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行三国 第1039节

——

孙策翻身下马,大步走进县寺。

正在忙碌的县吏看到孙策脸色不善,纷纷屏气息声,匆匆问好后便避在一旁,谁也不敢自找没趣。县令魏腾收到消息,匆匆赶来,一见孙策这杀气腾腾的架势,不免有些心虚,连笑容都有些勉强。

“将军,你这是……”

孙策皮笑肉不笑。“年关将近,州郡上计,吴郡以吴县政绩为冠,我来看看明廷。”

魏腾苦笑,转身邀孙策上堂,转身命人去搬账目。孙策摆摆手,示意他不用这么多事。“成绩我已经看到了,有没有水份,自然会有人去查,我想听听你有哪些难处。”

魏腾沉吟了片刻,咬咬牙。“难处的确有,主要是两项:一是人口增长太快,各地的人都有,风俗各异,时有争端,县中掾吏不足,疲于奔命;二是物价上涨,民生艰难,怨声不小。”

“不用急,明廷慢慢说。”

魏腾躬身致谢,把事情大致说了一遍。前年起,他开始担任吴令,一直很平稳,没什么太大的问题,唯一的意外就算是年初沈友出击,抽调人马、钱粮,征发徭役,不过那也只是一阵子,吴县完成得还算圆满。真正的麻烦来自于下半年,孙策在官渡击败袁绍后,便开始有人陆续迁入吴县,入秋之后,人数越来越多,魏腾这才意识到麻烦来了。

吴县是吴郡治所,户口本来就比较多,发展得也比较早,周边的空闲土地有限,大多是有主之地。如果来的只是流动人口,可能还好一些,但很多人是要来定居的,这个就麻烦了。他们要买房,不是那种小院子,是能住几十口人甚至上百口人的大宅子,而且一下子是几百幢的需求量,一下子就将吴县的房价、租金提了起来。其他物价也有增涨,但价格是由供需关系决定的,只要从外地调拨外资,价格很快就能回落,唯独房价解决不了。

房子是不动产,没法从外地调拨,而且外来人口会越来越多,这价格一时半会的降不下来。

孙策不动声色。“明廷没有预料到这个情况?”

魏腾很尴尬,拱手致歉。“腾预见不足,措手不及。”

孙策没有再追问。魏腾本质上是个名士,对实际事务并不精通,能把既有的事务处理好,不太离谱,已经很不容易了,让他预知发展趋势,提前准备,的确有点难为他。不仅是魏腾一个人如此,这个时代绝大部分的官员都这样,能够积极主动的解决现有问题的都是能吏,很少有人具备统筹规划的能力和习惯。

在这一点上,他们远远不如商人的敏锐。对于重农抑商的农耕社会来说,官员首先是求稳,不要出事,其次求名,不要找事,所以他们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没有主动考虑问题的习惯。

当然商人的敏锐也未必就是好事。蔡瑁倒是很敏感,但他把这些聪明才智全部用来为自己牟利了。吴县房价涨得这么厉害,固然是因为空闲土地少,但除此之外还有一个不可忽略的原因:有限的空闲房子被他先买走了。不是他直接经手,而是他指使的一些荆襄人,用句通俗的话说就是荆襄炒房团。

这些事魏腾不说,孙策也有办法查得到。他来见魏腾,只是想看看魏腾这个吴令的态度。蔡瑁搞这些手段,最难瞒过的人就是魏腾。魏腾不附和,不制止,不举报,明哲保身,是无法做好吴令的。历史上说他坚持原则,那是因为孙策的举止伤害到了会稽世族的利益,现在伤害的是吴郡人和外地人的利益,与会稽人无关,他才不在乎呢。

所以此刻他只有尴尬,没有自责。

孙策了解了一些情况,起身告辞。魏腾不明所以,将孙策送到门外,看着孙策上马离去,嘴角挑了挑,哼了一声,背着手,回到正堂。

——

离开县寺,孙策在城里转了一圈,与一些刚搬来的部下家属见面,了解他们的情况,命人一一记录在安,承诺十天之内一定解决他们的困难,请他们不要担心。在了解情况的时候,他也听到了不少与周异有关的消息。周异接替吴郡太守之后,这半个多月一直在协调,试图解决这个问题。

傍晚时分,孙策回到大雷山,来到杨彪住的小院。

杨彪正在后花园闲坐,做出决定之后,他明显轻松了很多,连眉眼都舒展开了,额头的皱纹也淡了。见孙策走来,他起身相迎,笑道:“将军怎么有空来?”

“有事向杨公请教。”孙策从杨仪手中接过记录,递给杨彪。杨彪接在手中,伸手邀请孙策去书房说话。两人进了书房,张钧进来调亮了灯,又奉上热茶。孙策与杨彪对面而坐,孙策喝茶,杨彪将记录翻看了一遍,眉头微蹙。

“这魏腾是魏朗之子?”

“杨公对魏朗有印象?”

“见过一次面,我出仕的时候他在朝中做尚书,很快就因党锢被免了。不过听到的传闻很多,在朝臣之中,他也算是文武全才的那一类。当然,他的武不能和你相提并论,有一定夸大的成份。”

“杨公,你觉得这个问题怎么解决?”

“解决起来并不难。”杨彪放下记录,用手指轻轻敲了敲。“你不用太着急,周异完全可以解决。他接任这么多天,相关的情况应该比你更清楚,只是需要从整体上统筹解决,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他顿了顿,又道:“将军,你关心下属,这是好事,但你不宜亲自解决,甚至说得严重点,你亲自去查这件事都是不合理的。关心和查访,这是两个不同性质的举动。”

孙策皱皱眉。

杨彪见状,接着说道:“你读《韩非子》,知道法术势的区别吗?”

孙策读过《韩非子》,但此刻显然不是卖弄的时候,他很客气的拱拱手。“还请杨公指教。”

“君王受命于天,宰治天下,居高临下,掌赏罚,能贵人,能罪人,这就是势,此乃天然。善用势,则如利刃破竹,无可挡者。如何用势?当依法。制立法度,君臣依法而行,各施其能,各负其责,不相逾越,这就是法。那术又是什么?术是驭下之术,仁义不施,礼又有所不足,则辅以术,这已经堕落了下乘,实质上是对臣的不信任。可以从权,不可为经。老子说为而不恃,夫子说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如果一味的倚重术,贪图眼前之便利,难免逾越了君臣界限,影响治道。”

孙策笑了,调侃了一句。“杨公数言之间,融儒道法于一炉,果然是高屋建瓴,佩服佩服。”

“汉道本是霸王道,外儒内法,法生于儒礼,只是下流而已。若能执法而善,上溯至礼,再辅以仁义,庶几近乎道。人食五谷杂粮,既有稻麦,又有鱼肉,方能身体强健,治国也当参用儒法,只是有所偏重,不可乱了主次,忘了经权,执小术而忘大道。”

第1658章 自作自受(俺们是AMD的粉丝打赏加更)

杨彪侃侃而谈,孙策心里却有些打鼓。他本来担心还担心杨彪守旧,想开导开导他,现在一听,杨彪虽然家传欧阳尚书,但他绝不是一个迂腐的人,相反,他很现实。难怪历史上的他一路跟随汉献帝去长安,不离不弃,搞得曹操都很怕他,但他最终却全身而退,建安末年那么多针对曹操的叛乱,他一次都没有参与。如果不是杨修牵连进曹丕、曹植兄弟的争斗,杨家甚至有可能毫发无损。

这是一个很务实的老臣。就算有什么落伍的地方,只要给他机会,他很快就能追上来,根本不需要他开导。相反,他倒是要提防这老头跑得太快太远,把他甩在后面。他和杨彪相比,优势也就是年轻,体力好点,另外有点外挂,智商、经验、学问,杨彪都能把他碾成渣。如果他相信了没有天命这回事,皇帝也不是必须的,他会不会搞个虚君共和,真把我当菩萨供起来,垂拱而治?

这事还是缓一缓,慎重一点比较好。

“杨公,如果由你来解决这件事,你会怎么解决?”

杨彪笑笑。“你只要发布一道命令,迁来的将士家属无须在吴县附近定居,只要在吴郡就可以,吴县的房价应声而降。如果你离开太湖,在别的县过年,并将大营移到那里,囤积的房子也就一文不值了。吴县周边空闲土地少,可是吴郡的空闲土地却很多,我听说毗陵、无锡、阳羡一带屯田有成,增加的良田数以万顷,可以安置万户,就算是新建一城也是绰绰有余的,何必局限在吴县。”

孙策想起了虞翻的计划,不禁暗自佩服。虞翻建议立都阳羡的时候就提到了这一点,如今杨彪解决吴县房价的方案如出一辙,可谓英雄所见略同。只不过虞翻是提前预料,而杨彪是解决实际问题。

孙策和杨彪聊了很久。他提到了庞山民、枣祇合著的《盐铁论考释》,希望杨彪也能写一部官制方面的专著。杨彪学问很好,曾经和蔡邕一起在东观著史,是《东观汉纪》的作者之一,对典章制度也非常熟悉。他如果能写一部官制演变的历史,了解皇权、相权是如此一步步到这一步的,并从中吸引经验教训,肯定会有收获。

杨彪没有反对,只是深深的看了孙策一眼,眼中闪过一丝笑意。刹那间,孙策有种被老狐狸盯上的感觉。天啦,我不会搬起三万金砸了自己脚吧?

不知道是不是看出了孙策的犹豫,杨彪将孙策送到堂上的时候,幽幽地说了一句。“将军,古人云:克己复礼曰仁。老子说,自胜者强。努力,不要辜负你的天赋。”

孙策微微一笑,拱手拜别。

——

不出杨彪所料,两天后,吴郡太守周异赶到大雷山来拜见。他利用这大半个月的时间走了吴县周边的几个县,发现一个问题,吴郡的发展极不均衡,吴县十三城,仅有吴县的户口超过万户,今年上计的数字是六万七千余户,三十余万人,将近全郡户口的一半,而其他十二县没有一个超过万户的。吴县周边的土地已经开发殆尽,没什么潜力可挖,如果不加以调整,吴县的房价抑制不住。

周异提出了两个建议:要么孙策迁离吴县,另换地方立营,要么将迁来的人口安置在其他诸县,比如曲阿、毗陵、无锡,而最好的选择莫过于太湖西岸的阳羡。孙策一旦离开吴县,不仅数万大军会跟着他撤离,文武家属也会跟着他离开,相关人口将达到五万人以上,几乎就是一个移动的县城。

孙策没有立刻做出决定,召集张纮、虞翻等人议事,蔡瑁也参加了。周异的话刚出口,蔡瑁的脸色就变了,然后就开始不停的擦汗。孙策看着他笑,这么一折腾,蔡瑁至少要损失几千金,虽然伤不了筋骨,可是对蔡瑁来说,赚的时候不嫌多,亏的时候当然越少越好,别说是几千金,几百金他都觉得肉疼。

不过蔡瑁现在后悔也迟了。他去探访文武家属,了解情况,并承诺十天之内解决问题,之前想买宅子的人现在都不会买了,除非蔡瑁把价格降到合理的区间,而他又确定不会撤离吴郡,是不会有人动心的。这些人是因他而来,当然要追随他的脚步。

周异调查得很细致,他手里不仅有各县上计的结果,还亲自勘察了周边数县的情况,再加上虞翻在侧,可以佐证不少数据,补充情况,众人仔细询问之后,基本赞同他的结论,只是对如何解决有一定的分歧。

主要意见有两种:一种无需徙治,将迁来的移民安置在丹徒、曲阿、毗陵、无锡一线。理由是广陵、丹徒是长江最东的渡口,是青徐一带百姓南迁时必经之路,这一线以平原为主,又经过水利修整,数年屯田,已经有不错的基础,能够安置大量人口,简便快捷。一种是迁到阳羡,理由也很充足,基本不出虞翻所说的范围,与前一种意见相比,这个意见更偏向中原,只是费事一些。

反复讨论后,孙策决定综合考虑,先采纳前一种方案,将移民安置在丹徒、无锡诸县。这些县有比较好的基础,又有新开垦的土地,不需要大动干戈。吴县毕竟还是吴会的经济中心,徙治影响太大,仓促之间难以完成。不过这并不影响加强对阳羡的开发,可以先迁一部分人过去,先做前期准备,条件成熟的时候再将郡治迁过去,逐步缩小吴郡各县之间的差距。

首节上一节1039/187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