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行三国 第808节

得到孙策的亲口确认,马日磾彻底放了心。他抚着胡须,打量了孙尚英等人一番。“具体如何操办,我还需请诏。不过,联姻嘛,无非两种方式:要么是你的妹妹嫁入宫中,要么是你们兄弟尚公主。君侯以为哪种方式好?”

“都好。”孙策脱口而出。马日磾还没来得及高兴,他又接了一句:“我妹妹入宫,是做皇后吧?”

“这是自然。若是嫔妃贵人,何至于如此兴师动众,大费周章。”

“马公,张公,我听说天子迎娶皇后的聘礼很丰厚,仅是黄金就要两万斤。天子播迁西京,连百官俸禄都发不出来,还有这么多钱吗?”

马日磾的笑容顿时变得很尴尬。天子别说两万斤黄金,两百斤都拿不出来。孙策明知这个情况还问这句话,是一时失言,还是婉转的拒绝?天子娶亲要聘礼,公主下嫁也要陪嫁,虽然少点,还是拿不出来啊。

见马日磾不吭声了,脸色难看,孙策一拍脑袋,自我解嘲的哈哈一笑。“不着急,不着急,天子也好,公主也罢,都远在长安,慢慢商量就是了。”

“是的,是的。”马日磾顺坡下驴,配合地干笑了两声。

——

饮宴后,孙策让马超送马日磾回住处,自己和郭嘉去军谋处。这两天军务繁忙,吃个晚饭的时间都会有新消息来,他们几乎寸步不离。如果不是马日磾身份特殊,他们根本不愿意花这个时间。

和亲的事,他们早就知道,孙策的应对也是出自郭嘉的建议,早就准备好的应对方案。一想起马日磾的神情,孙策就想笑,这是个典型的书生,根本不适合做使者,他就应该去襄阳和蔡邕一起著书。难怪历史上他会被袁术扣住,耍得团团转,最后郁闷而死。

“将军,你注意到马公身后那个随从了吗?”

“看到了,不过没太注意。这是个什么角色?”

“可能是个相士。”郭嘉摇着羽扇,沉吟着,似乎想说什么,却又不太有把握。

孙策觉得奇怪。按现在的风俗,相亲时问生辰八字,再请相士算一算,或者直接请相士出面,都很正常,不至于引起郭嘉如此犹豫。“这相士有问题?”

“我说不上来。和亲嘛,请相士看一看也说得过去,可他盯着你看就不对了。从诏书的内容来看,朝廷的确想和将军结盟,不可能派有问题的人来,也不会安排你尚公主,制造内部不和。”

孙策很惊讶。他看到那个人了,但他真没注意那人曾经盯着他看。“他盯着我看?”

“虽然他看得很隐秘,但是我很肯定,我只是想不通他为什么盯着你看,难道天子想让你尚公主,再依朝廷制度,让你赋闲?这也未免太想当然了吧。”

孙策也想不明白,不过他并不在意。朝廷制度,谁还当回事啊,你让我赋闲我就赋闲?

两人一边说着一边进了军谋处的水榭,刚进门,诸葛亮就迎了上来。“将军,有新消息来。袁绍分兵了,麹义、荀衍率领步卒两万,精骑两千,已经到达浚仪南的开封。”

“分兵?”孙策和郭嘉都很惊讶,互相看了一眼,加快脚步,向一楼大厅走去。

——

马日磾进了房间,停住脚步,侍者刘琬跟了进来,顺手掩上门。马日磾刚想说话,刘琬竖起手掌,指了指耳朵,又指了指墙壁,在房间里查了一遍,又出门查看了一番,才重新进门。

马日磾觉得他有点小题大作。“有问题吗?”

“没有,不过孙将军的细作很厉害,有备无患。”

“你发现什么了,这么谨慎?”

刘琬双手拢在袖中,眉头紧皱。“马公,孙家兄妹的面相都有些诡异,尤其是孙伯符。”

“诡异?怎么个诡异法?”

“具体的,我道行太浅,看不清楚。不过我有种感觉,有人帮他们禳祈过。”

马日磾有些不耐烦起来。“你究竟想说什么?”

刘琬咬咬牙。“有人帮他们改过命。在浚仪看到孙车骑时,我就有这种感觉,现在看到孙家兄妹,我几乎可以肯定。”

马日磾的眼神也凝重起来,沉默半晌。“如此手段,莫非是活神仙于吉?”

“不知道。”

“那……这又意味着什么?”

“这意味着,对朝廷来说,孙伯符可能比袁本初更危险。”

马日磾花白的眉毛耸了起来。他紧紧的盯着刘琬。“仲琰,你知道你这个判断会有什么样的影响吗?”

刘琬苦笑。“马公,我也是刘氏宗室子弟。知道陛下做这个决定不容易。为谨慎起见,还是请朝廷另派大家前来复验一番吧。”

马日磾沉默半晌,一声长叹。“关系到社稷存亡,不可不慎。”

第1288章 出奇不制胜

袁绍分兵,派麹义、荀衍南下,再一次让军谋们惊艳。不得不说,这是一个很精妙的战术,既切断了孙坚的后退,有阻援的作用,又有攻其必救,逼孙策增援的效果,充分发挥兵力优势,争夺主动权。

不过,有了上一次的经验,军谋们没有那么慌乱,他们在赞叹此计精妙的同时,很快就进入角色,开始分析成功的可能性。经过一番热烈的讨论,最后得出一个让人有点悲伤的结果。

此计可以出奇,难以制胜。

主要原因有两个:

一是浚仪城兵精粮足,足足储备了一年的粮食和军械,这些都是在大疫之前就准备好的。大疫之后,考虑到孙策的行动能力被减弱,可能会救援不及,而各方面的信息也表明袁绍取道浚仪的可能性较大,所以又从牙缝里挤出一些粮食送到浚仪,以浚仪目前的存粮支撑到年底完全不成问题。手里有粮,心里不慌,后路是不是被切断对浚仪并不有太大的影响。除非孙策主力被袁绍击溃,浚仪城为孤城,否则浚仪不会出现军心不稳的迹象。

一是现在还是冬末春初,到冬麦收割至少还有两个月。麹义、荀衍就算赶到许县也没用,除非他们打算用麦苗喂马。许县有屯田兵三万,集中居住在许县、长社、鄢陵等周边几个县城中,就算屯田兵的战斗力稍微差一点,坚守个把月也不成问题,足以支撑到援军的到来。

不能速胜,剩下的选择就不多了,要么毁掉麦田,损人不利己;要么围城,等着麦熟,用屯田的麦子作为军粮补给。在麦熟之前,他们要么从浚仪运粮来,要么就地征集。颍川这几年是恢复得不错,只要他们肯撕得下面皮劫掠,还是能征集一些粮食的。只是这样一来,袁绍在颍川的名声也就臭了,颍川百姓会进一步倒向孙策。

考虑到荀衍就是颍川人,这个可能性应该不大。毕竟汝颍一体,汝颍系是袁绍的根本。除非他丧心病狂,决定与汝颍人决裂,否则不会做出这种选择。派荀衍与麹义同行应该有这个考虑。当然,战场上什么事都有可能发生,麹义真的急了,荀衍也未必拦得住,所以还是有军谋建议孙策尽快出击,以免颍川遭殃。

许县周边诸县是出人才最多的地方,在场的军谋中就有好几个来自于这三县,包括郭嘉本人在内。

郭嘉和孙策站在人群后,听着军谋们七嘴八舌的讨论,相视而笑,转身上楼去了。既然军谋们没有乱了阵脚,就不需要他们出现主持大局,让军谋们自己多经历一些有好处。两人到二楼坐下,廊下的案几上已经准备好了茶水,杯盘摆得整整齐齐,一丝不苟,连杯子到案缘的距离都像是用尺子量过的。

孙策看在眼里,暗自发笑。诸葛亮为人谨慎是天生的,他有点轻微强迫症,和庞统不是一个类型的,用他们需要有不同的方法。

“看来杀胡令起作用了。”郭嘉入座,端起茶杯呷了一口。

“就因为荀衍?”

“嗯,当然任荀衍为将也不仅仅是这个目的,汝颍系要掌握兵权,这是一个好机会。有麹义这位河北第一名将主战,荀衍可以学到很多实践经验。胜了,他可以分功,败了,由麹义承担,风险小,利润大,基本是稳赚不赔。”

“读书人会算计。你猜这是谁的主意?”

“不管是谁的主意,背后一定少不了我那位从叔的影子。”郭嘉感慨地叹了口气,转动着手里的茶杯。“其实是谁也不重要,这是汝颍士人共同的愿望。颍川地狭人众,又是百战之地,从战国时就是如此,为了生存繁衍,不得不抱团,仅靠一个人是很难打拼成功的。就像颍阴荀氏,当初若不是许县陈仲弓提携,如何能有今天?将军,令尊拜车骑将军,你也已经封了侯,拜镇北将军,讨袁名正言顺,很快就会有更多的士人来投,你要有心理准备。”

首节上一节808/187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