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好男人 第237节

“真的辛苦太守大人了。”许怀安和许怀德朝着马前锋施礼道。

马前锋笑道:“两位客气了,大家都是自己人,不然二郎也不会让令妹在我这里出门子,何况令尊主持商州、邓州和均州军事的时候,我也算是令尊的属下了。”

三个人扯了一阵闲篇,张墨就来了。

婚礼之前不能见新娘子,但是两个舅哥还是可以见的,再说两个舅哥到了商州城了,也不能让马太守全程接待啊,这宴请之事还是要自己来才行,顺便也要宴请一下马太守不是?

许怀安见张墨长得俊朗高大,英气勃勃的,对他的印象就很好。而且在长安的时候就听说了张墨的大名,也读过张墨的大作,再加上先前张墨的表现,因此他对张墨是满意之极。

张墨跟许怀安兄弟两个客套了一番,然后便说道:“马兄,大哥,六哥,我在四海酒楼定了十几围酒席,咱们今晚就在四海楼吃酒吧。客栈我也安排好了,到时候那些来送亲的弟兄们就住在那里好了,明日再来马兄的府上便是。”

许怀安和许怀德自然没有什么意见,于是叫上了马前锋,以及太守衙门里的一些头头脑脑的,一起去了四海楼。当晚的一番热闹就不用表述了。

第二日午后,一身新郎装扮的张墨就带着人到了马前锋的太守府,一阵忙乱之后,这才把许婷接到了自己家中。而张墨的家中也是张灯结彩,热闹非凡,商州城里有点名号的人都来了,因此张墨的家中足足摆了一百余围酒,从院子里一直摆到了街上。商州城里的三个酒楼今天全部停业,帮着张家筹办婚礼。

许婷被张墨背到花厅里,在那里拜了天地,拜了李大志和胡氏,然后又给李巧儿敬茶,然后就被送到了后院的新房中。而张墨却是被留在了前面招待客人。

在新房里陪着许婷的只有三月一个人,这个时候她也不能见外人,因此吃食和茶水都是由三月侍候的。这个时候的婚礼并没有明清的时候那么繁复,也没有那么多的规矩,新娘子虽然不能见外人,但是吃喝都可以送到新房中的。

三月陪着许婷一起吃完了东西,又把东西收拾出去,便对许婷问道:“小姐,你紧不紧张啊?”

“有点。不过自今日起人家就成了黑哥哥的妻子了,我又感觉像是做梦一样。”许婷说道。

第359章 唐时习俗

“小姐,我将来也要嫁给二郎吗?”三月说道。她对张墨并没有什么太多的印象,只知道张墨人长得还不错,而且人也很无赖的,居然跳墙进来偷偷的来见小姐。

许婷笑道:“咱们不是从小就说好了吗?长大以后要嫁一个夫君。”她伸手把三月拉过来,坐在自己身边搂着她,笑道:“不过你要是不愿意嫁给夫君的话也可以,你看上谁了就跟我说,我来给你做主。嗯,夫君的军伍中也有不少很好的小郎君,到时候让夫君带给你看看,看中谁了你就说,让夫君给你做主。”

三月回手拦住许婷,将头靠在她身上,幽幽的说道:“小姐,你对三月真好。”

“废话,咱们自小就是好姐妹,我不对你好谁对你好?”

三月点了点头,她在心里很是感动,一般的贴身丫鬟都是与自家小姐嫁给一个人的,而自己的小姐愿意让自己外嫁,这已经是非常的疼爱自己了,是真的当自己是亲姐妹看待了。

三月松开许婷的要,把许婷绿色的婚服整理了一下,把上面褶皱也拉得平整一些。

可能这个时候就有人会问了,这女子的婚服不是红色的吗?其实不然,中国古代的时候,结婚的女子穿红色婚服的习惯是到了明代的时候才有的。明代时女子出嫁确实是“真红对襟大袖衫+凤冠霞帔”,而这种婚服直到现在,依然是国人心目中最隆重的婚礼服装。

而唐朝,唐服融合了大半个世界的文化精华,其审美情趣充满着浓墨重彩。加之唐代女性地位前所未有的提高,她们独特的审美和女性意识成就了唐服独领**的气质。在唐代,新郎与新娘服装的标准搭配就是——红男绿女。

所谓红男绿女,意即男服绯红,女服青绿。这种色彩搭配融合了先前的庄重神圣和后世的热烈喜庆,“红绿搭配,幸福一对”。

到了晚唐时期,宫廷命妇的礼服,又在花钗大袖襦裙或连裳的基础上发展出钗钿礼服。

穿着这种礼服,头发上簪有金翠花钿,所以又称“钿钗礼衣”。这种礼服穿着时层层压叠,外面再套上宽大的广袖上衣。

据说,日本的著名古代宫廷和服“十二单”就是从此款礼服演变过来的。

中国人对红色情有独钟,凡见到红色必觉得喜庆、欢乐、吉祥、如意。这种将颜色与吉凶牵扯在一起的心理大概与婚服有关。

很多古装电视剧里,新嫁娘必定是一袭大红衣裙,寻常人家是这样,贵妇人们亦是如此,比如《大明宫词》里雍容华贵的太平公主下嫁薛绍时,就是这样的打扮。不过,若是太平公主泉下有知,看到如今的电视剧这样篡改她的婚服,恐怕会气得穿越回来了呢!

唐代的亲迎一般为晚上,下午新郎才从家里出发去迎娶新娘。而唐代女子的出嫁服是一整套的,包括大袖外袍、大小腰带、袜子、布鞋等。无论是女方还是男方,婚嫁服饰也都要受父亲官职的限制。唐代官方规定,男子结婚时可穿比自己真正品级高一些的礼服,叫做“摄盛”。

现代人对唐朝婚礼有两个特别大的误区,一是拜堂乱拜。现在说得夫妻对拜,说得是两个人头碰头,拜托这可不是梁山泊上鸳鸯盗结义啊,古礼,女的先拜,男方回礼,如是者四,这才是王道,夫道,正道。此外说说拜堂地点误区,所谓青庐结拜,其实是北朝礼俗,在唐朝的时候经过变革,才改在堂上。《世说新语》里记载汉朝时,曹操与袁绍去劫了别人的青庐,搅闹婚礼,其实是劫外国人的婚礼,类似于今天中国人冲进教堂去抢个洋妞。

误区二则在于新房交杯酒,又称合卺。古语有“合卺而醑”,卺的意思本来是一个瓠分成两个瓢:“以一瓠分为二瓢谓之卺,婿之与妇各执一片各执一片以醑。男方要记住,喝完之后,要把杯子倒过来,取阴阳和顺之意。不然这辈子就要被老婆欺负了。还有鞋子要放好,不能被老婆鞋子踩到,衣服也不能被压到等等。

婚礼礼仪中,也有特别重要的礼仪要注意:其一是却扇。古时,新妇多用扇遮脸,需待交拜后去之。

其二是合髻,也称作“结发”,象征夫妻和睦,永结同心。男女双方各剪下少许头发,挽成“合髻”,一般都是马上交给新娘保存起来。唐代女诗人晁采的《子夜歌》云:“依既剪云鬟,郎亦分丝发。觅问无人处,绾作同心结”。世人常用“结发”、“合髻”作为夫妻结合的代称,甚至特指为“原配”(亦称“元配”)夫妇。

废话说得有些多了,之所以要跟大家交待一下唐朝的婚礼习俗,就是因为在《大明宫词》里看到太平公主那一身的红色盛装,某家觉得委屈了我最喜欢的周迅小妹妹,因此才在这里多说了一些。

当然,大家看了这一段,以后出去跟别人吹牛的时候,也能作为谈资,羞臊他们一把。

再说张墨在前面应付完那些客人回到新房的时候,已经是亥时了。

一见到张墨醉醺醺的进来了,三月忙上前扶住张墨,说道:“郎君这是喝了多少啊?”

张墨的手脚虽然有些不好使了,但是思维却是一点也没有乱,见到三月便笑道:“是三月啊?这么晚了还没睡觉啊?行了,你家小姐就交给我吧,你早些回去歇息,忙了一天你也够累的了。”

许婷坐在那里不动,还要等着张墨来帮她掀开盖头。

三月见张墨说了,便朝张墨笑了笑,还是把他扶到了床上坐好了,这才退了出去。也没有走远,因为她的房间就在张墨和许婷房间的隔壁。这是张墨为了照顾许婷的这个贴身丫鬟特意安排的,这才合乎三月这个大丫鬟的身份。

见三月出去了,张墨摇摇晃晃的站起身,拿起桌子上的尺子,掀开许婷头上的那个盖头来。而许婷的那个盖头,也是绿色的,这个没有办法,当时可没有绿帽子这个说法。

第360章 巧儿和婷儿

此时的许婷真的很美,原本极为白皙的小脸上如今铺满了一层红晕,看着张墨的目光也是满含着羞涩。她知道今晚就要把自己全部交给了眼前这个自己爱慕了许久的男人。因此张墨一掀开她的盖头以后,她的心脏就突然跳得更加快了。

“宝贝儿,你真美。”张墨也是看呆了,上次跟李巧儿结婚的时候,自己的意识还没有主宰这具身体,因此前一个张墨的记忆他并没有留下来多少,也没有体验过李巧儿在新婚之夜是多么的美丽。

眼前这个许婷却是不一样了,原本就极美的女子,在此时更增加了意思不可言喻的味道,看着就像是已经成熟了的苹果一样诱人。

许婷娇羞的看了张墨一眼,伸手拉住他的手,笑道:“夫君,能抱抱人家吗?这么久没有见了,人家就想你能抱抱我。”

这样的邀请,张墨怎么可能拒绝,于是依言在许婷的身边坐了下来,将许婷搂在怀里,向床上躺倒下去。

罗绡垂薄雾,环佩响轻风。绛节随金母,云心捧玉童。更深人悄悄,晨会雨曶曶。

转面流花雪,登床抱绮丛。鸳鸯交颈舞,翡翠合欢笼。眉黛羞频聚,唇朱暖更融。

气清兰蕊馥,肤润玉肌丰。无力慵移腕,多娇爱敛躬。汗光珠点点,发乱绿松松。

赠环明遇合,留结表心同。啼粉流清镜,残灯绕暗虫。华光犹冉冉,旭日渐曈曈。

乘鹜还归洛,**亦上嵩。衣香犹染麝,枕腻尚残红。幕幕临塘草,飘飘思渚蓬。

第二日一早,是许婷先醒来的,看着身边依然沉睡的张墨,她低头在张墨的脸上轻吻了一下,便忍着身体的不适,轻轻的爬起身来,之所以要起这么早,就因为在长安的时候,许夫人曾经交待过,让她跟李巧儿处好关系,不要让张墨夹在中间为难。

对于自己阿母的嘱咐,许婷也记在心里了,因此起床梳洗一番以后,便带着三月直奔李巧儿的房间去了。

虽然许婷是张墨的平妻,与李巧儿在家中的地位相当,但是两个人毕竟是进门有先后,按照规矩,先进门的为长,因此按照规矩,也是许婷要去拜见李巧儿才行。

首节上一节237/107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