骁骑 第218节

李富闻言后,立即起身说道:“主公切莫如此。实际上,主公高看了老奴的能力。东阳谷大营之所以能够保存至今,还能有一定的扩充和粮饷积累,这并非是老奴一己之功。这大半年来,李傕将军、樊稠校尉和徐荣将军都曾施以援手,非但没有出兵围剿我们这股‘盗匪’,反而暗中资助过不少粮草。

换言之,东阳谷大营实际上并不隐蔽,最起码李傕将军、徐荣将军、樊稠、张济等人都知道大营的存在,或许中常侍李儒也知道我们这支兵马的归属。只是不知为什么,他们都没有为难老奴,似乎也没有向董太师禀报。

正因为这样,老奴才能安安稳稳地操练兵马,不时出兵剿灭南山上的数十股草寇,既而扩充兵马。即便是这样,老奴也倍感吃力,大半年来兢兢业业,不敢有丝毫懈怠,生怕辜负了主公重托。如今老奴已年近半百,犬子李征也还算争气,有他在军中领兵就行了。如果主公不嫌弃老奴粗鄙,老奴愿意一辈子留在龙骧李府,替主公张罗府邸琐事。请主公明鉴。”

听了李富这番话后,李利稍加思量,笑着说道:“富叔言重了。既然你执意留在府中做管家,就留在府中吧。说实话,没有富叔你在我身边,我还真是有些不习惯。”

“谢主公成全!”李富颇为感动地说道。

李利微笑着摆手示意李富入座。随之对李玄说道:“元忠,刚才富叔的话,你也听到了。你怎么看?”

李玄脸上总是挂着淡淡的笑容,此时依旧如此。

虽然李利没有指明是什么事情,但李玄却知道李利话中之意。

“主公,东阳谷大营距离长安城只有百余里,本身便不足以掩人耳目。所以,李傕将军、樊稠、张济等人能够知晓底细,不足为怪。董太师戎马半生,中途曾一度起起落落。但最终却选择了最恰当的时机,占据东都洛阳,执天下牛耳。由此可见,太师麾下的细作早已洒遍大汉各地,而中常侍李儒掌管着太师麾下的整个情报网。据说天下各州郡之中。除了最南面的交州和漠北之外,几乎都有李儒派去的细作。天下大大小小的事情。只要李儒想知道。早晚都会知道的。

至于我们东阳谷这点兵马的存在,自是瞒不过李儒的耳目。只不过主公本身出自董太师麾下,这区区几千步卒还不放在李儒眼里。况且李儒又与主公颇有渊源,同是李家之人,如此以来,他也就权当不知此事。现如今。主公又成了太师的女婿,实为太师麾下嫡系将领。因此,只要长安城的局势没有大变动,东阳谷大营稳若磐石。暂时没有后顾之忧。”

“嗯,元忠所言有理。”李利很认可李玄的一番分析,颇为感叹地说道:“李儒此人不可小觑,为人机敏,处事圆融,心机深沉,谋略过人。好在我与他眼下是友非敌,还不会有冲突,否则就麻烦喽!文和,听说你与李儒私交不错,替我留意他一下,也许哪天用得着。”

“诺,属下领命。”贾诩嘴里虽是应诺领命,但眼中闪过一丝诧异之色。

他实在是想不明白,主公李利怎么会知道他与李儒私交不错,而且李利说话时的神情很笃定,似乎很了解他贾诩与李儒的交情似的。

正在贾诩心里犯嘀咕的时候,李玄再一次起身对李利说道:“还有一件事情急需主公决断。金猊卫进入长安城之后,被吕布安排在东城扎营,远离主公府邸。这样以来,一旦发生突发事情,金猊卫便不能及时救援,不得不防啊!”

李利闻言后,沉吟道:“嗯。这件事李挚已经跟我说过了,前几天太忙,没顾上深思,现在想想确实极为不便。吕布这厮似乎对我武威军颇有成见,我们进城之时,听说李儒专门派人给他传话,让他前来城门口迎接我军,可他却说身体微恙不能前来。吕布不来迎接我军倒也罢了,可他明明知道我龙骧李府在西门口,却偏偏让金猊卫驻扎在十余里外的东城。这厮到底是何居心?

这样吧,太师赏赐给我的别院,前两天欣儿她们已经选好了,就在我龙骧李府后面,与后院仅有一墙之隔。调集青龙营副统领鞑鲁、金牯三兄弟等将领前来府中听用,另外征调五百金猊卫进驻别院,以策万全。李玄,即刻派快马传令,今天日落之前,我要见到他们。”

“诺,属下这就去办。”李玄得令之后,立刻起身离开大堂。

待李玄走后,李利对波才再次详细地叮嘱一番,随即让他返回东阳谷大营。

ps:中郎求一张保底月票,哪位大大肯施舍?

其实,中郎很想开单章喊上几嗓子,要月票、推荐票、评价票等等,但底气不足,因此连标题上都不带“求月票”的字眼。

这几天中郎心慌意乱,状态很不好。女儿出水痘,每天下午发烧,原本白白净净的小脸,眼下长着好多疱疹。原本定于12月30号去接种水痘疫苗的,现在倒好,提前长出来了。闹心啊,每天打针吊瓶,中郎看着心疼。但更新还是要保证的,每天保底两更,幸好有点存稿,否则中郎还真是不敢说这话。本书成绩不好,但中郎绝不会偷工减料,定然全力以赴,请您鉴证。

求支持!中郎多谢您的支持与勉励!

第186章张济登门求美妾

“文昌,看看这块布料好看吗,看看这个首饰”

黄昏,龙骧李府后院,李欣等六女回到府邸之后,便拉上李利欣赏她们今天的收获,看看这个布料,再看看那个首饰。

五个女人轮流询问,就连邹静小丫头都跟着凑热闹,看得李利眼花缭乱,眼珠子一直咕噜噜旋转,脑袋犯迷糊。

可是李利还得硬撑着欢喜的笑容,每看完一件,就得大肆夸赞一番,直到几位娇妻满意为止。

谁让上街大肆购物是他李利强烈要求六女去做的呢!

现在六女逛街回来,正在兴头上,李利岂能让六个美娇娘失望,自然是大赞特赞。

每一件衣料或首饰,到了李利面前,那都是天上少有、人间罕见的绝品,听得李欣、滇无瑕等女喜笑颜开,心里美滋滋的。

“咚咚咚!主公,张济将军携重礼前来府上拜访,富叔已经将他迎进大堂,正等着主公呢!”

正当李利被李欣等人叽叽喳喳弄得头昏眼花之际,房门外传来李挚的敲门声。

“呃,张济怎么会这个时候前来拜访我,还带着重礼?”惊诧之中,李利沉吟道。

李欣闻言后,凤目盈动,轻声说道:“无事献殷勤,必有所求!夫君去忙正事吧,等到妾身姐妹把长裙做好之后,再拿给夫君看。”

李利微笑点头,长身而起,笑道:“欣儿、琰儿,为夫信得过你们的眼光,每一件衣料和首饰都非常好,最重要的是你们喜欢就行!”

眼见李利起身欲走。李欣又拿出一块极好的衣料,笑声说道:“夫君,这是我们姐妹专门给婉儿妹妹挑选的布料,夫君看看怎么样?”

“呃,婉儿?”李利闻言神情诧异,愕然说道。

“呵呵呵!”李欣等人见李利居然一时间想不起婉儿是谁,不禁嫣然失笑。

李欣笑着对李利说道:“夫君,婉儿就是董太师的小女儿董婉啊!再过半个月,她也是夫君的妻子,夫君怎会连婉儿妹妹的名字都记不住呢?”

李利闻言脸上浮现出一丝尴尬之色。无奈地摇头说道:“董太师真是害人不浅,太霸道了!自古抢媳妇、劫掳女子的事情,屡见不鲜,但像董太师这般强行嫁女之事,还真是不多见。更何况。我与那董婉从未见过面,连她长得什么模样都不知道。唉。这婚事真是荒唐!”

李欣紧盯着李利的神色。眼神中掠过一丝会心的笑意,笑道:“夫君这话在妾身等人面前说说便罢,切莫往外说。叔父这些天已经向太师府下了婚书、送去彩礼,婚事已定,只等成婚之日迎娶婉儿进门。夫君莫非担心婉儿妹妹长相不好,因此才强行嫁于夫君?叔父说了。董婉妹妹模样极好,端庄贤淑,是董太师四个女儿之中长相最好的大美女,不会让夫君失望的。”

李利点头说道:“叔父倒是对我说过董婉有倾国之容。美艳之姿世间罕见。可是董太师那副尊荣,怎么可能会有天姿国色的女儿呢?哎,不提这事了,木已成舟,但愿董婉长得不要太吓人!”

“呵呵呵!”李欣等人听到李利这句话后,忍俊不禁地大笑起来。

蔡琰此前没有开口说话,谨守身份,任由正室大妇李欣上前说话。此时,她看到姐妹们对董婉都不了解,随即轻步走到李利身前,柔声说道:“夫君,妾身曾见过董婉妹妹几次面,叔父所言确实不虚。婉儿妹妹丽质天成,容颜姣好,身段姿态连妾身都羡慕不已,自叹弗如。

何况婉儿妹妹出身名门,温婉贤良,端庄大方,身份地位比之当今皇室公主亦不遑多让,甚至还略胜一筹。按照婚嫁礼制,女子未出阁前不宜与夫家见面,以免遭人闲话,因此夫君才没能见到婉儿。反倒是妾身等人,很早就跟随夫君,此次成婚也没有避讳,确是与礼制不合。不过妾身确信,婉儿一定见过夫君,只是夫君自己尚不知道罢了。”

蔡琰这番话,无疑让李利安心不少,因为他坚信蔡琰不会说假话。

“琰儿、欣儿,还有无瑕你们几个,不要在意世俗礼制。夫妻本为一体,只要日子过得舒心,那就是天作之合,不需要那么多讲究!”

李欣点头笑着说道:“张济将军还在大堂等着夫君呢,你忙正事吧。待我们姐妹做好衣服后,派人给婉儿妹妹送去。”

“嗯,那好。”李利随口应声,转身走出房间,与守在门外的李挚一起朝前院大堂走去。

李府正堂内,李玄陪着张济叔侄在堂中饮茶叙话。

“元忠啊,老夫与你一见如故,往后还要多走动走动啊!骁骑将军是老夫看着长大的,他从小天资过人,勤奋好学,当初老夫就认为他将来必成大器。果不其然,骁骑将军如今威震凉州,又做了太师的乘龙快婿,日后前途不可限量啊!呵呵呵”

正堂左侧,李玄坐在张济下首,一边给张济续茶,一边听着他侃侃而谈。

虽然李玄脸上自始至终都挂着淡淡的微笑,摆出一副侧耳倾听的姿态,但他心中却十分恼怒张济倚老卖老的嘴脸。

只不过张济确实是与李傕同辈之人,资历很老,年龄比李傕还要大很多,如今已是快五十岁的人了。严格说起来,排资论辈,他算是李利的叔伯辈,自称老夫亦无不可。再加上张济名义上又是李傕帐下的将领,与李傕、李利叔侄二人也算是有交情。

首节上一节218/105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