骁骑 第1036节

这种情况无疑是十分危险的。倘若魏国只是试探性的攻击还好说,凭借各营兵马的强悍战力,完全有能力御敌于国门之外;然而一旦魏国调集重兵大举入侵,驻扎在司隶境内的各营人马单凭一己之力恐怕很难阻挡北魏大军,届时就会形成各自为战的局面,彼此间互不统属,无法形成合力,北魏大军极有可能抓住机会,各个击破。如果局势恶化到这种地步的话,后果将不堪设想,昔日冀州惨败的一幕就有可能再度重演。这是夏侯兰决计不想看到的局面,想都不敢想。

“将军认为魏军会选择哪里作为突破口?河内郡还是我河南郡?”暗自思量半晌,夏侯兰终于开窍了,一语击中要害。

赵云同样在思考这个问题,按理说魏国的都城在冀州,如果魏国率先发起进攻的话,首选目标就是偷袭河内大营。但是赵云觉得事情没那么简单,常年领兵征战的直觉告诉他,如果魏国当真出兵偷袭的话,极有可能是他赵云驻守的开封城,而不是河内大营。

“这个问题我想过了。如果我之前的判断是正确的,南汉和北魏果真联手发起进攻的话,那么魏军就不会进攻河内郡,也不会从冀州出兵,而是出动兖州军,直接攻打开封城,也就是偷袭我无双铁骑的驻地。”

说到这里,赵云突然停顿下来,耳边似乎听到了异常的声音,可是当他静心倾听时却又一无所获。随即,他接着说道:“与我河南郡相比,河内大营现有滕霄将军率领的十万并州军和许褚帐下三万青龙营铁骑,后方还有安邑大营的五万郡府兵供应后勤辎重,又有上党郭淮将军率领三万郡府兵策应,林林总总二十余万大军。魏军若想偷袭河内大营,至少需要集结整个魏国半数以上的兵马,才有确保偷袭得手,否则他根本无法撼动河内大营。

可是如果魏国大举调兵遣将,我等岂能毫无察觉?迄今为止,我军细作和斥候还没有传回魏军大规模调动的消息,这就说明魏军没有调兵遣将的迹象;不然的话,决计逃不过我军细作的耳目。如此以来,在魏军没有大规模调兵的情况下,如果他还想偷袭我军,就必然会选择从陈留出兵,直接攻打开封城!”

话音落下的那一刻,赵云的脸上流露出自信的笑容,思路越来越清晰,越说越透彻。他把自己的思绪全都说出来,一边阐述自己的见解一边思绪急转,快速分析问题,从而得出自己认为最准确的判断。这就是谈话的价值体现,不是为了交谈而说话,交谈的实际意义在于思考,把脑海里纷繁复杂的思绪表达出来,去芜存菁,从而抓住问题的核心,得出最合理的判断。

第239章驱虎吞狼(一)

夏侯兰闻言大急:“这么说,此刻魏军就在城外?”

赵云颔首道:“如果我没有猜错的话,应该是。也许,他们已经开始动手了。”

“将军方才说,陛下的书信里提到过此事,不知陛下有何吩咐,可曾明示我等该当如何应对突发战事?”夏侯兰神色急切的追问道。

“嗯?”赵云闻声惊诧,没有料到夏侯兰的思路跨度居然这么大,前一句还在讨论魏军的行踪,后一句竟然联想到陛下的亲笔书信之上。思维如此活跃让赵云大感惊奇,感觉自己有些跟不上他的思路,仿佛第一天认识他似的。

稍作迟疑,赵云毫不隐瞒的坦言道:“陛下确有明示,能战则战,若事不可为,可退守洛阳,等到援军到来。这是陛下的原话,也是赐予我等的军令。”

夏侯兰深以为然的点头道:“陛下素来宽宏大量,爱兵如子,从不为难我等,宁可丢失城池也不会命令我等死战。然则我等身为领兵将军,本就肩负着守土之责,不得万不得已,岂可轻言弃城?是以我等理应坚守城池,誓与魏军一决高下,不到最后一刻不可撤兵!”

赵云欣然笑道:“好,不愧是我赵子龙的兄弟!此番你我兄弟二人就在城中等着,只要魏军敢来,我兄弟二人并肩作战,定要杀他个七进七出。我倒要看看,时隔五年之后魏军究竟有何本事,胆敢挑衅我无双铁骑!”

话音方落。门外便传来“嗵嗵”的脚步声响,随即一名左臂上插着箭矢、鲜血染红了半边铠甲的守城军士疾步跑进大堂。刚一迈进门槛便急声大呼:“禀将军,魏军偷袭东门。城门告急,请将军派兵增援!”他不是守城小卒,而是驻守东门的小校屯长,专门负责看守城门。

“果然是冲着我开封城来了!”看到鲜血染红了战甲的东门屯长,赵云并不感到意外,更不会吃惊,反而有种莫名的兴奋,浑身热血沸腾,战意盎然。

大步走到屯长身前。赵云伸手扶起屯长,一边观察他的伤势,一边平心静气的问道:“已是辰时了,你可曾开启城门?”

屯长愕然抬头,诧异道:“将军昨夜召集众将议事,严令辰时不得开启城门,推迟半个时辰。末将随后就得到命令,是以不敢抗命,此刻城门尚未开启。”他误以为自己得到的命令不确。唯恐赵云因此降罪于他,于是将自己得到命令的经过陈述一遍,借此替自己开脱。

“呵呵呵!如此甚好!”赵云闻声大笑,轻轻拍着屯长的肩膀。笑道:“没有开城就好,你得到的命令没有错,推迟半个时辰开城门就是本将军的军令。不然的话。魏军此刻只怕已经杀进来了。”说话间,赵云话音一顿。右手突然用力,快如闪电般拔出屯长左臂上的箭矢。痛得屯长失声痛叫,眼泪都出来了。

“好了,你回营让军医处理一下伤口,然后歇息一天,不用参战。去吧。”赵云一边端详着血淋淋的箭簇,一边摆手示意屯长下去休息。

“谢、、、将军。”屯长痛得额头上直冒冷汗,脸颊都扭曲变形了,遂含糊其辞的应了一声,捂着左臂转身离开大堂。

“将军这是为何?”屯长前脚刚走,夏侯兰便凑上来,疑惑不解的问道。他虽然没有明说,但赵云知道他想问自己为何故意难为屯长,如此硬生生拔出箭簇,其疼痛程度绝不是普通将领能够受得了的。通常拔除箭矢都是先折断箭杆,再拔出箭簇,这样疼痛会轻些,不会扩大伤口;可是像赵云这样连着箭杆一起拔,很容易扩大伤口,疼痛也会更加剧烈。这可不是赵云的为人,他历来体恤将士,夏侯兰之前从未见过他对帐下将士如此粗暴,因此颇为费解。

赵云没有多作解释,只是把手里的箭矢交给夏侯兰,沉声道:“就凭这支箭便不难看出魏帝曹操此次对河南郡是志在必得,其麾下大军亦是有备而来,图谋不小啊!”

握住利箭的一瞬间,夏侯兰就明白了,原来这支被鲜血染红了的箭矢居然是一支铁箭,难怪赵云方才直接将其拔出。身中铁箭之后大多都是直接拔除,如果射中要害还需顺着箭杆劐开伤口,一点点取出来,如此以来就会大量出血,伤口太大不容易愈合,并且容易感染,最终能活下来的机率很小。

看着手中的箭矢,夏侯兰心中不禁生出几分寒意,低声感叹道:“魏军竟然配备了这种纯铁锻造的杀人利器,可见魏军此次确实是下了血本,来者不善哪!我们该怎么办?”

赵云神色平静的轻轻点头,道:“兵来将挡,水来土屯。魏军已经打到家门口了,难道我等还能避而不战?既然躲不过去,那就没什么好说的,他敢打过来,我们再将他打回去便是。”

夏侯兰闻声点头,举着铁箭放在赵云面前,担忧道:“这种箭矢杀伤力极大,如果魏军全都使用这种铁箭的话,我军将士的伤亡会很大;而且,只要被铁箭射中,除了极少数人之外,大多都难以活命。”

“嗯,这种铁箭确实是一大杀器。”赵云深以为然的颔首道:“不过我敢肯定魏军之中这种箭矢并不多,即便他魏国铁器众多,却还不至于奢侈到全部锻造铁箭的地步。这样吧,既然魏军欲致我等于死地,那我们也无须仁慈,把府库里储存的黑疙瘩全都拿出来,必要时用它招待魏军。无论如何,我等务必守住开封城半个月,第一天交战不明敌情,因此今日便坚守城池,只守不攻!”

说完话后,赵云再不迟疑,快步走到上阶取下龙胆枪,随即披上战袍,大步流星的走出正堂,翻身上马赶往东门。

*********************

天色已然大亮,火红的太阳以肉眼可见的速度驱散晨雾、笼罩全城,空气残留的一丝凉意迅速被灼热的阳光所取代,随之而来的还有浓郁到令人窒息的血腥味。

开封东城门外。乱箭穿空,滚石翻飞,冬瓜一般大的火球咆哮长空,笨重的冲城车正在“嘭嘭”的撞击城门,数以万计的魏国将士嗷嗷叫的冲杀过来。一架架云梯搭在城门两侧的女墙上,数以千计的勇士身手矫健的攀上云梯,争先恐后的向上爬,企图拔得头筹,第一个登上城头。

攻城之战中有个不成文的规定,说是潜规则亦不为过。但凡第一个登上城头之人,不管战后能否活下来,都会得到重赏;幸存者官升三级,丧命者其家眷将得到妥善照顾,抚恤极其丰厚。这是三大诸侯国通用的潜规则,每逢战事均是如此,尤其在攻城拔寨之中更是体现的淋漓尽致,奖赏愈发丰厚。这便是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的由来。

开封城位于黄河南岸,水源丰富,城池虽然不大,却有一条完整的护城河,堪称上天赐予开封城的天然屏障。然而攻城战从开始到现在,前后不到一刻钟,但城外的护城河已经被填平了,使得魏国大军得以冲过护城河,直接攻击城门。

当赵云率军赶到东门城楼时,攻城战已全面展开,站在城楼上举目四顾。但见并不宽阔的原野上遍布旌旗,黑压压一片全是曹军将士,目测之下曹军此次至少出动了十万大军。护城河东岸,数百架霹雳车一字排开,将一块块滚石和火球送上天空,如巨兽怒吼一般咆哮而来,砸得城墙砰砰巨响,数以百计的守城将士闪躲不及被滚石或火球击中,惨叫着跌下城头或被砸得头颅崩裂,脑浆四溅。

但是霹雳车的巨大杀伤力仅限于第一轮远程打击,因为守城将士并不知道曹军的霹雳车有多厉害,能不能从护城河东岸打到城楼上。正是这份不确定和侥幸心理,让守城将士付出了血的代价,被曹军打得措手不及,伤亡惨重。经过第一轮重大伤亡之后,守军将士便不再犯同样的错误,盾牌兵出现在城头上,举盾抵御破空袭来的滚石,甚至直接用盾牌迎击瓦罐火球。

如此以来,曹军的霹雳车对守军的威胁就能降到最低,再也发挥不出强大的杀伤力。在积极防御的同时,守军将士的反击无疑要比进攻中的曹军效率更高,从城头推下去的每一块石头至少可以砸中一个敌兵,每一根滚木都能砸倒一片攻城军士。除此之外,守军将士居高临下,乱箭齐发,弓箭的射程比曹军远得多,杀伤力也在曹军之上。是以尽管东门城楼上此刻只有两千守军,赵云带来的三千铁骑尚未参战,却硬生生抵挡住了三万曹军的猛烈攻城。

截至目前为止,城门还没有陷落,而随着赵云带来的援军参与守城,危如累卵的东城门算是守住了,彻底解除了危机。

俯视城下的魏国大军,赵云的目光迅速锁定两里开外的那杆中军帅旗上,那是魏国上将军曹仁的帅旗。顿时,赵云脸色一变,神情变得凝重起来??

ps:衷心感谢:书友龙游商人月票支持,多谢!

第240章驱虎吞狼(二)

站在城楼上俯视城下的魏国大军,赵云的目光迅速锁定两里开外的那杆中军帅旗上,那是魏国上将军曹仁的帅旗。

霎时,赵云脸色突变,眉头紧蹙在一起,神情变得凝重起来。

魏将曹仁跟随曹操征战十余年,身经百战,早已是闻名遐迩的曹军上将,自曹操登基称帝之后曹仁出任魏国大将军,统帅三军。

此刻曹仁既然亲自率军攻城,想都不用想,赵云就能猜到眼前的十万曹军绝对不是曹仁帐下的全部兵力,他一定还留有后手。

“将军说得一点没错,此次曹军果真是有备而来!”跟着赵云登上城楼的夏侯兰,抬眼看到城下黑压压的魏国大军时,忍不住感叹道。

赵云闻声后轻轻点头,却不言语。之前他虽然已经猜到曹魏大军此番必定是来者不善,图谋甚大,却没有料到曹操居然派遣曹仁率领十几万大军前来偷袭攻城。这已经不能算作偷袭了,而是真正的大举进攻,大张旗鼓的出兵讨伐西晋。

就在赵云暗自思考之际,只听身后的夏侯兰轻声说道:“为了开封区区一座小城,曹军就出动了十万大军,如此劳师动众而来,其目的决计不是攻占开封县城,必定还有更大的谋划,更深的战略目的。要知道,我西晋拥有雄兵百万,开封城更是抵御兖州大军的边境重镇,也不过是屯兵三万余众,驻守四面城门的只有五千守军。余下三万余铁骑只能用于野战,却不善守城。

相比之下。此刻正面攻城的曹军就有三万余步军,东岸旷野上还驻扎在五万铁骑。整整八万余步骑攻打一座县城,曹军还真是看得起咱们。不仅如此,从曹军排兵布阵的阵势上看,不难看出这八万余步骑只是他们的前军和中军,后面一定还有数万兵马负责殿后,为大军提供粮草辎重。

如此一来,曹军此次至少出动了十几万大军,这么多兵马攻打一座县城未免有些小题大做。杀鸡焉用宰牛刀,十几万曹军完全可以全面攻打整个司隶。和我军展开正面决战。”夏侯兰读书很少,也不懂什么兵法,多年征战以来他所依仗的就是自身精湛的武艺;是以他的话语很粗俗,脱口说出“杀鸡焉用宰牛刀”,自己贬低自己,但是话糙理不糙,反倒是恰如其分的描述出当前形势。

他的这番话与赵云心中所想不谋而合。正如夏侯兰所说,开封城内拢共三万余兵马,除了五千郡府兵担负着守城重任之外。赵云帐下三万三千名无双铁骑的主要责任就是提防曹军突袭河南郡。正因如此,赵云事先就料到曹军有可能偷袭河南郡,于是他提前做好准备,三天前就下令无双铁骑营准备半个月的干粮。随时做好长途奔袭的准备;还命令守城将士备足守城军械,擂石滚木堆积如山,所有弓箭手配发五十支箭矢。并将城中的剩余粮草全部转移至洛阳。

尽管战前准备的很充分,几乎方方面面都想到了。但是赵云万万没有料到,距离开封城百里之外的兖州大军竟然倾巢而出。十几万大军如同山呼海啸一般碾压过来。就在刚才,赵云有信心固守开封城半个月以上,可现在他亲眼就看到曹军铺天盖地的强大阵势之后,信心不由得开始动摇了。他不确定自己能不能守住半个月,甚至怀疑自己能否将曹军挡在城下十天,或是五天,亦或是三天。

这不是害怕,更不是胆怯。他赵云生来就不知道害怕是何物,从不畏惧任何对手或敌人,无论敌人多么强大,他都敢与之决一死战,绝不退缩。可眼下他并不是一个人,身边还有数千守城将士,身后还有三万铁骑和五万余百姓,他自己可以不惧生死,却不能把全城将士和百姓全都带进火坑,玉石俱焚。

首节上一节1036/105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