骁骑 第392节

“呃?还愣着干什么,快请成公将军进来呀!”郭汜闻言微愣,既而满脸寒霜地瞪着亲兵队长,怒声喝斥道。

一边训斥亲兵,郭汜一边起身走下帅案,大步迎上来。

“末将参见将军!”帐外得到亲兵传话的成公英,快步走到郭汜身前,躬身道。

“呵呵呵!”不等成公英行礼,郭汜便笑呵呵地拉着他的手臂,笑道:“郭岩误事,不知轻重,还请成公将军多多体谅,稍后本将一定重重惩罚他!成公将军快请坐下,先饮一樽酒,然后我们再商议军务。”

“多谢将军赏赐!”成公英闻言点头称谢,当即也不推脱,落座后接过亲兵队长郭岩递上来的酒樽,颇有深意地看了他一眼,既而举樽一饮而尽。

成公英瞪了亲兵队长郭岩一眼,却是做给郭汜看的。表示他认可郭汜方才所言,深信方才把他挡在帐外不让进来禀报军情之人就是中军大帐亲兵队长郭岩。

实际上,成公英心里却是知道事实并非如此。眼下青龙营将领都知道主将郭汜有个习惯,那便是他吃饭的时候不喜欢有人打扰,即便是天大的事情也要等他吃完饭再说。但成公英却知道这只是表面现象,实际上,郭汜很贪吃,对吃食要求极高。他的随军亲兵当中就有十几个厨子,每天变着花样给他准备膳食,即便是出征打仗也不例外。

成公英之所以知晓郭汜这个嗜好,是因为眼下青龙营三个统领在征战时各有分工,郭汜掌管全营战事,庞德掌管军纪和记录战功,而他则负责掌管粮草军械。这个分工是出征之前主公李利明确规定的。是以成公英很清楚郭汜的日常膳食用度,而郭岩为此还专门向他透漏过此事,生怕他不给发放各种食材,惹得郭汜不高兴。

不过郭汜贪吃的这个嗜好倒也无伤大雅,而成公英也尽量足额供应他所需要的膳食用度。毕竟贪吃也不算违反军纪,何况郭汜还是全营主将,在膳食方面挑剔一些也无可厚非。而且,郭汜除了偏爱口腹之欲以外,也没有其它不良嗜好,不贪财不好色,治军严谨,作风硬朗,雷厉风行。

“成公将军此行是否顺当,可曾带来援军?”看到成公英放下酒樽之后,郭汜笑着问道。

成公英闻言正色地禀报道:“禀将军,张掖郡守李典将军不愧是沙场宿将,他知道我等攻城需要步卒,因此早有准备。二十天前,他派桓狼将军接管酒泉郡防务时,就让桓狼带来五千郡府兵交与我军调遣,以备不时之需。末将奉命赶回酒泉郡召集步卒时,桓狼将军已将酒泉两万郡府兵重新整编,随即交给末将一万郡兵支援我军攻城。除了这一万郡兵之外,末将这几日也招募了三千余青壮,其中大多数都是极为剽悍的羌人和草寇,单兵战斗力不弱。”

“哈哈哈!”郭汜闻言大喜,开怀大笑地说道:“好、好、好啊!成公将军果然不负众望,此战若胜,你当居首功!有了这一万三千余步卒攻城,再加上我们青龙营强大的远程攻击,两相配合之下,定能一举攻陷敦煌城。收复西域二郡,指日可待呀!”

大喜之余,郭汜眉头微皱,疑声说道:“张掖、酒泉二郡的郡府兵多为羌人,他们可用吗?须知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万一他们临阵叛乱,倒戈相向,那我军的损失可就大了。好不容易攻取的城池,或许就此丢失,之前所取得的战果也将相继丢失,数月之功毁于一旦哪!”

“呃?”成公英闻言惊愕一声,既而凝眉沉思起来。半晌后,他脸上的神色渐渐舒展开来,摇头说道:“将军所言不无道理,不过末将思来想去还是觉得羌人可用,也很可信,尤其是张掖、酒泉周边的羌人是可以信赖的。想必将军之前也听说过主公麾下有一支战力颇强的休屠铁骑,人数不少,多达数万之众。如今这支铁骑已经编入我军各个主力战营,享有与汉人将士同等待遇,其家眷也陆续安置在凉州各郡县。这都是仰仗主公昔日平定休屠部落之功,而且主公又迎娶羌人部落中久负盛名的无双战神滇无瑕为妻,此举早已传遍凉州周边的各个羌人部落,促使他们对主公极其信赖,深信他们只要不与我们西凉军为敌,加入我军之中就能获得与休屠铁骑一样的优厚待遇。

此外,我军此番之所以能够在一月之内扫平酒泉郡,几乎没有遭到顽强的抵抗,恐怕也与此有很大的关系。所以,末将认为只要我们不排斥羌人兵士,再安插一批汉人将领指挥他们作战,这些羌人就能为我所用。不知将军意下如何?”

听完成公英的话后,郭汜思量再三,最终将信将疑地颔首说道:“既然如此,那便依你所言。明天让他们吃饱喝足,歇息一天,后天辰时初刻,全军开拔,务必一举攻下敦煌城,尽快结束西征战事!”

“诺,末将领命!”成公英起身应道,随即躬身退出军帐,大步离去。

郭汜看着成公英离去的背影,沉吟道:“利用羌人攻打羌人驻守的城池,此举若是可行,岂不是意味着为祸多年的数十万羌人皆能为我所用?休屠铁骑居然是羌人青壮组成的骑兵营,我此前竟然毫不知情,看来主公之智当真是深不可测。由此可见,如今他能执掌西凉军也绝非侥幸,我郭汜确实败得不冤,远远不及主公啊!”

至此,郭汜才算是真正臣服于李利,从南郊战败之中走了出来,重现昔日西凉上将应有的胸襟和能力,再现上将风采。

第379章放眼天下

寒霜初降,秋意渐浓。

休屠城。

休屠马场西边的草地上。

这里是昔日李利收服桓飞的地方,也是捕获一对金猊兽的所在。

故地重游,乃人之幸事。

草地上,牧草已枯黄;放眼望去,遍地金黄,煞是壮观。

山脚下,溪水潺潺,水流清澈,隐隐可见飞鸟临溪解渴,野鸭戏水,一片恬静祥和之象。

天空中,一群大雁南飞,横向成排,纵向成行,振翅高飞,尽情翱翔。

“鸿雁天空上,对对排成行;

溪水长秋草黄,草原上琴声悠扬。

鸿雁向南方,飞过老地方;

天苍茫雁何往,心中是北方家乡。

鸿雁向苍天,天空有多遥远;

酒喝干再斟满,今夜不醉不还”

“叮叮咚咚!”

山丘草地上,李利席地而坐,触景生情地唱起那首曾经无比熟悉的旋律。滇无瑕一往情深地依偎在他怀里,静静倾听着他那浑厚且极具磁性的歌声,一双明眸看着男人英俊的脸庞,不禁流露出迷恋之色。在他们二人旁边,放着一张亲兵带来的古琴,身着秋衣罗裙的何莹随着李利的歌声,拨动琴弦,琴声竟然与李利记忆中的旋律十分契合,

当李利歌声落音时,但见何莹纤指轻抚琴弦,最后一个琴音适时落下,随即歌声与琴声戛然而止,一曲鸿雁完美结束。整个过程中,她的琴曲与李利的歌声相辅相成,配合得极有默契。

这首后世中极为有名的曲子,原本旋律低沉而带有淡淡的伤感怀念之情,意境深远。但李利在歌声中稍加改动。去掉低沉忧伤的部分,改用积极浑厚的声音重新演绎,曲由心生,与记忆中的旋律略有不同。可是何莹却能紧跟他的歌声,拨动琴弦,弹奏出一首让他感觉既熟悉又轻快舒缓的琴曲,自然而然地改变了一部分旋律,而且节奏连贯、一气呵成,丝毫没有滞涩之感。

待琴音结束时,李利不禁暗叹何莹琴技超群。闻弦歌而知雅意,在音律方面的挥洒自如,造诣极深。这不由得让他想起这个时代有一位精通音律之人,在后世广为人知的江南才子,号称“曲有误周郎顾”的江东美周郎周瑜周公瑾。

不过周瑜现在应该还是个十余岁的孩子。顶多与李暹年龄相当,尚未冠字。也没有跟随孙策前往江东。或许他此刻正在踌躇满志的埋头苦读。以期不久之后能在这乱世之中出人头地,大放异彩呢!

一想到江南一带随后会像雨后春笋一样层出不穷的贤士才俊,李利不禁对中原各州郡十分神往,有些静极思动。他很想抽出时间,亲自前往中原和江南一带游历一番,既能亲身看看中原各地的局势和地形地貌。又能近距离接触一些青年才俊。沿途上,还能体察民情民意,顺便留意一下艳名流传后世的乱世佳丽。

毕竟东汉时期的地形地貌和一千八百年之后的地形差距极大,近乎是完全不同的地理环境。而李利重生以来。最远就是去过兖州陈留和司隶等地,此外便一直呆在西凉境内。他对中原各州郡和江南一带的地形和政局形势,仅限于明面上的竹简记载和各地郡守、刺史呈报上来的奏简,仅限于此。是以他脑海中的中原地形和江南地貌,仍是后世记忆中的样子。严格说来,他现在对其它各州郡的地理环境近乎一无所知,很难想象如今的江南会是什么样子。

只是这种游历中原和江南各州郡的想法,对于李利今时今日的身份地位而言,显然不切实际。他也只能心中遐想一番,却很难付诸于行动。毕竟他现在手握雄兵,官居征西大将军,堪比三公,暗中操控着长安朝廷,将天子置于掌上,执天下之牛耳。

就以目前的天下局势而言,李利可以坐镇凉州,通过李玄和李儒二人遥控长安局势,将李傕推到朝堂与百官斡旋。但这只是权宜之计,暂时保持一种微妙的平衡,却不能长久。而且,李利不能离开西凉境内,一旦他离开西凉的消息泄露出去,西凉局势堪忧。只怕是很多潜伏已久的牛鬼蛇神都会跳出来兴风作浪,搅乱长安政局,既而波及整个西凉局势,使得西凉各州郡好不容易稳定下来的局面瞬间扭转,再次动荡不安。

“夫君有心事,不知妾身能否替夫君分忧?”草地上,滇无瑕和何莹二女一左一右靠在李利的肩膀上,看到李利心事重重的样子,二女对视一眼,随即滇无瑕柔声问道。

听到滇无瑕担忧的声音,李利当即收回心神,伸手握紧滇无瑕和何莹二女的手,微笑着道:“谈不上心事,只是偶有所感,想到很多事情。你们不必担心,为夫没事。”

滇无瑕神色稍缓,宽慰道:“夫君是不是担心青龙营出征西域二郡的战事不顺?果真如此的话,夫君大可不必忧心。青龙营统领郭汜将军征战十余载,身经百战,在夫君成名之前他便是成名已久的西凉上将。此番夫君命他领兵出征酒泉、敦煌二郡,可谓知人善任,对他委以重任。这样以来,郭汜定然不敢懈怠,定会全力以赴完成夫君交给他的使命。何况他是新近归降夫君麾下的西凉旧将,急需战功证明自己,既而进一步取得夫君的信任。

此外,青龙营一直以来虽没有显赫战绩,却胜在军纪严明,善于打硬仗。而原统领庞德也极其稳健,文武兼备,颇有大局观,在营中颇有威信。另外一位副统领成公英,也是夫君十分看好的将领,想必各方面能力也很不错。如此三员大将带领三万战骑出征,兼有张掖郡守李典将军镇守后方,支援他们进军,此次西征定然万无一失!

换言之,如果郭汜在这等有利的条件下,还拿不下西域二郡,那他的西凉上将就是徒有虚名,不堪大用。对于这样无能的将领,留之何用!”

说起军事的滇无瑕,显现出自身杀伐果决的将帅本色,与她之前小鸟依人的柔情模样孑然不符,俨然判若两人。

“哈哈哈!”看着滇无瑕满脸肃然之色,李利与何莹很有默契地对视一眼,随即何莹笑不漏齿地抿唇而笑,而他却是开怀大笑。

“夫君为何失笑,难道妾身说得不对?”滇无瑕神情茫然地询问道。

看到滇无瑕的思绪已然陷入军机战事之中,李利不禁收起笑容,颔首说道:“酒泉、敦煌二郡之战事,确如夫人所言,胜算极大。故而,为夫刚才并不是考虑此事,而是对天下纷乱的局势甚为忧虑。眼下我们占据西凉二州已成定局,纵是偶遇挫折,却也动摇不了我们一统西凉的大局。只是西凉二州对于地大物博的中原各州郡和富庶的江南各州郡而言,仍是偏居一隅,地广人稀,自古便是苦寒之地。现如今我们西凉二州包括司隶各郡县在内,人口总数还不到冀州的一半,钱粮也远远比不上冀州、徐州、荆州、扬州和益州等地。

因此我们西凉军兵威虽盛,其实却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府库中现有的钱粮军械根本供养不起三十余万大军。以夫人之见,待平定西凉之后,为夫应该怎么办?夫人尽可试言之,不必顾忌太多。”

首节上一节392/105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