骁骑 第505节

“行了子敬,你就不要打趣我了!”李利满脸苦笑的摆手道:“坠入洪水而不死,我确实应该庆幸自己命大,否则我现在就是一具不知漂到何处的浮尸。只是我心中确是有些放心不下子诚和奉孝等人。怕他们为我担心,既而引发不可预料的事端。”

鲁肃脸色顿变,急声问道:“兄长担心子诚他们以为你已身死,便将此事迅速传回西凉将军府?”

“正是!”李利神情凝重的颔首道:“时隔三日,子诚和飞虎二人见我迟迟未归,定然认为我已遭不测。如此大事,他们绝对不敢隐瞒不报,说不定出事当夜就已将此事飞鹰传信长安李玄。而元忠得知此事后,必然不敢自作主张,一定会第一时间传讯汉阳刺史府。一旦消息传到我家中几个妻妾耳朵里。那、、、那就要出大事了!”

鲁肃神色不由凝重起来,沉声道:“扬州距离长安数千里之遥,何以传讯速度如此之快?”

“子敬有所不知。”李利解释道:“目前我西凉军中有两种最为快捷的传讯方式,即飞鸽传信和飞鹰讯。飞鸽传信,自然不用多说。高祖刘邦就曾使用飞鸽传递消息,此后渐渐传扬开来。时下各镇诸侯都有这种紧急传讯方式。

而飞鹰传信则不多见。但在草原部落中却广为使用。早年我在张掖大漠中遇险,随后被铁氏父子所救,也就是如今的郡府兵统领铁陀和安邑大营副将铁箫。铁氏父子擅长驯鹰之术,投效于我之后先后训练出百余只鹰隼,作为我军中紧急传讯之用。随后,我麾下十二个主力战营的统领手里都有六只鹰隼。长安将军府和汉阳刺史府中各有十二只鹰隼,此外,各处紧要关隘和边境驻地也有鹰隼传信,以备及时应对突发事件。

此番南下荆扬二州。李挚就带着两只飞鹰随行,可将消息随时传至长安卫将军府和汉阳刺史府。扬州距离西凉遥遥数千里,飞鸽传信恐不能及,但飞鹰却能飞跃千里将消息传至西凉。

故而我敢断言,子诚一定已将我遇险之事传至西凉,即使他没有将此事第一时间传到长安,也会将消息传至我家中妻妾知晓。而这恰恰是我最担心的事情!”

“哦?”鲁肃神情愕然,颇为不解地问道:“恕小弟愚钝,兄长为何不担心西凉生变,却独独担心嫂夫人呢?哦,冒昧问一句,不知愚弟现有几位嫂夫人?”

“呃,这、、、”鲁肃后面一句话将李利噎得不轻,以致他当即愣神,不知如何应答。

少顷,李利脸色略显尴尬的低声道:“不瞒子敬,我现有六妻四妾,一共十位夫人。这个、、、是不是有点多?”

鲁肃闻言惊愕,呆愣片刻后,似笑非笑摇头道:“兄长多虑了。而今天下世家士族之中,妻妾成群者不在少数,就拿小弟来说吧,而今我也有两个妻妾和两名侍寝美婢,算起来也有四人之多。不过,兄长竟有十位妻妾倒是有些出乎小弟预料之外。实话实说,十位嫂夫人,说多不多,却也不少。”

“呃!”鲁肃话语中一句转折,让李利神色十分尴尬。

直到此时,李利算是真正见识了鲁子敬老实人的秉性,话语虽然平和,却隐隐透着劝谏之意。

实际也正是如此。现如今鲁肃虽然自称愚弟,实际上他比李利年长两岁半,理应是兄长才对。但是,自从他和李利结拜为兄弟的那一刻起,他既是李利的异姓兄弟,又是李利麾下之臣。而这一点鲁老夫人心知肚明,因此她一言而决,直接命鲁肃尊奉李利为兄长,如此便定下李利和鲁肃兄弟二人的长幼尊卑。

这种现象看似于理不合,实则确是名正言顺之事。因为天地君亲师的排序由来已久,深入人心,“亲”排在“君”之后,这就是所谓的主臣有别,尊卑有序。

“这个、、、子敬啊,此事暂且不提,正事要紧。”好不容易稳定心神后,李利轻描淡写地一语带过。

“兄长且说为何担心嫂夫人,小弟愿闻其详。”鲁肃深知过犹不及的道理,亦知李利妻妾之事毕竟是私事,自己不便多言,于是欣然点头应道。

“嗯。”李利微微松了口气,说道:“正如子敬所言,我家中妻妾不少,但夫妻感情一直很好,十分恩爱。倘若她们得知我南下遇险之事,那事情就大发了!我这些妻妾看似娴熟温柔,实则外柔内刚,极有主见,并且她们之中还有文有武。正室李氏雍容大度,心智玲珑剔透,与其兄李玄颇有几分相似,智计过人。侧室滇无瑕曾是休屠部落公主,文武全才,率领休屠铁骑征战多年,曾有‘无双战神’之称。嫁给我之后也一直随军出征,参与军机,出谋划策,直至两年前怀有身孕之后方才渐渐淡出军旅。妾室马云萝是西凉马腾之女,悍将马超的亲妹妹,一身武艺仅比其兄稍逊一筹,性情刚烈。

此外,我众多妻妾当中不乏经历坎坷之人,曾在长安之乱中全身而退,心智极高。因此,一旦她们以为我已遇难,必然伤心欲绝,既而不惜一切代价给我报仇。而且,我的兵符帅印就在正室李氏手里,以至于她们可以调集数十万西凉大军出兵中原讨伐兖州曹操。果真如此,势必打乱我之前的计划,休养生息两年的成果都将毁于一旦,坏我大事啊!”

“这、、、”鲁肃神色大惊,方寸大乱,想要出声劝解李利却又不知从何说起。

强行镇定心神后,鲁肃低声宽慰道:“事已至此,多想无益,兄长且宽心。如果几位嫂夫人真如兄长所说睿智沉稳的话,想必她们暂时不会轻举妄动,必然要筹划周详之后,再调兵遣将出兵中原。倘若如此,她们最少需要半月时间谋划,调集大军也需要一个月时间,如此一来,一切都还来得及。”

语气稍顿之后,鲁肃接着说道:“从明天开始我们黎明就出发,所有人编成三队轮流划桨,加快速度赶路,争取两日之内到达步府,然后立即将兄长无恙的消息传回西凉。此外,我再派出几名精干的扈从今夜出发,从陆路赶往步府,尽早将消息传至子诚和奉孝等人知晓。如此可保万无一失,请兄长勿忧!”

李利微微颔首,沉声道:“眼下只能这样了,但愿欣儿她们别冲动,否则、、、、、、”

心事重重之余,李利忽然问道:“对了子敬,此番你原本打算前往何处?”

“哦,我本想举家前往居巢投奔周瑜。”鲁肃接声应道。

“周瑜周公瑾?”李利神情剧震,诧异沉吟道。

鲁肃应声点头,惊讶道:“兄长也听说过公瑾之名?莫非兄长此次南下扬州专为寻能访贤而来?”

“哦,我此前却是听说过周瑜这个名字。”李利神色怪异地颔首道:“听说周瑜自幼聪明过人,有‘洛阳神童’之名,故而我亦有所耳闻。至于他长大成人之后才能如何,却是不得而知。子敬既然认识周瑜,想必对他有所了解,不知此人到底如何?”

说完话后,李利嘴角不由抽动两下,眼神有些飘忽。

显然,睁着眼睛说瞎话的感觉不好受,他明明对周瑜知之甚详,此刻却要佯装不知,否则鲁肃若是追问起来,他无法给出合理的解释。不过这种欺骗兄弟的滋味着实很难受,以至于他自己都鄙视自己,借着嘴角抽动掩饰自己的心虚。

第512章冰火淬炼见真金

夜色渐浓。

明月悬空满天星,碧水清莹染红尘。

青山碧水间,河畔竹林边。

李利和鲁肃各持一坛酒,仰望夜空,俯视绿水,交心相谈。

“公瑾其人身量魁伟,相貌倜傥,胸襟宽阔如大江,才华横溢似湖海。”

听到李利询问周瑜才能,鲁肃开口便是一番盛赞,俨然把周瑜说得是天上少有地上绝艳的当世人杰。

由此足见鲁肃对周瑜甚为推崇,此刻确是有意向李利举荐贤才。

紧接着,但见鲁肃继续说道:“周瑜出身世家大族周家,其祖上虽不如汝阳袁氏一门四世三公,却也逊色不了多少。周氏一族历代能人辈出,家学渊源,家境殷实,实乃我扬州为数不多的世家望族。

细说起来,公瑾和兄长还是同龄人,现年二十一岁。他熟读古今史籍,深谙兵法韬略,六艺娴熟,文武双全,尤擅音律;天资卓越,英姿勃发,豪气干云。而今他屈就居巢长一职已有数年光景,蛰伏待机,坐观时局变化,心怀凌云壮志、、、、、、”

“子敬啊,听得出你对周公瑾十分钦佩,你们二人很熟吗?”李利忽然插话道。

鲁肃对李利打断自己说话丝毫不以为意,闻声后,欣然点头说道:“一年前,公瑾时任居巢长,因境内盗匪横行,他便组织青壮训练成军进剿盗匪。途中粮草短缺,他听闻愚弟家资殷实,便带人前往愚弟家中借粮。当时愚弟见他相貌魁伟,器宇不凡,于是欣然将家中两仓粮食借给他一仓,约有三千石。从此以后。我与公瑾常有书信往来,其间也走动过几次,相谈甚欢,引为生平知己。

此番我从袁术治下举家迁走,正是打算前往居巢暂时栖身,待寻得明主之后再做计较。没想到刚一脱险便得遇兄长,昨天祖母已经说了,等到抵达步府之后,一切皆由兄长安排。不过,愚弟还想前去探望公瑾一番。不知兄长可否与我同去?”

李利神情微怔,随之扭头看向婉约平静的河面,轻声问道:“我明白子敬的心意,只是不知周公瑾之才与贤弟相比如何?”

“呵呵呵!”鲁肃欣然笑道:“即使兄长不问,愚弟也要说。论兵法韬略。公瑾百倍于我;论领兵征战临阵决断,公瑾百倍于我;论政务治世之能。公瑾亦胜我十倍。故而。周公瑾文韬武略尽皆在我之上,实乃百年难遇的经天纬地之才。兄长若能说服公瑾投效辅佐,远胜十个鲁肃啊!”

“子敬此言差矣!”李利当即摇头,斩钉截铁说道:“我有子敬这样忠肝义胆的兄弟,即便拿十个周公瑾交换,我也不换!”

“兄长!”鲁肃闻言极为感动。但脸上的神色却很焦急,可谓百感交集。

然而,不等鲁肃开口说话,李利立即摆手说道:“子敬不必着急。且听我言。不瞒子敬,在此之前我就听说过这个周瑜,知道他是当世奇才,也是一位文武双全的沙场帅才。此次南下扬州,我确实有意拜访周瑜,如有可能,更想将他收于麾下。

然则,子敬应该知道我在豪强士族之中声誉不好,甚至被他们看做成敌人。周瑜确有经天纬地之能,我也甚为欣赏其才,但他终究出身名门望族。纵然我带着十足诚意相邀,可他愿不愿意辅佐我成就大业却是犹未可知。

不过世间之事总要尝试一番才能知道结果,因此我不会轻言放弃。待我们回到步府安排好一切之后,我就和子敬一同前往居巢去见周瑜,但愿不虚此行!”

“如此甚好,如此甚好啊!”鲁肃连连点头说道。

待他稍稍冷静后,思量着道:“兄长所言不无道理。实不相瞒,兄长这些年所建立的功绩足可留名史册,但各地豪强士族对兄长却是颇为微词,甚至将兄长看做第二个董卓。究其原因,还是兄长在西凉实行削减士族豪强名下的奴仆、婢女和房产土地所致,还有给扈从和奴仆发放酬劳,以及明确限制各大家族所拥有的家丁和扈从数量。这些政令无疑是触及到了豪强士族的根本利益,犹如从他们嘴里拔牙、剔骨剜肉一般,这是他们绝对不能接受的事情。

不瞒兄长,愚弟之前对此也有成见,因为我鲁氏一门也算是颇有家资的士族之家。按照兄长颁布的法令,那我鲁家也要削减一些扈从和侍女,还要退还数百里田地和几处宅院。但此番举家迁离故土,让我切身体会到兄长施行的法令没有错。

首节上一节505/105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