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掠三国 第125节

只见那里,现在正有一道道裂缝蔓延而出。

待到扩散了十几米之后。这才缓缓止住。

而在裂缝蔓延中心位置。一个足有一米多深,半米多宽的深坑。有些震撼人心的出现在众人眼中。

残酷的现实。让的所有人嘴角犹如抽筋般的抽搐了起来。

漫天的泥屑,终于的落尽。

两道摇摇欲坠的身影,也是缓缓的出现在了众人视线之中。

此时此刻,颜良文丑二人的脸色,同样是有些苍白。

只是双手紧紧握撰住武器枪杆、刀杆的二人,那双漆黑的眼瞳中,散发着让人有些心寒的狂热。

原本以为他们自己就够猛了,结果今天算是见到什么叫做猛人了。

人家吕布先是砍瓜切菜一般放翻了文丑,然后一招打停颜良的最强一击,庞大的气势直接压制了在场所有的人。

颜良苦笑着看了看右手的黑铁大刀,此时的刀身通红,甚至已经隐隐有些熔化的样子,上面印着一个清晰的脚印。

幸好刚才挡住了那一击,即使挡住都已经让他受创不轻,如果真的被直接踢中了,重伤是不可避免的。

“咳咳咳!!”

重重的咳嗽着,鲜血自他的嘴里涌出,握着刀的手虚弱无力。

“主公...吾等...有愧....”颜良文丑,艰难的喘气,满脸愧疚的看着袁绍,虎目染泪。

那究竟是怎么样的眼神……

不甘心?羞愧?愤怒?

不知怎么,此时正在公孙瓒背后站立着的高郅,发现自己竟然能够明白那个眼神。

那是对于战败的不甘心,对于无法信守承诺、避免麾下士卒牺牲的羞愧,以及对无法保护主公安全的羞恼和自责!

“二位将军无需如此,你们的功劳,绍自知晓,且下去调养身体,才能更好的为吾及天下百姓效力啊!”

袁绍起身走到二将的面前,深深一礼。

二将及在场的诸侯们都被吓住了,愣愣的看着做出此举的袁绍。

此时的袁绍,正是意气风发,风华正茂的年纪。

这个时候的他,身上尽显着气势。

当他凌厉起来的时候,甚至于连袁术都不敢和袁绍对视,也让所有人明白袁绍不是靠着家族的纨绔,而是身具真才实学的英豪!

能在历史上被曹操称为南天一柱的袁绍,果然也不是闹着玩的,确有过人之处。

加上他的四世三公的偌大背景,要不在原本历史上,在他达到势力巅峰后变得老糊涂,变得优柔寡断,玩起平衡。

而且太过疼爱幼子袁尚,导致家庭失衡,且影响到军事行动的话。

要是袁绍一直保持着这样的风度,这样的气魄的话。

别说三国了,这天下,想不姓袁都难!

毕竟,坐拥四世三公的底蕴,再加上贤明的君主,天下必属袁氏!

一百零七 间隙

不得不说,人,真的是一种非常奇怪的生物,有时候一个虚无缥缈的信念和理想都能让他们充满斗志、胆气冲天。

古人,将之称为:士为知己者死!

这,同样也是这个君王至高时代的精神体现。

正如《孟子·离娄下》所讲:“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这个大时代背潮之下,诸多英豪,其实都抱有着国士遇我,国士报之的思想。

对于他们而言,有很多时候,往往君王、主公的态度,是要比其自身才能的多少,要重要得多的。

当然,有人会开始对此观点进行反驳了。

毕竟,古人不一样有“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侍”的名言吗?

就以三国的法正为例。

众所周知,在三国时期良臣,谋士,大将,可以说是数不胜数,曹魏五子良将,毒士贾诩,谋士郭嘉等人比有算无遗漏之风!

更不说被三国演义神话了的神机军师诸葛亮,神机妙算之能,鬼神难测之术,更是流传至今!

而这其中的法正法孝直,更是让曹操发出“吾得尽天下英雄,唯不得法正邪!”。

曹操这样的感叹,对于当时三国的人才,曹操也只有对法正有如此高的评价!

而在很多人看来,三国之中的能臣,武将无不遵循着“良禽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事”这句古话,这一点特别针对于法正而言,有人觉得当时法正觉得刘璋无能,才选择了刘备!

其实不然,他们往往忽略了那个群情激荡、英豪并起时代,人们对报答知遇之恩的情结。

古代侠士,完全不像今人所言的“鸟为食亡、人为财死”。

恰恰相反,对于,一些真正有大才学、大本领的英杰而言,他们对人生价值的衡量完全以精神为标准,一生也甘为一些理念、原则而执著追求甚至献身牺牲。

就像张辽降曹后力保吕布家眷,徐晃也是在满宠劝降后拒绝杀害旧主杨奉;贾诩在投奔曹操时,同样为张绣安排后路一样。

对于旧主,真正能做到像吕布那样双杀的人,凤毛麟角。

法正,也是一个爱憎分明的人物,在我看来,他之所以投奔刘备,其实更多还是有在刘璋手下不得重用的缘由。

对于他们来说,很多时候,人生价值,往往都有高于物欲和世俗的升华和辉煌。

这个浪潮下,诞生了许多无娇揉做作之态,显露出温婉敦和、落落坦然的君子气象。

首节上一节125/111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