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武:七侠镇说书人,奖励遮天法 第367节

  在场的诸位文臣武将俱都听的清清楚楚,基本没有耳背的。

  而在听到正德帝的话语之后。

  素来以“刚直”二字著称的海瑞没有丝毫迟疑,直接站了出来。

  “陛下,臣以为此事或许还要再小心查探一番¨‖!”

  “海御史这是什么意思?莫非你是在质疑陛下还有那位王先生不成?”

  刘瑾一听顿时出声呛到。

  他作为内侍,素来便与朝中大臣不合,而海瑞尤甚。

  至今为止。

  海瑞已经不止一次的上奏说他刘瑾贪赃枉法、谋财害命了,要不是他如今圣眷犹在。

  只怕早就被抓进天牢,凌迟处死了。

  所以只要一有机会,刘瑾便会找海瑞的麻烦。

  而这件事,其实也是正德帝乐见其成的。

  毕竟海瑞这个人,有时候真的是太过刚直了,刚直到不给任何人的面子,包括天子。

  而海瑞也早已习惯了刘瑾的攻击。

  只淡淡瞥了对方一眼,轻哼了一声,便不再理会。

  见状。

  正德帝不禁噎住了。

  你这是什么意思?好歹也辩解一下吧?

  然而。

  海瑞就是这么不走寻常路,根本没有回复刘瑾的意思。

  大有一副你有能耐就把我抓了的光棍感。

  可偏偏。

  正德帝还真不敢贸然抓了海瑞。

  因为海瑞在民间的名声,某种程度上已经超过了天子,一旦莫须有抓捕。

  那到时候他这个天子名声就得臭大街了。

  失信于民是什么下场。

  正德帝很清楚。

  所以,沉默了片刻之后。

  正德帝只能当做没听到海瑞和刘瑾两人的话,转头看向了默默站在一旁的王守仁。

  作为当世的心学大儒。

  王守仁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般一板一眼。

  相反。

  王守仁其实是十分懂得变通的大儒,更是文武双全。

  所以在看到正德帝的眼神示意之后。

  王守仁立刻站了出来,沉吟道:“陛下,依臣之见,还是应该做些防备才对。”

  “什么防备?”

  正德帝继续问道。

  “若真如那位王先生所言,千秋大劫早晚会到来的话,那我大明将会直面此劫。”

  “但……我大明如今武备已经日益松弛,不可不防啊陛下!”

  王守仁咬了咬牙,说出了大明真正的祸患所在。

  事实上。

  不管是大宋,还是大明,其实都有着这样的问题。

  文武失衡之后,所带来的就是军备的快速废驰。

  王守仁作为文武兼修的大儒,是很清楚大明军队的战斗力的。

  若非如此。

  大明海岸线上,倭寇也不会层出不穷了!

  而在听到王守仁的建议之后。

  殿内无论是正德帝,还是海瑞等大臣,都不禁面色一变。

  因为军备一事,说的严重一点就是事关国本。

  若是如王守仁所说的那般整顿武备之事的话,万一激起军变可就是弄巧成拙了。

  到时候。

  只怕千秋大劫还没来,大明自己就要生出内乱了。

  虽然如今的大明内部,局部内乱并不少。

  但这种内乱在九州诸国之中,其实还算是正常的。

  毕竟就连最强大的秦国内部,都有一些不安稳的因素在躁动着呢。

  不过。

  一众大臣虽然面色有所变化,但其中一部分还是相当支持王守仁的,他们作为大明的管理者自然也看到了这些问题。

  如果没有外敌,那他们做个修补匠到也无妨。

  可一旦有大敌来袭。

  那攘外之前,安内就是十分必要的事情了。

  但正德帝却难得有些犹豫了。

  这时。

  叶孤城看了一眼正德帝,眼中闪过一丝隐晦的不屑,淡淡道:

  “` ~我觉得阳明公的建议,挺好的。”

  “附(得赵的)议。”

  浪翻云听到叶孤城开口之后,也开口附和道。

  他们作为武林人士,是最清楚大明军备的情况的,在他们看来大明军备早就烂了。

  要是不趁早整治的话。

  这大明,早晚有要亡掉的一天。

  听得浪翻云和叶孤城也纷纷开口之后,正德帝心中的天平顿时朝向一边倾斜了下去。

  “陛下,万万不可擅自冒动啊允!”

  这时,海瑞再次出声反对道。

  反而。

  海瑞这一出声,正德帝反而是彻底下定了决心。

  他看了一眼海瑞,立刻便道:“朕已经决定了,军备一事既然是阳明公提出来的,那就由你来主持吧。”

  “海瑞你从旁相助即可。”

  天子一言,驷马难追。

  随着正德帝一锤定音,整个大明就此开始了改变.

第0377章我大宋自有国情在此!

  就在大明内部因为七侠镇上的消息。

  开始对武备下手的时候。

  另一边。

  大宋,汴京城内。

  同样也因为这个消息乱作了一团。

  皇宫之中。

  新上任的宋帝、未来的宋钦宗赵恒,此时正一脸严肃的看着对面的大臣们。

  他缓缓问道:

  “诸位卿家如何看待昨日传来的这消息啊?”

  “陛下,依臣看来,其实我大宋无需如此焦虑,即使这千秋大劫确实也无妨。”

  朝堂常青树蔡京听得此言,连忙出列说到。

  “蔡相不妨说的更清楚一些。”

  赵恒神情一振,连忙道。

  当初宋徽宗因为青龙会会首一事,被天下人逼迫下场,这才让他匆忙做了新的皇帝。

  对于朝事之类的东西,赵恒甚至还不如宋徽宗。

  而且他和宋徽宗一样都是优柔寡断、反复无常、判事无能的性子。

  要不然。

  他也不会让前朝奸臣蔡京继续坐这宰相了。

  此时赵构听到蔡京主动出声,顿170时大喜不已,连忙让蔡京直言。

  “陛下,既然那位王先生如此郑重的说出了千秋大劫一事。”

  “只怕此事多半是假不了的。”

  蔡京闻言,微微拱了拱手,先说明了此事的严重性。

  赵恒一听,面上顿时挂起了寒霜。

  见状。

  蔡京连忙又道:“不过陛下倒也不必过多担忧,要知道七侠镇如今虽然已经被赐给了王先生。”

  “但那终究还是我大宋的领土,只要王先生还在七侠镇一日,我大宋自可安然无恙!”

  听到这里。

  不止是赵恒,殿内其余的大臣亦是纷纷点头。

  对啊。

首节上一节367/385下一节尾节目录