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行三国 第202节

只是这样一来,汝南基本就废了,届时只能退守寿春、合肥。

可惜了这一片好地方。三百多万人口,完备的水利设施,如果能控制在手里,实力不比南阳差啊。只可惜无险可守,又适合骑兵纵横,终究是个百战之地。

打就打吧,反正又不是我们家的,打烂了算完。

主意将定,孙策脸上的笑容渐渐收起,眼神渐冷。

被他直视的许劭突然打了个激零,从神游中惊醒过来,一眼便看到孙策,心中一紧,环顾四周,见无数双眼睛正注视着自己,这才意识到眼前的困境,不由得叹了一口气。

一声叹息,便引人众人面面相觑。许劭身为汝南士林领袖,平舆二龙之一,向来慷慨激昂,什么时候这么低落过。看来还是被孙策威力逼迫,否则绝不会如此。

就在无数人同情许劭的时候,许劭抬起头,冲着那位仗义直言的年轻士子拱拱手。“足下真是误会了,孙将军并未胁迫于我。诸位,你们应该都看过孙将军的发布的募兵令,可曾注意到孙将军所言三个理由?”

众人议论纷纷,孙策发布的募兵令已经通行全州,他们当然看过,但他不清楚许劭突然提这个是什么意思,难道他和孙策的争执与此有关?

“劭当日与孙将军理论,便是由其中一条理由起……”许劭一旦开了口,就没有再犹豫,原原本本的把那天的情况说了出来。他如何攻击孙策眼中没有朝廷,孙策如此讥笑他是井底之蛙,又如何戏弄他,最后涉及到人伦品鉴之学,一五一十,娓娓道来,巨细无遗。

众人恍然大梦,虽然还有人怀疑许劭是被孙策胁迫,但绝大多数人已经信了。因为细节很丰富,逻辑也很清楚,许劭也没有必要编这样的故事来羞辱自己。

平心而论,孙策虽然粗鲁,但他的反击情有可原。许劭质疑他的命令,他不反击的话,就没办法执行权力了。细细想来,他的三个理由虽然没有提及朝廷,却没什么不妥,许劭对他的质疑有挑刺的嫌疑。

上为天下太平,中保汝南黎民,下为汝南才俊提供出头人地的机会,有什么不好?唯一的不好大概就是孙策对读书人不够重视,只有募兵令,却没有求才令。不过这也可以理解,孙策是武人出身,眼下又是大战在即,当然应该军事优先。

真相大白,聚集的怒气不知不觉的散去。既然许劭没有蒙冤,反倒是孙策受了些委屈,那这次聚会就没什么意义了。众人纷纷起身,准备离开,只是碍于许劭还没走,只能暂时忍着。

许劭比他们更想早点离开。丢人丢到这份上,他一刻也不想呆了。他扯出腰间的印绶,送到那年轻士子的手中,示意他还给孙策。他不做功曹了,谁爱做谁做。

年轻士子将印绶送到孙策面前。许劭拱拱手,转身就走。

“且慢!”孙策朗声叫道。

许劭停住脚步,扭身看着孙策,一字一句地说道:“孙将军,事实我已经讲清楚,从现在开始,不会有人再冤枉将军了。我身体不佳,不能再担任功曹一职,请你和桥太守另择贤明。这,没问题吧?”

“你辞去功曹之职,虽然可惜,但情有可由,自然没问题。”孙策离席而起,缓缓走到许劭面前,面带微笑。想走?你想得太简单了。我给你搭了这么大一个舞台,你不把戏唱足了哪能走。“多谢许君讲清了事实,为我洗冤,请容许我对许君的高风亮节表示一下敬佩。”

孙策说完,躬身一礼,很谦虚。

许劭愣住了。他习惯了孙策的蛮横无礼,对孙策的客气很不适应。众人看在眼里,却非常满意。孙策虽然是武人,但人家还是讲理的嘛,受了委屈,没有找许劭的麻烦,只是请他说明情况。现在说清楚了,还要向许劭表示感谢。不容易,虽然年纪轻轻就据高位,但很有礼貌,很有胸怀,不能纯以武人视之。

郭嘉隐在柱后,看着孙策表演,也连连点头。“仅是不意气用事,便比这些俗儒高出一筹。”

杜袭看看他,冷笑一声:“奉孝,你等会儿再夸不迟。”

“该夸的就要夸,何必要等。”郭嘉又摇摇头。“只可惜,他就算再礼贤下士,和袁绍相比还是欠点火候,这些汝南的士人是不会支持他的。”

杜袭眉心微蹙,也没心情和郭嘉理论了。许劭虽然被迫当着众人的面说明了事情的真相,但他并没有因此向孙策低头,当场辞职以示不合作,孙策还是无法得到汝南士林的支持啊。与袁绍相比,他在士林中的名声太弱了,太差了。南阳人因为背叛袁术,被他抓住了把柄,这才气短,汝南人可没有这样的把柄抓在他手中,他除了用蛮,真没什么机会可用啊。

杜袭扯了扯郭嘉,示意他出场。郭嘉会意,与杜袭并肩而出,来到孙策面前。

听到脚步声,孙策转头一看,见是杜袭,顿时大喜,刚要说话,杜袭给他使了个眼色,大声说道:“定陵杜袭,闻说将军招贤纳士,特来拜见。”

那一边,郭嘉也朗声道:“阳翟郭嘉,见过孙将军。”

第303章 好大一个坑(迪迪卡卡俱乐部万点打赏加更)

众人顿时哗然。

颍川与汝南毗邻,士人之间同气相求,向来视同一体,以汝颍并称。在座的都是有点小名气的,岂能不知道定陵杜氏和阳翟郭氏?杜氏是新秀,郭氏是底蕴深厚的世家,这两人虽然没什么名气,但这两个家族派年轻子弟来依附孙策,本身就表明他们已经认可孙策的实力,决定对他做一定的投资了。

颍川人跑到平舆县来投孙策,而汝南人却在和孙策为敌,士林领袖许劭不惜以弃官以示反抗,这次行动步调有点不一致啊。

汝南士人们面面相觑,产生了危机感。孙策可不是汝南太守,而是豫州牧。他只是临时驻扎在汝南,迟早要去州治谯县。如果因为许劭的事,孙策决定从其他各郡国挑选人才充任刺史部官吏,汝南人很可能失去很多机会。

道义没争着,如果连出仕的机会再失去,是不是太蠢了?

就在众人纠结的时候,孙策却心花怒放。杜袭和郭嘉的出场机会选择得太好了。在他最需要的时候来救场,效果出奇的好。杜袭去而复返固然是一喜,而郭嘉的突然出现更是惊喜。这年头招个人不容易啊,别说主动上门的没有,就算是主动去请,人家都不待见。

这不,好容易等到陈到,陈到却是来为许劭讨公道的。

郭嘉来得好啊,非常振奋人心。

孙策心领神会,连忙拱手行礼,以示欢迎。

“久仰,久仰。”

郭嘉忍不住挑挑眉,笑了一声:“将军听过我的名字?”

孙策心道,你还别不相信,我真是久仰你好长时间了。他还没来得及说,杜袭生怕孙策一时应答不当,冷落了郭嘉,插话道:“将军,郭嘉字奉孝,是阳翟郭家子弟。他刚刚从河北回来,庞太守本想留在他颍川任职,他却一心要来见将军。”

孙策忍不住大笑。“奉孝见过袁本初了?”

郭嘉点点头。“没错,嘉刚刚从河北回来,袁本初虽然名扬天下,但多谋寡断,外宽内忌,连将冀州让给他的韩文节都不能容,逼韩文节以书刀自裁。此人有不臣之意,却无革新之能,所以嘉弃之而归。闻将军莅临鄙州,求才募士,特来相投。”

孙策心花怒放,与杜袭交换了一个眼神。这才是好部下啊,不仅自己去而复返,还带来这么一个知冷知热的奇才,一见面就送这么一个大礼。他被名士们打击得不轻,不敢相信郭嘉是主动来投,只当是杜袭拉来的,又配合着演了一场戏。

“奉孝厚意,让我赧然啊。”

他们说得亲热,却把许劭晾在了一旁。许劭走也不是,不走也不是,忍了半天,见孙策似乎没有个结束的时候,只好咳嗽了一声。孙策这才想起旁边还有一个人,连忙让人加了席,请杜袭、郭嘉入座,重新走到许劭面前,抬起手,示意众人安静。

“诸君刚才听了我与许子将的冲突原委,想来已经清楚了是非黑白。但是,我与许子将的分歧还没有解决,想请诸位做个见证。许子将,你还没有回答我的问题,今天既然来了,能否当着这么多贤良的面,我们接着说道说道?”

许劭面庞抽搐,他没想到孙策还不肯放过他,非要辩论是非曲直。

“将军说的是……哪个问题?”

“天下大,还是朝廷大。”

许劭松了一口气。他还以为孙策非要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说人伦品鉴的事呢。孙策手里捏着名册,如果他真想抖出来,月旦评可就成了笑话。孙策不再提这个事,也算是给他留了面子。既然如此,投桃报李,他也不能不给孙策面子,否则孙策一急眼,再提旧事,他又得丢脸。

“劭这些日卧病在床,反复思量,还是觉得将军说得对,天下大。”

“是吗?”孙策笑了,笑得很得意。许劭气闷,却不得不配合孙策演戏,一本正经地说道:“正是。”

“能否详细说说,你是怎么转变这个观念的?”孙策转身看向众人,笑容满面。“我想与你一样有疑问的人不在少数。我嘴笨舌拙,说不清楚,子将满腹经纶,一定说得比我周全。”

许劭心里咯噔一下,情知又上当了。天下大,还是朝廷大,这其实是一个不能在台面上说的事,而且这原本是孙策的意见,现在却要他当着众人的面解释,岂不成了为孙策站台?他连功曹都不当了,摆明了不想和孙策合作,怎么可能还替孙策发声?

首节上一节202/187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