归有办法。”

寇槐壹与张贺仪也知道说的有些过,纷纷向孙传庭点头。

周正听着他们的对话,没有放在心上,道:“我们现在要做的第一步,你们认为是哪里?”

马士英连忙道:“大人,先要找个办公的地方,之前高侍郎说,希望大明门外的各级衙门进行调整,将五军都护府清空,给总理衙门。”

张贺仪道:“我倒是觉得,可以重新规划,在大明门外建一个大院子,将所有衙门囊括在内,外通百姓,内入皇宫。”

高弘图双眼一亮,道:“这倒是个不错办法,衙门都是现成的,用不了多少银子,若是在一处办公,确实能省去很多麻烦,提升做事的速度与功效。”

周正笑着道:“这个你们看着办。我说的是,我们的事情,先做哪一步?”

第五百七十八章 盛世大明

周正这句话落下,偏殿落针可闻,众人安静了好一会儿。

不少人都是跟着周正十多年的老人,在永平府的时候就一直在,很了解周正的革新思路。

周正在永平府,在天津卫,在山东,虽然是浅尝辄止,没有更深入,却已经足够表露了他的改革思路。

这是一种十分全面,覆盖方方面面的庞大,复杂的改革,但要说具体先做哪一步,还真难说,千头万绪,并没有绝对优先,而是齐头并进。

太多的事情要做,无法找出一个绝对要先做的事情。

众人思索了一阵,张贺仪道:“大人,万事以稳定为要,一旦稳定,权力就稳固,权力夯实,便可无忧,从容而定。”

高弘图接着道:“下官认为,应该从土地上解决,土地是我大明的根基所在,一切问题都在土地上衍生而出,只要土地问题解决,其他都能迎刃而解,水到渠成。”

马士英道:“土地问题涉及太多,根本无法一举完成,必然耗日长久,胜败难说。下官认为,应该从吏治着手,做事在人,只有吏治清明,团结向前,才有可能成功。”

周方这个从外面进来,直接说道:“我觉得是立规矩,之所以到现在这个局面,就是没了规矩,只要规矩立好,就能少掉绝大部分麻烦。”

周方说完,就在一个椅子上坐下。

首节上一节675/85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