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战国当霸主 第206节

东方九国,互攻互伐之时,已迫在眉睫!而赵国,则完全可以独善其身,只要守好云台关,便可以获得一次难得的休养生息的机会,给伊华一个可以从容不迫的推行赵国新政的机遇期!

而这个机遇期甚至不用太长,只需要三年五年,只要赵国新政初具成效,伊华手中握有五万十万赵国新军,便可东出云台,争霸天下!

当然,跟强大的军力比起来,确立一种更加先进的文明制度,其实在伊华看来,才是更为重要的!

从穿越到这个位面时空后,伊华便发现,这个时代,跟华夏历史上的春秋时期极为相似,几乎就处于一种奴隶制度崩溃,封建制度刚刚确立,却又还没完全确立的时候,奴隶制度与封建制度并存!

一方面,生人活祭,甚至是将奴隶当牲口来使用,另一方面,又由于生产工具的创新,生产力的解放,以及土地疆域的扩张,所需要的劳动力也是越来越多,而落后的奴隶制度,却根本没法满足这些生产力的发展的需要!奴隶以及与奴隶相对立的世家贵族阶层,双方之间的矛盾也是越来越突出,越来越尖锐!

所引发的后果,就是列国之间的国内国外矛盾日益突出,有识之士全都在寻求一种可以解决这种矛盾的方式和方法,从而就有了列国之间或大或小的各种变法和革新!

而在伊华看来,只有真正触及到整个社会各个阶层的,符合生产工具和生产力解放的彻底的社会变革,才能够真正解决这一社会矛盾!而天下列国之中,谁进行的改革越彻底,谁就掌握了未来,拥有了在未来定鼎天下,混一宇内的资本!

在华夏的历史上,春秋战国时期,进行改革最彻底的国家,便是秦国,商鞅变法之后,秦国国力强盛,兵强马壮,秦人闻战而喜,阡陌制彻底打破传承了数百年的井田制,新国人的出现,更是给了秦国所有奴隶以平民国人的身份,彻底废除了奴隶制度,从而奠定了坚实的封建制度基础,从上而下建立起了一整套封建社会统治秩序,最终,秦国也不负众望的完成了统一六国的重任!

从另外那个位面时空中穿越过来的伊华,别的本是可能没有,但是对于历史的大致走向,对于天下大势,却是比这个位面时空中的任何一个人都要看得深,看得远!

秦国的商鞅变法,虽然在历史书上的记录中,就只有寥寥数语,但在伊华看来,却完全可以作为纲领性指导性的文件,起到提纲掣领的作用,而有了张宣在一旁相助,将这些提纲掣领的指导性文字,加以扩充发展,形成一整套适用于这个位面时空,适用于赵国的律法,也就有了那个可能!

伊华借助平定公子仲明内乱的契机,在朝野强行推行的《大赵新律》,就是伊华和张宣对赵国进行变法,废除旧有法令,确立新法,进行全面改革的肇始之举!而新法确立之后,如何树立新法的权威性,和全面推行新法,就是赵国改革成败的关键所在了!

好再另外那个位面时空中,秦国商鞅变法时发生的一则趣味小故事,徙木立信,对于伊华来说,就有很好的借鉴作用,通过徙木立信,从而树立官府的信用,树立新法的权威性,也就顺理成章,自然而然了!

第三百二十三章 互盟为王

莒国丰邑,苍梧九嶷山,高大巍峨的九层塔,每一层塔上,都站满了薛莒两国宫廷禁卫武卒,穿着崭新的盔甲军服,手执长戟,挺直了腰杆,站在塔层边沿,一动也不动,仿佛木头雕铸而成的一样。山风过处,九层塔上林立的旌旗迎风飘扬,猎猎作响!

鲜红的朝阳从东边天际的山巅缓缓升起,朝日洒下的金辉,笼罩着整个九嶷山,仿佛将整个山川大地都镀上了一层金辉似的,九千九百九十九名薛莒两国禁卫武卒,列阵于九嶷山下,与两国文臣武将,共同见证了薛莒二侯,从一个君侯,成为一个君王的盛典!

朝阳初升,悠远绵长的编钟鼓声便从九层塔上缓缓传来,清脆的钟鼓声,在九嶷山大大小小的山岭间不停地来回飘荡着,让人心旷神怡,也让人悠然而神往之!

普通的武卒以及被莒侯征发而来的民伕徭役,虽然山中的一切,包括祭天的九层塔,山间铺洒的七色泥土,都是那些民伕徭役一点一点运上山,一点一点铺就的,可是国君的登位祭天大典,他们却无缘亲眼得见!

作为最底层的普通民众,他们只能在九嶷山脚下,遥想薛莒二侯互盟称王时的情景,而且还只能跪伏在地上遥想,直到二王互盟祭天大典结束!

悠远绵长的钟鼓声在山间回荡着传了下来,跪伏在七色泥土铺就的‘御道’两旁的民伕徭役,全都不由自主地精神一震,趴在地上的姿势也更加的恭敬起来!

“薛莒二王,互盟为王,登台祭天大典,现在开始!”九层塔的第八层塔上,薛国太祝令妫汭穿着黑褐色吉服,手持圭玉,立于九层塔御阶一侧,朗声叫道。御阶两侧的薛莒武卒,更是一个接一个的,将妫汭的话依次从塔上传递了下来,一直传到了九嶷山外。

略微停顿了一下,妫汭才又继续高声叫道:“吉时已到,恭请薛王莒王登塔祭天!~”

钟鼓声再次响起,钟鼓声中,薛莒二侯身着山河社稷衮,头戴通天冠,脚蹬日月星辰靴,在薛相韩栎和莒国令尹景俚的引领下,一步一步的沿着九层塔的御阶,登上了九层塔塔顶。

莒国无丞相,令尹便是文臣之首,因此跟薛相韩栎地位职权相等的,就是令尹景俚了!

九层塔塔顶,四周站着十八个薛莒两国禁卫武卒,正中间的平台上,则设立了一座香案,手臂大小的香烛,已经点燃,阵阵青烟直冲云霄,烟雾缭绕,将整个九层高塔都笼罩在其中,云里雾里的,就好像置身于仙境之中一样!

香案前,早有低头弯腰,侍立一侧的内侍,将两个软香蒲团放在了地上,就等着薛莒二侯的到来了!

在薛国丞相和莒国令尹的引领下,薛莒二侯缓步登上了九层高塔,紧随其后的薛莒两国文臣武将以及列国前来观礼的特使,则按照身份的尊显,依次站立在了九层高塔御阶两侧,而亲自前来参加二王互盟典礼的郴、中山、新阳等国君侯,则在礼官的引领下,也登上了九层高塔,分坐在了香案两侧!

在薛相韩栎和令尹景俚的引领下,薛莒二侯登上九层高塔,双膝跪地,跪在了香案之前,随后,左右内侍便奉上了清香一柱,薛莒二侯手执清香,顶礼默拜。

跟在薛莒二侯身后登上了九层高塔的薛国太祝令妫汭,侧立于二侯身侧香案旁边,展开一篇祭天祷文,朗声念道:“令月吉日,薛莒二君,互盟为王,三牲俱备,谨祷上天,伏惟江山永固,社稷永享,国祚万年!~”

在拖长的声音中,略微停顿了一下,妫汭旋即又朗声叫道:“二王互盟大典,现在开始!上牲!~”

拖长的声音中,两个内侍牵过一头小牛,走到薛莒二侯身后,二侯上香之后,将清香插在香案上,这才起身,转过身来,从一旁的内侍手中接过一把短匕,一左一右走到那头小牛跟前,伸手抓着牛耳,几乎同时用力一挥短匕,便将小牛的两只牛耳给宰了下来!

小牛受伤发狂,哀叫着暴跳而起,但随即,便被左右四个执戟武卒,几乎同时将手中的长戟刺进了小牛的牛腹之中,用力一按,便将小牛按倒在地!

随后,便又有武卒上前,单膝跪伏在小牛身旁,拔出佩刀,猛地挥落,将牛首给砍了下来,放在了身侧内侍手中的托盘中,随后,内侍便托着托盘,将牛首放在了香案上。

而与此同时,薛莒二侯,已经一人拿着一只鲜血淋漓的牛耳,将牛耳中滴落的鲜血,滴在了内侍躬着身子捧到跟前的酒爵里,鲜红的血液顿时便将三脚酒爵里清澈透明的酒水,染成了淡红色。

随后,内侍才又将薛莒二侯滴过鲜血的酒爵托盘,也一起并排放在了香案前,躬身退到了两旁。

妫汭这才又朗声叫道:“薛莒二君,歃血互盟!”

话音中,薛侯莒侯相对而立,一齐抱拳躬身互相拜了一下,这才转身一人拿起一个酒爵,又双手捧着酒爵,互相对拜了一下,互换了酒爵后,再次对拜后,这才异口同声地朗声说道:“薛侯妫翊(莒侯熊?),敬告上苍,今日往后,至于万世,约为兄弟,同舟共济,守望相助,若有违背,人神共弃,上苍诛之!伏惟以祷,天地为鉴,神灵证之!”

说完,薛莒二侯再次对拜之后,这才一起端起酒爵,仰头一饮而尽,随后又几乎同时将手中的酒爵用力掷在了地上!

随后,妫汭又拖长了声音叫道:“互盟礼毕,进王冠!~”话音中,一旁的礼官双手捧着放着天子九旒冕冠的红木托盘,恭恭敬敬地走到了薛莒二侯跟前,跪倒在地,将手中托盘里的王冠,捧到了薛莒二侯跟前!

天子加冕,无人可代之!

这可是两个天下最尊贵的王的加冕典礼,除了作为当事人的薛侯妫翊和莒侯熊?外,还能有谁,能够替他们二人带上这天下最尊贵的权势和地位象征的王冠?

在郴、新阳、中山三国君侯以及列国特使的注视下,薛侯妫翊、莒侯熊?,缓缓伸手,取下头上戴着的通天冠,放到红木托盘上,这才又缓缓地捧起了红木托盘上的王冠,郑重其事地戴在了自己的头上……

第三百二十四章 联姻

赵都宸邑,曲台宫中,伊华在一篇奏章上做出批示后,放下笔,伸了个懒腰,长长地出了一口气,旋即轻声说道:“时日过得真快,今日,可就是六月初七了!”

一旁的张宣也放下了手中的毛笔,有些感慨地说道:“是啊,这个时辰,薛莒二王互盟祭天大典,也应该结束了吧?这天下,终究还是进入了诸王并存的时代,这天下,可真的要乱了~”

“不管这天下有几多王几多侯,乱成什么样,只要我赵国不乱就行!”伊华轻笑了一下说道。

张宣抬头瞧了伊华一眼,意味深长地说道:“君上,树欲静而风不止,赵国虽僻居西陲,可终究是这天下列国中的一员,赵国想要独善其身,又谈何容易?”

说着,略微停顿了一下,张宣又说道:“君上接受夏王西伯侯之爵封,本是好意,不忍驳夏王之美意,可在薛莒二位新王眼中,君上此举,可就另含深意了啊!”

伊华微微愣了一下,转头瞧着张宣说道:“张子,你是说,我不应该接受夏王爵封?”

“君上意欲独善其身,不想赵国牵连进天下列国纷争之中去,却又接受夏王九锡斧钺,伯侯爵封,在薛莒二王眼中,君上此举,可不就是在向夏王表忠,存心与薛莒二王为敌么?”张宣微微叹息着说道。

伊华微微愣了一下,沉吟了片刻才又说道:“是寡人思虑不周,要不寡人现在上表请辞,向夏王辞掉九锡斧钺,伯侯爵封?”

张宣微微摇了摇头,说道:“君上已经接受了夏王九锡斧钺,伯侯爵封,现在上表推辞,反而不美,与夏王及天下人眼中,君上变成了反复……”说到这里,张宣猛地住口,停顿了一下,才又说道:“君上已获罪于薛莒二王,若又上表请辞爵封,便是又获罪于夏王!获罪于三王,君上如何还有独善其身之理?臣唯恐,薛莒二王问罪之师,立至矣!~”

伊华微微一呆,旋即问道:“这却如何是好?张子可有妙策?”

张宣微微沉吟了片刻,旋即说道:“妙策实无,不过张宣倒是有一策,或许可解赵国之危。”

“什么妙策,张子快说,寡人洗耳恭听!”伊华急忙直起身来问道。

首节上一节206/59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