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行三国 第1120节

孙策皱着眉头,思索片刻。“这样很危险的。”

“朝中无人才危险,有汝颍系做内应,冀北诸家才能睡得安稳。要不然,袁谭哪天想对冀北诸家动手,诸家连点风声都收不到,那才叫真危险。”甄宓凑在孙策耳边,嘀嘀咕咕地说道:“当然,这一次再和郭图联手,就不仅仅是为袁谭效力了,这支力量要掌握在夫君你的手里。”

孙策转头看了甄宓一眼。两人靠得很近,脸颊几乎贴在一起。甄宓的脸有点热,眼睛却不避让。孙策歪了歪嘴,没有立刻回答。他清楚甄宓的小心思,防止袁谭或冀南世家突然对冀北世家下手固然是一方面,尽快扶持冀北世家,在他的阵营中占据一席之地才是真正的用意。冀州人支持袁谭,已经无法像其他诸州一样举州支持,实力必然孤弱,如果冀北世家还不能团结起来,只有甄家未免过于势单力薄。既然是派系之一,总要聚集相当的人力、物力,靠一两个人是不够的。

扶持郭图,同时为冀北世家创造机会,这果然是一举两得。

“你这些都是从哪儿学来的?”

甄宓眨着眼睛,有些茫然。“这个……还要学?”

孙策哑然失笑。好吧,你是天生聪明。他摸摸甄宓的小脑袋。“待会儿我和郭祭酒商量一下,他应该会很乐意,以后肯定要欠你一个大人情。”

“我才不要他的人情。”甄宓皱皱鼻子,摇摇头。“我又不是为了他。”

“那你为了谁?”

“为了甄家。夫君早一天拿下幽州,甄家就早一天脱离危险。”

孙策有些意外,随即又意识到这个回答的高明。比起掩饰,这种直白的回答反而显得真诚,不让人讨厌,也符合她天真率性的性格。至于她是真天真还是装天真,那就只有她自己知道了。

不过没关系,人生如戏,每个人都有表演的权利。

甄宓起得有点早,看完日出便回舱补觉去了。孙策和郭嘉一起吃早餐时把甄宓的建议说了一下。不出所料,郭嘉喜出望外,连声答应,恨不得立刻派人去中山和甄俨商量。

不过这件事急不来,就算现在找到甄俨也没用,还要甄俨去联络诸家,看看有多少人愿意投资,又能筹集多少资金,有了钱还要找到郭图,看看郭图能付出什么样的代价,双方的条件能不能谈得拢。即使一切谈妥,什么时候能产生积极的作用也是未知数,总而言之,这是一个长远规划,能不能解决眼前的问题,谁也说不清。

这件事意外找到了解决办法,孙策转而与郭嘉商量眼前的事务。臧洪来过了,袁谭也来过了,接下来该谈正事了。沮授是袁谭的智囊,就算袁谭再相信他,也不会让沮授来见他,他当然也不可能主动去见沮授,派谁去谈非常重要。

郭嘉推荐孟建。孟建上次去见曹昂,任务完成得很出色。

孙策欣然同意。

——

玄菟郡,辽水侧。

急促的马蹄声起,一队骑兵从山中冲出,沿着山脚飞速前进。冲在最前面的是百十余骑士,人人顶盔贯甲,身材高大剽悍,杀气腾腾,一看就是百战余生的骄兵悍将。他们一边策马奔驰,一边警惕地看着四周,弓箭就在身侧,随时可以张弓搭箭。

在骑士身后,约有千余骑,一杆大纛迎风招展,大纛下一个中年汉子,身材高大,国字脸,两道浓眉,一双大眼,高鼻梁,短须阔口,看起来威风而不失端正,自有一股慑人之气。

他就是公孙度。

公孙度本来在辽山一带讨伐扶余人,进展不算太顺利,扶余人正面作战不是对手,只能往山里逃,公孙度追击多日,一直未能找到扶余人的主力,好容易找到了一些踪迹,正准备四面包围,却收到长子公孙康从襄平发来的消息:孙策派人占领了沓氏县,柳毅的弟弟柳甫被生擒。

公孙度勃然大怒,立刻放弃了对扶余人的进攻,撤军回襄平。辽东是他的根本,不容有失。孙策在中原连战连捷,威名大振,他早有耳闻,但他没想到孙策会在这个时候攻击辽东。虽然孙策有楼船之利,可以跨海作战,但他毕竟只是夺取了五州,还没有真正控制中原,天子在关中,曹操在益州,袁谭在冀州,孙策三面受敌,自顾不暇。

这也是他急于攻取扶余的原因。辽东虽然在幽州算大郡,可是与中原比起来,人口、粮赋完全没有优势,一旦开战,必然处于劣势。如果能征服扶余,不仅身后安全,还可以驱使扶余人上阵厮杀,万一形势不利,也可以退入深山。

但孙策来得比他想象更快,而且一出手就拿下了沓氏县,还生擒了柳甫。这让公孙度非常不安,又对柳甫充满愤怒。这个蠢货,就算不敌也不至于让人生擒,连个消息都送不出来吧。几千人的水师船队,又不是一两只船,可以掩人耳目。

这些村夫,就是坐井观天,无知者无畏。

前面奔来一骑,早早的拨转马头,与公孙度同向而行。“大王,前面有使者拦道。”

公孙度大喝道:“谁的使者?”

“车骑将军,冀州牧,袁谭的使者。”

听到“袁谭”二字,公孙度举起手,示意骑士们减速。号角声响起,急促的马蹄声渐渐散乱,骑士们却控制着坐骑,保持着队形,公孙度勒住坐骑,翻身下马,在一旁的一块倒卧的树干上坐下。近卫骑士们散在两侧,其他骑士也纷纷下马,有的喂马,有的喝水,抓紧时间补充体力。

时间不长,许攸跟着两个骑士走了过来,他打量了公孙度一眼,拱拱手,咧嘴一笑。

“升济,别来无恙?”

一旁的长史阳仪闻言大怒,厉声喝道:“放肆,辽东王面前,还不跪下行礼。”

许攸一手背在身后,一手抚着胡须,笑盈盈地说道:“辽东王?升济,你什么时候称的王,也不通知一声老友,让我们为你高兴一下?”

阳仪刚待再说,公孙度抬起手,打断了阳仪,皮笑肉不笑的说道:“袁本初战殁,我怕你高兴不起来啊。许子远,你不在冀州辅佐袁显思,对付孙策,跑到辽东来干什么?辽东偏僻之地,可养不起你这样的名士。”

“放心,我不缺饭吃。”许攸哼了一声:“我是来救你的。”

第1758章 一拍即合

公孙度用马鞭轻轻敲打着手心,打量了许攸片刻,一抹笑容从眼角绽放,迅速蔓延开来,融化了眼神中的愤怒和疲惫。他哈哈大笑,用马鞭指指许攸。

“许子远,多谢你啊,我好久没听到这么有趣的话了。你还是和十年前一样慷慨。不过很可惜,我却已经不再少年轻狂了。”他的笑容中多了几分嘲讽。“如果你们打赢了官渡之战,或许有资格这么说,现在嘛,我看你还是谦虚一些为好,别以为我辽东是偏僻之地,就可以目中无人。”

许攸负手而立,转头看看这边,又转头看看那边。“升济,恕我直言,看来看去,能入我眼的还是只有你一人,其他人不提也罢。你不知我,我还能不知你吗?有点本事的都被你杀得差不多了,故河内太守李敏宁愿入海,与蛮夷共处,也不肯为你效力,王彦方宁愿经商自秽,也不愿意做你的长史,这样的例子还少吗?你无人可用,只能用这些卑陋之人,与公孙瓒有什么区别?公孙瓒已经死了,你也一样。”

公孙度脸上的笑容散去,眉头紧蹙,眼神也变得凌厉起来,盯着许攸的脖子转来转去,手指慢慢地捏紧,又慢慢的松开,反复三次。许攸无动于衷,平静地看着他,双手背在身后,连防备的意思都没有。公孙度深吸了一口气,又缓缓吐出来,脸角轻轻的抽搐着。阳仪看在眼里,正准备命人上前抓住许攸,公孙度举起手,轻轻地挥了挥,示意阳仪等人退下。

阳仪愣住了,诧异地看着公孙度,公孙度脸色一沉。“怎么,看不懂?”

阳仪吃了一惊,下意识地躬身领命,向后连退,让公孙度与许攸独处。公孙度斜睨着许攸,轻声笑道:“你们对辽东很关心啊。”

“当然。在袁本初的心中,你比我许攸还要重要呢。”

“是吗?”

许攸点点头,语气也缓了下来,露出一丝遗憾。“他若听我的,何至于有官渡之败。升济,孙策虽然年少,却勇冠三军,小霸王实至名归,本初一时不察,饮恨官渡,形势败坏如此,庶几不可收拾。你可不能大意疏忽。他兵精粮足,唯缺战马,一旦腾出手来,辽东必是他的目标。他有能横渡大海的水师,随时可能出现在辽东。”

公孙度眨了眨眼睛。“你说官渡之战时,袁本初没听你的意见,是怎么回事?”

许攸便把围攻浚仪的经过说了一遍,贪墨军资的事自然绝口不提,重点讲了筑堰不成,袁绍改了主意,与孙策决战于官渡,进退失据。公孙度听得很仔细。官渡之战后,他也陆续收到了一些消息,但只知道一些大概,对具体情况并不熟悉。现在有一个亲身经历了战事的许攸,他当然要听一听。

官渡之战的结果实在出乎太多人的意料,公孙度从来没想到会是这个结果,袁绍苦苦经年了三十年,怎么会败给一个乳臭未干的小子?他如果败给孙坚也许还能让人信服一点,毕竟孙坚是久经沙场的悍将,偏偏是败给孙策,一个刚刚出道不过数年的年轻人。

如今孙策又跨海来攻,公孙度迫切的想知道与孙策有关的一切。他很自信,但他绝不自负,他知道自己的优劣。在辽东,他纵横无敌,但是他身边的确没有什么人才。辽东毕竟是偏僻之地,不能和中原相提并论。他与袁绍、许攸早就认识,在宫里做过尚书郎,还做过冀州刺史,见识过中原的人才济济。许攸便是其中之一,虽然此人贪财,放荡无行,但剑法高超,为人慷慨,智谋和胆识皆不容小觑,至少他身边找不出这样的人。

听完许攸的讲述,公孙度感慨不已。袁绍败得不冤,内有冀州系、汝颍系的内斗,外有猛如虎、狡如狐的孙策,又连出昏招,当断不断,焉能不败。如果当初一心一意围困浚仪,迫使孙策来攻,就算不胜,也不至于一败涂地。

公孙度沉吟片刻。“子远,这么说,你和郭公则是赋闲了?”

许攸摊摊手。“我若是不赋闲,能在辽东一呆就是半年?郭公则比我还惨,他这个冬天都是在草原上过的,也不知道冻死没有。本初在时,我们还算是知己,如今本初已殁,我们都成了旧臣,哪能和那些新贵相提并论。”

首节上一节1120/187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