骁骑 第388节

临时担任李利近身侍卫的胡车儿,此时也坐在堂下,而金猊卫统领李挚昨夜已经返回郡府,如今他就站在空置帅位的后方台阶上。

整个大堂上,除了镇守三关的武卒营、武威营和留守长安三辅的郡府兵将领之外,西凉军大多数将领齐聚于此。相比武将而言,右侧的文官显得势单力薄,阵容远不如对面的武将阵容强大。毕竟李利麾下三大谋主李玄、贾诩和李儒,以及长安征西将军府日渐壮大的文官群体,眼下只有军师贾诩随军西征,其他人尽皆留守长安。

堂下右侧,贾诩笑眯眯地眯着眼睛,眼角余光不时扫视着大堂中的文臣武将,又看看堂上空置的帅案,心中不免感慨颇多。

如今主公麾下的西凉大军比之昔日董卓时期还要强盛几分,拥兵将近四十万,战将上千员,数得上名号的骁勇将领便有上百人之多。其中堪称万人敌的虎贲上将便有二十余位,四平将军、五虎将、十二中郎将,外加新近擢升的十余位裨将;这些将领皆是骁勇善战的上将。假以时日定能大放异彩,威震天下。

在武将日益强盛的同时,随着朝廷强行征召的诏令不断下达到中原各州郡,促使各州名士举家搬入长安,而将军府也在不断吸纳贤士,整个文官体系逐渐充实起来。随后,主公李利必将挑选征召而来的贤士前往西凉各郡县上任,治理郡县,大力发展民生,大肆开垦农耕。恢复西凉荒废已久的农事。如此以来,随着西征大军平定西凉,各主力战营奔赴边境,整个西凉地界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安定祥和的大好局面。整饬吏治,鼓励农耕。恢复民生,一个蓬勃发展的时期就在眼前。只需两三年时间。西凉就能扫除荒凉贫苦之气。西凉崛起已然定局,势不可挡!

想起这些,贾诩心潮澎湃,激动不已。

西凉二州自古便是王霸之地,虎踞龙盘,天然关隘数不胜数。辖地之内拥有八百里秦川,又与西域和北方草原毗邻,战马牛羊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堪为天下第一的龙兴之地。如今西凉大军横扫西凉全境。兵锋之盛乃当世最强大的军团,足可保境安民,徐图天下。此番西征过后,各地守军只需谨守关隘,中原各路诸侯纵然联手来犯,也奈何不得西凉军;只能坐视西凉军一天天壮大,西凉百姓逐渐丰衣足食,唯有望而兴叹,却无计可施。

与各路诸侯相比,西凉军则不然。在稳定西凉局势的前提下,只要周边各州郡出现战机,西凉军便可挥兵攻取。东进出兵中原,北上可伐并幽二州,南下可取荆襄,西征可收取川蜀和西域。

真可谓是:进可攻退可守,蚕食天下,而自身却能依险据守,始终立于不败之地!

昔日先秦之所以能够吞并六国,便是占据西凉之地,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收兵议和,待实力恢复后再打,最终一统天下。

眼下西凉局势,无论是兵力还是综合国力,皆远胜于昔日的秦国。更兼有天子在手,掌大义之名,可谓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与昔日秦国征伐六国的艰难时局相比,两者根本不可同日而语,将大大缩短进取天下的进程。

“噔、噔、噔!”

随着李利稳健的脚步声传进大堂,堂下上百名文武官员屏息噤声,正襟危坐,不约而同地将目光投向堂上帅案之上。

“我等恭迎主公!”

“呵呵呵!大家都到齐了,本将姗姗来迟,诸位勿怪。”稳步走到主位坐下,李利笑呵呵地摆手示意堂下众人各自入座。

待众将落座后,李利看到弟弟李暹坐在贾诩上首,顿时笑着说道:“三弟呀,你此次出任北地郡守责任重大,千万马虎不得,既要保障驻军粮草供应,还要鼓励农耕,大力发展农事。文和军师谦逊,让你坐在首位,这既是对你能力的肯定,也是一份信任和激励。呵呵呵!”

“诺,愚弟领命!”李暹欣然领命,随即转身对下首的贾诩躬身一揖:“多谢军师提携!”

贾诩含笑起身,笑声道:“少将军不必客气。北地郡乃我凉州北方边境重镇,境内至今仍有羌族部落盘踞,又与南匈奴部落接壤,干系极大,不容有失。少将军此番出任郡守,正如主公所言,责任极重,还望将军不负主公厚望,多加珍重!”

李暹闻言欣然颔首,对贾诩躬身一揖后,起身坐回原位。

高居主位的李利,对弟弟李暹近期表现十分满意,随即他笑容和煦地颔首示意贾诩落座,既而对坐在左侧首位的郭汜,和声问道:“郭汜将军,不知青龙营如今行至何处了?”

郭汜应声而起,立于堂下,躬身道:“禀主公,两日前青龙营进入张掖郡内,现正在赶往酒泉郡的路上,不日即可抵达酒泉边境。”

“好,兵贵神速!郭将军不愧是我军上将,治军有方,杀伐果断,青龙营在你的带领下,必能再建功勋!”李利颇为赞许地说道。

随即他迅速收起笑容,沉声道:“庞德、成公英何在?”

“末将听凭主公调遣!”庞德和成公英二将闻声出列,站在郭汜身后,躬身应道。

李利神色肃然地说道:“酒泉和敦煌二郡长期孤悬西域,蛮夷横行,盗匪猖獗。而今本将任命郭汜为主将,庞德、成公英为副将,青龙营再添一万战骑,共计三万战骑出征西域,尔等三人各领一万战骑,务必同心协力,力争入冬之前收复二郡!”

“诺,末将等领命!”郭汜、庞德和成公英三人躬身应道。

李利微微颔首,示意三人退下就座,随即对堂下众人朗声说道:“目前,长安三辅之地和司隶大半郡县都已被我军顺利接管,而凉州八成以上的郡县也已收复,只待收复酒泉和敦煌二郡之后,我军此次西征即告结束。之前冀城和金城之战中,各营将士奋勇攻城,功不可没,随后各营统领依照功劳簿所记,论功行赏,犒赏全军将士。

此外,我军收降马腾、韩遂所部七万余步骑,经过初次筛选后,仍有六万三千余将士。这些将士都是百战余生的精锐步骑,精兵不易,不可遣散,故而这六万余步骑将全部打散编入我军主力战营。青龙营增兵一万战骑,无双铁骑扩兵一万,全营增至两万战骑;金猊卫增兵一万,龙骧营增兵五千。另增设一支步军营,名为武卫营,暂时定为两万五千步卒,作为凉州常驻步军。武卫营统领由樊勇担任,任命黄忠、马玩为副统领,进驻陇西郡。

此外,任命马云萝、马岱、马铁和孟达等新近加入我军的将领为校尉,擢升原青龙营副统领马超为中郎将,原金城兵马都尉阎行为裨将。征调马超担任龙骧营统领,马云萝为金猊卫别部司马,金猊卫军侯胡峥正式调任陷阵营副统领,成宜替代李典出任辎重营统领,马岱、马铁和孟达等将领纳入新组建的武卫营听用。以上任命,本将已于数日前上疏朝廷,不日即可下达诏令。”

“谨遵主公将令!”堂下被李利点到名字的将领悉数出列,齐声应道。

李利看着十余位新近投到自己麾下的将领,微微点头,抬手示意他们各自归位。

旋即李利长身而起,神情肃然地沉声令道:“众将听令!本将命令:青龙营进军酒泉、敦煌二郡,虎贲营进驻北地郡,无双铁骑进驻武都郡,陷阵营返回长安后进驻左冯翎,飞熊重甲骑兵营进驻张掖郡,龙骧营进驻金城,武卫营进驻陇西郡。金猊卫暂时驻扎武威军,待酒泉、敦煌二郡平定后,另行安排!”

“诺,末将等领命!”堂下上百员将领躬身应道。

议事完毕后,除了出征在即的青龙营统领郭汜之外,其他各营统领、军师贾诩和参军法正等人尽皆跟随李利进入书房。

在书房里,李利对各营统领面授机宜,阐明派遣他们进驻凉州各郡的真实意图,并明确表示,两年之内各营兵马化整为零,各营统领可以见机行事,自力更生,自谋发展,但必须恪守军纪。所有战事只需呈报将军府备案即可,如遇困境,可以直接呈报于李利。

至此,李利早先制定的实战练兵之法终于开始实施。全军分散进驻西凉各郡,化整为零,军权下放,给予各营将领最大限度的指挥权,锻炼他们独当一面的领军能力,以期达到以战养兵的目的。

第375章外紧内松

待各营统领离开后,书房里只剩下李利和贾诩、法正三人。

“文和似是有话要说,不妨直言?”

目送一众将领离开,李利起身坐到贾诩身旁,笑着问道。

贾诩神情微怔,随即坦然笑道:“主公慧眼如炬。属下心中所想之事,终究瞒不过主公。既如此,属下便直言相询了。

刚才在正堂上听到主公将令,属下心里便暗自盘算了一下。我军现有将近三十五万大军,除去六万郡府兵和两万辎重兵之外,还有二十七万将士。这些将士几乎全部归属主力战营,而我军主力战营现有七个骑兵营和三个步军营。之前主公便将六万武卒营和三万武威营派往司隶、安邑和潼关沿线驻防,再加上三关原有的兵马,关东防线聚集了十万重兵。如此以来,我军可以调动的兵马便只剩下十七万人了。

而主公刚才一声令下,将我军剩下的八个主力战营全部派驻凉州各郡,而且全是派往边境一线,仅湟中一带便有七万铁骑和两万五千人的武卫营,将近十万大军,又在北方边境屯驻三万铁骑。转眼间,主公身边可以调动的兵马已然寥寥无几,而长安城和京兆三辅各郡县都是十分紧要之处,却没有主力战营驻扎。

这就意味着主公将二十五主力大军全部分散出去,身边只有两万亲卫军,并且属下还看出主公似乎还想把金猊卫也派遣出去。这样一来,凉州腹地汉阳郡、安定郡以及三辅之地,就成了真空地带,根本没有主力战营进驻。万一京畿不稳,三辅之内再起战事,我军如何应对呀?

毕竟远水解不了近渴。各营驻地距离长安太远了。驻军最近的潼关守军距离长安也有几百里之遥,仓促之间根本无法驰援长安,也无法救援主公脱离险境啊!”

“呵呵呵!”认真听完贾诩的担忧,李利笑呵呵地说道:“文和所言极是,考虑得极为周详,立足长远,未雨绸缪。但你的这些顾虑都建立在我亲自坐镇长安的基础之上,不知是不是这样?”

“呃,主公此话何意?莫非主公不想返回长安,难不成你想留在凉州?”贾诩惊愕地问道。

李利满脸笑意地微微颔首。说道:“文和一猜就中,我正有此意!长安城和三辅之内,有我叔父坐镇就够了,我又何必赶回去凑热闹呢?

何况元忠和文优二人留在长安,身边又有铁陀帐下的六万郡府兵驻守各郡县。随时听候他们二人差遣。如果这样严密的守卫还会出现破绽,京畿仍然不稳。那便随它去吧。等到长安三辅真正爆发战事之后。我再领兵返回长安,旦夕之间便可彻底平定叛乱。如此以来,长安城才能长治久安;否则,若是深藏在暗处的隐患长期隐而不发,那后果将会更加严重。”

贾诩闻言后,思量着说道:“主公此言似乎另有所指?难道主公认为我军内部仍然不稳。某些西凉将领心怀叵测?果真如此,何不趁早除之,以绝后患!”

李利微微怔神,沉吟道:“那些西凉旧将是否暗藏不轨之心。暂时不得而知。是以我们也不能仅凭一己猜测,在毫无证据之下便胡乱猜忌军中将领;倘若如此,必然导致军心不稳,人人自危。换而言之,如果这股暗流不是来自军中,而是来自朝中那些三朝老臣呢?这些公卿大臣们一个个心机深沉,深藏不漏,逢人三分笑,背地里却是一肚子阴谋诡计,稍有不慎就会被他们算计。这些人往往成事不足败事有余,想要靠他们平定天下,那几乎是妄想;但是,他们若是从中作梗有意与我们作对,却能让我们疲于应付,顾此失彼,忙得昏头转向。

因此,我不想把有限的精力全都浪费在他们这些人身上,也不想军中将领受到他们的影响或蛊惑,趁早把大军全部派往边境驻扎,远离是非之地。这样做的好处就是,外紧内松,既能稳固西凉边境,又能从容应对突发之事。一旦京畿有变,对我西凉大军影响不大,我只需调集大军弹指间便可平息动乱。

此外,我叔父阅历丰富,经验老道,唯一美中不足的是,他权欲之心甚重。让他坐镇长安与朝中百官争斗一番,也能促使他亲身体会一下上位者的艰辛与苦楚,如此方能消磨掉他的权欲之念。若是我和他都留在长安,说不定他不思掌控朝堂,反而将矛头对准我,那可就得不偿失了!

综合多方面考虑,我最终决定留在凉州,入冬之前暂住武威郡,待天气变冷之后,我便前往汉阳郡冀城坐镇。冀城扼守着长安与凉州的咽喉要道,东进长安,铁骑只需两日夜便可抵达,西出凉州各郡,也极为便利。

首节上一节388/105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