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铁骨 第1169节

“北直隶的铁路,不说是眼下,就是未来十年,都没有必要去修,不仅仅是因为水运,同样也因为北直隶的产出有限,所以,眼下根本就不需要考虑在北直隶修铁路,在黄河北,最适合修铁路的,是咱们山西,如果修建一条从大同一路南下,直到风凌渡的铁路,那么,咱们就可以通过铁路,源源不断的把草原上的羊毛、牛羊肉运到内地,这条路没有水运争利,自然是商人运货的首选,除此之外,还有就是从武昌对岸的的汉口镇修一条直通河南的铁路。”

手指沾着茶水,祁子涛一一说道着那条铁路的好处,最后他的话声微顿,看着大哥说道。

“这两条铁路,最大的好处就是没有水运竞争,而且都会于腹地,将来不愁货物运输,所以,以小弟看来,要修的话,就要修这两条铁路,如此才能保证咱们的利益!”

看着祁子涛在桌上划出的两条线,祁子英沉默片刻,然后问道。

“那么咱们应该先修那一条呢?”

他能看出来,祁子涛肯定是认真了作了一番功课,要不然,也不会想出这么两条路线。

“南线!”

手指点着黄河,祁子涛说道。

“黄河,即便是咱们把铁路修到风凌度,也没办法把铁路修过黄河,到时候,货物势必需要从黄河转运,到了冬天的时候,运输又受制于天气,如此势必影响铁路的运行,所以,咱们应该修南线,武昌是南方货物聚集的地方,从汉口一路北上,只要避开汉江,但凡货物北上,势必首选铁路,而且铁路又能与京洛铁路相连,往北可通水运,东西可连铁路,如此一来,这条铁路也就活了,要修,就要先修这条铁路!”

面对祁子涛的建议,祁子英一副沉默不语的样子,他盯着桌上的那几条线,他几乎是立即想到了湖南、湖北等地的那些工厂,尽管现在已经有不少工厂改用蒸汽机,可是过去的水力工厂,却大都集中在那里,甚至就连这打仗的军需品,也有不少来自湖广,有了铁路,那里的商品就能源源不断的运往北方,但问题在于,现要修铁路并不容易,良久之后才说道。

“你应该知道,现在朝廷对铁厂实施统制,铁料铳购,咱们要是修铁路的话,这铁轨从那里来?”

想到朝廷之前下达的旨意,祁子英的眉头微微一锁。他能看到修建那条铁路的好处,毕竟,湖广是天下最富庶的地区之一,有了那条横穿中原的铁路,湖广与中原之间就能连成一体,即便是只需要稍加寻思,也能想到其中贮藏的利益,可问题是铁从那里来!

“统制的铁矿,铁场不过只是国内罢了。”

盯着大哥,祁子涛的视线投向远方。

“除了国内还有其他地方有铁。有铁矿。”

“你是说南洋?”

祁子英看着兄弟说到。

“到现在为止,可都没有找到什么大的铁矿,即便是现在,他们也要从天朝进口很多铁,自己的都不够用,我们要是想从那里弄到铁恐怕没那么容易吧。”

“除了南洋之外,还有其他地方。”

祁子涛看着大哥继续说道。

“天底下这么大可不仅仅只有一个南洋!”

那故作神秘的小弟,祁子英并没有立即追问儿,只是看着他,然后说道,

“看样子你已经有了打算。”

对于自己的这个小弟。祁子英从来不会因为年龄的关系小瞧他。在兄弟几个人之中,也许他的眼光才是最长远的那个。

在过去的几年间,他所做的几次投资,都是银行成立以来最成功的投资。对于银行来说。铁路将会成为一个新的投资热点,甚至可以帮助富达成为全大明最成功的银行之一。

“是的,大哥。”

看着大哥,祁子涛笑嘻嘻的说。

“其实当年陛下在江北起兵的时候不也从国外进口过铁料吗?”

祁子涛话声一落,祁子英立即知道了他指的是什么地方。

“你是说朝鲜?”

当年,陛下在江北起兵的时候,为了铸炮和制造火铳,确实从朝鲜进口了大量的铁矿石。甚至可以说,正是因为有了优质的朝鲜铁矿石,才使得忠义军的战斗力得到了保证。

这一段历史,对于大明来说并不是什么秘密。现在祁子涛心思想到那里自然是再正常不过。

只是,在另一方面,祁子英也知道想要在那里新办铁厂,恐怕不是件容易的事。

“你要知道那里是朝鲜可不是东北。”

祁子英看着祁子涛说到。

“就是现在朝廷在那里,也不过仅仅只是购买一些铁矿石而已。那些朝鲜人可不怎么喜欢咱们在那里办厂。”

与现在的大明不同,朝鲜人并不重商,他们甚至对于商人极为反感。朝鲜商人的地位是低下的。

早在几年前,他们就已经拒绝了朝廷要在那里兴办铁厂的要求。其中一个最为关键的原因就是因为他们不愿意言利。更不愿意以官员的身份和商人打交道。所以只要稍加思索就可以想得到这件事有多么难办。

“更不喜欢咱们这些商人!想要办这件事恐怕不容易吧。”

“这件事不难办。”

自信的看着大哥。祁子涛笑着说道。

“搁过去这件事不好办,可是现在这件事再好办不过了,毕竟朝廷那边也需要铁啊!”

第233章 未来(求支持,求月票)

春风抚过微山湖的湖面,那运河水缓缓流淌着,北方大地那封冻了好几个月的河流、湖泊,在两个月前就已经开始解冻,往年的这个时候,正是利国驿铁厂最为繁忙的时候。

开了春,河流解冻,那河岸边的水车会再次转动起来,在冬日里因河流冰冻陷入半沉寂的铁厂会次热闹起来。但是今年的这个冬天,铁厂并没有了像往年一样沉寂,甚至就连同那一个个高大的水车,也在冬天水枯时被拆除了,取而代之的是高耸的烟囱以及数台蒸汽机。

兴乾七年,这一年,对于大明而言是极为重要的一年,之所以重要,并不仅仅是这一年,明军越过了潼关,一步一步脚印的向西推进。而是因为在这一年,大明已经进入了蒸汽时代。而利国驿铁厂,自然也不例外。

置身于微山河湖的岸边,穿着黑色团龙曳撒的朱明忠,正带着几名官员在湖边散步。后面更是簇拥着大队的锦衣卫,作为大明的传统,早在几年前,锦衣卫已经重新复制,其与旧时相同,锦衣卫首先是皇帝的侍卫亲军和仪仗队,但同样,其也与其它天子亲军一样承担着战斗职能,只不过那飞鱼服,早已经变成了红色的军装,只有腰间铜质的皮带头上飞鱼纹显示着他们的身份,不过,现在锦衣卫仅仅只是侍卫亲军和仪仗而已。

即便是已经到了兴乾七年,这微山湖两岸的田地大都还荒芜着,且没有多少人烟。数十年前阡陌纵横,鸡犬相闻的富饶之地,现在几乎和塞外草原一样的荒凉,放眼望去,尽是一片青色,其中甚至长出了不少树木。

若是再有几年时间,这两岸曾经的熟地,势必会变成一片森林,草原。崇祯年间,清军的数次入塞都是沿大运河一路南侵,从那时起,北直隶直到山东千里运河的两岸百里之内,在清军的屠杀下几乎见不到任何人烟,即便现在,这里仍然没有恢复多少生机。

“陛下,臣计划从利国驿修建一条铁路,直通徐州,与徐州接上海京洛铁路,如此一来,利国驿铁厂产出的炮弹等物资,就可以直接用火车运往西北前线。”

跟在陛下的身边的张英,小心翼翼的保持着落后半步的距离,同时又不忘记道出他的计划。

作为铁路公司新任经理,原本只是工程师的张英一上任,所面对的就是廉政危机,大量的高层职业涉及贪腐,或是被处极刑,或是被流放,涉及资金更是多达数百万两,不可不谓之触目惊心。

在这种情况下,张英不但要让铁路公司正常运转,还必须要向朝廷证明铁路公司的价值。尽管现在从战前的运兵到现在,铁路一直在证明着自己的价值,但是,铁路公司却面临着生死考验,毕竟,朝廷已经同意了商办铁路。

所以,他才会精心的规划发展路线,以便证明铁路公司存在的价值,而这次面圣的机会,也是张英好不容易争取过来的。

首节上一节1169/176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