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娘子天下第一 第34节

“刺史大人,口令传到,咱要回去复旨了。”

齐润平淡的点点头:“齐勇,送送高公公。”

........

“死娘炮,没见过少爷啊,捻个兰花指吓唬谁哪。”

高飞面色阴沉的拦着身后的两个随从:“小子,小心祸从口出。”

柳明志一脸不高兴:“小爷祸从口出?抽了少爷的马还指着少爷祸从口出,你好大的口气。”

“你的马车挡了咱的路,咱抽他几鞭子又如何,还没有人敢挡咱的路。”

“嘿,小爷这个暴脾气,孔雀街三四丈的街道,走不开你们几个小娘炮,非要让小爷让路给你们啊,你们算什么东西,你也不去街上打听打听,我柳明志在金陵什么时候给别人让过路。”

高飞神色一变,看着嚣张的柳明志:“阁下就是柳明志柳公子?”

“怎么滴?”

“想不到冲撞了柳公子,咱给公子赔礼道歉了,希望公子放咱一马。”

柳明志看看马匹没什么大问题,不耐烦的挥挥手:“去去去,别让少爷心烦。”

高飞三人走后,柳明志呸了一声:“真以为自己属螃蟹的,哪里都能横着走,若不是今日要拜见刺史大人,非得好好的与你们理论一番。”

第三十八章登门

柳明志下车之后整理了一下衣衫:“柳松,去敲门,递上拜帖,就说金陵柳家柳明志奉邀前来。”

柳松吞了吞口水,纠结的看着柳明志:“少......少爷,还是你去吧,我....我害怕,这可是刺史大人的府邸。”

柳明志一脚踢在了柳松屁股上:“怕什么,是齐刺史亲自下帖邀我前来,你光明正大去敲门不就是,你这个样子搞得少爷像来做贼的一样。”

摸了摸酸麻的屁股,柳松三步一停的走到了齐府的台阶。

柳明志拍了拍略微僵直的大腿吁了口气:“不紧张,不能紧张,不就是见未来岳父大人嘛,少爷什么大风大浪没有见过。”

“少爷,拜帖已经被下人送去了,想必半刻之后就会有消息。”

柳明志吓得吸了口凉气,没看到小爷在酝酿感情吗:“知道了,喊那么大声音要死啊,去提礼品来。”

齐润正在书房猜测皇帝的旨意,被告知柳明志前来拜谒。

放下手中的帛书,齐润让人安排柳明志到前厅等候,齐润下意识的看了一下天色时辰嗤笑道:“还挺懂礼数,就让老夫看看你柳明志到底为人如何吧。”

“柳公子先喝茶,我家老爷马上就到。”

柳明志淡然的点点头:“多谢。”

齐勇自觉地站在一旁,只不过眼睛不时地瞥了一眼柳明志,流露出好奇的神色。

“老夫忙些俗物,倒是让贤侄久等了,失礼之处,还望贤侄不要放在心里。”齐润人还没到,说话声已经远远传来。

柳明志慌忙起身:“小侄柳明志拜见伯父,初见打扰还请海涵,想不到伯如此中气十足,可谓是老当益壮。”

齐润一边打量着柳明志一边走向了主位:“贤侄不用多礼了,入座吧,贤侄果然是一表人才,仪表堂堂。”

“伯父夸奖,我江南之地人杰地灵,小侄这点皮囊,当不得仪表堂堂四个字。”

见柳明志谦卑有礼,进退有据,齐润既是疑惑又是满意,审视的看着柳明志,不知道是传言有误还是柳明志在故作姿态。

柳明志气定神闲,端坐在椅子上,表面毫无异样,可心里却紧张的犹如蚂蚁乱爬。

“贤侄,可知道此次老夫唤你前来所谓何事?”

吁了口气:“回禀伯父,家父告知小侄伯父有要事想要面见小侄,家父并未告知小侄所谓何事,不过伯父相传,小侄自然不敢懈怠。”

这话听得齐润心满意足,可见柳明志太极打的非常只好,明确告诉你,虽然我不知道你找我的事情是否重要,我都会恭恭敬敬的登门听您教诲。

“柳松,拿东西来。”

柳松胆战心惊的把东西交给了柳明志:“伯父,初次登门,些许薄礼,不成敬意。”

齐润迟疑了一下:“贤侄还是带回去吧,老夫从来不收礼物。”

“伯父误会了,这并非小侄想要对伯父行贿,此乃晚辈对长辈的一点敬意,伯父岂有不收之礼。”

“既然如此,老夫也不推辞了,否则驳了贤侄的美意,岂非不美。”

“齐勇,把柳公子的礼物送到后堂并去二小姐那里告知,就说柳公子登门拜访,请她梳妆打扮,来前厅见过贵客。”

“贤侄,不知如今课业如何啊?”

“回禀伯父,小侄早些年纨绔了一些,学业有些荒废,好在最近听从家父的吩咐去了当阳书院修习课业。”

“拜在哪位夫子门下?”

“刘夫子。”

第三十九章小舅子看姐夫

齐润迟疑的问道:“可是丙字班刘玉才刘夫子?”

“伯父慧眼,只不过小侄所在的学堂正是丙字班,至于刘夫子其人的大名小侄就不知晓了。”

“唔,这刘玉才为人虽然有些酸儒,倒也算得上一方名士,你能拜在他的门下修习学术倒也不算太差,今年秋闱在即,不知道贤侄是否有心参加?今年若是错过,下一次秋闱可要到了三年之后了。”

提起这事柳明志就有点心虚,自己几斤几两心里还没点数吗,要说书法有几年的根底倒也看得过去,唯独这科举考试是两眼一抹黑。

自秦朝以前开始,取官之道采用世卿世禄制度,后来逐渐引用军功封爵。

到了汉朝,朝廷选官则采用察举制与征辟制来提拔民间人才,前者是由地方官员推荐德才兼备的人才,由州县推举的人才为秀才,因为汉朝与秦朝一样,施行郡县制,因而由郡推举的人才便是孝廉。

至于魏晋时期,选官则是九品中正,由特定官员,按出身品德考核人才,可是九品中正由于氏族实力强大,九品中正选拔官员逐渐变得昏暗不堪。

造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不但堵塞了民间取材的通道,更让士族把持朝廷取材的人选。

首节上一节34/126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